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2500000039

第39章 附录(2)

2、拓宽研究领域。过去我们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所谓“豪放”、“婉约”两派中的几个大词人,如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而那些为数众多的二三流作家却很少有人过问。这种状况近年来有了好转,但面还不够广。当然,在加强面的研究的同时,仍然要注意点的深化,即对各个时期和各个流派中的重点词人词作的深入研究。只有这样,在点面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勾勒出整个词史的发展轮廓,从中了解其风格流派的多样性。

3、注意吸收利用新的观念和方法,促进词的科学化、多元化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各种文学思潮、理论流派的冲击,大家对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因此,突破传统观念,转换思维方式,寻求新的角度或层面,对宋词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已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

从近几年出版的词学专著和发表的有关论文看,已有不少学者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宋词与民俗,宋词与佛道思想,宋词与理学,宋词与人生,宋词与城市生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中青年学者尝试借鉴现代科学方法论来研究宋词。比如,有学者从文化视角研究文学现象,将宋词置于宋代文化的坐标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前沿性(详见沈家庄:《宋词的文化定位》,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另外,还有结构主义、原型批评、意象批评和接受美学等,对于我们加强理论研究和建构新的词学研究体系都有参照的意义。

总之,我们应从新的角度对宋词的风格流派进行重新审视,在破除简单化的前提下,提倡各种观点学说的并存,形成多元化态势。

从《人间词话》看王国维的文艺美学观

在中国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史上,王国维是最早热心学习和介绍西方美学,并尝试用西方美学与文学理论来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之一。从1902年至1912年的十年之间,他先后写下了《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论哲学家及美术家之天职》、《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具有较浓厚的西方哲学思想的美学、文艺论著,被誉为“以西洋的文学原理来批评中国旧文学的”“第一人”(吴文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静安先生》)。在他的这些著作中,影响最大的是《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一部既采用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体制又注入了新观念血液的论词力作,也是王国维本人创作实践的总结。因此,本文就从《人间词话》入手,结合王国维其他著作中的有关言论,着重探讨一下他的文艺观和美学观。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首先提出“境界”说。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王国维不仅以“境界”作为他所认可的五代北宋词的标志,而且以之作为衡量一切词的标准。除单独提到“境”字的许多条数而外,并提“境界”二字的就有十多处之多,可见,“境界”是本书所论之核心。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维有时又提到“意境”一词,而且在其《宋元戏曲考》和托名樊志厚写的《人间词甲乙稿序》中也称作“意境”。那么,境界和意境是否有所不同?对此,学术界争论有年。依我看来,作为审美范畴,境界和意境在本质上并无二致。这一点,在其《人间词乙稿序》中有一段话可以得到印证:“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在《文学小言》中,王氏又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后者感情的也。”由此可知,王氏谓之“境界”(意境),实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客观物境,一是主观情感。但是,单纯的情与景组合在一块,并不能叫“境界”,只有当“情”、“景”与“真”相联系时,“境界”才会产生,才能逼出。于是王国维又进而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在这段话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所强调的“真”字。在他看来,感情要真,景物要真,唯真才有艺术感染力。

为了理解王国维所说的真景物、真感情的具体内容,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他是如何联系作品实际来加以阐明的。在《人间词话》中,王氏举出了不少成功之作为例证,如: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上引例句分别见于宋祁《玉楼春》和张先《天仙子》二词。“红杏枝头”着一“闹”字,便托出整个春意之浓;“花”与“影”之中着一“弄”字,便显现月夜梦幻之景。这二句都妙在一字传神,点活了画面,深化了意境,读来倍感形象的动态之美和传神之美。王国维论词常提到“神”,他认为“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如他评冯延巳《南乡子》的“细雨湿流光”句,说是“能摄春草之魂者”;周邦彦《青玉案》(当作《苏幕遮》)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说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这里所说的“魂”与“神理”,指的都是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这种重神不重形的思想,显然又是和“真”分不开的,但真实往往又与自然联系在一起。艺术一旦失去自然,“真”也就不存在了,所以王氏在提倡“真”的同时,又特别强调指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并认为“古诗词之佳处,无不如是”,戏曲亦如此。(《宋元戏曲考》)正是从主真实、自然的文学观出发,王国维在五代词人中特别推崇李煜。他认为李煜之词写出了真感情,是“以血书者也”。应该说王氏对后主词的这种评价,是较中肯的。

值得顺便指出的是,王国维在诗词境界中所追求的“物”之“魂”与“神理”以及他所标举的“真景物”、“真感情”,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叔本华的艺术真实论的影响。叔本华说过,“应承认在诗里比历史里有着更多真正的、道地的、内在真实性”,“诗人在他那有如明镜的精神中使我们纯洁地、明晰地看到理念,而他的描写,直至个别细节,都和生活本身一样的真实”。(《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如果我们拂去叔本华“理念”中唯意志论的尘垢,便可见其中含有不少合理因素。王国维的“真景物”、“真感情”在许多方面都包含着这种合理因素,且有所发展。

与之相应,王国维还从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出发,把境界分为“诗人”和“常人”两种。他说:“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诗人之境界,惟诗人能感之而能写之,故读其诗者,亦高举远慕,有遗世之意。而亦有得有不得,且得之者亦各有深浅焉。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见《人间词话》附录)这里所说的“诗人之境界”,指的是超越利害的,也就是叔本华认为天才的作品;所谓“常人之境界”,指的是受利害束缚的,也就是叔本华认为俗子的作品。所以王国维说前者有遗世之意,后者写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不过,与叔本华相比,王国维并未贬低常人之境界,不但不贬低,而且颇重视。他认为:正因为写常人之境界,“故其入于人者至深,而行于世者尤广”。他一方面主张“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一方面又指出“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这当然是王国维的自相矛盾之处,但同时也是他不同于叔本华只强调天才的赤子之心之处,叔本华讲天才强调智力,王国维则主张“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他很强调感情,认为“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文学小言》),“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一观点,与叔本华强调智力也不完全一样。可见,王氏的文学观和美学观虽然本于叔本华的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但又不为所囿。

说实在的,在诗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王国维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他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入乎其内”就是要深入体察宇宙(自然界)人生,这样才能在心目中形成活生生的映象和形象,但这还不够,还必须“出乎其外”,站得比生活更高,才能旁观者清,真正认识与把握“宇宙人生”的本质。能“入”能“出”,才能“写之”、“观之”,作品才具有“生气”和“高致”。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王氏把诗人与现实的关系概括为“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这是说作家要能居高临下,争取反映现实的主动权,不为外物所囿;同时又能深入体察客观世界,并与客观世界打成一片。

王国维这里所说的“出”与“入”、“轻视”与“重视”,实际上带有朴素的唯物的因素和初步的辩证的观点,体现了他所追求的美学理想。在王氏看来,诗人必须对“宇宙人生”既有体会,又有超脱,才能达到他所说的“境界”的要求。当然,这一观点也并非尽善尽美,但与其“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的理论相比,的确是前进了一大步。

以上,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涵作了一个简单的勾勒。如果这种分析还比较接近王氏之原意的话,那么,下面我们对他由此而引出的几个重要的美学命题的理解,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如前所述,“境界”说是王国维词论中的一个核心论点。围绕这个核心,王氏还阐发了一些与之有关的美学命题,进而构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首先,他从反映题材的角度提出境界有大小之分。他说: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这里所谓大境界,是指作品所描写的生活面比较广阔;所谓小境界,是指作品描写了生活中的一枝一叶。在王氏看,境界的“优劣”并不在“大小”,而主要看它是否表现了真景物、真感情。观其举例,亦可见王氏评价诗词作品之准则。

其次,从创作方法的角度提出境界有“造境”与“写境”之别。他说: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又说: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这两则词话,实际上已涉及我们今天常说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问题。所谓“造境”,指的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所谓“写境”,指的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前者以表现理想为主,后者以具体写实为主。更值得重视的是,王氏不仅提出了“造境”与“写境”之分,而且认识到了物质世界中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科学地解释了造境与写境之间的必然联系和辩证关系。在他看来,“造境”与“写境”作为境界创造的两种方法,彼此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因为虚构境界的素材须取自生活,故“必合乎自然”;写实也须按作者的理想对材料进行选择取舍,故“必邻于理想”。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尚未传入我国之时,王国维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能作出如此深刻辩证的理解,实在难能可贵。

同类推荐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 词韵人生

    词韵人生

    《词韵人生》收录了作者1983年至2011年间的部分词作,共计59首。主要以其经历的四个工作阶段为背景,以词为表现形式,刻画了真实生活的所见所闻,反映了作者的志情感受和成长感悟,展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美好追求和良好心态。
  • 沙石50年

    沙石50年

    这是一本用文集形式记录作者创作轨迹的书。它通过几十万字各类作品的汇集,向人们提供了一部浓缩的作者业余创作史,也展现了作者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以及他与时俱进的个人成长过程。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古诗鉴赏金典

    古诗鉴赏金典

    该书是根据新课标高中教科书、新课标高考大纲“古代诗文阅读”考点编着的。该书从读懂古诗的各种有关知识入手,细致讲解,深入浅出;紧扣考点的各类内容,以历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为依据,总结出各种考查内容的答题方法和格式,可以使学生以简驭繁,以少总多。
热门推荐
  • 第一狂妃凤定天下

    第一狂妃凤定天下

    月清烟,月国人尽皆知的废物,当冷眸睁开,她不再是她。狂,她有资本,傲,她有胆识,当绝色狂傲的她遇到风华绝代的他,弑神之刃,挑开他的衣袍,轻薄放肆,没想到却招惹了一只不要脸的妖孽…………
  • tfboys之云天大陆

    tfboys之云天大陆

    一朝穿越,破壳而出,小凯看见对面的水晶球了印出小龙的样子,纳尼,龙太子,开什么玩笑。与此同时,同意破壳而出的二源,我的手呢?怎么变翅膀了。天空族的朝拜,开什么玩笑,凰族太子又是肿么一回事。刚刚睁开眼睛的千玺亦是如此,手上的爪子哪来的?为什么周围的镜子里有一个麒麟,是我吗?啊咧,太子,表开玩笑了好吗,大哥和二源呢?当三人相遇时,又会是在什么情况下呢?
  • 懒人轻松瘦身

    懒人轻松瘦身

    本书将饮食与运动相结合,介绍了多种减肥方法,包括幸福牛奶减肥法、苹果的瘦身法、豆腐减肥的秘诀、10分钟简单瘦身、哑铃减肥操、健走出苗条、K歌减肥法等。
  • 御卫十三

    御卫十三

    是不是孤儿就一定要贫苦一世,是不是流落异国就一定要混迹底层,是不是被神抛弃旧一定要早逝夭折?答案对大多数人是肯定的,但是对天使附身恶魔追随的林洛来说,命运之路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历史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传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再现古代中国社会的生活景观,让现代的生活状态找到它的每个历史渊源。
  • 大漠魔女传

    大漠魔女传

    踏莎行剑啸山河,魔影纵横,草莽龙蛇聚大漠。是魔非魔非是魔,菩提非树非是树。大漠戈壁,黄沙莽莽,千里无垠听羌笛。远望天山月如钩,近看江湖魔女事。
  • 重生之超级游戏帝国

    重生之超级游戏帝国

    超级马里奥游戏的发型累计正版售出2.9亿份。拳皇系列、三国战记系列游戏发行,在全世界引发了一阵街机游戏的狂潮。仙剑发布荣获全国无数奖项,被众多玩家称为“旷世奇作”。星际争霸、魔兽争霸系列将电子竞技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单项组奖金高达一亿美元。传奇开启网游的新时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魔域、梦幻西游、地下城与勇士、魔兽世界...他一次又一次给人们带来惊喜。他开启了一个巨头行业,并且几乎以一人之力将其带上巅峰。PS:1、重生穿越到10年前的世界,这是一个游戏史几乎空白缺失的世界,然而他脑袋里存着游戏发展史上所有游戏的游戏程序芯片2、这是一个在大学宿舍发迹从一个小网站做起然后逐渐发展建立游戏商业帝国的故事3、看猥琐技术宅如何斗智斗勇最终逆袭女神(每天保底两章)
  • 二次元之重回巅峰

    二次元之重回巅峰

    主角从最高位面被人设计,无奈被师傅送入转世之门,结果变成女孩纸了!那么主角是被吃掉呢还是去百合呢。。。其实,我也不知道,想知道就看呗
  • 至上撸教

    至上撸教

    贱下色二楞,表字傻叉,道号流氓屌丝。前无来历现无学历,看片度日,撸管磨时;现观自身,无名屌丝,整日浑浑噩噩,虚度时光;现实生活真个是枯燥乏味,无尽凄凉;故将想象生活,意淫写出,逃离现实中无聊乏闷。奈何愚下,才疏学浅,笔墨匮乏,故文章全是瞎编乱造,随便意淫,东模仿西,到处抄袭。书中不乏一些诗词,也只是勉强够数,也是愚下教而不化,愚钝至极,只因对古人诗词热爱至极,也是一腔热血,故厚颜写出;看官如若难往下看时,还望轻喷。书名撸仙传,自是写屌丝;但屌丝者人数众多,见多识广,才识过人者比比皆是。愚下虽是屌丝但见识尚浅,极是无知;自是不敢对他人冒名代表,妄加揣摩。书中所写皆是愚下自身,乱黑乱喷。
  • 霸气总裁,请矜持!

    霸气总裁,请矜持!

    温沐觉得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和沈非翊在一起的那三年时间。她最后悔的事,却是惹到了沈非翊这个人。身为环宇影视总裁的沈非翊,他英俊潇洒,是城中女人趋之若鹜的对象,却也狠辣无情,能把温沐捧上影后的位置,能极尽温柔地爱她怜惜她,也能残忍地将她拉下来。而他的残忍狠辣,就只是因为她和别的男人躺在同一张床上的照片!在媒体的追问下,他和另一个女人并肩而立,优雅地承认:他爱的人不是她。看见她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他冷漠、狠戾地说道:“全面封杀溫沐和莫白,一天之内,我要她从所有媒体新闻上消失!”既然不信她,为什么还会在她受伤之时心疼她关心她?既然不再爱她,她接吻戏接激情戏和他有任何关系吗?而令温沐最悲哀的是,无论沈非翊如何对她,她心中放不下的始终还是这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