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0700000006

第6章 三维游戏(1)

我终于到达了大甬道的尽头,并登上3英尺的一座大理石高台。与王后殿一样,这座高台坐落在金字塔东西轴上面,因此正好成为金字塔南北的分际点。外观看起来有一点像祭坛的这一高台,在王殿入口前形成一个四角的平台。

我稍留脚步,回头俯视大甬道,再确认头顶上没有任何的装饰或有宗教意义的肖像。与古埃及信仰系统有关的象征性记号,一样也看不到。放眼看去,只见一条长达153英尺,由几何学创造出来的深远空间,在冷漠的规则性中,显现出一股几乎如机械一般的简要质朴。

向上,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大甬道上方东面的墙壁上有一个黑洞。没有人知道这个洞是谁、在什么时候凿的,也不知道它有多深,只知道从这里可以进入王殿上五间减压室的第一间。1837年,豪尔·卫斯进来探险时,为扩大洞穴空间,以进入另外四间减压室,故意把这洞穴的墙壁打掉。从这里,我再度往下眺望,可以看到大甬道下西面墙壁的纵向坑洞的入口。这条几乎呈垂直状的坑洞长约160英尺,经过金字塔的中心,连接地下深层通道。

为什么金字塔需要构造如此复杂的纵向坑洞及通道?刚开始时,我完全无法理解。大金字塔中藏有太多诡秘,均非我们能够轻易理解的。不过我发现,当我们愿意付出时间与精力去理解它时,它的回报便会远远超越付出。

例如,假设你是很有数字观念的人,自然会想要知道金字塔的高度、周长,并会对两者与丌之间的关系感到非常有兴趣,从这里,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金字塔结构里面暗藏的复杂、难解的数学难题,这些题目多年来就静静地躺在金字塔中,等你去发掘、探究。

而当你着手去解开难题时,整个发掘、探究的过程,就像是进入一部预先经过精心设计的程式,冥冥中有一股推动的力量,引导你前进。再一次,我开始思考,金字塔是否可能,从设计之初,便想塑成一个考验后人的巨大挑战,或做成一个庞大的学习装置,将特定的知识传承给后人……甚或是一个立在沙漠上的三维互动性拼图游戏,供后人解谜。

前堂探秘

王殿入口仅3英尺6英寸高,任何一个正常人进入时,都必须先弯腰。进去不到4英尺处,便有一间“前堂”(Antechamber),屋顶豁然开朗地拉至12英尺的高度。东面与西面的墙壁铺的是红色玄武岩。墙壁上有4条有相当宽度的纵向渠道。古埃及学者认为当年在这上面必定安装了有厚石板做的吊门。4条渠道中,有3条一路凹到地面,内部则空无一物,但第四条(也是最北面的那条),只挖到入口的屋顶高度(离地面3英尺6英寸),凹槽里还嵌有一块巨型的玄武岩石板,大约有9英寸厚、6英尺高。这一块石板挡在入口前,好似屏障一般,与入口之间只有21英寸的空间,与屋顶的间隔也只有2英尺多一点而已。虽然我们不明白它真正的用途,但也对古埃及学者将它视为防止盗墓者进入的装置一说,碍难同意。

抱着这难解的疑问,我从石板的下方钻过,再度来到堂前的南侧。这间被称为前堂的房间长约10英尺左右,屋顶的高度维持在12英尺。虽然被磨损得很厉害,但东西两面墙壁上,曾放进石吊门的渠道仍然看得很清楚,只是作为石吊门用的石板却不见了。而在这狭窄的空间中,我难以想象古埃及人如何把那又大又重的石板吊上墙壁的沟渠中。

我想起19世纪末,有系统地测量过整个基沙地区的考古学家弗林德·培崔,曾经对第二金字塔有过类似的疑问:“下面通道的玄武岩吊门,显示建造者在移动大块石头上技术高超。我们看到在只能够容纳几个人的狭窄空间内,准确地安置着终需40到60个人才搬得动的石块,显示当时建造者搬运技巧之高超。”这正是我对大金字塔的吊门不解的地方。而且如果真的有吊门的话,它们还应该可以往上推、往下滑才是。

如果吊门需要上下的话,门必须小于屋顶的宽度,这样在坟墓关闭前才能够随意将门吊高以让人进来,或将门紧闭以排除不受欢迎的人。但这却表示,当石板从上放下,以堵住前堂的入口的同时,吊门的上端与屋顶之间,便会出现一个至少与门等大的空间,让盗墓者可以轻易地爬入。

吊门为金字塔之谜又多添了一则。与其他谜题一样,吊门的构造复杂,但却看不出任何明显的用途。

离开前堂的出口,也就是一个与入口一样高、一样宽,并同样铺着红色花岗岩的隧道,开在南面的墙壁上(墙壁本身也为花岗岩,不过最上面则镶了一层12英寸厚的石灰岩)。往前走大约9英尺后,便进入了宽敞的王殿。在进入这全部以红色花岗岩铺陈的房间,立刻可以看到它散发出的不寻常力量与能源。

像奶油的硬石

王殿的纵轴贯穿大金字塔的正东与正西,横轴则面正南与正北,房间内高19英尺1英寸,长与宽则分别为34英尺4英寸与17英尺2英寸,呈2:1的比例。地板共动用了15块花岗岩石板。墙壁是以100个大型的石块堆砌而成,每块重至少70吨,上下共5层。屋顶上有9块石块,每块也至少有50吨重。我走至房间的正中央,感受大量而巨硕的石块,发出一股强力的压迫感。

王殿的西侧摆着的,便是许多古埃及学者相信整个大金字塔建造的目的——胡夫王的石棺。这座上面无盖的长方形器物,是由暗巧克力色花岗岩雕凿而成,花岗岩上充满了长石、石英、云母等的硬粒子。石棺内部长6英尺6.6英寸,深2英尺10.42英寸,宽2英尺2.81英寸;而外部的长则为7英尺5.62英寸长,深3英尺5.31英寸,宽3英尺2.5英寸。有趣的是,这具石棺的宽度正好比房间下方的出口(目前被堵塞住的那一个)多上1英寸,无法从这个出口抬到外面的上坡通道。

从这具石棺照例可以找到不少的数学谜题,例如石棺的内容积为1166.4公升,正好为外容积2332.8公升的一半。这种分毫不差的“巧合”应该不是偶发的才是。另外,石棺壁之坚硬,与所需要的精巧制作技术,已超越摩登机器时代,显示古代的石工不论技巧或经验都应该非常高超。弗林德·培崔在仔细调查过大金字塔以后,带着几分懊恼地认定,古代石工一定有一些工具“是一直到最近才重新被我们发明出来的”。

培崔仔细测量后,发现石棺必须用一条至少长8英尺的直锯,从大块花岗岩上剪裁下来。由于花岗岩的硬度非常高,他只能假设这些锯子至少应该是用铜(理论上当时所知最坚硬的金属)做刀片,并在“切点”上镶以“宝石”:“从工作的特性来看,这宝石应该为钻石才对。但是,由于钻石非常稀少,在当时的埃及并不存在,使得我们无法骤下结论……”

至于石棺内部挖空的工程技术更加令人费解,因为在难度上,这工作比将岩石从石基上锯下更上一层楼。培崔设想当时埃及工人的工作情形是这样的:

他们使用的不是直线,而为圆形的锯子。将加工石用刀刃设定为圆筒状,拉扯之间,逐渐切入石块,造成一个内槽,然后,将槽内的石头敲碎取出,而逐渐扩大内部的空心部分。这是最节省力气的工作方式。圆型锯钻的直径从1/4英寸到5英寸的都有,刀刃的厚度则应在1/30到1/5英寸之间。

当然,培崔也承认,古埃及学者从来没有发现过镶钻的锯子或钻子。但是,在仔细检查过石棺后,他认为动用过这类工具的痕迹非常明显,使他不得不推断,这类东西必定存在无疑。于是,他开始对古埃及使用的工具发生兴趣,将他的研究范围从王殿的石棺,扩大至花岗岩文物,以及许多他在基沙地区搜集到,被他鉴定为用锯子掏出来的“石芯”。然而,他越研究,就越被这些先人的硬石切割技术所迷惑:

用锯子或钻子由上往下在切割硬石时,必须从上方施以相当大的压力,工具才能够顺利切入石块中。大约每用一个4英寸的钻子切花岗岩时,上面至少要施加1到2吨的重力才行。第7号花岗岩芯,6英寸圆周外的螺旋状态切割痕迹,大约有1英寸深,要制造如此深的切痕,需要非常大的力量……快速地深入花岗岩,制造出这么深的螺旋状凹洞,非从锯子的上面施加巨大的压力不可……

这难道不是一项奇妙的现象?4500年前,我们以为人类文明刚露曙光时,古埃及人却已经拥有了工业时期才发明得出来的钻石技术,随便地便在钻子上放个一两吨的压力,然后就好像用奶油刀切热奶油一般地,轻易切割起硬石来。

培崔发展出古埃及人有先进工具的假说以后,却无法利用他的假说,解释古埃及遗迹中的谜题。虽然他在基沙地区发现了第四王朝的闪绿石(diorite bowls)盘子上的象形文字,但对那些文字是如何刻入闪绿石却无法提出具体的解释:“盘上的象形文字,一定是用尖端异常锐利的工具雕刻而成。而且,这些文字绝对不是用锯子等切凿而成,而是用刀刃割进石表……”

理论派的培崔,对自己的观察深感苦恼。他知道闪绿石是地表最坚硬的石头之一,但是古埃及人却有办法以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在上面雕刻图样,而他们所使用的工具,人类竟然至今仍不明:

(盘上的)线条只有1/50英寸宽,显然切割用工具的尖端,不但比石英还要坚硬,而且还非常耐用,而不至于在切割时破碎瓦解。这个切割工具的尖端,最多不会超过1/200英寸宽,才能雕刻成如此纤细的平行线,线与线之间,从中心到中心的距离只有1/30英寸。

同类推荐
  • 性文化史纲

    性文化史纲

    该书稿从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性的认识和实践方面对性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和介绍。书稿史料丰富,内容翔实,知识含量高,有助于读者了解性文化,甚至历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知识。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本书作者在毕生研究农史的基础上以文化漫谈的形式写成了此书,内容包括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稻作、丝绸、茶叶、水产等诸方面的发展历史。作者以写实又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回顾,同时以学者的人文情怀对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现状表现出怀疑与忧患。
  •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本书由“文学评论”、“学术评论”和“访谈及其他”三部分组成,理论、学术和记事色彩兼而有之。
  •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及其后裔的府邸、庙宇和墓地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它气势雄伟壮丽,极具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它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文物珍藏、高超的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文学篇、戏曲篇、书法篇、绘画篇、音乐舞蹈篇、陶瓷篇、建筑篇、民间工艺篇。
热门推荐
  • 穿越未来遇到你

    穿越未来遇到你

    一次穿越遇到了最好的他,虽然不在一个时空,但爱他的心永远不会消失。
  • 爱上冷情男

    爱上冷情男

    “老婆不就是睡觉、解闷的吗?”她红着眼睛说。“别胡说!”他声音哑哑的。“是你说的!最先看上的是我胸部的线条!”她铁了心要吵架。“我说的和你想的不一样…”他无奈地辩解。“有什么不一样?女人就是女人,脱了衣服都一样,这也是你说的!”猛地刹车,停在路边,他紧紧攥着方向盘,望着这个强忍着泪水的女人。知道她受了委屈,他并不怪她的无理取闹。“我爱你!”他不习惯表白,只有这三个字,希望她能明白。“你爱我?”她忽然降低了声音,“你也爱那女孩儿,你更爱你的那些朋友吧,要不然,为什么刚刚不在他们面前说你爱我!你不用这样瞪着我,我说中你心思了,你没权利和我吵架,因为受伤害的是我!”此文献给正在遭受恋爱折磨的男女,也献给我们曾经的初恋~PS.文文每周至少更新三章~~
  • 流水与落花

    流水与落花

    青春像是漂浮在流水上远去的落花,还来不及把它摘下就丢在了天涯。从枯枝烂叶中看到的嫩芽,能走过几个初夏?
  • 爆宠萌妃:娘子求亲亲

    爆宠萌妃:娘子求亲亲

    21实际第一杀手被追杀,竟然穿越了?还是个废柴,身上灵力全无。。。。。。睁开眼,她已不是以前的那个他,我要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之后她遇到他,他一席白衣,神似妖孽,居然是帝国的四王爷。他护她,宠她,即使倾尽一切只为博她一笑。他缠着她,天,不是说四王爷有洁癖吗,那我眼前这个男人是谁?----疯子精心制作,q群:306943871敲门砖:疯子。管理员是疯子小号。欢迎骚扰-0-
  • 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似狂潮,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报国在今朝,搞倭寇,十万儿男血沃丛林,狼烟平,万里河山尽安忠魂。历史的文学传神之笔,文学的历史真实再现,抗战史上极其惨烈极其悲壮的浴血之战,中华儿女彪炳千秋永垂青史的民族颂歌。战争,爱情,历史,传奇。
  • 测量子午线(英文版)

    测量子午线(英文版)

    这是一部充满传奇、冒险与幻想的科幻著作,它由法国著名作家、“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编著。书中内容是英、俄联合科考队为了测出子午线的准确长度,来到了神秘的非洲大陆。科学家们性情各异,英、俄两位领队也在科学问题上各持已见,但为了科考目的他们求同存异。科学家们不仅要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提防土著部落的侵扰。更令他们始料不及的是,在科考期间英、俄两国之间还爆发了战争。最后,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科考任务。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而关于非洲大陆风土人情、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同样引人入胜。
  • 第五天

    第五天

    徐丹在一次空难中不幸身亡。K为兄弟着想,想撮合子俊和雷小雅在一起,雷小雅也主动地向子俊表白。然而徐丹却幸运活了下来,但却失去了所有记忆。在医院的帮助下,徐丹决定找回属于自己的人生。在这时候雷小雅的父亲出了交通意外不幸离世,父亲在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告诉了小雅一个秘密。K在最后知晓了一切,他会为自己的兄弟做出怎样的选择,是否大家也会和K做出一样的抉择。
  • 怎样有个好人缘

    怎样有个好人缘

    什么叫好人缘?说到底是个人和群众的关系好,招人家喜欢,办事便一路绿灯,平常人们所说的“结人缘”意思便是这样。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地,都免不了要跟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与他们沟通,与他们共事。好人缘可以给你创造机遇,好人缘可以延伸你的能力,好人缘更是你用之不尽的资源财富。
  • 我家的狐仙大人

    我家的狐仙大人

    二十元买回家个小兔子,怎么变成狐狸了?一早醒来,窝里躺个美男,什么情况?
  • 冷面危情

    冷面危情

    她从小没有母亲,一个中年男人收养了她,这个男人一直在从小给她灌输着要强大和报仇,为自己的母亲报仇,可是这一切只不过一个阴谋,他只是为了要杀死那个他心爱女人最爱的男人,杀死情敌的人居然就是他自己的女儿,一切的恩怨在阴谋中实施,她能认自己的父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