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8900000032

第32章 甘南的基督教(3)

兰州公教医院是天主教举办的最大的医院,前身是在1925年由两个修女开办的一个小诊所,位于兰州通远门外畅家巷东端兰州天主堂内。1929年以后进行了扩建,请来了几名外籍著名医生,逐渐购置了比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当时开设了内科、外科、化验室、X光机、手术室、药房、住院部等,有床位100张左右。此外还有1881年在武威西营乡松树庄开设的公教诊所。1927年在高台县开设的公教救济诊所,1934年在兰州开设的小沟头牙科诊所,1927年在天水开设的马跑泉公教诊所,1934年扩建的天水公教医院,1927年成县北街公教诊所,1936年甘谷县北关山货市天主教诊所,1929年平凉城区公教诊所等。这些医院和诊所缓解了当地人民看病难的问题.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卫生意识.同时也使天主教的传播能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同。

3.兴办慈善事业

甘北教区在武威西营乡松树庄教堂内最初就建有婴幼院、孤老院各一所,在张掖城区教堂也设有婴幼院、孤儿院和养老院。在天水东关教堂、徽县南关旧下城教堂以及秦安县都开设有婴幼院、孤儿院和养老院。平凉东大街天主教堂内设有婴幼与孤老残疾院,对遭到社会遗弃的婴幼儿和丧失劳动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孤寡老人予以收留和供养。1920年甘肃东部六盘山周围发生大地震,天水教区主教汤永望(比利时人)主教组织附近教区教徒运粮、做饭、发放救济物资,并发放用于赈灾的教会捐款3000块银元。1929年陕甘两省大旱,各地天主教会更是对本地和外地逃荒的难民送吃送穿,有病的在教会的医院和诊所免费看病,天水民众后来赠送给教会一块“惠流天水”的匾额。

二、基督教(新教)在甘肃的传播和发展

基督教是16世纪初叶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来的,是我国对这种新教的专称,以区别于天主教和东正教。基督教产生后.在欧美国家出现了许多宗派和跨宗派的组织机构,还有为派遣传教士向外传教设立了众多的差会。这些差会有分宗派设立的,也有不分宗派或几个宗派共同设立的。这些宗派、组织机构和差会,形成了基督教众多的教会组织。

(一)基督教传入甘肃

基督教(新教)来华传教是从1807年开始的。鸦片战争后,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基督教传教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865年,英国人戴德生在伦敦创立内地会,总会在伦敦,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设有分支机构。内地会不是教派。只是一个派遣传教士的机构,会内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奥地利等许多国家不同宗派的传教士。1876年,内地会英国传教士庞克来到天水北关传教,从而拉开了基督教在甘肃大举传教的序幕。1885年英国内地会传教士巴格道来到兰州,后来建起了福音堂,从此以后兰州就成为基督教在甘肃传教的中心。

(二)基督教在甘肃的发展

基督教宗派众多,纷繁芜杂,背景各异。传人甘肃的既有外国的宗派,也有中国基督教徒自己组建的派别。民国年间,基督教传教士在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有活动的踪迹。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省有基督教会和宗教团体10余个,教堂171座,传教士200余人,教徒1万人左右,大部分在兰州、天水、武威、平凉、甘南等地区的50多个县区,主要有以下的传教派别:

1.内地会

这是英国人戴德生组建的派遣传教士的差会,总部在伦敦。1885年内地会巴格道在兰州山字石西侧建起了“内地会福音堂”,后来成立了西北内地会。该会名义上是帮助建立中国教会,以不干涉教会传教权相标榜,实际上由外国传教士掌握一切大权。西北内地会设置主任一人,管理、调配西北地区所有的传教士。担任主任的有英国人白约翰、艾荣德、席德里、任守谦等,传教士前后有30多人。甘宁青三省基督教信徒以内地会系统的信徒为最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统计共有3154人,占全省基督教信徒的三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内地会发展速度之快,在甘肃基督教中所占的地位。

2.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由美国人威廉·米勒尔1840年创建,在华盛顿设有全球大总会,在上海设立有中华总会,在全国各地设有分会,西北联合会就设在兰州。这是一个在西北传教比较晚的基督教派别,1928年开始在兰州传教,同时派人到榆中、平凉、卓尼、武威和张掖等地传教。1932年建立西北布道区(后改为“西北联合会”),下辖陕西区会、甘青区会、宁夏区会和新疆布道区,甘青区会在现今兰州市酒泉路(原周家拐子)修建教堂、办公室、医院和学校,下设若干部门。联合会和区会实行委员制,会长是主席,会计是书记。各地教会如果能够自养,教会负责人由本地信徒代表民主推选,如果不能自养,则由上级委派,由于甘青教区不能自养,所以全部是上级委派负责人。根据解放初期的统计,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甘青区会下属12个教会。甘肃共有信徒478人。

3.基督徒聚会处

山东烟台人李约翰(又名李是新)等人于1943年在兰州创建,最初在广武门外水车园他的家中活动.后来迁到公园路(后改名正宁路)办公。在兰州市分设多处聚会点,兰州以外也先后开设聚会处。天水聚会处和平凉聚会处在1945年建立,此外,夏河、临夏、永昌、酒泉等地都建有聚会处。基督徒聚会处不挂牌子,不设牧师、教师,信徒一律平等,他们主张按照圣经教导来做,用心灵诚实敬拜神,经济方面来源于信徒奉献。每月每周都按照属灵需要安排名目众多的聚会,如:监督聚会、姊妹聚会、事务聚会、传福音聚会、造就聚会、负责兄弟聚会、交通聚会、祷告聚会、擘饼聚会等。全省信徒总计大约有700人左右。

4.耶稣家庭与中华基督教会

耶稣家庭是山东泰安县马庄人敬奠瀛于1919年创建的实行集体生活的基督教组织.1921年成立“圣徒信用储蓄社”,后来改称“耶稣家庭”,参加“家庭”者必须变卖一切私产,过集体生活,实行男耕女织。1933年在天水三阳川吴家庄开始发展,1935年耶稣家庭在兰州开始活动,后来扩展到河西走廊,1938年耶稣家庭的部分骨干教徒成立了“中华基督教会”。甘肃境内耶稣家庭以天水为中心,遍布全省,但一般家庭规模不大,据解放初期统计,全省只有228人。相反中华基督教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全省60多个县都有分支机构,信徒最多时曾经达到4600多人,解放初期统计为2035人。

其他的基督教宗派,像宣道会和神召会都是外国人以甘南藏区为中心或者最先在甘南藏区成立的,协同会、浸信会和福音会都是外国人创办的,传教规模小(信徒只有100多人,福音会曾经达到400余人),社会影响有限。中国基督教徒建立的兰州基督教会、中国基督教会和真耶稣教会规模和社会影响也不大(教徒人数分别为245、60、280人),基督教青年会和中华圣经会属于教会服务团体,影响范围不大。西北基督教联合会是一个教派联合组织,它是内地会、宣道会和协同会的联合团体,1944年成立,后来又发生分裂。

(三)基督教举办的社会公益事业

甘肃的基督教为了传教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为了扩大社会影响,除了举办灵修院、圣经会等教会服务团体外,又举办了一些社会公益事业。

1.办学

1923年,内地会向甘肃督军陆洪涛募捐2万元,在兰州市中山林附近建立华英中学,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教师以外籍为主,也有部分当地中国教员,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学生罢课游行抗议,学校停课。1926年复课,1928年因经费困难随即停办。华英中学是教会举办的比较大的中学,师资雄厚,只是办学时间短,所以影响不大。1906年内地会天水福音堂在天水城内创办甘南中学,设有小学部和中学部,并附设文盲班。起初只招收信徒子女,1911年以后面向社会招生,学生逐渐增多。其他学校还有泾川初级小学、平凉的中西男子学堂和中西女子学校、兰州的金城小学和三育学校、甘谷的仁爱小学和渭阳初级小学,武威、宕昌、岷县等地也开设有教会学校。

2.修建医院和诊所

1919年英国内地会总会派遣金品三携带英国企业家博德恩的捐款前来兰州修建教会医院,一年后建成,取名为“兰州博德恩纪念医院(也叫“兰州福音医院”)。除了在医院治疗病人外,院长金品三(英国人)经常到外地巡回医疗。当时在医院附设了四年制的医学班,许多学员毕业后开设诊所,有的成为著名的大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改造为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900年,协同会平凉教会在平凉建立了美华医院,以裴子丰、晁云天为大夫。民国年间成立的医院还有1933年的兰州西北卫生疗养院、20世纪30年代天水的陇南耶稣家庭医院和仁爱医院、1941年武威天恩医院等。

3.兴办慈善事业

1920年甘肃六盘山周围发生大地震.华洋义赈会派内地会传教士安献今前往灾区进行以工代赈,救济灾民,排除灾源。1925年岷县耕牛瘟疫到处传染,内地会美国牧师吕成章购来防治药品,广泛治疗,制止了瘟疫的蔓延,当地百姓感激不尽,甘肃省政府赠给他“术冠中西”的匾额予以表彰。1929年武威发生饥荒,武威基督教福音堂在当地商会的带动下,积极筹措资金,在教堂里舍饭赈济灾民。英国传教士卜存仁因与患病饥民接触,传染伤寒病,病故于教堂,不久其妻也染病去世。其他像在发生水灾、旱灾和战乱等天灾人祸时,各地基督教会都能迅速加入到救济灾民、恢复社会秩序的行列中去。

三、基督宗教对甘肃宗教格局的影响

基督宗教第一次传人甘肃是在唐朝时期.盛唐国力的强大和文化的繁荣使得基督宗教在甘肃.以至整个中国无法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使出现过“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盛况,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唐武宗“会昌灭佛”后很快烟消云散。蒙元时期基督宗教乘各种宗教平等的大好时机在甘肃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河西走廊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但是随着元朝的灭亡,基督宗教在甘肃的发展随即坠入谷底,不久就失传。

明末清初.天主教在甘肃河西走廊重新燃起传教的火焰,传教范围日趋广泛。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但好景不长,在清朝“康雍乾”时期一朝甚于一朝的严厉禁教政策下,天主教最终不得不黯然退出甘肃。鸦片战争后,基督宗教挟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开始在甘肃各地大肆传播.基督宗教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基督宗教在甘肃80%左右的县区都有传教活动。20世纪80年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后,甘肃各地有组织的基督宗教的传教活动基本上来自于解放前基督宗教的传播区域。

综观从唐朝以来基督宗教在甘肃传播的历史,可以看出,在唐朝和蒙元时期基督宗教由于传播范围的有限对甘肃的宗教格局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但是为以后的传播做了一定的铺垫工作。唐朝景教在敦煌有明确的传播记载,蒙元时期扩大到敦煌、酒泉、张掖、武威等地。明末清初天主教在甘肃的传播就是以河西走廊为中心,由此可见前两次的传播对基督宗教在甘肃的布局有一定的奠基作用。清朝末年,基督宗教的传播最初还是以河西走廊,特别是以武威为中心,后来才转移到兰州,并逐渐扩展到全省其他地区.甘肃基督宗教的布局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在前三次的传播过程中,基督宗教对甘肃的宗教格局只起过一定的冲击作用,但还没有占有相当的地位。在最后一次传播过程中,基督宗教终于在甘肃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扎下了根,与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虽然这一只相对来说是最小最弱的,但毕竟达到了三分甘肃宗教资源的目的,在甘肃宗教格局中争取到了它的地位。

)第三节基督教在甘南的传播

唐朝、蒙元时期和明末清初基督宗教在甘肃的三次传播过程中,甘南地区没有基督宗教传播。直到鸦片战争以后,基督宗教的新教,即基督教才开始传入甘南,从而为甘南地区宗教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成员,增加了发展的活力。

一、基督教传入甘南地区

根据《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志》记载,早在1860年就有英国传教士伊斯顿到卓尼传教,他住在寺台子杨姓人家中,通过杨土司在卓尼附近开展传教活动。但是,《中国基督教史略》记载:“1877年,内地会的伊斯顿到达兰州。”根据这条资料判断.伊斯顿即使曾经到卓尼来传教,也只能在1877年以后,绝对不可能在这之前。1891年,美国传教士克省悟、席汝珍、斐文光、孙守成、熊门林(女)和郭尚质(女)等受美国宣道会的派遣先后由西安来到临潭等地传教,由于当时临潭和卓尼尚未分治,所以基督教几乎同时传人了卓尼藏区。克省悟在临潭旧城所建的福音堂曾经三次被藏民纵火焚毁。

迭部县和舟曲县的基督教是在民国年间才开始传人的。1924年英国传教士麦约翰来到甘南传教,进入迭部县的电尕和洛大等地开始传教,在洛大建立了传教机构“甘南藏族会”,并筹划修建教堂,因受到当地群众的反抗而放弃。1926年,岷县的西北神召会派遣牧师宗崇真在舟曲县城北门刘德隆家进行传教活动,以后刘德隆便成为县内基督教总执事,自设“福音堂”传播基督教,后来改为“神召会”分支机构。

同类推荐
  •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是在博大精深的佛学中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和通俗的文笔向读者介绍了佛教的创建,佛教的信仰,佛教的发展等多方面的情况。本书的另一特色是介绍了佛家的修炼,其中有面壁参禅、四禅八定、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藏密功法、观音咒、和超自然的功能——神通等。还有佛家的剃度、受戒、佛事等等各方面的情况。
  • 零点星光

    零点星光

    本书内容包括夏季的川藏线、川藏茶马古道、草原明珠理塘、天地巴塘、巴塘弦子、英雄格萨尔等,展现了青藏线的旖旎风光,追溯了佛教源流,介绍了藏民的神秘习俗。
  •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道教宫观“神圣空间”的内核与作为社会化外延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发展的,从而奠定了宫观文化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道教宫观内神仙信仰在当时的政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神仙信仰的特点,以及人神交通的斋醮仪式。第三章主要探讨宫观的神职人员——道士的产生发展、清规戒律、组织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第四章重点探讨了道教官观的建筑、美术以及音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其艺术表象下的神学思维和世俗情怀。第五章,宫观文化的世俗化典型——道教庙会。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西北宗教论丛1

    西北宗教论丛1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拥有30多个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性大学。从它开办之日起,学校开设有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课程,为各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995年我们申请宗教学硕士点,1996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立宗教研究中心,于1997年开始招收宗教学硕士研究生,以西北地区的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研究为主,设立了藏传佛教研究与管理、伊斯兰教研究与管理和宗教学理论研究三个方向,进行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的宗教史、宗教思想理论、民族史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
热门推荐
  • 极品帝师你休逃

    极品帝师你休逃

    狂妄的她一朝寄身于女帝芙暖身上,她誓要替她守好云梦这片江山!从此,神挡她杀神,佛挡她弑佛!可是谁能告诉她,面前这个男人,一不是神,二不是佛,可为毛偏偏让她宠不得杀不得?好吃好喝好玩的供上,那厮竟然一转脸说道:“陛下,请注意您的仪容。”她眉毛一抽,好一个薄情帝师,你如此闹心是为哪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HEART OF DARKNESS

    HEART OF DARKN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的核心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希望能将中国顶级CEO的经商智慧和人格品质传承下去。不仅鼓励更多的人学习企业家那种做人做事的方式,还要帮助更多的创业者、企业家了解、探索科学、实用的经营管理模式,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 断袖王爷销魂妃:饕餮妃

    断袖王爷销魂妃:饕餮妃

    她是丞相嫡女,被成为饕餮娘子,十八岁还没有嫁出去的大龄剩女。竟成了断袖王爷的正妃,洞房之夜被撞了脑袋昏迷,再次醒来,她的灵魂已换成了现代商业女强人和金牌杀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神话版武侠

    神话版武侠

    这是一个少年来到武侠及历史所有人物大陆,立志成为一代豪侠,拥有万千拉轰【诗号】,迎娶侠女美娇娘的神话武侠故事。剑仙李太白醉酒破九魔,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人中吕布方天画戟战天下。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双锤李元霸怒轰九惊雷。这里,郭靖大漠一箭双挽雕,陆小凤摘星楼初显名。李寻欢小李飞刀例无虚发刀刀夺命,张无忌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震四方。天下第一美人沈璧君还在待字闺中,温婉如玉仙子王语嫣仍在绾发念情。东方不败弹指遮红颜,小龙女断肠耗芳华,绾绾挥剑斩情丝。这里还有数不尽的风流人物,道不尽的侠事逸闻。(PS:这是【历史+武侠】人物大乱炖+【诗号】匹配契合的高武玄幻文。)
  • 悍女不愁嫁之肥妞来袭

    悍女不愁嫁之肥妞来袭

    穿越这么狗血的事情竟被她遇到,还这么悲催,胖死算了。还有啊,穿成个肥女也就算了吧,还是个不被人待见的二丫头,而且要嫁给一个哑巴。鼓足勇气,她终于在拜堂之后逃了。不打算逆袭,只想做自己。她经历过肥妞救英雄,矮穷胖追高富帅等一系列荒唐事情。
  • 守候天堂

    守候天堂

    米兰·昆德拉说:“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是可悲的。”冯权裔背井离乡已经三年了,她好像一直在守望着什么。这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城市,从这边的写字楼……
  • 故人来

    故人来

    顾念安与纪之蘅本是人人艳羡的校园情侣,毕业后,身份的差距将他们两人拆散,顾念安被送去英国深造,七年后她归来,纪之蘅竟成为商界巨子并夺走了她父亲的公司。身份的悬殊,情感的纠葛,离别的误会,他们最终度过了重重考验成为相伴一生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