登陆注册
3599100000004

第4章 身无半亩忧天下(2)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左宗棠对科举考试仍然抱有希望,他在《燕台杂感》的第八首中写道:

二十男儿那刺促,穷冬走马上燕台。

贾生空有乾坤泪,郑綮元非令仆才。

洛下衣冠人易老,西山猿鹤我重来。

清明台辅无遗策,可是关心独草莱?

三年后,左宗棠又一次到京城参加会试。这次会试,本来已经榜上有名,但就在临揭榜时,考官发现湖南多中一名,于是,竟然取消了左宗棠的进士资格,仅给了他一个“誊录”即抄写人员。誊录的最好出路是能够被保举为县令,可左宗棠不甘心做一名为史馆注籍的誊录,便毅然返乡,等待新的时机。

为了不再被落榜的阴影所笼罩,身在湘潭的左宗棠更讲求实用的学问,在周夫人的协助下,潜心于地理学的研究,计划根据古今书籍和手中的地图,画出一幅完整的全国地图。经过几年的努力,地图终于画好了,可惜的是没有流传下来。

既然不想“啃老”,那么,就得自己想法赚钱,养活自己,也养活这个家。虽然左宗棠非常希望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吃上官饭,这样就不用为了生计而烦恼忧愁了。但连续两次落榜,让他内心对科举这条路多少有些失望。

既然决定要找工作,那么,就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谋个合适的差事,满腹经纶的左宗棠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个行业。当时,举人身份的左宗棠也算是个教授级别的人物了,教书育人对他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无巧不成书,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好湖南巡抚吴荣光邀请左宗棠主讲醴陵渌江书院。为了生计,左宗棠背井离乡,应邀到醴陵渌江书院主讲。

如今,教授的待遇在逐年提高,但当时书院的收入却很少,虽然左宗棠的生活过得十分清苦,但他执教却非常认真严格。每天都要亲自检查学生的功课,如果发现有个别学生旷课或不守学院的规定,他便耐心教育,启发学生,而不是单纯的用戒尺打手板。但如果发现学生两次以上犯规,屡教不改的,就要受到处罚,直至开除学籍,加以斥退。

老师严厉一点,学生才会听话一些,师道尊严,永远都不能丢。正因为有左宗棠这样的严师,学生们便不再惹是生非,触怒老师,而是开始专心学习,也不再把学习当成是一件苦差事了。

可见,左宗棠在教书育人这方面还是有那么一套的,他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学生严格要求都值得我们借鉴。

虽然左宗棠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25岁的他还是一贫如洗,再加上会试落榜的折磨,人生失败的阴影总是时不时地笼罩着他。

但左宗棠就是左宗棠,他不是一般人儿,他总是能调节自己,让自己满怀壮志,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挂在了自己的书房: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毕竟,穷不是爹娘的错,也不是自己的错。既然上天没有让你生在帝王诸侯之家,那么,你就要经受贫穷的磨炼。不做温室中的小草,而做大自然中的大树。虽然咱穷,也心忧天下,渴望建功立业,这就是彪悍左宗棠的自我写照。

道光十八年(1838年),左宗棠第三次到京城参加会试,结果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再次榜上无名。而只比他大一岁的曾国藩,这次却考中了三甲第三十八名进士,这对他是一个不小的刺激。当时,科举考试常常被看做荣耀和威望的资本,以左宗棠的个性和才能,却无法在会试中获取高位,这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左宗棠一个人待在家里发呆,痛苦地思索着自己的出路。

如果不从郁闷中走出去,就会一直沉溺下去被郁闷湮没。如果不从迷茫中走出去,就会永远在无尽的迷茫中徘徊。

左宗棠之所以能够成就传奇,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能够从自己的郁闷和迷茫中走出来,满怀信心地走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因为他明白只有走出去,才会有出路。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他走出来用了多长时间,是怎么走出来的,但睡了一觉的左宗棠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三次会试落榜就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在他身上。

事不过三,既然老天都不愿意帮助自己,自己还考个什么劲啊。左宗棠心里暗骂道:去他妈的科举吧,让科举见鬼去吧。

在三次会试失败之后,左宗棠决计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诚如他所说:“比三次礼部不第,遂绝意进缺。”因为9年的时光就这样从他的生命中流走了,可以说,他一事无成,他对这种无意义的事情失去了兴趣。

在这之后,左宗棠被科场角逐的失败逼到了另一条道路上——经世致用之学,他在这上面几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与心思。

在家乡,左宗棠不仅饶有兴趣地探讨农学方面的书籍,而且还抄录了十数册的《畿辅通志》、《西域图志》及各省通志,增长了地理学与军事学等方面的知识。

大体上来看,从道光十三年(1833年)第一次落第到咸丰三年(1853年)出山的二十年间,左宗棠攻读研究“经世之学”占去了他从教以外的大部分精力,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农学、地理学、经济学等等。凭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左宗棠在这段时间内积累的才干和学识,为他后半生建功立业打下了非常牢固的基础。

人活一个“信”字

道光十九年(1839年),左宗棠到达长沙,居住在哥哥宗植家中。哥俩经常切磋学问,每次都争辩得难解难分,家人便为他们温酒劝解,但酒后,二人仍然不停地辩解。

学问,学问,既学也要问,更缺不了辩解,正所谓,越辩越明。左宗棠能有后来让人羡慕的成就,正好说明学问就是一个思辨的过程。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陶澍逝于两江总督任所,遗留下七岁孤子陶桄。死一个大清官员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遗孤也很常见。既然是累倒在了工作岗位,清廷表彰一番,树个楷模也就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几个人能记住陶澍这个名字啊。

在这里我们要问,这两江总督陶澍难道也与左宗棠有关系吗?答案是有,这要从左宗棠第二次落榜说起。

左宗棠第二次会试落榜后应邀到醴陵渌江书院主讲,就在醴陵,他结识了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

陶澍是大清的一位了不起的官员,为官期间,在除恶安民、抗灾救灾、兴修水利、整顿财政、治理漕运、倡办海运、革新盐政、整治治安、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上作出了较大贡献,并且以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受到世人的赞誉。

在着文赋诗方面,也造诣不浅,书画兼长,为后代留下了不少佳作,着有《印心石屋诗抄》、《靖节先生集》、《陶文毅公全集》传世。

清代两江总督林则徐曾作一联挽陶公,对陶澍作了这样的评价:

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美谥终凭公论定;

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遗章惭负替人期。

左宗棠当时只是一个落榜的举人,而陶澍是大清的两江总督,身份有天壤之别,他们怎么会相识呢?这还要从一副对联说起。

一次,陶澍在前往江西阅兵的路上,转道醴陵回安化省墓。堂堂从一品大员驾临,自然不敢怠慢,这下可忙坏了醴陵知县。为陶澍安排的馆舍、家具用品都是新的,连馆舍的门面都粉刷了一遍,总之,从里到外,都是最好的。

一切安排妥当后,醴陵知县左看右看,总感觉还缺少点什么。

对了,是楹联,就是这里不对,怎么也得换一副最佳的楹联,于是,请左宗棠撰写楹联。

知县大人的邀请,左宗棠哪里敢回绝。再说,陶澍的大名,对左宗棠来说,早已如雷贯耳。出于对陶澍政绩卓着的敬慕之情,左宗棠挥笔写道:

春殿语从容,甘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楹联写好了,大家都很满意,左宗棠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机缘巧合,他的墨宝成了他和这位大员见面的敲门砖。

当陶澍看到这副楹联后,大加赞赏,询问此联的作者。经过知县引见后,左宗棠终于和大名鼎鼎的陶澍见面了。

二人虽然地位悬殊,但却一见如故,纵论古今大事,一直谈到晚上。左宗棠本要回到书院,但陶澍还不过瘾,便让左宗棠在行馆住了一晚,秉烛夜谈。

通过这次交往,陶澍觉得左宗棠简直就是一位“奇才”,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当得知左宗棠要到京城参加会试,在临别时再三嘱咐:“不管会试能否榜上有名,一定要绕道南京,来督署衙门,我一定盛情款待。”

同类推荐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力挽狂澜

    力挽狂澜

    本书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保罗·沃尔克,更是一套理论、一段历史。它让读者了解了一个真实而完整的英雄沃尔克,以及他所推动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及其深远意义,较为清晰地介绍了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美国乃至世界金融、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
  •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翔实的扎克伯格传记。作者以第一手的资料,描绘了“脸谱”背后的那张“脸谱”,讲述了 一个“屌丝”是如何成为全球极品“高帅富”的励志故事。 作者以最精简的文字、最精彩的案例,重点披露了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青春记忆、爱情婚姻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穿插了其他几位关键创业人物的经历,详细分析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马克?扎克伯格。
热门推荐
  • 一胜九败:日本新首富的人生哲学

    一胜九败:日本新首富的人生哲学

    当经济危机令众多公司大伤元气之时,优衣库凭借什么逆流而上,席卷全球而势不可挡?当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身价大缩水时,既非房地产巨头,也非金融大亨,而是身为“卖衣人”的柳井正为何竟能跃居日本富豪榜榜首?从一间小小的西装店铺,到奇迹般以2000多家店铺覆盖全球的服装销售巨头,柳井正的创业人生是怎样的一个传奇?被誉为继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之后的日本新经营之神的柳井正,他的商业韬略,应该为中国人所熟知。本书披露了优衣库多年来强势成长中的故事,提炼出柳井正睿智而朴素的商业哲学,为您真正解读柳井正“一胜九败”等经典思想。中国大陆首部解读柳井正之作,值得您拥有。
  • 冥夫别过来

    冥夫别过来

    小时候术士给我算过命,术士说我是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命格纯阴,易招鬼煞,22岁是我的大劫。我本来是不信的,可是22岁那年……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我的兄弟叫高俅

    我的兄弟叫高俅

    楚风被一百零八枚玉片,带到了玄幻世界。好在楚风的体内,藏着一座轮回小镇。小镇内可以种田,可以寻宝,可以为自己培养手下。结识兄弟高俅,潇洒异界,寻宝变强,顺便征服下世界,笑傲江湖。
  • 赖上二婚老婆

    赖上二婚老婆

    执守了五年的婚姻,换来的不过是一个人的专一,她毅然带着女儿净身出户,坚强并且努力地活着,经历过婚姻所带来的背叛和痛楚,她固守着自己的一颗心,不肯再轻易交出来,且看某只痴情又腹黑的妖孽如何精心布下一个个陷阱,抱得美人归!
  • 前尘路之一缕白衣

    前尘路之一缕白衣

    曾经,他对初恋情人许下承诺,“白彦,我不会抛下你,请等我!”清纯佳人翘首以待,一别三十载磨成孤寡老妖,如今他仇忱历经沧桑磨难,飞渡太平洋……白彦看似美丽依然,但却双目失明!一个未婚聋哑,一个身心败落,三十年尘隙,还能再续前缘么?是什么让她貌似青春依旧却残缺,又是什么让他磨难重重,苦苦熬尽岁月才归来这片恋园……若非心中一直苦苦追寻曾经的女神,仇忱也不会耗尽所有……仇忱把一枚已经陈旧的钻戒套在双目失明的白彦手指上,这才安心地闭上自己的双眼,一世情,一生痛……或许这样才能让他把自己的亏欠与内疚一并还给她,也把自己曾经的冒然许诺郑重地还给她……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 美女的终极保镖

    美女的终极保镖

    他是一个屌丝,他有未来女神相伴。他的样貌一般,却有富家大小姐追他。有一天,苏铭得到一个修炼系统,从此他开始发迹了......
  • 悍妃追夫记

    悍妃追夫记

    别人穿越都是被美男追到遍地跑,而她苏玉的穿越却是被男神一次又一次的唾弃与拒绝。好吧,为了前世的爱恋,今世的夙愿,她便开启了无敌追男模式。正所谓,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她把纱都捅破几百次了,为何那男人还无动于衷?他——年云飞,世家第一公子,京都第一美男,只因初见,便心许于他。他——玄寅烈,当今四皇子,一朝为她倾心,便可豁尽天下宠她爱她。他——赵子高,帝都第一纨绔儿,因嘲笑她的厚颜无耻,却在不知不觉中,受她吸引,以至于最后身心沉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狼性总裁狠狠爱

    狼性总裁狠狠爱

    现是成人教育然后赤果果的诱惑,这个男人到底是想做什么。吃抹干净还质疑我不行,真是倒了血霉了惹到他,更血爆的是他怎么会是这地带的首席大佬呢?什么?要我做他的女人,想做可是臣妾做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