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9500000043

第43章 袁世凯的人际关系(6)

南北议和开始后,蔡锷的态度非常明确,极力反对同袁议和,坚决主张北伐。1912年1月20日,他致电孙中山说:“我军乘此朝愤,何敌不破?乃甘受袁氏之愚,一再停战……我再株守和议,大局必为所触动也。伏乞大总统赫然震怒,长驱北伐,直捣虏廷”。袁世凯在和谈中玩弄手法,施展伎俩,提出国民会议议决国体,会议地点应设在北京等。蔡锷极力反对,“国民会议袁世凯于北京开议,又欲省州县公举代表,无非为狡展播弄之地步,以充彼战备,懈我军心……设我会议而堕袁之狡谋,定为君主国体,则各省必不肯承认……故此时必无和议可言,惟有诉诸兵力耳”。蔡锷的意见代表了南方一部分革命党人的主张,但不为主流。大部分革命党人、立宪党人主张与袁妥协,促袁反正,利用袁的力量迫使清帝退位,然后举袁为大总统,以迅速结束革命。袁世凯在得到南方的许诺后,一面派其僚属加紧逼宫,一面指使武汉前线统帅段祺瑞等通电赞成共和,向清廷施加压力。对北洋将领此举,蔡锷是持怀疑态度的。他说:“段祺瑞率军北上,促进共和,大局可望早定,甚为欣幸。惟闻段夙无种族思想,而与袁世凯关系甚深,此次忽然通款,自当推诚相与。然究竟有无别谋,亦宜密为筹备,免坠奸计,而误事机”。

由此可见,由于戊戌积怨,蔡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把袁世凯作为仇敌看待的,即使辛亥议和,也对袁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

(二)拥袁不遗余力(1912年3月-1914年10月)

蔡锷拥袁,是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开始的。他发电祝贺说:“共和成立,五族大同,此后经纬万端,责任尤巨。公宏才伟略,群望所归。接南京电,欣审已宣誓就大总统之职,钦幸莫名,谨肃电贺”。从此,走上积极拥袁的道路,直到1914年10月,才开始流露出对袁的不满。蔡锷拥袁,不遗余力,在民初重大政治问题上,他都坚定地站到袁世凯一边,为袁氏独裁专制政权的确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1.为袁世凯中央集权摇旗呐喊

袁世凯虽在北京建立起中央政权,但南方各省地方政权,大部分还掌握在革命党人或受革命影响的人的手中,这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形成的政治格局。这种局面的形成,有利于资产阶级对袁世凯的监督,确保民主共和制度。蔡锷则主张尽快打破这种局面,拥护袁世凯强化集权,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他向袁世凯献计说:“在大总统维护全局,或不欲骤与纷更,然人权所在,不能不收集中央,以图指臂相联之效。即各省都督,眷怀国事,亦岂有自为风气之思。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望早裁决施行,以巩国基,而消隐患”。蔡的建议,正合袁的本意,于是立即发电嘉奖,“旋奉大总统铣电嘉励,无任欣慰”。

蔡锷不仅大力鼓吹加强袁中央集权,而且为袁加强集权效力。1912年6月,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破坏责任内阁制度,不经内阁副署,径下命令,委任王芝祥为南方宣慰使,迫使内阁总理唐绍仪辞职。有鉴于此,广东都督胡汉民致电蔡锷,提出“联合各省,一致进行,保障共和,监督政府”的积极建议。蔡锷不以为然,复电说:“中央政府如初产婴儿,似以拥护维持为急……非不得已之时,不必过加督责”。他还通电各省都督,拥护袁世凯建立强有力之中央政府。“查我国情势,非筹建强有力之政府不能统一内政”。

2.与袁世凯一唱一和,攻击《临时约法》和议会

《临时约法》是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袁世凯曾信誓旦旦向国人宣誓遵守的一部资产阶级的临时宪法,它奠定了中华民国的立国基础,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各种利益,是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最大障碍,最为袁所不满。他经常抱怨“约法因人成立,多方约束,年余以来,常陷于无政府之地,使临时政府不能有所展布”。蔡锷不仅和袁唱一个腔调,指责《临时约法》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在1912年12月17日他就说:“临时政府之疲荼不振,国本动摇,实《临时约法》有以使之然,可为前鉴”。他指责约法不适于中国现情,并把民初的混乱局面皆归之于约法。他说:“光复以来,叫嚣呶扰,牵制纷歧,政令不能厉行,奸宄因而咨肆,未始非《临时约法》有以阶之厉也”。《临时约法》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它规定国会召开后由国会制定正式宪法。袁世凯极力干扰破坏国会制宪,欲使制宪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尽弃《临时约法》精神,制定一部专制主义的宪法。为此,蔡锷为袁出谋划策,他曾致函袁的秘书长张国淦和派范熙绩、肖坤等进京,建议由袁指定梁启超、杨度等人组成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一部宪法草案,以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蔡锷还说,此举若遭议会反对,“总统有认为滞碍难行者,通电各省,锷必与各省都督联名抗争,务期达到拥护中央之目的”。这个建议,在当时革命党人还有一定实力的情况下,袁世凯也认为过于偏激,虽然也想了不少办法,力图控制制宪权,但最后还是遵从《临时约法》,由国会制宪。蔡锷拥袁,可为卖力。

国会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核心内容,辛亥革命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当选的国会议员,大多数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信奉民主真蒂,依据《临时约法》赋予的立法权、同意权、弹劾权等,对政府“严明监督主义,以期国家进步”。国会合法行使职权,屡遭袁世凯攻击,“干犯行政,欲图国会专制”。在国会与袁世凯的斗争中,蔡锷总是站到袁世凯一边,主张扩大总统权力,削弱议会之权,“大总统不可不有解散议会之权”,“任命国务员不必求国会之同意,夫国会监督政府,其要点在有弹劾权,事前之同意,实属赘疣”。1914年1月袁世凯下解散国会的命令,事前经过蔡锷任审查长的审定,并冠以救国的美名下达。在宪法与国会问题上,蔡锷与袁世凯的政见完全一致,且上呼下应,配合得十分默契。

3.处处事事袒护袁世凯,压制、打击国民党人

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民国元年八月改组为国民党)是辛亥革命的发动者和领导者,虽然其本身有许多缺陷和不足,但它不失为一个比较坚定的资产阶级政党,是民初维护辛亥革命成果、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的主要力量。蔡锷虽一度和革命党人合作,取得了云南重九起义的胜利,但他在袁世凯就任总统后,处处事事排斥、压抑同盟会(国民党),袒护袁世凯,甚至不惜以武力配合袁世凯,镇压国民党,成为袁世凯的政治帮凶。

1913年2月,国民党取得了第一届国会选举的胜利,参、众两院均为多数。国民党选举的胜利使袁世凯大为震惊,派人于3月20日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枪杀于上海车站,由此酿成“宋案”。不久,“宋案”大白于天下,国民党人纷纷揭露袁世凯的罪恶行径。蔡锷虽然也承认宋教仁“奔走国事有年,缔造共和,着绩尤伟,其学识宏通,尤今不可多得之才”。但对杀宋的主犯袁世凯不置一词,却要国民党人“勿侠成见,勿尚意气,勿凭势力而坏法纪,勿造言词而乱听闻”。“宋案”尚未解决,善后大借款事又发。4月26日,袁世凯不经国会同意,私自与五国银行团签订了条件极为苛刻的善后大借款合同。消息传出:国民党人怒不可遏,对袁氏大张挞伐。蔡锷不论事非曲直,一味袒护袁世凯,“对此危机,舍借款还债外,别无急治标之方。政府此举。凡在内外,当予宽谅”,“借款系政府万不得已之举,且条件已经前参议院通过,并非政府违法,无反对理由”。

“宋案”、善后大借款的连续发生,袁世凯的违法行径、独裁专制野心的一次次暴露,使国民党人再也忍耐不下去了。7月12日,李烈钧在湖口讨袁,7月15日,黄兴就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二次革命爆发。二次革命爆发后,蔡锷立即向袁世凯献计说:“添重兵驰赴各地,分头截剿,早日扑灭以免星火燎原”。他对讨袁军大肆攻击,甚至一改昔日仇视《临时约法》的常态,给讨袁军以“割据”“叛乱”的罪名。他发表通电说:“民国宪法尚未篡定公布,则《临时约法》自应遵守。今以约法规定领土内宣告独立,形同割据,是谓破坏统一”,“讨袁之名,断难成立。谓袁有政治罪过耶?则责任在国务员,讨袁之事,更属悖谬”。为帮助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蔡锷还曾组织滇、黔、蜀三省联军,“拟出师三镇,以为官军声援”。二次革命末期,他还派兵入川,镇压熊克武讨袁军。

蔡锷拥袁,历历在目,迹迹可考。蔡锷拥袁,直接关乎于民初政局。由于他的积极拥袁,增强了袁世凯的政治、军事实力,民主制度、民主力量过早地被袁扼杀,袁世凯军阀专制政权得以迅速确立。而这一切,又使袁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助长了其称帝的野心。所以蔡锷拥袁,在客观上对民初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1916年1月,梁启超在致蔡锷的信中,对他们民初几年的活动进行反思,“当思辛亥以还,非吾侪党派轧轹,意气相陵,何至两派俱伤,使夫己氏匿笑而坐大”。同一时期,进步党下层党员反思的更为明确彻底,“吾党四年以来,拥护袁氏,断送国家应速忏悔”。其中,也流露出对其领袖人物梁启超、蔡锷的不满。

蔡锷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但他为什么这样倾心拥袁?我们认为:

首先,蔡锷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仇袁、拥袁以及后来倒袁都是为了爱国。他仇袁、反袁、倒袁是爱国之举,无须说明,怎么拥袁也是爱国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南北统一。蔡锷认为,袁世凯是中华民国的象征,拥护袁世凯就是拥护国家,拥护统一。既然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那就应该支持他、扶持他,依靠他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如他所说:“总统当国家行政中枢,负人民负托之重任,使因少数人之党见,减削其行使政策之权,恐一事不能为,必陷国家于不振之地”。所以他一心一意地拥护袁世凯搞建设,最怕中国出现内乱,由内乱而引起外国干涉,以陷国家于不利之地。二次革命他支持袁世凯镇压国民党就是如此心态,“外人谋我方急,正利我有内乱,以实行瓜分毒计。赣事不幸,竟致决裂,阋墙衅起,外侮将乘,哀此神州,陆沉可惧”。“我国自改革后,元气大伤,至今疮痍未复,断不可有第二次破坏”。蔡锷这种心理,是辛亥革命后人们普遍要求社会安定的共同心理。革命后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社会秩序,发展经济,建设国家,而不再是革命。所以二次革命中,几乎整个资产阶级都站到了袁世凯一边。蔡锷拥袁,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袁世凯拥有一定的军政实力和统治经验。他在清末练就了北洋军六镇,新政中革新政治,发展经济,政绩突出,赋有统治经验,被许多人认为治理中国非袁莫属。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虽然在政治上不断破坏《临时约法》,打击、镇压革命党人,加强独裁专制政权,但在经济上也制定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加上袁善于欺骗,一而再、再而三地声明拥护共和。因此,许多人被其迷惑了,一时识不清袁的真面目,把治理中国、发展中国的希望都寄托在袁世凯身上。孙中山曾在一个时期就是这样认识的。他说:“欲治民国,非具有新思想、旧经练、旧手段不可,而袁总统适足当之”。蔡锷更视袁为“近代伟人”,“宏才远略”,因此,“想带着袁上政治轨道,替国家做些建设事业”。蔡锷如此,梁启超、严复、张謇等也莫不如此。梁启超认为,“袁氏本自有相当之势力,苟能善用之,诚足以致中国于治强”。严复也曾说过,“顾居今之日,平情而论,于新旧两派中,求当元首之任,而胜项城者谁乎”?这么多伟人、名流都曾拥袁,对蔡拥袁就不难理解了。

再次,蔡锷拥袁,还与其忠实执行进步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有关。进步党是以梁启超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右翼政党,由清末立宪派转化而来,该党虽然也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的宏伟蓝图,但在民初,在袁世凯北洋势力、国民党、进步党三大政治集团中,该党的斗争策略是拥护袁世凯,建设强大的中央政府,依靠袁世凯进行温和的、渐进的改革,而把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视作“祸国派”“暴烈派”,作为第一大敌人而打击之。蔡锷是梁启超的学生,受梁思想影响颇深,自然为进步党人,且任进步党本部名誉理事和湖南支部的支部长,不仅是进步党的领袖性人物,而且是进步党中的实力派。所以,虽然他和国民党的领袖黄兴有着较好的个人关系,但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忠实执行进步党的方略,拥护袁世凯,反对国民党。二次革命前,黄兴等曾约蔡锷与其一致行动讨袁,他不但不响应,反而向袁作了汇报,“闽、湘约滇,亦未应,复电斥之”。其拥袁立场,是非常明确的。

最后,蔡锷拥袁,是辛亥革命后一种民族心理的具体表现。即辛亥革命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宪法、国会、总统、内阁等全部移植过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政治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反袁的锐利思想武器,这无疑是进步的。但对整个民族来说,由专制而骤易共和,儒家文化、传统观念、几千年的专制统治在人们的思想中还占有相当的位置,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袁世凯则较好地把握利用了这种民族心理,战胜了国民党人,确立起专制政权。他曾说:“虽易帝国为民国,然一般人民心理,仍责望于政府者独重,而责望议会者尚轻,使为国家元首而无权,即有权而不能完全无缺,则政权无由集中,群情因之唤散,恐为大乱所由生”。

同类推荐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张岱评传

    张岱评传

    张岱是明清之际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在文学、史学和艺术理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人物。本书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对张岱充满神奇色彩的生平做了全面的考述。
  • 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

    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

    茨娃女儿、妹妹、马克·斯洛宁、利季娅等人回忆茨维塔耶娃,茨娃两极化的性格,对待朋友和生活的态度,临死前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茨维塔耶娃之死……在书中得到立体的呈现。这些回忆是相关传记写作时常援引的资料。
  • 德川家光第二部:奇正相生

    德川家光第二部:奇正相生

    德川家族不朽的治世传奇,再度席卷而来。《德川家光》延续了山冈庄八作品一贯的恢弘气势,是集史学、商经、权谋为一身的鸿篇巨制。松下幸之助、中曾根康弘等日本政商界成功人士,无不将德川一族的王者奉为自己一生学习的典范。
  • 梦想拼图

    梦想拼图

    罗志祥17岁成名,然后在21到23岁那几年,发现自己跌落谷底,突然失去了一切,还被封为“收视毒药”,但这种时候他仍然相信自己,继续保有原来的梦想,让梦想实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罗志祥从谷底再度出发,用十年打拼,终于找到十张梦想的“黄金拼图”。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在最困难、最挫折的时候的深刻体会;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后来可以突破困境,继续冲向梦想的秘密金钥。越没有希望的年代,越需要梦想的勇气;越没有机会的环境,越需要把握住“梦想成真法则”。
热门推荐
  • 我的小佬是道士

    我的小佬是道士

    小佬是我这里的方言,其实就是爸爸的弟弟。而我的小佬,就是一名名副其实的道士。
  • 霸独江湖

    霸独江湖

    单文城穿越回清朝乾隆年间,醒来后却发现此世界跟自己的世界完全不一,穿着怪异,文化不一,楼房似于曾看过的古装电视剧。经向路人询问得知此年代竟是清朝,当代皇帝是乾隆。于是单文城便四处寻求帮助要回到自己的年代,在寻求帮助的路途中遇见了当时反清复明的帮会“十四骑”。此间单文城投身十四骑,为了谋求一顿饱饭和一宿。无意中认识陈经齐并向他学得一身精湛的本领,同时也遇到自己喜欢的人青年女子李芯芯。但李芯却是缉拿红花会总督的女儿,两人彼此相爱却因仇敌关系而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 霸爱之妈咪快逃

    霸爱之妈咪快逃

    一颗酒心巧克力,让佣兵女王变成冷酷总裁的生日礼物。夜缠绵,他留给了她一个惊喜,而她却留给他一个谜题。他为了解开这个谜,找了她五年。五年后,她却带着任务回到他的身边。“你是谁?”他问。她嘴角轻扬:“我是你的秘书。”在他开始认清自己情感时,她却又再一次的消失在他的世界里。他抓狂,誓要将她找到,囚禁在自己身边一生一世。可是,再见面时,她却变成了他失踪多年,所有人都以为早已尸骨无存的未婚妻。“到底谁才是你?”他磨着牙,狠狠的瞪着她。她依旧云淡风轻:“任何的我,都是我。”“妈咪,他是谁?怎么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稚嫩的童音,将他拉到现实。
  • 看名医不挂号

    看名医不挂号

    本书中将有最好、最权威的医学专家,告诉你最想知道的健康问题和健康理念,让你轻松避免错误的治疗和保养方法。关键时刻,它可以救你的命!
  • 三国小霸王

    三国小霸王

    少林武僧兼黑社会大佬孙河附身到三国江东小霸王孙策身上,使得原本三分天下的吴国发生了重大转折,孙河趁袁曹官渡争斗时,联合刘备奇袭许昌,之后脱身而出,谋荆襄,并交州,吞巴蜀。等袁绍、曹操、刘备混战结束时,孙河已夺取了半壁江山,国富民强,小霸王一匹乌骓马,一杆霸王枪横扫中原,霸王之勇,谁可争锋!
  • 半桥烟

    半桥烟

    这是安野费了很多心血的作品,真的。,初看可能会有些繁琐,因为设定很庞大,但也是安野最喜欢的作品,他根本不适合网络小说,但是我那么固执的发了出来,希望你们能看见。第一章可能有点看不懂,先解释一下这是前世,如果觉得繁琐可以直接跳着看,我们用尽一生的温柔换来你的真诚,南安野是个很复杂的人物。后续会慢慢的提到前面的章节的,会是以一个少女的视觉看待十年后的安野,十年后的爱情。总之,我们都有信仰和无奈。这个世界初步估计会有五个职业会穿插不同的小故事。准确地形容,一个少女用一生的力量去挑战这个神权,神权亦或者是作者,这个后面的存稿会越来越明显,主人公颠覆了世界扣问着作者公平的含义。希望喜欢
  • 师父个个太绝色

    师父个个太绝色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一个陌生男人压在身下,反射性的便一脚将人踹飞了出去。姐的便宜也敢占!当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女保镖穿越到一个废材大小姐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碰撞?修灵术,习剑法,拜神山圣君为师,只是这学艺之路好像……雾气氤氲的温泉池内“小鹿,进来给为师搓搓背。”“大师父,这种粗活怎么能让徒儿来做呢?更何况男男授受不亲……”“嗯?”“是!这种粗活当然是徒儿做了!”【特别注明:此文主角性别为→_→女。】
  • 两面车少的傲娇妻

    两面车少的傲娇妻

    车烻在没遇到洛冰时是个冷冰冰的男人,但遇到她之后整个人都变了,变得都················
  • 花心大英雄

    花心大英雄

    人族,精灵,矮人,兽人,鱼人,羽人,龙等等千奇百怪的生物,生活在一个大陆之上。这一切,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所有生物,必须死!”沉寂百年的亡灵军团卷土重来,大陆之上,血雨腥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命运的漩涡之中,每一个人都在挣扎,沉浮。孤苦的女牧师,绝望的半精灵,痛苦的商业奇女,重任在肩的公主......面对残酷的命运,她们一次次地反抗,一次次地挣扎,却终归徒劳。眼中的希望,变成绝望!心,凋零,死去!不!这一切都会改变!地球好青年鲁正欢耀世转生,向她们伸出温暖的手,眼神坚定地宣告:你们的幸福,由我来守护!
  • 审判之翼

    审判之翼

    一个大家族子弟,在游戏之中对抗家族的故事,英雄无敌类游戏。并不是只有家族才是大家族子弟的归宿,玩家是来玩游戏的,不是被游戏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