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2100000011

第11章 和平!和平!(1)

一、“非攻”

《非攻》是《墨子》中的名篇,了解中国文化又谈论国事者,多少都会想到《非攻》,墨子的非攻思想是影响古今的和平主义,是平民主义的战争观。墨子站在下层百姓的立场,为普通民众的利益奔走呼告,摩顶放踵也不改变对自己理想的追求,他这种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一直被后人赞扬。

正确地解读《非攻》,重要的是要明白《非攻》产生的场景。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史上出现了一个大变革的时期。那个被定名为春秋战国的时代充满了政变、瓜分,侵略、吞并,欺诈和屠杀,时间绵延两百多年。西周初期建立的封建文化基础逐渐地被破坏,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直接造成了社会紊乱、经济凋敝。司马迁记而述之:“诸侯恣行,政由强国。”,《左传》载,“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可见混乱和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

对于这个时期的评论,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庄子怒斥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后来的董仲舒则以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

可见那个时期的混乱是怎样为人厌恶。但是,上述三人评论又有不同。

孟子认为的“无义”指的是“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破坏的是秩序;庄子则是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论,是对时代的否定;董仲舒的意见在于“夫德不足以亲近,而文不足以来远,而断之以战伐为之者。”是从战争利弊的角度来评说的。

墨子的《非攻》就写作于这一时期,表达的是平民百姓对战乱的看法,也是兼爱思想在战争问题上的体现。

在《非攻上第十七》中,墨子对于打着“义”的旗号侵略他国的战争行为的非正义性予以抨击。

墨子问道,偷窃他人桃李、猪羊等损人利己的事情,大家都认为应该给予惩罚,但是发生进攻他国的事情,大家却跟随、响应,而且谓之“义”,这是什么意思啊?

墨子又问道,杀一人是不义,定死罪,杀人越多罪也越重,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对于大不义的侵略他国,大家为什么却拥护、支持呢?

墨子质问:对于小事,大家知道是非。可是对于侵略他国的大事,大家都犯糊涂了。这种所谓“义”和“不义”的辩论是不是胡扯?

和平,众之所求。先秦诸子对于和平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主要的就是关于仁与义的争论。这是残酷的环境使然。当其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愤于世事而无奈,骑牛出函谷而不还;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著述春秋,希望以此劝世,但是闻说祥瑞麒麟被猎获,对世事极度失望,掷笔绝书。

孟子是孔子理念的继承者,也是“义”的创建者。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征,所以正人也。诸侯有罪,则天子讨而诛之,此春秋无义战也。”

无论是“仁”或“义”,都是从建立社会秩序的角度来说的。社会秩序的实质是社会各利益群体相互间的一种妥协。问题是,战国期间的诸侯们并非孟子的性“善”者,而是荀子的性“恶”者,于是就有了“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的战争,他们是用战争的方式来进行关于建立社会秩序的讨论。

而墨子是“不堪命”之民的代言人,他对的“义”理解是从民众的角度来阐述的。或者说,他是作为人民的代言人参与关于社会秩序的讨论。

在《非攻中第十八》,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於国冢者,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如果什么事情都依靠战争来解决,民众又怎么能够承受?他说,发动战争,冬天太冷,夏天又太热,只好在春、秋进行。可是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荒废了这两个季节,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进行战争,战死于战场的人又不可胜数;用于战争的牛马的死伤不可胜数;运输粮草而疲于奔命的百姓不可胜数;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则是鬼神之丧其主后,亦不可胜数。

如此危害民众的利益,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得到“伐胜”的名声和一点战利品?墨子以为,这其实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呵。为了得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却要死伤数万,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土地太多了而自己一方的民众却大量减少,这种“弃所不足,而重所有馀”的做法是国家的要务吗?

墨子在驳斥了好战者的种种谬论之后说道:“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於水而镜於人。镜於水,见面之容,镜於人,则知吉与凶。”他问道,今天的好战分子,难道不应该从智伯(晋国分裂过程中的好战分子)的行为中得到教训吗?

墨子进而论曰,连傻瓜都知道奉天则承运。奉天就是奉行天下人认同的大义,即圣王之道。诸侯们把精力用于战伐兼并,而以为是义举,实在是盲人不知白黑的行为。

什么是圣王之道?墨子论曰,“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虑其义,而后为之行。”所谓圣王之道,就是所作所为都要服务于百姓的利益,对外则不以大国自居与邻邦和睦共处,然后带领百姓奉祀山川鬼神、发展生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大家都得到利益,自然功劳也就大了,于是四面八方都是拥护的声音,大家也就敬奉他“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参乎天地,至今不废。”了,这才是“先王之所以有天下者也。”

在《非攻下第十九》一节中,墨子阐述圣王之道,评论战争的危害,对于不识大义、妄动干戈的好战分子痛加批驳,激愤之语溢于言表。

“非攻”当然不是“非战”,墨子对于战争的理解是从民之利益、圣王之道的角度予以考虑的。有好战分子说:“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

墨子反驳,禹征有苗不是攻,而是诛其元凶。三苗大乱之时民不聊生,所以天命殛之。大禹奉天命征伐,得到天下的支持,所以很快成功了。特别是禹既克有三苗,不是烧杀掳掠,而是为他们建立了秩序,使他们有了安居乐业的环境。

还有汤之伐夏王桀,也是因为夏王桀倒行逆施,天下大乱,所以才有神来告曰:「夏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汤遵从天命,通於四方,而天下诸侯,莫敢不宾服,这就是汤之诛桀也。

至于周文王伐商王纣,也是纣的“天不序其德,祀用失时”。也就是纣的德行败坏,天下大乱,才有“赤鸟衔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同样的,周文王伐纣之后也是奉行仁德的天道,“成帝之来,分主诸神,祀纣先王,通维四夷,而天下莫不宾。”,也就是说克服了种种乱象,使天下得以安宁。

墨子战争观的内涵有深刻的人民性。墨子曰:“今欲为仁义,求为上士,尚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非攻之为说,而将不可不察者此也。”在上古,天命常常指的是社会的表现,也就是人民生存的状况。在墨子看来,只有顺乎民意,除暴安良,此类的战争也并非不可以,反而是圣人之道。墨子战争观的核心就是战争必须服务于“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观之,墨子为民的立场鲜明,亦非迂腐之辈可以比拟。

“非攻”是墨学的重要范畴,常常有人片面理解“非攻”为反对战争,这是曲解。大家都希望和平,严格地说却并非如此。和平与战争都是社会存在的合理的形式。在战国时代,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如果片面地反对一切战争显然没有合理的现实依据,注定被现实否定。即使现在的国际环境,盲目于“非攻”,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犯罪。原因很简单,在周王室无法控制局面的时候,战国时期的社会是无序的,用现在的话说,社会遵循的是“丛林原则”,而现在的国际社会也是如此。

基于这样的战争观,墨子在战略战术上体现为“墨守”。后世的诬墨者常常以“墨守成规”来戏弄墨学为保守学说。其实“墨守”有之,“陈规”却未必。“墨守”实际上是一种后发制人的战略战术,当然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得民心、为民者所领导的人民战争,而且大有成效,例如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就是现代的“墨守”。对于专制者,则没有意义,那只是无能的遁词,也必然失败,例如萨达姆之辈。当然对于侵略成性的帝国主义者如布什,更无价值。墨子的战争观和战略战术与他的平民思想是相一致的。

《公输第五十》是“墨守”的示范。该文逻辑缜密、文采丰华、思想深刻,即使相隔年代久远,依然展现着和平主义的光芒。

“墨守”的内容包括基本的两方面:外交与战备。外交是国际政治的组成,也是一种妥协的途径,无外交,“墨守”失去和平主义的意义;另一方面,战备是外交的基础和保证,弱国无外交。

《公输第五十》记述,墨子“行十日十夜”面见战争的教唆者公输盘,对于公输盘在“义”上的糊涂,墨子以“杀所不足,而争所有馀,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的“四不”论让公输盘哑口无言;又以“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说服了准备讨伐宋国的楚王。

希望通过外交谈判来阻止战争,是一种可怕的幻想。真正迫使战争狂人们老老实实的只有实实在在的实力。墨子和公输盘的实力较量是这样进行的“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馀。”模拟战争告诉公输盘,所谓的新式武器“云梯之械”是不足持的。

显然,纸上谈兵还不能制止战争。在模拟战争中失败了的公输盘威胁要杀害墨子,在他看来失去了墨子的宋国也就失去了屏障。于是墨子冷静地告诉这位战争的教唆者:“你所能想到的我都为你考虑了,我的弟子们已经使用我的方法为宋国作好了防御准备。”文章记载了楚王放弃了战争的计划,但是没有记述公输盘的彼时的感受。我想这时的公输先生一定铁青着脸,他可能得到的别墅和小轿车的赏赐在这一番较量中化为乌有。

和平主义者的墨子们珍惜生民、热爱和平。为了制止战争,他们摩顶放踵,置生死于度外。墨子说道:“治於神者。众偿知其功。争於明者。众人知之。”

壶公评论曰:仁德之心,天地可鉴,昭示千古。

二、战争与和平

墨子反对战争,提出了自己的“非攻”思想。但是,墨子并不一概反对所有的战争,他只是反对无故“攻伐无罪之国”的侵略战争,有两种战争,墨子是持支持态度的。

一种是防御性的战争,墨子虽然主张“非攻”,但在外敌入侵,侵城掠地时,他并不主张弱小国家束手待毙,而支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御措施,捍卫自己国民的利益。为此,他特地写了《备城门》等篇章介绍守城防御的具体措施,而且,他和墨家子弟们也身体力行,用行动来实践自家的学说,墨子本人就曾帮助宋国抵御楚国的进攻。可以说,“非攻”的主张,是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立场,从反对破坏生产,保全他们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提出的,因为墨子深知,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是民众。

另一种是讨伐性的战争,墨子把非正义的掠夺战争称为“攻”,他的“非攻”思想主要就是针对这种不义战争提出的,墨子反对侵略性质和掠夺性质的战争,反对“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认为发动掠夺战争是一种极不正义的犯罪行为,会给个体劳动者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战争是“天下之巨害”,没有什么能比战争带来的危害大,只有制止互相征伐,社会才能得到安宁。墨子甚至主张“伐无道,诛暴君”,认为如果国君无道,民众可以推翻他,另择有德有才者作为统治者,这种思想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墨子还列举了上古三位圣王的事例来证明他的论点:

三苗大乱时,太阳在晚上出来,血雨下了三天不停,龙在祖庙出现,狗在街上哭叫,夏天水结冰,土地开裂而水沸腾,五谷不能成熟。于是上天下命诛杀他,古帝高阳在玄宫向大禹授命,让他去征讨有苗。大禹亲自拿着天赐的玉符去征讨,这时雷电大震,有一位人面鸟身的神,恭谨地侍立,用箭射死有苗的将领,苗军大乱,后来就衰微了。大禹在战胜三苗后,划分山川,节制四方,于是神民和顺,天下安定。这就是大禹讨伐有苗。

夏王桀的时候,日月失时,寒暑无节,五谷枯死,国都有鬼叫,鹤鸣十个晚上。于是天在镳宫命令汤,让他去接替夏朝的天命,因为夏德已乱,上天已经把他的命运终断。汤于是奉命率领他的部队,向夏边境进军。天帝派神暗中毁掉夏的城池来帮助汤打赢这场战争,而且,汤接受夏的民众,最终战胜了夏。战胜后,汤在薄地会合诸侯,表明天命,天下诸侯皆来归附。这就是汤诛灭夏。

商王纣时,祭祀失时,夜中出了十个太阳,薄地下起了泥土雨,九鼎迁移位置,女妖夜晚出现,鬼神在晚上叹喟,有女子变为男人,天下了一场肉雨,国都大道上生了荆棘,纣王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的放纵自己。于是,上天派赤鸟口衔圭,降落在周的岐山社庙上,圭上写着“上天授命周文王,讨伐殷邦。”于是贤臣泰颠来投奔帮助,周武王即位后,梦见三位神人对他说:“我已经使殷纣沉湎在酒乐之中,(你)去攻打他,我一定使你彻底戡定他。”武王于是去讨伐商纣,灭商兴周。武王战胜殷商后,承受上天的赏赐,命令诸侯分祭诸神,并祭祀纣的祖先,政教通达四方,天下归附,继承了汤的功业。这即是武王诛纣。

墨子通过这三位圣王的功绩,来证明这样的事实:讨伐不义的战争,不是“攻”而是“伐”,掠夺性的攻击战争是违背上天旨意的,是要受到惩罚的,而对昏君的诛灭也是上天对黎民的拯救,因而是正义的。像大禹讨伐三苗,商汤诛灭夏桀,周朝取代商制,都是这种正义的讨伐战争,墨子对此是支持的,并找到“天意”这样一个依托来充实自己的观点,使之更加让人信服。

当然,墨子的这种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因为朝代的更替并不是上苍的旨意,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在当时所处的特殊时代,墨子能对战争作出这样的区分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而且,他所支持的讨伐战争,也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

墨子的非攻思想在战争年代,尤其是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必须经过战争来实现和平的特定环境中,是无法实现的,在当时没有一个君主采用他的这种政治主张,因为在战乱中,如果不用战争来保卫自己,自己就会被战争吃掉,所以墨子的这种美好社会理想最终成为了梦想。

然而,墨子的“非攻”思想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之处,就像上面所说的,战争有攻和伐的区分,联系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是要在为人处世中掌握进退的艺术,我们不应该主动的攻击他人,但在自身利益受到伤害,尤其是面对邪恶的时候,决不能坐视不理,而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因为在很多时候,“伐”就是保卫自己的利益。

同样是战争,因为对象和动机的不同而有了“攻”和“伐”的分别,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同样一个举动,因为目的和环境的差别而有“义”和“不义”的不同。比如说对一个人的责骂,如果是无缘无故,那么是个人的品质问题;而如果是针对他的错误品行,那么就只是方法问题了,甚至有人支持这种方法。

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战争有攻伐之分,我们在处理自己身边的事务时,也要掌握这种尺度,我们反对主动的“攻”,但我们支持正义的“伐”。因此,非攻不等于不攻,有的时候需要“以战止战”。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孔子思想

    孔子思想

    本书开篇详述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的九条意义,介绍学孔子思想必须要有的态度与方法。继以专文阐述“儒学基本概念”,提炼儒学精华,方便读者学习理解。本书主体部分是《论语》全书二十章的讲解与注释,依据朱子集注,发扬孔子思想,维护了儒学的纯正。
  •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热门推荐
  •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养生之道》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情志养生、日常养生、四季养生、运动养生、房事保养、美容养颜等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养生之道》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开天剑神

    开天剑神

    意外重生,却是好友相助。好友的身份究竟是?没想到好友竟是……
  • 优秀员工不抱怨

    优秀员工不抱怨

    你还在抱怨工资太低?抱怨工作条件太差?抱怨工作太累?抱怨压力太大?抱怨工作枯燥乏味?……别再抱怨了。在你的抱怨声中,那些默默苦干的人已经远远赶超了你。突破职业瓶颈,获得职场重生,与其抱怨工作,不如改变自我。让自己永不“贬值”。
  • 天庭兑换系统

    天庭兑换系统

    开公司,建帮派,没有管理型人才怎么办?音乐不会玩诶,怎么办啊,都没办法泡妹妹了,这可不行。修为低了,走出去都很丢人啊,连打架都打不过别人,又该怎么办?其实我最想要的是美女,美女啊,可是美女在哪呢?在地球上生活的无聊了,我要去旅游,可是去哪呢,要是能穿越位面就好了。我要兑换冷美人嫦娥,御姐后土,人妻王母,女王女娲,熟妇观音,萝莉七仙女。兑换以上人物,每人所需兑换点1000亿,是否兑换。我靠,这么贵啊,看来以后要打工了,为了我的嫦娥,王母,以及所有的仙女姐姐,我要努力,兑换兑换兑换。天庭系统为您服务,本系统的宗旨就是,只要有足够的兑换点,老子连盘古都能给你复活,天庭系统,只为满足你的需求。
  • 总裁老公太霸道

    总裁老公太霸道

    新娘逃婚她顶着小三转正的恶名嫁入豪门,成了陆少奶奶。怀孕两月,他扔给她一纸离婚协议无情离开。在见她已是金光闪闪大明星,追求者围绕一大堆。看着帅气的小奶包他邪魅一笑:“嗨,你儿子跟我长得很像!”“姓陆的,我们已经离婚了!”小女人忍无可忍朝他吼。步步朝她逼近,他在她耳边低喃:“新欢只是欢,前夫才是爱。”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客户经理培训手册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客户经理培训手册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个多种形式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中国农业银行的“返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破土”、村镇银行的出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转轨、国家开发银行的介入、外资银行的渗透,使农村金融市场形成“群雄并立”的态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
  • 最穷的仙界首富

    最穷的仙界首富

    镇妖环!环镇万妖,万千灵石雇真灵...牧哥儿,心黑手狠,奸计百出灵石美女全收!虎崽子,一代妖奸,带路党。帮寻主人祸害无数妖灵......且看由灵石决定实力,决定猖狂的普通小子修仙路————尽在本书中---------------------------------------书友交流扣群;48590576叫好的大爷,您随便丢俩灵石来喝倒彩的道友,在书评区给喷一下不丢灵石,又不喷一下的修士,小心被杀人夺宝。PS:凡人牵宠物升级夺宝,抢灵石流不喜点叉!
  • 三生三世:菩提树下

    三生三世:菩提树下

    听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另一个平行的时空,人死了以后,灵魂便会飘到那里,附在另一个自己身上!佛曰:人之所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三生三世的执念,至死不渝的决心,终究会是,一次归于徒然的飞蛾扑火?三生石畔的枯等成灰,海枯石烂的生死誓言,缘何变成,生生世世的痛苦纠葛?【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宋殇

    宋殇

    宋王朝与文天祥是格格不入,却也是密不可分的.少年时无法无天的他,刚刚步入朝堂便几次三番遭遇生死劫难。若不是追月公主,他或许这辈子也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青年时临危受命的他,不计前嫌、弃文从武为宋奔波,然而他的付出换来的只是宋王朝仅四年的苟延残喘……
  • 缘分未尽:转世总裁转世妻

    缘分未尽:转世总裁转世妻

    他,是被全世界称为“冰狐总裁”的慕凌天。只因他冷漠孤傲似冰,狡诈似狐,只要他想,什么都可以得到。她,是活泼甜美,美如天仙,身上总会若有若无的不可一世的气质的茉莉耶。他,是狐王,毒舌邪魅。她,是花皇,倾国倾城。【喂,总裁大人,你是妖,怎么能和人在一起?】茉莉耶幽怨地看着他【竟然知道孤是狐王,为何还不做我的唯一】慕凌天挑眉,继续说【更何况,你是孤的花皇。妖和妖在一起?有什么不对吗?】Ps:男主女主身心干净,偶尔来点小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