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2400000028

第28章 家族的神秘史(4)

路德、塔索、席勒、歌德、彭斯和卫斯理同样属于非常幸运的、父母都很杰出的类型。路德,他的母亲被认为是“一个有德行的、贞洁的、敬畏神的女子,是摩尔哈的骄傲”奥登:《马丁·路德传》。。他的父亲约翰为人正直单纯,意志坚定。塔索,他的父亲贝纳尔多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诗人,只是名声被儿子盖过罢了;而他母亲的性情最是温柔美好,在丈夫遭到放逐期间,她精心地培养着儿子才华的发展,并得到了儿子热烈的爱作为回报。摩尔在《拜伦传》里写道:“有许多的例子说明,那些名诗人可以让他们的母亲引以为骄傲的,不只是他们所取得的荣光,还有他们对母亲的爱也让她们同样感到满足。塔索、蒲柏、格雷、考柏,都是我们今天还会想到的孝敬母亲的典范。”席勒,他继承了母亲的一切特质,在相貌、体型和脾气上都酷似母亲:身材修长,头发柔软,视力不佳,前额很宽,神情忧郁。他们母子都同样虔敬、同样热诚,对自然的美有很敏锐的感觉,都同样地热爱音乐、诗歌;他父亲为人正直,人品很好,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坚持不懈地传播哲学、科学。歌德,他的性格也是集父母之长。他自己曾说:“我的口才得自于父亲,这帮助我可以说服听众接受我的思想;而在母亲那里,我继承了她生动活泼、大胆无羁的想象力。”他的母亲有着良好的判断力,充满了爱心,此外,她的书信体写作引人入胜,可以说在很多方面都令人尊敬。她儿子的一位热烈崇拜者,在和她做了一次详谈之后,感慨地说:“现在我算理解歌德为什么会成为歌德了。”

诗人彭斯的父亲是一个很出色的人,有很好的判断力,而且兼具男子气概,彭斯智力上的全部特质都得自于他,这点诗人自己也承认,他认为自己所有的智慧都是父亲所赐;他这样认为:“我很少遇到有人能像他那样理解人,理解人们的行为方式。”彭斯急躁、忧郁的性格也与父亲相似,这种性格给他的一生都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不过,他与母亲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他母亲聪明睿智,与司各特的母亲一样,在儿子小时就让他背诵古代的民歌,从而激发了他的天赋。于是,借助父母的示范和爱护,一种诗意的性情在他幼小的内心得到了呵护和张扬。

约翰·卫斯理也同样深受父母影响。卫斯理家的人都属于坚定、独立、遇事不屈不挠的那种类型,至少连续四代都有成员成为出色的牧师,并以坚定地捍卫良心和自由的权利而著称。约翰·卫斯理的曾祖父巴托罗缪·卫斯理牧师在共和国时代是琳恩附近查恩茅斯地方的非国教派牧师,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复辟时期他受到驱逐,不能继续他的职业,很快就去世了。他的儿子老约翰·卫斯理牧师是一个著名的东方学者,曾被任命为温特伯恩教区主教,复辟时期与父亲一样失去了牧师的位置,此后屡遭监禁和处罚,但他却没有放弃布道的努力;在一次入狱后不久,他便去世了,年仅34岁。他的妻子是教会历史学家托马斯·富勒牧师的侄女,他们有一个儿子塞缪尔·卫斯理——他就是卫理公会派的奠基人约翰·卫斯理和查理·卫斯理的父亲,他充满活力,信念异常坚定。刚进牛津读书时,他身上只有几个英镑,在那里他选择了埃克斯特学院进行学习,并得到减免学费的待遇,以后又获得了奖学金。经过深造,他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来到伦敦,在那里被任命为牧师。在伦敦做了一年的助理牧师之后,他到一艘军舰上做了一年的军中牧师,而后又回到伦敦做了两年的助理牧师,最后被派遣到林肯郡南奥姆斯比做牧师。不久,詹姆士二世颁布议会法令,要求所有的教堂都要宣读他的《良心自由宣言》,卫斯理也受到了压力,他被要求支持朝廷的法令,对国王表示拥护。但他断然拒绝,不仅如此,在一次对包括朝廷官员、士兵和密探在内的听众进行的布道上,他还表明了自己反对的立场。1688年革命爆发,他演讲、写作,对新的秩序表示支持。1693年,他被任命为林肯郡埃普沃斯地方的教区牧师,约翰·卫斯理正是在这个教区来到人世的。

约翰·卫斯理的母亲也是个很出色的女性。她的父亲、著名的塞缪尔·安内斯利博士是爱尔兰安内斯利伯爵的近亲,也是一位非国教派牧师,当然在复辟时期也同样失去了牧师的职位。卫斯理的母亲,和她的丈夫一样,她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宗教信仰,经过良心上不断的审视,她最终放弃了非国教派,加入了教会。她不仅在宗教上有坚定的信念,在政治上她也坚定地站在斯图尔特王室一边,拒绝为威廉国王祝福,这一度让她的丈夫——他是支持1688年革命的——与她非常疏离。她是一个非常尽心的母亲,堪为典范;她一共有19个孩子,她教育他们要诚实守信,品格正直。有时她的丈夫因为参加宗教会议离开了,星期日不能参加礼拜,她就在家里与孩子一起祷告,诵读布道词,然后与他们一起进行宗教心得的交流。周围的教区居民一直有意参加他们的聚会,卫斯理太太起先婉言谢绝,但最后还是同意了,他们的房子远远不够容纳如此多的来宾。丈夫在外地得知消息后,便写了封信回家,希望她放弃这类聚会,或者,至少要请有公开身份的权威人士来主持。卫斯理太太复了信,非常直率、坦诚,而且是合情合理地为自己的行为做了辩护,于是丈夫对她的星期日诵读、交流活动不再反对。这就是卫斯理的母亲;毫无疑问,她的教导、她的榜样作用对于她儿子的性格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索雷在《卫斯理传》中曾指出:“约翰和查理这时受着他们母亲的照看,她倾注了大量时间在孩子身上,每周都要抽出一个晚上,与每一个孩子讨论基督教的职责、它给人的希望。可以相信,正是幼年的这种环境对孩子以后的行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使他们成为一个新的基督教教派的奠基人和导师。”

不过,尽管以上许多事例都说明,孩子的能力、天赋和性格可以得自父母双方或者单单是母亲一人,但更多的例子还是证明,这些方面都是直接由男方遗传下来的。古人云:“有其父必有其子。”人的相貌,还有才华,都可以代代相传。已故的汤姆·泰勒曾经在《泰晤士报》上撰文,谈到他在观看邓贝伯爵拥有的一幅约翰·威克利夫肖像时的一点感想:“有一个潜心研究威克利夫著作和历史的德国人,一次在日内瓦遇到了约克郡的一个教士,这人正是已故的威克利夫之子。而德国人正是凭借对他的面貌的判断,上去与他搭话,问他是否是这位著名的英国宗教改革家的亲戚。”这个德国人知道了这个约克人的家世后,不由得异常兴奋。我们如果对比一下第一代萨夫茨伯里勋爵和著名的慈善人士、第七代萨夫茨伯里勋爵,对比他们两人的容貌,也可以发现脸型在家族内部的遗传。

这里,我们讨论了在那些画廊里看到的古老家世面貌、体型上令人惊奇的相似,我们再看看画家和音乐家身上艺术才华的传承。拉斐尔的父亲是一位不错的画家,也是他那个更富盛名儿子的启蒙老师。提香的弟弟、儿子、孙子都是出色的艺术家。威尼斯有姓贝里尼的父子三位艺术家,父亲叫雅科布,二儿子乔瓦尼名声最著。桑格罗一家在意大利出现了许多艺术家和建筑师,其中有四名成员最负盛名。同一族系的三个卡拉西斯都可以算在意大利最杰出的画家之列。尼考拉·阿贝蒂自己是著名的壁画大师,他有一个兄弟以画马和战争题材见长,他的儿子、孙子也都在艺术方面颇有建树。巴萨诺父子五人都在画坛享有盛誉。还有卡诺瓦,他父亲也是一位雕刻师。

不只是在意大利,法国也同样如此。生活在18世纪初南锡的雅科布·西格斯贝·亚当的三个儿子,与他们的父亲一样都是杰出的雕刻师;还有四位库斯图家族的人,安托尼·夸塞瓦和他的两个侄子尼古拉斯、吉洛姆,还有他最小的儿子、曾赢得法兰西学院大奖的小吉洛姆;巴西尔是一个技艺代代相传的雕刻世家;皮卡特也是一个雕刻世家,家族中最后出了一个贝纳尔,成了最负盛名的一位。还有四代都是画家的威尔内家族,第一位成名在18世纪初,最后的一位则与我们同时代。

在低地国家我们同样能发现艺术的传承现象。库柏、保罗·波特都是画家之子,小马蒂斯的父亲就是昆廷·马蒂斯,母亲同样是一位画家之女。还有塔尼埃父子,范德维尔德祖孙三代,拉夫·蒙斯的父亲也是一位普通画师。而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有许多近似的例子。诺勒康是父亲也是一名雕刻师,斯通父子四人都是雕像大师,还有皮克吉尔斯叔侄。爱丁堡的纳斯米斯父子五人(其中三个女儿)都是画师,其实他们家还有一个人也可以算上,那就是气锤的发明者纳斯米斯,他也是一名艺术家。

再看看音乐家。斯卡拉蒂父子已经为我们所知,他们还有一个孙子,是一名作曲家,不过名声不如他的先人而已。巴赫家族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音乐世家,开创者是维特·巴赫,他生活在16世纪初,是普赖斯堡的一个磨房工,之后连续六代都是音乐的行家里手;到18世纪中叶,维特一共有58名男性后裔,根据福尔克的说法,他们都是音乐学教授。这一家族的音乐天才,到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而达到了一个巅峰,他的四个儿子、五个女儿都在音乐领域有不俗的造诣。贝多芬的父亲、祖父都以音乐为职业。韦伯的父亲是个狂热的音乐迷:一有机会,无论是在街道还是在田里,都会拿出小提琴拉上几曲。莫扎特的父亲也是个很出色的音乐家,是萨尔兹堡总主教的乐队副指挥和作曲家,海顿的父亲演奏竖琴,据说“一个音符都不认得”。罗西尼的父亲是一家旅行社乐队的小号手,门德尔松的家庭不是以音乐而是以学问闻名,他的祖父摩西·门德尔松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哲学家。这里再提一句,弥尔顿的音乐品味也得自父亲,他父亲虽然只是一名抄写员,但却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音乐家、作曲家。伯尔尼的《音乐史》里保存了他的部分作品。

学问、政治在许多家庭似乎也可以遗传。斯卡里格父子都是了不起的学者和批评家;类似的还有乔治·亚当·斯特鲁夫和伯克哈特·哥塞尔夫·斯特鲁夫父子二人,不过他们家也出了几位在政府出任高官的律师、政治家。吉拉德·沃修斯和伊萨克·沃修斯父子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学者,而卡佐邦父子也同样以学识渊博著称。阿尔蒂尼兄弟,老大乔瓦尼是著名政治家,老二安东尼奥是哲学家,而他们的叔叔嘎尔瓦尼就是流电学的发明人。佛罗伦萨的斯特拉兹家族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以为学和从政著称;这一家族另有一个分支在费拉拉,在诗歌和批评界人才辈出。原籍法国的斯蒂芬斯家族都是杰出的印刷商和学者,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们家族一共出了十多位最杰出的学者。巴纳日家族在传教、法律和学术方面都颇有建树。原籍法国、后居住在日内瓦的达比格内家族,300年里不断涌现著名的学者、牧师和历史学家。施莱格尔三兄弟在学术和批评上都同样地卓著。美国的亚当斯家族则涌现了三名杰出的成员,总统约翰·亚当斯,还有约翰·昆西·亚当斯和查理·弗朗西斯·亚当斯,他们都是能力出众的政治家。马特祖孙三人——理查德、英克里斯和考顿,都是著名的牧师。在马萨诸塞州多彻斯特教堂的墓地,有一块为纪念他们而树立的墓碑,墓碑上刻了如下的话:

理查德·马特躺在这块墓碑下,

他有儿子名声盖过了他,

但他们俩都比不上他孙子伟大。

那些英雄具备的性格也会以父子相继的方式传承下来,要寻找最可以说明这点的例子,我们可以看看拿骚家族的历史。他们早在11世纪中叶在历史上就有了一定的影响,其中,长子那一支后来留在德国,到13世纪,拿骚的阿多弗斯登上了帝国的皇帝宝座,在国内任命了许多选侯、主教和将军。而幼子那一支名声更大,他们曾带领荷兰人争取自由,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压迫。奥兰治的威廉一世,绰号“沉默者威廉”,是带领荷兰人起来反抗查理五世及其子菲力普二世的第一人。他当时强敌如林,有阿尔瓦的大公、奥地利的唐约翰和帕尔马的阿莱桑德罗·法尼斯,而这些人背后还有强大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军队支持。但他所向披靡,最终签订了著名的《乌得勒支协议》,这为荷兰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永久的基础。拿骚家族的才华、德行在女性身上也得到继承。特拉蒙维尔女大公夏洛特是第二代奥兰治亲王之女,她的女儿夏洛特又嫁给了斯特兰治勋爵,即后来的德尔比伯爵,这位勋爵曾组织了拉舍姆豪斯保卫战,抗击议会军的进攻。这一战可以算是骑士时代最出色的一项战功。

敌人悬赏要威廉的首级,最终他被敌人派遣的一个刺客暗杀;他的事业由他的儿子——拿骚亲王毛里斯加以继承。他的继父当选为总督,并在英国军队的帮助下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随后他的位置由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腓特烈接替,再而后就传到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这位奥兰治亲王就是英格兰的第二位征服者。事实上可以说,摩莱先生的两部历史著作《荷兰共和国的兴起》及《荷兰史》是对拿骚家族成员的英雄气概的最好的纪念。

政治谋略看来同样可以遗传。爱德华二世和三世时期的斯坦利家族到了维多利亚时代仍有代表活跃在政界;现在的萨利茨堡勋爵就是伊丽莎白时期塞舌尔家族的后人。查理二世时期的罗素家族在现在的政坛仍不乏其人。苏格兰的比顿家族、毕尧姆家族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不断涌现各类政治家、牧师和外交官。在近代政治家中,有皮特父子、福克斯父子(霍兰德勋爵和查理·詹姆士·福克斯,或许还可以再加上已故的瓦塞尔·霍兰德勋爵)、皮尔斯父子,现在下院的发言人也是他们的后人;坎宁父子,还要加上斯特拉夫德·坎宁勋爵(德·拉德克利夫)。坦普尔家族也以几代人在学识、口才和政坛表现出来的才华而为人注意,曾任首相的已故帕默尔森勋爵可谓是其顶峰。

法律、文学方面的成就似乎也会在家庭里传承。弗朗西斯·加尔东先生在《世袭的天才》一书中,挑选了1660~1865年间的英国法官,做了一个精心的比较,结果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地与一些名人有沾亲带故的关系。当然,也必须承认,大部分人,尤其是最出色的那部分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帮助他们在社会上或者在法律界飞黄腾达。

同类推荐
  •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健康篇)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健康篇)

    健康,不只是身体的健康,更重要是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 淡定的人生不困惑:不浮躁的身心灵修行课

    淡定的人生不困惑:不浮躁的身心灵修行课

    《淡定的人生不困惑:不浮躁的身心灵修行课》是一本值得阅读一辈子的灵修经典。这里要讲的,不仅是你要面临的困惑,更是你一生都要应对的问题。星云大师、净空法师、弘一法师等高僧的心灵修行历程。改变亚洲亿万年轻人的治愈系列经典。在这浮躁的社会里,成功和幸福拼的就是淡定!淡定是一种心态,淡定是一种能力,淡定更是一种态度。勇者从容,智者淡定!最温暖的心灵关怀,最细腻的睿智启发!
  • 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习惯决定人生

    习惯决定人生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人生”,一个好的习惯能从很多方面影响我们,最终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的人生。习惯是千钧一发中的那一根救命稻草,在最危险的时候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本书基于青少年生活习惯的调查,系统论述了习惯决定人生的重要性以及几大良好的习惯的培养,相信这将成为您创造成功人生的得力助手!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
  •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不要随波逐流,真实地面对自己,尊重内心的感受,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冲破世俗的罗网,冲破内心的矛盾,真实地做一次选择。有勇气和魄力、有意识和毅力的人,才能从生活的沼泽地中走出来。只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才会改变现状。不要害怕吃苦、不要一味地去依赖他人的帮助或馈赠,而应当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做自己想做的事》一书没有讲述玄妙高深的道理,而是从积蓄知识力量、进行创造性地思考、积极开发潜能、追求个性的成熟、培养坚强意志、控制情绪和维护健康等方面,给正在苦练内功的你、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指导。本书的每一章节都非常实用,给你提供工作或生活上所需的各种建议。
热门推荐
  • 隋末之江山美人

    隋末之江山美人

    世事终有定,离合岂无缘,且看一位现代青年的隋末行记。
  • 賭鬼丫头闯江湖

    賭鬼丫头闯江湖

    一介小丫头,没事就赌,赌上了自己的幸福,输了自己的心;一介小丫头,没事就闹,闹完了自己的家庭,赔了自己的爱;一介小丫头,没事就哭,和自己爱的人赌气,便宜了别的人;观音见了叹三声:此女无救,阎王见了哭三声:此女无敌,王子见了气疯了头:你给我滚蛋!她柳眉一挑:咱是你八抬大轿抬进王府的,叫我滚蛋,得再用八抬大轿把我抬出去!王子妃嫔们哭哭闹闹,她无动于忠:管你哭哭闹闹,咱王馨儿就有这么拽!
  • 想起草原

    想起草原

    《想起草原》是实力派作家邓一光的长篇小说。作者描写了一个草原女人梅琴和她的五个丈夫的故事。她经历了中国现代史上的战争动乱和和平年代,各种政治风雨和情感波折,大时代与小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作者用英雄主义的情怀描写了草原的神秘与壮阔,战争的残酷和壮美,女主角梅琴绝尘的美。
  • 臣子心不负山河不负卿

    臣子心不负山河不负卿

    聪明善良公主vs聪明忠直丞相当聪明人碰上聪明人,剩下的只有虐心桥段,斗智斗勇斗心计。【虐心加暖心】秦国公主被楚王绑在大殿上,楚王问群臣该如何处置。大臣一:不如将公主绑在楚国城楼上接受鞭刑一百次,以示我楚国威仪。丞相:鞭刑太轻了,不如直接处死,看天下还有人敢藐视我楚国。公主看向那个曾经和他温情蜜意的丞相:景暇,我这一辈子和你没完。
  • 永亡者灰鲸

    永亡者灰鲸

    伊莲世界中,杀手,刺客,虚空士,军阀,帝国,精灵,龙族......形形色色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在谁都没有注意到的角落里,一位八岁少年完成了屠龙之业,这并非英雄史诗,而是肮脏的弑友行为,此后他的一生都背负着自己的罪业,他只能选择无尽的逃亡。他的逃亡,就像是一枚不停转动的齿轮,将这个影子般的世界引向叹息之中。
  • 销售绝对是门手艺活

    销售绝对是门手艺活

    怎样分析和理解产品?怎样有效寻找客户?怎样判断客户需求?怎样一击即中,完美收官?作为一个销售人员,签单靠的不是天赋,而是对以上销售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把握和控制。《销售绝对是门手艺活》作者在12年的销售实战中,对销售流程中每一个影响结果的细节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将销售工具、设计方案、流程管控、完美攻杀等环节进行分解,并以案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我们讲述了完美成交要注意的要点与细节。作者告诉我们:每个销售人员,都要像工匠一样,打磨好销售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最终才能促成成交。因为,销售其实是门手艺活。
  • 冒牌公主求爱记

    冒牌公主求爱记

    意外穿越,竟成为被逼嫁的公主!残暴的皇帝像发疯一样,一把揪起她,扔到了大红龙凤床上。她一脚踢上龙腹,“混蛋!想杀就杀,想上就上!”嗜血皇帝双目发出可怕的光芒,一手掐到了她的脖子上,“哼,朕要慢慢地玩死你!”
  • 昉情渃铧

    昉情渃铧

    从小青梅竹马,今年两人已经十八。八年前因为因为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这个女孩全家搬离了这座城市,这个城市有她留恋的东西,有着他从小玩到大的男孩,他喜欢她,她喜欢他。女孩就这样被父母带走了。因为一次意外发生的事女孩失忆了。八年后的一天,两人偶然的擦肩而过男生觉得好熟悉"请问,小姐,我们见过吗?“女生却轻轻地回答”抱歉,先生。我不认识你。“他们会发生什么那?
  • 总有人治得了你

    总有人治得了你

    陆怀瑾前往山里录制真人秀,意外遭遇泥石流,被不谙世事的女孩顾霜霜所救,困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他是被众星捧月的“国民老公”,毒舌傲慢、不讲道理,却在她面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以前常常担心,以后会和谁在一起。——别担心,这世上,总有人治得了你。
  • 遁世与逍遥:中国隐逸简史

    遁世与逍遥:中国隐逸简史

    正是隐士的独特身份,促使形成了中国隐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使得隐士和社会、会山林和庙堂处于一种极其复杂的纠集之中。隐逸往往很少是人终其一生的行为,很多人都在仕进和隐逸的路上进进出出。所有形态的隐都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即把个人和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对立起来。隐士往往都是个体感很强和原则性强很的人,因为这种强烈的个体感,使得他们无法委曲求全地融入到他们所不愿意融入的世界中去,同时使得他们具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他们很清楚自己和那些安于现有的道德和政治秩序的人的不同。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孤独驱使他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