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8100000037

第37章 攻心术——以理服人之道(3)

魏征就是在这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做谏官的,他劝谏的内容从长治久安的军国大计,直到皇帝个人的起居生活,涉及到许多方面,对唐太宗及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可以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治理国家方面,尤其是在大乱之后拨乱反正,魏征充满了信心,主张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缓。唐太宗即位之时,天下初定,百废待举,唐太宗虽有心冶理好国家,但到底该怎么办却是心中无数。一天,他问魏征说:“贤明的君主治理好国家也该需要百多年的功夫吧!”魏征不同意他的想法,他认为:“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像声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样,一年之内就可见到效果,三年见效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好呢?”尚书仆射封德彝认为,“自古以降,人心一天不如一天,日趋奸诈,秦朝用严刑,汉朝用霸道,都没把人心教化成功,魏征想用这些满是书生气的话来治理国家,那必然败亡。”魏征则针锋相对地说:“大乱之后治理国家,就像饿极了的人要吃东西一样,来得更快。如果人心是如流水一般向下堕落,今天的人也都成了鬼怪,还谈什么治理国家呢?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问题是采取什么措施来治理,而不是百姓是否可以教化。”

在对待政治方面,魏征坚决主张招抚,反对镇压。在“玄武门之变”过后,忠于太子李建成的部下遍布全国,他们不知道李世民杀了李建成之后会对他们采取什么态度,一时人心惶惶,许多人准备造反。魏征向李世民建议说:“要不计私仇,对他们要以公处之,否则杀之不尽,祸根永远无法消除。”李世民就派他为特使,给以便宜行事的权力,让他去太子势力较为集中的河北一带安抚人心。他到了河北的磁州,见到两辆去长安的囚车,里面装着“玄武门之变”中逃走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李治安和李思行。魏征找到押解他们的负责人说:“我离开长安以前,朝廷就已下令赦免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如今又把他们逮捕,岂不是自食其言、失信于人吗?如今,我来招抚还恐怕人家不愿相信我,怎么能把人押送长安呢?临行的时候,太宗让我便宜行事,我看把李治安和李思行放了,让他们跟我一起去招抚,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由于魏征的正确做法,很快就安抚了河北一带,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在具体治理国家的方略上,魏征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魏征认为,隋朝灭亡的教训在于扰民太多,国家赋税极重,徭役繁多,以至民不聊生,国家的败亡就从这里开始,因此,“静之则安,动之则乱”。因此,在整个贞观年间,朝廷的赋税和徭役不算太重,这是贞观年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之一。

像李世民这样一位有道明君,对魏征这样的良臣自然是信任有加。可是,面对魏征一次次地触动“逆鳞”,一次次地不留情面,李世民也是心存怨恨的,甚至也曾动过杀心。只是他最后为了自己的江山,忍下了这口气罢了。这也就是“明君”和“昏君”的区别!

一般来说,虽然进谏同样的一件事,可是由于被进说者的爱憎不同,进说者就会有善恶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从前,卫君宠爱弥子瑕,按照卫国的法令,偷驾君王车子的人,是要受到断足的惩罚的。不久,弥子瑕的母亲病了,有人连夜告诉了他,他便假托卫君的命令而驾着卫君的车子去看母亲,事后卫君听到这件事反而称赞他说:“弥子瑕多孝顺啊,为了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居然不怕被砍了手脚!”又有一次,弥子瑕与卫君在果园里游玩,弥子瑕吃着一个桃子,发觉它很甜蜜,没吃完便把它献给卫君,卫君夸奖他道:“弥子瑕多么爱寡人啊!一个桃子竟舍不得一个人独吃,而要与寡人一同享用。”

等到后来弥子瑕年龄大了、姿色衰退时,卫君对他的宠爱也开始减退了,后来有件事得罪了卫君受到惩处,卫君气愤地说:“弥子瑕曾经假托寡人的命令偷驾寡人的马车,还曾经心怀不轨地把他吃剩的桃子给寡人吃。”

其实,弥子瑕的行为与当初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其所以被治罪的原因,就在于卫君对他的爱憎态度有了改变。因此,如果得到了君王的信任,那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而且会受到君王的亲近。如果被君王所憎恨,那么你所做的一切都不会恰当,而且会受到君王的疏远。

【智慧金言】

进说者不能不仔细考察君王对自己的爱憎态度,然后再决定是否进谏。

言明利害,切中要点

【经典语录】

欲陈危害之事,则显其毁诽,而微见其合于私患也。

——《韩非子·说难》

【释义】

想要陈述对君主有危害的事,就得说明这种事的后果和要遭受的诋毁和诽谤,同时又暗中点明它与君主的个人隐患是相互联系的。解读下属的话不能打动上司的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能否真正触动上司的根本利益。如果上司发自内心地感到不接受意见,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么他也就没有什么好选择的了。

【活学活用】

在韩非子看来,很多人进谏失败,就是因为说了一大堆道理,却没有揣摩出上司最关心的是什么,最担心的是什么,根本没有“说”到点上。其实,上司最关心的一定是自己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保证,最担心的也一定是自己的根本利益能否受到侵害。因此,如果让上司发自内心地感到不接受意见,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么,他也就没有什么好选择的了。

张仪以连横之策,破坏六国的合纵之策,使用的就是“威逼”这一手法。

张仪在秦国当了四年相国,拥戴惠文王开始称王。过了三年后,秦惠王派张仪跟齐国和楚国的相国在啮桑盟会。这时,魏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动摇。早在公元前334年,魏国用相国惠施的策略,想东联齐国、南和楚国,联合抗击强秦。不料事与愿违,却接连遭到齐、楚两国的攻击。到了公元前322年,魏惠王因联齐之策无效,便驱逐惠施,反而要与秦国、韩国联合,报复齐国、楚国。看到这种情况,张仪便让秦王免除了他的秦相国的职务,暗地里派他去魏国活动。

张仪一到魏国之后,凭着他那张利嘴和对天下形势的深刻分析,使魏惠王深为折服,便委以相国的重任。在得到这个职位后,张仪便着力去实施拆散关东诸侯的合纵计划,使魏国做个与秦国连横的带头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张仪一方面暗中使秦王不时出兵魏国,以武力相威胁,另一方面又用言辞相威胁。他纵论魏国的弱点说:“魏国土地纵横不到千里,士兵不过三十万。而且四周地势平坦,毫无险阻可言,又四面受敌,既不能进攻,又不能防守。这是处于四分五裂的地理位置啊。”在击中魏国的要害之后,他又分析合纵抗秦难以成气候:“现在合纵的国家想统一天下,结为兄弟,歃血为盟,以示坚守信约。这可能吗?因为就是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为了钱财还打得你死我活,更何况利益不同的国家!”

然后,他接着说:“大王如果不服侍秦国,秦国一定会出兵攻占黄河以南的地区,胁迫魏国,使赵国不能南向支援魏国,魏国就不能向北联络赵国,合纵联盟的通路就被阻断了。这样的话,魏国就危险了。如果秦国再跟韩国联合攻打魏国,那么,魏国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我替大王着想,魏国还是归顺秦国,这样,魏国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就这样,张仪运用“威逼”的手段,说服了魏国君臣,改变了魏国的对外方针,打破了苏秦的合纵计划,为秦国向东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过了几年,张仪的间谍身份暴露了,因此,遭到魏国的驱逐,又返回秦做他的相国。秦国威服邻国魏、韩之后,更加咄咄逼人,转而把打击的目标放在土地广大的楚国上。这时,楚国正同齐国联合抗秦。因此,拆散齐楚同盟就成为秦国的当务之急。公元前313年,张仪远道赴楚。楚怀王听说张仪来了,特地将他安排在上等宾馆,并谦恭地向张仪请教说:“先生您来到我们这个僻陋的国家,拿什么来指教我?”张仪先是对楚王的盛情款待深表谢意,继而对楚王的谦虚恭维一番,然后话题一转说:“秦王和我最喜爱的是楚王而最憎恶的是齐王。大王若能听从我的意见,跟齐国废除盟约,断绝往来,我愿意请求秦王将商于之地六百里献给楚国,让秦国女子成为大王的箕帚之妾,秦、楚两国互通婚姻,结为永久兄弟盟邦。这样一来,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从秦国得到了好处,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楚王听张仪这么一说十分高兴,当即宣布废除跟齐国的盟约,断绝往来,派将军逢丑父跟着张仪到秦国讨取土地。可是,张仪回到秦国,假装登车不注意摔伤了腿,三个月不上朝。逢丑父左等右等,不见秦国给土地的迹象,连忙回报楚王。楚王左思右想,认为张仪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对楚国心存疑虑,担心楚国同齐国断交不坚决。于是,楚王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特意挑选一名强悍的勇士,手持楚国符节,赶赴齐国。这名勇士的唯一任务就是骂,面对面地大骂齐王。齐王见到楚国如此背信弃义,极为气愤,决心报复楚国,宣布跟楚国断交,同秦国交好,一并攻打楚国。张仪见大功告成,一夜之间,突然康复上朝。楚国使者逢丑父急忙求见,要求接管商于一带六百里的土地。不料,张仪故作惊讶地说:“你为何待在这里,还不去取土地?”逢丑父问道:“地在哪里?”张仪说:“我有奉邑六里,愿意献给楚王。”逢丑父听后惊异不已,说:“您对楚王亲口许诺给予商于一带六百里的土地,现在怎么突然变卦了?”张仪听后从容地说:“那是楚王听错了,把奉邑六里,误听为商于六百里,这不能怪我。”这时,楚国使者逢丑父明知张仪欺骗了楚王,但也无可奈何,只得返回楚国,把实情告诉楚王。楚王听后怒不可遏,派大将屈虎进攻秦国。秦、齐两国联合反攻楚国,斩杀官兵八万,杀了屈虎,夺取了丹阳、汉中等地。楚国又增兵袭击秦国,到达蓝田,经过一场激战,楚军大败,只好割让两个城邑跟秦国讲和。

黔中地区是富庶之地,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秦王捎信给楚王说,愿意拿武关外的土地交换黔中。楚王说:“我不愿交换土地,只要得到张仪就献出黔中地区。”秦王想派张仪去,但又不忍心开口。张仪捉摸透了秦王的心思,主动要求去。

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楚王打入死牢。但张仪身置虎口,从容不迫,他求人找来靳尚,教他一条锦囊妙计。靳尚依计行事,他对楚王说:“大王捕杀张仪,一旦得罪秦国,失掉盟国,天下会轻视大王,请大王三思而行。”楚王听到这里就犹豫起来。见此情景,靳尚赶忙跑到郑袖那里,煞有介事地说:“您也知道您会被大王轻视吗?”郑袖不解其意,连忙问道:“为什么?”靳尚说:“秦王非常宠爱张仪,一定要救他出去,打算把上庸六个县的土地送给楚国,把美人嫁给楚国,把王宫中能歌善舞的女子做陪嫁。大王看重土地,也势必宠幸秦女。到那时,秦国女子一定会尊贵,夫人将要被废黜了。你不如替张仪说句话,放他出来。”既然牵涉到自己的利害关系,郑袖就不能不尽心去办了。楚王经不起这位妇人的纠缠,只得把张仪放了,还以厚礼相待。张仪出来后又乘机进说楚王,极力宣讲秦、楚连横之利和两国交恶之害。楚王本来就被先前的战败吓破了胆,终于接受了张仪的建议,与秦国再结盟好。就这样,张仪又是运用“威逼”的手段,说服了楚王,使自己化险为夷。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死了,由他的儿子武王即位。秦武王在当太子时就讨厌张仪,加上群臣的鼓噪,因此对张仪很不利。张仪见武王对他的态度冷淡,马上知道了个中缘由,知道秦国不是久留之地,迟早会招来杀身之祸。一天,他对秦武王说:“我愿意向大王献一条笨拙的计策。”“什么计策?”武王问道。张仪回答说:“为秦国打算,东方各国将发生大变乱,大王可以多割得土地。现在听说齐王非常憎恨我,我到哪个国家,他一定会出兵攻打它。所以我希望让我这个不成才的人去魏国,齐国一定会发兵攻打魏国。当齐、魏两国交战,大王就乘机进攻韩国,进入三川,出兵函谷而不进攻,威逼周京交出祭器。这样,大王就能够挟持天子,掌握天下户籍形势。这可是帝王的事业啊!”

秦武王听张仪这么一说,觉得很有道理,就准备三十辆车,叫张仪出使魏国。张仪到了魏国,齐国果然出兵前来攻打。魏襄王对此感到非常不安,但张仪却泰然地说:“大王勿忧,我自有退兵之计。”于是,张仪派他的家臣冯喜去楚国,作为楚国使者前往齐国,对齐王说:“大王十分憎恨张仪,虽然这样,但大王为了让张仪在秦国安身,也做得够周到的了。”齐王不解其意。于是,冯喜就把张仪和秦王所定之计和盘托出,并说:“现在张仪入魏,而大王果然进攻它,这是大王内耗国力,外攻盟邦,广树敌人来包围自己,并使秦王深信张仪之谋。”齐王听后觉得有理,就撤回军队。张仪担任魏国相国一年后去世。

在韩非子看来,张仪的成功正是在于他对人心的深刻洞察力、通权达变的处事方式、高超的说话艺术,这些都是打算攻心进说者的必备素质。

在说服他人时一定要以对方为出发点,要让他明白各种利害关系,挑明他的利益所在,然后再关联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

生活在人类社会,无法避免地经常处在复杂的利害关系和多种冲突的旋涡中,尤其是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非常激烈,商界和政界人士对此可能更有感触。我们不妨看看战国说客是如何在复杂的利害关系和多种冲突下保全自己的利益的。

齐国孟尝君田文,又称薛公,用齐来为韩、魏攻打楚,又为韩、魏攻打秦,而向西周借兵求粮。韩庆(韩国人,在西周作官)为了西周的利益对薛公说:“您拿齐国为韩、魏攻楚,五年才攻取宛和叶以北地区,增强了韩、魏的势力。如今又联合攻秦,又增加了韩、魏的强势。韩、魏两国南边没有对楚国侵略的担忧,西边没有对秦国的恐惧,这样地多辽阔的两国愈加显得重要和尊贵,而齐国却因此显得轻贱了。犹如树木的树根和枝梢更迭盛衰,事物的强弱也会因时而变化,臣私下替您和齐国感到不安。您不如使敝国西周暗中与秦合好,而您不要真的攻秦,也不必要向敝国借兵求粮。您兵临函谷关而不要进攻,让敝国把您的意图对秦王说:薛公肯定不会破秦来扩大韩、魏,他之所以进兵,是企图让楚国割让东国给齐。这样,秦王将会放回楚怀王来与齐保持和好关系(当时楚怀王被秦昭公以会盟名义骗入秦地,并被扣押),秦国得以不被攻击,而拿楚的东国使自己免除灾难,肯定会愿意去做。楚王得以归国,必定感激齐国,齐得到楚国的东国而愈发强大,而薛公地盘也就世世代代没有忧患了。秦国解除三国兵患,处于三晋(韩、赵、魏)的西邻,三晋也必来尊事齐国。”

薛公说:“很好。”因而派遣韩庆人秦,使三国停止攻秦,从而让齐国不向西周来借兵求粮。

韩庆游说的根本和最初目的,就是让齐国打消向西周借兵求粮的念头。他的聪明之处是没有直接说出这个目的,而是以为齐国的利益着想、为齐国的前途考虑为出发点,在为齐国谋划过程中,自然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智慧金言】

同类推荐
  • 人物志一日一品

    人物志一日一品

    该书首先论述了人的才能的实质,提出从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等九个方面的外在表现,并由外及内,再由内到外,来察知一个人内在的性格特征。该书认为人的素质以“中和”为最可贵,主张神必须平淡、精必须坚刚、筋必须劲精、骨必须植固、气必须清和、色必须愉悦、仪必须肃正、容必须端直、言必须缓和才是真正意义上有才能的人。
  • 一切还得靠自己

    一切还得靠自己

    90%的失败者不是被打败,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没有人能够拯救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打败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战胜你,只有你自己。自己是人生路上最大的坎,能够打败你的人只有你自己。世界的颜色由自己决定,一切还得靠自己。
  • 心态的力量

    心态的力量

    成功其实就是心态能量的获取、运用,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能量,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他们的最大秘密就在于心态能量的获取与运用,这也正是《心态的力量》(作者:马银春)要和每一位读者分享的神奇力量。《心态的力量》意在帮助人们发现、开拓和利用潜伏在心中的能量,唤醒心态的正能量,激发内心的强大力量。一旦你的内心沉睡的巨人被唤醒,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情感名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情感名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女人人脉论:三型人脉构建术

    女人人脉论:三型人脉构建术

    这是一本“属于女人的、根据女人写的、为了女人而写的书”。身处这个时代,打理好一份事业和经营好一段感情同样重要。人脉,是女人的必修课,也是成功的基础。所有成功的人,都视人脉为最宝贵的财富。并且高效地运用了人脉。对于女性来说,如何维系人脉,如何高效运用人脉,是决定幸福指数的关键。本书作者以冷眼洞悉世情,以慧心指点迷津,凡是让女人头疼的各种人际关系,本书都有所涉及,为你支招释疑,告诉你如何洞察人心、拓展人脉以及赢得人脉。拥有和谐的人脉,你才能获取幸福的生活,才能在情感的世界里立于不败之地。
热门推荐
  • 雪球专刊第026期:揭秘“非赚不可”

    雪球专刊第026期:揭秘“非赚不可”

    首先什么是雪球?我恐怕也没有答案。但我知道雪球是一个用互联网产品和技术服务于投资者需求的公司。在有雪球之前,投资这个事情已经存在,互联网这个事情也已经存在。那么互联网满足了投资者的什么需求呢?
  • 超级高手在都市

    超级高手在都市

    李文儒偶得修行法门,在都市之中,任何事情都很厉害,从此叱诧风云……
  • 超级农业帝国

    超级农业帝国

    王斌本来是农科院毕业的高材生,为了生存只能在菜市场卖菜为生,直到某天他意外得到来自未来的神秘生物制剂后……神马千年人参、万年何首乌、天山雪莲,神马黑郁金香、白郁金香要多少有多少!不用金坷垃小麦亩产照样一万八!垄断世界的生物科技集团在他手上迅速崛起,农科院的高材生你们伤不起啊!
  • 嚣张修神

    嚣张修神

    绝对嚣张的修神小子,啥?你是修真者?你比仙人厉害吗?啥?你是仙人?你打得过神吗?什么?你是神?你比圣人还牛吗?靠,你是圣人?好,算你狠!师傅,这儿有个鸟圣人欺负你徒弟了,帮我揍他丫的!
  • 来自异界的修真者

    来自异界的修真者

    宗派被灭门……被仇人追杀!被迫跳下悬崖……凌陌睁开眼时,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他竟然从修真界穿越到了灵气匮乏的地球!当他叫苦不迭时,他才发现自己竟然死而复生了!而且他的修为也下降了好几个层次,这还不说,地球灵气这么匮乏这该怎么修炼?为了修炼挣钱,他只好出去谋生计当别人的贴身保镖!没想到,他要保护的是一位超凡魅力的绝色美女!难道是我命犯桃花?嘿嘿,想想都有些小激动!
  • 鬼瞳的魅力

    鬼瞳的魅力

    作者:刘凌人性别:女年龄:十二搭档:刘凌风性别:女年龄:12我们俩有一个共同点,喜欢写书
  • 摄政王的仵作王妃

    摄政王的仵作王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一流法医,中,法医双绝,却因公务丧命,一朝醒来,成了逍遥侯府里一个被废弃的小妾。三年的残虐到也算了,这从天而降,压在他身上肆虐的魔鬼又是闹哪样。蓝筱表示: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用手里的银针戳死那个混蛋。轩辕无极则表示: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则是用自带的某根‘针’戳的蓝筱死去活来。
  • 霸道少爷伪公主

    霸道少爷伪公主

    简介:她——顾宝贝,风影里大名鼎鼎的天才,男女生心目中的完美女王。收学的第一天不但迟到、出门差点被车撞一命呜呼、死守十八年的初吻不翼而飞,而且还扭伤脚,紧接着被一群死花痴请去给大地母亲行大礼。衰事一波接着一波。试问,还有谁比她顾宝贝更倒霉的?他——风影,女生口中的‘影王’,心目中的上帝。他性格冷酷霸道让人难以亲,更是‘暗影’的头,人人闻而避之,见而寒之。然,当天才‘完美女王’遇上恶魔‘影王‘谁将会是王者?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完美女王‘当真只是’完美女王‘当一切真相公布于世,他们不觉中已萌生的感情何去何从??
  • 靠近我温暖你

    靠近我温暖你

    以陆浩泽和曹萌萌为主线的爱情、婚姻生活、事业奋斗故事。从中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在对待爱情、婚姻生活、事业的不同理解及追求。在新世纪大背景下,父母对儿女婚姻、事业、生活的不同态度。在变革中展现出新新人类的思想轨迹,及真实的表现当下社会的浮躁,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
  •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