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9000000033

第33章 不亦快哉(3)

但是人家说了到时会有车子来接的;不去也尴尬。

临到快要赴宴的日子,心里真够折腾的,直到车子来了,才知道此时要坚决拒绝,连适当的表情都没有事前设计好。不要说,送礼的事没法考量,连行动都因为被过分的尊重而失去自主,精神被绑架的感觉比之躯体被绑架的感觉要复杂多了。

等到恢复平静,才匆匆忙忙让司机转到一家花店门口,买了一个花篮。可是那花篮太大,拿上车子,只能搂在怀里,还得虚虚的,想想这种身不由己的样子,越发觉得自己的傻气。

但是,要说难过就夸张了,不过就是被尊重得身不由己而已而已。

享受被尊重的荣耀,也不是没有代价的,那就是体验当愧儡的感觉。

上了车子,就努力安慰自己,当教师的,尤其是出了点名的,总是有一大堆不认识、不熟悉的门徒。自己的名字能给他们的身份增加一点含金量,就是人生的一种价值。一个系,少说也有上百的教师,偏偏什么人都不请,就请你一个,这种光荣,谁能比你享受得更多?

要说享受,并不是一种很自由的、舒服的感觉。例如,那些百万富翁,每一出行,有那么多的保镖,当官的每小时活动日程,其实都是他的秘书安排的。连讲话稿都是由别人给写就的,他不过是拿来朗诵一番而已。

他们有自由突然宣布:老子不干了,不当这个这个朗诵员这样说来,我还是比较自由的。我随时随地都可以不干。当然可以委婉一些,例如,肚子疼啦,心脏病发作啦,作两眼昏花状,作一头栽到状,所需的表演技巧,并不太复杂。只是我的心情,还没有弄到不可忍受,非要个性解放一下,给他们一个下不去不可。

到了那个近来显然是暴发的村子里,车子不往住宅,却是往一所小学里开。

请的人太多,多达五百人,即使请客的已经暴发,却没有预先设计一个能容纳五百人的大厅。一个小姐,可能是乡村里最为时髦的,把我怀里抱着的花篮提到了一个教室里,那里早有几十人在嗑瓜子。坐相并不雅观,有点像郁达夫笔下的人物,都是横歪驾倒的,懒洋洋的,但是,能够侧身此等盛会的荣耀感在脸上泛滥。

几乎所有的人都从眼角里打量了我一下,但是没有一个人表示特别的关注。在潜意识里,至少有一秒钟,他们把自己和我比较了一下,显然共同的结论是为保持他们身份的尊贵,对我不能显出特别关注的表情。

我被冷落在一旁,体验着既不认识一个人,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来搭理我的那种感觉。

时间过得特别从容,喷瓜子的声音却分外匆忙。

不久学生来了,他连忙把我让到一间装修过的房间里,是校长的办公室,几个当地显赫人物立即站起来。随即来了几个人,说是专门来陪我的。

我的尊严感,得到了满足,身子也轻松起来。对于四面的笑脸,报以谦和的表情。

没有多久,通知说是出发去吃酒。我被架到楼下,满眼都是穿着不亚于省城的男女。陪伴我的人(其实是不由分说地架着我的人)告诉我:这是公安局派出所的所长,那是县委办公室的秘书,还有工商局和副级科员,区妇联的副主任,报导组的干事等等。无疑这是一场本村当代英雄的聚会。小学的操场上,停着好几辆轿车、旅行车、吉普车。

宴会厅是一家祖宗祠堂里,前后三进,连同走廊上,都摆满了桌子,人声鼎沸。一问,共五十桌。

我被拥到第一进厅堂的靠近中间的一桌,为了让我坐当中,主人以一种毫不含蓄的动作把一个早已人座的客人拉到了边上。

全桌都是陌生人。有人向我举杯,我就举杯,有人示意吃菜,我立即把筷子伸出去,当然,不忘保持很高兴的表情。

不久,一个司仪模样的人,拿着半导体喇叭,用我%不懂的土话宣布寿星向大家致谢。

于是大家举杯,我又举杯。接着,是一大堆男女来到我们桌前,把许多香烟和红包丢下来,丢香烟的还有一些才四五岁的小孩子。

从几个看来有点文化的客人的谈话中,我渐渐明白,这些人都是寿星的儿女和孙子孙女辈,还有一些是他老人家的徒弟,我问一个能说一点普通话的同桌,寿星年青时候,干什么营生。

答曰:修自行车的。

我忽然想到在中国为人师者,不仅仅是我等大学教授,连修自行车的都受到如此之尊重。

要让美国人达到这种自觉的程度,除非让孔夫子通过托福考试。

桌上东西啖得差不多的时候,鞭炮惊天动地地响了起来。在火药的香气和萦绕的烟雾中,我看到大厅堆放的豪华炮竹整齐地码到屋梁。

突然想起,市政府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的规定。想问问,然而,无法开口。

大家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我也站了起来。有人递给我一个塑料提包,原来是分装礼品的,桌子上的香烟和红包按绝对平均的原理分配。

人声鼎沸,欢声震天,这才是乡村寿礼真正的高潮。

我随着大流,把包伸出,让自动出来分配的人,把香烟之类放到自己的包里去。

我并不抽烟,但满耳的欢笑,容不得细想分到五十二包香烟对我有什么用处。

仪式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以整齐一律的动作规范,在没有任何强制的情况下,让你笑容满面地,把自由和意志作为代价去换取这集体的、忘却自我的欢乐。

当我和大家一样把满满一袋礼品提着出门的时候,已经一点也没有不自然的感觉了。

而且还微笑着向主人道谢。

办公室里的自行车

这个沿海城市越来越美好,玻璃钢筋的大厦,立面上天光云影。这个城市的居民,想起记忆中的那座寒怆的纸糊的城市掩饰不住的自豪,这里的居民,尤其是男人,很有幽默感,善于自我调侃。有一句名言是:这里什么都好,就是一点不太好。人问什么?答曰:自行车失窃率世界第一,大概要上吉尼斯世界大全。

甚至连市长都解嘲了:没有丢过自行车的,不算是本市正式公民。

尴尬、烦恼,成了笑话以后,心灵得到了必要的补偿。

这可以说是本市九十年代的独特人文景观,要是在文革中,丢车可是一大灾难。直到七十年代中期这个城市才造出了第一批自行车。一辆自行车相当于一个大学毕业生三个月以上的工资;还得有票。在一个拥有近百个教师的单位,每年一张,我当时二十多岁,要轮到这张票,大概要等到一百岁出头。然而,耐心反正是最便宜的,用不上什么本钱。

如今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买到三、四辆,甚至十七八辆自行车,自行车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变轻了。但是,自行车遗失的速度却超越了人们心理承受力的增长。在男人看来,问题不算严重,女人就不同了,她们以特有的细致的心灵和小偷展开了心理的和技巧的竞赛。

有一位女同事,疼爱她的自行车超过了疼爱自己。放在楼下车棚,总是提心吊胆。每天都从楼下把自行车扛过两层楼梯,放到了办公室的中央。我就劝她:这么累又不是为了减肥。还是放到楼下车棚里去。哪里就这么巧,就偷了你的?再说,我这里窗口正好对着车棚,略抬一抬,就能望见。她觉得也是。第二天,就把车子和我的一起锁到了车棚里。

从此她有事无事总要欠起身来看看车子是否安然。当她发现自己的车子突然不见了的时候,连忙直奔楼下。我非常同情地跟她下楼,还叮嘱说:慢点,别跌倒罗。一到车棚,她的车子安然无恙,而我的车子却不翼而飞。

回来以后,不免愤愤不平,最不可理解的是:为什么就偏偏丢了自己那一辆;而她的却没有丢。兔不了要把不平向朋友说说。朋友哈哈大笑,说,幸亏是你的车子丢了,你应该开个庆祝会。我问他此话怎讲。他说要是人家的车子丢了,你的车子还好好的,你就更难受了。

从此,同事的车子就堂而皇之地雄踞于办公室之中央,很快,不管什么人,都练就了绕车而过的从容。

爱和欺骗的关系

丈夫为太太买东西,总是吃力不讨好。不是质量有问题,就是价钱太贵。几个弄文学的朋友在一起商讨制胜良策。一个号称小诸葛的朋友说出了他的妙计:不管买什么东西,要讨老婆的欢心,最简便的法门就是把价钱降低一半。他本以为这个方法是他的专利,没想到大家都笑了,原来是英雄所见略同。一致认为,拿这样幼稚的法门来显宝,枉污了小诸葛的英名。

小诸葛遭到的嘲笑还不仅仅如此。

一个朋友说,这样的法门虽然通用,但是常常造成不弥补的损失。

他举出最近报刊上有个剧作家沙叶新弄巧成拙的故事:为了讨好太太,剧作家把本来八百八十元一件的女式时装说成是四百四十元。太太破天荒地称赞了他一番。但是在试穿之后,发现衣服的尺寸大了一点。好在,太太心情比较好,这个问题没有演变为全盘否定丈夫情意和水平的后果,明天去商店换一件就是了。

正在此时,来了一位非常熟悉的女客。太太多少有点得意地炫耀丈夫为自己买了一件衣服,又便宜又时髦。女人的本性使这位女客禁不住试穿了一下,正好不大也不小;请求原价转让,太太慨然应允爽爽快快收下了客人的四百元钱。

做丈夫的在一旁像水浒英雄常见的那样:暗暗叫苦。

几个朋友说,这倒是一个编喜剧小品的好题材。

我说,光有这么一点还不够。原因是主人公在精神上还不够尴尬。

大家问:怎么才能使这夫妻两个在精神上更加尴尬起来?

我说,这个故事,不过是让丈夫为损失了四百元钱而已。光有这样一点经济损失,还不足以构成真正的喜剧性,应该有精神上更为尴尬的处境,才能激发出强烈的喜剧性。经济损失,固然可能产生失落之感,但是,这种失落之感,并不严重,如果让他们意外地获得经济上的收人而不知如何是好,也许更有意思。

比如,把事情倒过来:妻子给丈夫买衣服,丈夫总是觉得不够高档,妻子只好故意先把价钱提高了一倍:原来是四百四的,说成了八百八。丈夫满意了。这时,来了一个朋友看得很满意,按照八百八的价格把它买走了。

这时,妻子该怎样向丈夫说清原委,在原委说清了以后,夫妻两个又该如何处理这多出来的四百四十元钱。这就有好多喜剧化的东西,有许多戏可演了。

这样的戏才真正有幽默感。通常我们之所以幽默不起来,就是因为,满足于实用价值上的得失。讽剌小气鬼是比较容易的,而如果不是小气鬼,得了意外之财,在精神上却造成了尴尬,则往往被忽略了。而这种被忽略了的,正是喜剧深刻之所在,爱有时是需要欺骗;只有高水平的欺骗才能与高水平的爱相配;这只不过是正剧而已,要让高水平的爱和高水平尴尬纠缠在一起,才有喜剧的艺术性。

中国师生情

我一向对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持保留态度;我比较相信李远哲先生所说的亦师亦友。我有个学生叫林子坚,分别近三十年在香港见面,按照香港的民俗,都是到酒楼去叙谈一番。但是他却例外,一定要把我请到他家中。我到香港好几次,在他家第一次体验到在香港朋友家里作客的隆重中的轻松。虽然他比我的年纪小不了多少,不管我多么自然地把他当作朋友,他仍然很诚恳地老师长老师短地叫我。就连我已经离开了香港,我的一个朋友到香港,他也以师礼相待。他们相约在海洋公园相见。由他当向导,朋友车子误了时间,他居然在细雨中等候了将近一个小时。他们此前从未见过面,他那么惊人的耐心,不过就是因为我曾经是他的老师。

说实在的,我想不出对他在学业上有过多大的恩惠值得他这么回报不尽。其实,六十年代,他在华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正经历着一生最大的噩运,上了一年的课,就被发配到当时为一般教师所不屑一顾的写作教研组,给一个年青的讲师改作业,回想起来我总共不过就是为林子坚改了十来篇作文而已。

印象最深的是在他家中,就没有做客的感觉。三十年的时光并没有在我们之间造成陌生感,这要感谢他的太太陈丽斌发自内心的亲切。

她是个少见的福州美人,把闽江水中最细腻的成分都凝聚到了她的肌肤上,真可以用美得耀眼来形容。他显然很以妻子的美丽而骄傲。我本以为他是特地让我开开眼界;现在想来固然不能完全排除这样的可能,但是更多的事实可以说明,炫耀妻子的美貌还不过是顺带而已。主要的是,他在香港生活多年,仍然保持着内地的习惯,喜欢把重要的朋友请到家里,充分享受久别重逢的欢乐,也让朋友体验他家庭的温馨。

同类推荐
  • 人类的敦煌

    人类的敦煌

    本书为电视文学剧本,分为十二集,包括一个西方探险家的故事、乐僔的灵光、羽人与天人共舞、女性的菩萨、阳关大道、天国与人间、共同的理想国、无名的大师们、时光倒流一千年、海浪与流沙的对话、大漠的孤坟、永远的敦煌。
  • 利比亚战地日记

    利比亚战地日记

    本书讲述的是记者闾丘露薇在当地每一天的所见所闻,用日记的方式呈现,每一天遇到不同的人,事态也在不断的发展,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每一天也在不断的变化。《利比亚战地日记》透过这些记叙,作者希望向读者呈现,在纷繁的国际事务中,不同的国家,特别是西方,如何在利比亚以及中东的变革中,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也希望让读者看到,稳定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是如何的重要,战乱,冲突,人民总是最大的受害者。
  • 东方作家文萃:缘来缘散

    东方作家文萃:缘来缘散

    认识一个人很容易,见个面,通个话,或经人介绍握下手,通报姓名,打了声招呼,那就算认识了。有个性的,印象可能要深一些。表现不那么引人注目的,淡忘的可能也会很快。可若想深入地了解一个人,或是走进他的内心,让他的睿智、聪慧、感知和你的思想一同碰撞,那就不太容易了。于是,有人总结出探入一个人内心的捷径:认识的,多交往,勤探讨,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于言谈举止间捕捉他心灵深处的思想火花;没见过面的,就要读他的文字,从他的文字里,窥探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学识,修养,体会他的思想情感。我和杨涛的熟悉,就是属于后者,是通过她的文字,让我们心有感应的。
  • 我的文学地图

    我的文学地图

    黑马,作家、翻译家、D.H.劳伦斯研究学者。他亲身走遍几乎所有与劳伦斯相关的地方,寻找这些地方与作品的关系。他更以这种方式游走于世界各地,感受这个世界的真质,用心灵的脚步丈量出一幅属于他的文学地图。
  •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昨夜中秋。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蓬上悉悉索索嗓泣起来,低压的云夹着迷朦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
热门推荐
  • 婚不可破

    婚不可破

    前男友卷款逃逸,一夜之间,黎洛成了人人喊打的黑心商人,杀人犯,锒铛入狱。入狱途中她被段寒之囚禁,只因他心爱的女人差点死在她的手上。黎洛苦笑着为自己辩解:“如果我说不是我做的,你信不信?”段寒之眼神冷漠如寒冬:“你这样恶毒的女人,我凭什么信你?”很久之后,黎洛绝望地望着段寒之:“如果我说我爱你也是真的,你信不信?”这一次,他用力地将她抱紧:“我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颜醉:狂妃逃婚记

    红颜醉:狂妃逃婚记

    她,李慕雪,二十八岁,是一家大医院的主刀医生,因一次临时手术晚下班,在回家的路上意外发生车祸,醒来后却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然而带着古代意识和现代意识的她,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是穿越了。还穿越到了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身上,然而知道了还是右丞相的废材嫡出三小姐,还是个不受宠,从小抱着药罐子的废材三小姐,被欺压的三小姐,因一出生母亲就难产死了,后来还被大夫人杨氏逐出了家门,贬到了一个小山村里,只有一个丫鬟(阿莲)陪着。在一次上山采药回家的路上偶遇了身患绝症的四皇子陈逸明,并缓解了他的毒性,因而两个人的命运就连在了一起,可是她李慕雪是二十一世纪的女孩,她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和他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妖孽幻魔师

    妖孽幻魔师

    她,拥有妖孽的全系全才天赋,无人能敌......但谁知若此闪耀的钻石,背后竟是如此曲折的经历,但她却十分腹黑,运气逆天,还有无比特殊的血脉,奇遇。但这些,在她眼里仍旧不是最重要的。他,深不可测,放荡不羁,竟还是如此腹黑,妖孽的长相,天赋,身边有众多追求者,但他唯宠她一人,目无它法,在他眼里,他自己就是法,但最重要的则就是她......
  • 贞观游记

    贞观游记

    一不小心就穿越到了大唐贞观年间,在迷茫了一段时间之后,李云决定要做个不自弃的好人。╮(╯_╰)╭咱就是那传说中不自弃的好人╮(╯_╰)╭不自弃╮(╯_╰)╭好人╮(╯_╰)╭啦啦啦啦啦
  • 侠女奇缘(上)

    侠女奇缘(上)

    侠义公案小说之所以在我国长期流传不衰,深受各界阶层人士欢迎,主要是因为侠义公案小说中塑造的名臣官吏多以正直廉洁的形象出现,他们刚正不阿,不畏权豪,体恤百姓,不少人还被作者予以神化,成了“超人”;而侠客义士形象贴近民众,他们劫富济贫,铲除贪官污吏,成了正义的化身,是广大民众心目中的救星,是社会安定太平的希望所在。作为最富于中国文化特色的通俗文学样式,侠义公案小说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余绪。侠义公案小说的特点,小说里侠客和清官的铲恶锄奸都深深地为百姓期待政治清明、期待超强正义力量心理的烙印,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这一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正确认识。
  • 仙憾

    仙憾

    人生的最大恐怖,莫过于身死之后的不可知,正是在这种对死的恐惧下,无数人前仆后继,苦苦钻研修行之法,想要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长生不死。所谓修炼之术便是因此而来。世间万物皆有灵性,非但身为万物灵长的人能够悟得大道,就是一石一木机缘巧合之下也皆可参悟大道,这便有了妖兽。人族为了斩妖除魔,夺取妖兽身上的天灵地宝,大肆屠杀妖兽,引得四方妖王带领数万妖兽杀入中原大地,一时间血流成河,赤地千里,人族尽几代之力,终于将妖兽驱逐出中原,却也因此大伤元气,大部分精妙的功法失传。千年之后,一位少年在南疆十万大山采药时意外得到了上古仙人传下来的玉简,开始了一个传奇……仙路漫漫,憾事几多仙憾烽火狼烟群:125180920新建未满
  • 绝色女神医

    绝色女神医

    五年前,她是江南首富冷家庄的大小姐,他是北方白云堡最“软弱无能”的庶子少堡主。一场联姻,将毫无交集的两人牵连在了一起。一杯毒酒,她成了他未过门便已暴毙的亡妻。本可毁去婚约,他却执念的为她换上嫁衣拜了堂,只因她是他早已认定的妻。五年后,她只是李家村里的一个赤脚游医,他却已是惊才绝艳,引无数江湖女子为之疯狂的出云公子。这样的他,却甘愿为一个世人眼中的丑女摘下面具,默默守护在她的身边。只因,他早已寻了她多年。五年前,她坐拥着全天下女子最渴求的幸福却不自知;五年后,她成了一个令世人鄙夷的丑女却不自怜。只因,身边一直有他的陪伴。无数次的逃避退缩,却依旧改变不了那颗早已爱上对方的心。
  • 龙灵珠之觉醒

    龙灵珠之觉醒

    诛仙斩魔,不费吹灰之力!扭转乾坤,成就无上君王!一颗看似普通的珠子,却能让主角逆天成神。他大气凛然,为朋友出生入死。他狂傲不羁,只因世人欺软怕硬。他有仇必报,就算你是仙皇,就算你是魔尊,那又怎样?<QQ群:三一七二四四六五九欢迎各位朋友前来讨论剧情!》
  • 师尊...请自重

    师尊...请自重

    刘澈:“伊伊,我们重新开始可好?”莫伊:“师尊,过去的我都忘记了!”刘澈:“伊伊,我心悦于你!”莫伊:“师尊,你的情劫已经过了!”夜里,有人摸上她的床头。莫伊:“师尊,请自重!”
  • 无极仙帝

    无极仙帝

    昔日天魔真君死于天地至尊之手,不曾想死后,竟重生在三千年前的自己身上,悲痛的起始点上.......修炼境界;后天境,先天境,法力境,金丹境,元神境,神通境,法相境,真仙境,地仙境,天仙境,金仙境.又分,初期中期顶峰大圆满四个小境界.本书的任何品种修士都是以此境界为准主角冷酷但不无情,对敌人决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