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2800000003

第3章 社交口才基本的原则(3)

前面提到对“流行”的接受,有些人对于新的、不习惯的事物很容易产生排斥感,因此培养开阔的观念亦是扩大生活话题的条件之一。

人们常常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对于自己不熟悉或看不惯的事情产生反感。比如父母对于儿女出入pub(小酒馆)、舞厅等场合,常常觉得十分愤怒,认为那是不良的休闲娱乐而强力禁止;较年长者对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也可能会颇有微词。这种“拒绝接受”的心态很可能妨碍你吸收新的知识和失去体验的机会。

培养开放的观念,有助于与他人快乐地交谈。许多人说话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获得他人的共鸣,如果你一直反驳对方的意见,将使对方失去和你交谈的兴致。当然,开放的观念并非意味着你要完全抛弃自我的价值观,毫无选择地接受所有信息,而是希望你不要墨守成规,一味排斥新的信息,放开心胸去接触更多事情以增加经验,充实谈话内容。

此外,收集一些有趣的话题,以及对方的个人信息,也都有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所谓“知己知彼”,对于谈话人物的了解,将使你充分掌握对方有兴趣的话题并维持说话过程的热情。

与初识的人如何交谈、谈什么话题,你可以从自我介绍中获得信息。

以下是一小段示范: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姓谢名叫孟达,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齐聚一堂。由于我刚从广州北上,对于这个环境不是很熟悉,希望以后大家多多帮忙。”

从这段自我介绍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作为接下来的话题呢?

“我刚从广州北上”——这句话提供给你对方熟悉的环境,你可以以“广州”作为话题的开端,请他谈一谈广东的特色等等。

“对于这个环境不是很熟悉”——你可以用“介绍新环境”为话题,从彼此更进一步的交谈中得到更多的话题。

选择“与对方相关”或是“对方想了解的事物”为话题,是使话题延续的最佳方法。

8避免口语陋习

仔细斟酌你的言辞,以免它们变成利剑。

——卡莱尔

有道德者,不可多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人在口语中带有一些坏习惯。虽然这些毛病不具有决定意义,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大大影响我们的谈话效果。

一般人在交谈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用多余的套语

有些人喜欢在交谈中使用太多的或不必要的套语。例如,一些人喜欢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当然啦”一类词句;另一部分人喜欢加太多的“坦白地说”“老实说”一类的套语;也有人喜欢老问别人“你明白什么”或“你觉得怎么样”,如此等等。像这一类毛病,你自己可能一点儿也不觉得,要克服这类毛病,最好的办法是请你的朋友时刻提醒你。

2有杂音

有些人谈话本来很好,只是在他的言语之间掺上了许多无意义的杂音。他们的鼻子总是一哼一哼地响着,或者是喉咙里好像总是不畅通,轻轻地咳着,要不就是在每句话开头用一个拖长的“唉”,像怕人听不清楚他的话似的。这些毛病,只要自己有决心,是可以消除的。

3谚语太多

谚语本来是诙谐而有说服力的话,但谚语太多也不好。用谚语太多,会给别人造成油腔滑调、哗众取宠的感觉,不仅无助于增强说服力,反而使听者觉得累赘。

谚语只有在恰当的地方使用,才能使谈话生动有力。在使用谚语时,我们应尽可能使其恰当。

4滥用流行的字句

某些流行的字句,也会被人不加选择地乱用一番。例如,“XX王”这个词就经常被滥用,什么东西都牵强加上“王”,如“短信王”“原声王”,这“王”那“王”,使人莫名其妙。

5爱用一个词

有些人不知是因为偷懒,不肯开动脑筋找更恰当的字眼,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特别喜欢用一个字或词来表达各种各样的意思,而不管这个字或词本身是否有那么多的含义。许多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在他们的言谈中,什么东西都伟大起来了,如“你真太伟大了”,“这盆花太伟大了”,“今天吃了一餐伟大的午饭”,“这批货物卖了一个伟大的价钱”,等等,给别人一种华而不实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多记一些词汇,使自己的表达尽可能准确而又多样化。

6太琐碎

许多人在谈话过程中琐碎得令人讨厌。讲述自己的经历本来是最容易讲得生动、精彩的,很多人也喜欢听别人讲其亲身经历。但是,这些人讲自己经历的时候,一味地不分主次平铺直叙,觉得自己所经历的,样样都有味道,都有讲一讲的必要,结果反而使听者觉得茫然无头绪,杂乱无章,索然无味。

讲经历或故事,要善于抓重点,善于了解听者的兴趣放在哪一点上,少用对话。在重要的关节上讲得尽可能详细一些。其他地方,用一两句话交代过去即可。

7喜欢用夸张的手法

夸张的手法有一种引人注意的效果。不过,我们不能把夸张的手法用得太过分,否则,别人就不会相信。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次都说“非常重要”的消息,也不可能每次都讲“最动人的”故事,“最可笑的”笑话,因此,不要到处用“非常”、“最”、“极”等字眼;否则,当你在无数的“最”中有一个真正的“最”时,又怎样表示呢?难道你能说“这件事对我是最最重要的”么?如果你真这样说,别人听了也会无动于衷,因为他们认为你是一向喜欢夸大的人。

除了有效纠正上述7个坏习惯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自己在谈话中的声调、手势、面部表情等方面,努力使各个方面协调、得体。这样,我们就能大大增强自己说话的吸引力。

9尊重的原则

出于身当言者,缓颊而陈;

不当言者,卷舌而退。

——陶觉

“这部电影糟透了,花了两个钟头,却一点意义也没有。”

“看电影何必要看什么意义呢?而且,这一部片子实在也不能算是很坏。”

“不过我认为它的布景是很伟大的,一定费了许多工夫。”

“其实不然,我们弄惯了,这一点布景是很便宜的。”

“还有演员也算相当卖力,只可惜为剧本所限,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

“这几个演员已经算是做得不错的了,如果在别的剧本里,一定要失败。”

上面几句对话你看来也许觉得好笑,不过这情形多着呢,有些人差不多成了习惯地专和别人作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照例反驳,他自己本来一点成见没有。不过你说“是”时,他一定要说“否”;你说“否”时,他又一定说“是”。这是最可怕的习惯,犯的人很多,而且每每不自知。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且他自以为比别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风。

即使你的见识真比别人高明,这种态度也是要不得的。你简直不为对方留一点余地,好像要把他逼迫到无路可走,才觉得满意——我知道你并没有想到这一层,但实际上你正是这样做的。这种习惯使你自己与朋友或同事疏远,没有人肯提供给你一点意见,更不敢向你进一点忠告。你本来是很好的一个人,但不幸你有一点爱和人抬杠的脾气。

唯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

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的十有八九没有绝对是非标准的问题当中,你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是错的。把双方的总和再行分配,你至多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

有这毛病的,都是聪明人居多数(否则也是自作聪明的人),他也许太热心,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他以为这样可使人佩服,但事实上完全错了。一些平凡的事情,是不必去费心做更高深的研究的——至少我们日常谈话的目的,是消遣多于研究,既不是在庄重地讨论问题,又何必在琐屑的事情上抬杠?所以,第二点你要注意,就是在轻松的谈话中不可太认真。

第三,别人和你谈话时,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要硬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即使真是可佩服的见解),对方不会乐意接受,所以,你不可随时摆出像要教导别人的神气。

下一次你的同事进献你一个意见时,你若不能即刻赞同,最低限度要表示可以考虑,但不可马上反驳。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聊天,你更要注意,意见的纷争会使一切有趣的生活变得乏味起来。

同类推荐
  • 卡耐基生活的艺术

    卡耐基生活的艺术

    本书共为五个部分,讲解了如何消除你的忧虑、如何改变忧虑的习惯、如何培养快乐的心情、如何获得快乐的生活、如何减少疲劳保持活力。
  • 人品胜于能力(人品至上Ⅱ)

    人品胜于能力(人品至上Ⅱ)

    本书即非在以故作高深的噱头指教人,也无力承担教化的责任。不过是以平实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以及一颗诚挚的心,诠释人品,注解能力,真真切切地传递领导选人用人的心声,协助员工加强自我提炼和管理,以驾驶好“职业船”,早日驶向成功的彼岸。
  • 老板忠告员工

    老板忠告员工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资深记者惠德曼·丹尼斯用了大约一年多的时间先后采访了一百个知名企业的老板和总裁,征求他们对员工或部属的看法、期望和要求,并请他们以老板的身份以及对企业、对员工前途高度负责的心态,给员工提出善意的忠告、真挚的嘱托和殷切的寄语,当然还有一些话头话尾的警示,一些明里暗里的戒则,一些深中肯綮的劝勉。这些话差不多是每一个老板对员工一直想吐露的心声,其中有些内容是老板们讳莫如深的。
  • 办公室那些事

    办公室那些事

    办公室不相信眼泪,办公室只注重结局。如果不明白办公室那些事儿,即使学富五车,也会感到怀才不遇,甚至被“赶出”办公室。在办公室的“激烈斗争”中,我们无需将别人踩在脚下,但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 超越课程表:世界著名科学家走过的11条路径

    超越课程表:世界著名科学家走过的11条路径

    信息时代的悄然来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知识革命。人们对知识的拥有方式,已经不再表现为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和窄广,而转化为人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有人形象地认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能动地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人。这种获取知识的本领,是一种综合的能力,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话说,就是“面对复杂事物有可能及时正确地组织与决策”的智慧和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关注孩子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要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开发智慧,提升智慧。
热门推荐
  • 蕤呬耶经

    蕤呬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海异能突起

    星海异能突起

    一个三流大学平凡的许立,毫无预兆的全球灾难中活了下来。一道能量光圈击中了许立,却让他获得了“闪电侠”一般的异能,。“闪电侠”的能力只是起点!急速破万钧,频率共振碎钢甲!异能方程式等同于功法的时代,只属于科技与异能同步的时代。许立说:“方程式好难解开……”
  •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理念是:“语言使人类有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有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有别于落后。”这三句话可说是他生命的纲领,核心是启蒙。而作为启蒙思想家,第三阶段无疑是最亮的亮点。因为,还在延续的第三阶段,老先生已经达到了横扫中外,贯通今古的境界,并且仍在扩展和提升。他的历经前清、北伐前民国、北伐后民国、人民共和国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厚重的知识结构,加上惊人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效果,经过疏理、锤炼、融合、升华,使他当之无愧,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利用大量生动有趣且具有哲理的小故事将你带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 最受欢迎的化妆书(女性生活百宝箱)

    最受欢迎的化妆书(女性生活百宝箱)

    当代人们追求美的时尚是健美。健美是健与美的结合,更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人们在劳动、生活、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共识:健康是人的最宝贵财富,没有了健康就可能失去一切,因此健康也是人体靓丽的基础。
  • 商道之春风得意

    商道之春风得意

    他就像毒药,散发着诱人致命的吸引力。受人离间,愤然离去的向阳,在商海中沉浮。渐渐撑起一片自己的天空时,他却愕然发现事情似乎远远超乎想象。巨大的阴谋、身世的疑团、美女间的爱恨纠葛……他如何能叱咤风云,翻云覆雨?********推荐同类都市好书《商道香尘》书号:66490
  • 心之算计

    心之算计

    本作品揭示了一个心心相算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都想着算计对方,以求从对方身上获得好处。旨在告诉人们在为人处事时多留一个心眼。前五章的心计不算很多,是为了让读者慢慢进入,不让读者太过劳累,后面开始心计越来越多,希望读者多读读,,感谢感谢感谢
  • 特工痞妃:绝杀江山美男

    特工痞妃:绝杀江山美男

    风华绝代一佳人,自坠凡尘护心魂,八面玲珑戎马行,六十甲子断肠殇!寻寻觅觅,浮浮沉沉,无边无际,应不应该?纵横人神魔三界的天族太子,为了那一抹梦中的倩影,历经无数困苦折磨,风霜雨雪,只为她的倾城一笑。《锦华章》第五世:《特工痞妃:绝杀江山美男》,告诉你一个血泪交织的爱情故事!【本文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绝不是悲剧结尾!】新书《帝阙卿情:枭皇盛宠夺天妃》火热连载中,看一个女人“专业挖坑十万年,坑天坑地坑老公!”
  • 婉后传

    婉后传

    元鼎元年,萧家庶房长女萧婉奉旨入宫.三年之后,萧家正房嫡女入宫,一族无二妃,她萧婉是就此认命还是搏上一搏?拼了性命生下的孩子,却成为后宫的棋子,她萧婉是选择反抗还是顺从?原以为可以信赖的亲信,转眼间却成了宫妃,而她却是被栽赃陷害打入冷宫,她是选择在冷宫孤老,还是放弃一切,重新踏上这条不归路?这后宫诸人,皇上,皇后,太后,薇夫人,月妃,怜贵嫔,梁嫔...有萧婉爱过的,恨过的,交好过的...当她终于站在这后宫的至高位上,却觉得内心凄凉,亲情,爱情,友情,她最后到底还拥有什么?什么是世家女的悲哀,什么又是她萧婉的悲哀?后宫四十载,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踏上这条用血泪铺成的后宫之路。
  • 风雨雷电与气象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风雨雷电与气象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