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7800000006

第6章 我的顾客在想甚么呢?(1)

(第一节)顾客与企业之间的想法是不同的。

没有一个企业不需要重视顾客意见,顾客已经成为市场力量的决定者,在当前的买方市场时代里,顾客有自己的想法,顾客关切的事项,与企业大不相同,不论在品质、利润、评价上,顾客都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值得企业多加留心。

顾客的品质观。

在一般人的概念上,日本产品是以品质优良著称,不只生产技术和能力,维修也是一流水准。美国曾经有一项汽车品质与维修的意见调查显示,认为通用汽车的水准在一般水准之上的顾客,只有百分之一点多而已,百分之六十九则认为低于一般水准,而同属三大车厂的克赖斯勒在这项调查中的表现,比通用汽车公司好一些,有百分之十三的顾客认为在一般水准以上,有百分之七十的人觉得低于平均表现。

不过,克赖斯勒的表现不错,是因为包括克赖斯勒日本厂制造出来的汽车在内,若是去掉这一部分,这些数值可能就会更低一些。然而,日本汽车的表现与美国汽车刚好相反,有超过百分之八十八的顾客认为在平均水准以上,没有一个人认为是低于平均数值。

先姑且不论这个调查是不是完全真实,可是它却多少反映了现实世界里,一般顾客心中评价的实况。几十年前,日本车刚卖到美国的时候,美国的汽车公司讥笑日本车:“这么小的车子,多不安全!”因为美国车给人的感觉是大,日本车则恰好相反是小。

不久发生第一次的石油危机,顾客从经济能力等现实层面比较之后,美国车的大就显得“大而无当”,日本车的小就变成了“精致方便”;美国车既占空间又耗油,日本车相对就省油得多,也让顾客省下不少的钱。再加上美国车不重视产品品质,也不管服务好坏,如福特T型车标榜的“黑色就对了”,怎么符合顾客的需求呢?所以在顾客的满意度上,自然一败涂地,将市场拱手让出。

品质本来就是存在顾客的眼中,只有顾客认同的品质水准,才是真正“有品质”的产品及服务,任何的品质定义或标准,包括我国与美国国家品质奖、ISO-9000或14000系列、日本戴明奖、QS-9000、TL-9000、日本工业标准JIS等,都是企业的品质基本标准,品质的最佳认定标准,只有顾客心里面认同、赞赏的品质,才是最佳水准的标准。

顾客的利润观。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康桥策略规划机构(Strategic Planning Institute of Cambridge),曾经做过一项有关顾客满意的研究,他们分析了许多公司的策略与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被顾客评定为是这个行业内服务品质最好的前五名的公司,年平均投资报酬率是百分之三十二;但是被列在后面百分之四十的公司,平均每年的投资报酬率还不到百分之十四。而且服务品质低公司,平均每年业绩只有百分一的成长率,市场占有率则下降百分之二;反观服务品质高的公司每年的成长率是百分之十二,市场占有率则增加百分之六。”

换言之,利润与品质在顾客心中,存有一定的连带关系。景气是严格的经营指标,不是企业倒闭的主要理由,因为体质好的公司,不会畏惧衰退的订单数量,先将自己的经营成本尽可能的合理化,生产顾客喜爱的产品,提供完善体贴的服务,以减少浪费与内部消耗,把有限的资源投注在核心事业与市场,即使订单减少,不过是少赚一些,不至于被过度浪费的成本拖垮微薄的利润。

景气衰退之后,企业要赚钱已不容易,尤其是让顾客不满意的公司,更是很难在市场立足。国外相类似的研究不少,这些研究经常显示一个共通的结论:“如果企业想要长久保有顾客,就要让顾客觉得他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一句名言:“第一个人吃到蚝肉,第二个人只得到蚝壳”,也印证了只有品质最好的公司可以得到最佳的绩效。

顾客的评价观。

顾客对于公司的各项表现,都有他自己的主观看法,影响顾客心里对于服务好坏的评价,这些评价受到顾客心理与企业的某些行动所影响。究竟有那些问题会影响到顾客的评断呢?以下几点供各位参考。

第一点就是顾客的期待水准问题,部份已经在前面谈过,在此不多说明,不过有一点要强调的,广告若是过分夸大,脱离现实,对于顾客的预期心理会有不良的影响,这一点请多留意。

第二点则是价值的问题,尤其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能不能跟顾客的取得价值相符合,就是最重要的事。当然,也会受到预期心理因素所影响,造成顾客期望与取得价值、还有使用价值上有所偏差。

第三个现象就是后勤能力的提升问题,这部份涵盖了企业机能与管理机能的重要内容,从设计到制造,从店头贩卖到人才寻找培育等等,都属于这个部份的内容,而研发和改善也包括在内。

第四个就是所谓服务上的现场问题,也就是“顾客接点”上的各种状况处理。若是处理不当,造成了“热虚补身、寒虚调气”不对症下药景况,后果恐怕就不是顾客的“不满与抱怨”可以形容的。

在追求顾客满的过程中,最容易让企业感到挫折的,就是顾客与公司之间的认知落差过大,所以如何找出双方会产生落差的接点,并且进一步寻求解决之道,就是一件相关规划人员努力的事情了。为了方便让所有的企业找出这种缺口,我参考国外学者(Valarie A. Zeithaml, A. Parasuraman, Leonard L. Berry, 1990)的模式,加上自己的意见之后,提出了在顾客与企业产生的六个“认知缺口”供大家参考,这些也就是顾客与企业之间存在的认知缺口。

你还是不要买好了。

简单来说,从顾客开始认识某家止业到洽询购买的过程,还有企业透过各种动作开始向顾客进行接触和销售的整个流程当中,会造成认知落差的地方有六个缺口(Gaps),笔者用图2-1来描绘出这六个缺口的位置,首先,先介绍一个实际发生的例子,并且用这个例子与后面的六个缺口来相互印证。

这是一次发生在某连锁书的“服务灾难”,书局的二楼有一个置物的平台,平台上放有各种的办公用品,例如档案夹、杂志柜和订书机等工具。在这些办公用品当中,树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本平台上商品全面八折”。既然有折扣价,我就选了几种办公用品,准备把它们买回去。

当我到柜台结帐时,收银员却说,这项优惠措施已经在昨天结束了。我就问他为甚么相关活动内容,都没有告诉顾客或是公告周知呢?他说已经贴在柜台后面的墙壁上了,上头记载着整个活动的进行时间以及其它的内容。

我感到十分疑惑,既然已经结束了,为甚么还没有把展示商品和标示牌收起来呢?他没有回答,并且摆出一副不屑的神情。

当时我很不高兴,因为公司方面也许认为,顾客应该都知道像这种的消息,可是顾客并不会每次都注意“柜台后面”的告示,这种讯息对顾客来说太远了,而最接近的讯息,竟然只有简单的“本平台上的商品全面八折”。既没有告顾客“时间已经超过”了,又没有在活动结束以后,立刻把展示品收起来,这样的作业方式当然会对顾客造成很多的误解。

接着我问他,是不是应该在活动结束以后,就要恢复原状,不应该还保持着特价期间的摆设,免得造成顾客的误解?他仍未理我。

最后我请他做出决定,是不是要照折扣价卖给我,或是请书店经理出面解释我的疑惑。他说:“我们经理很忙,恐怕没有时间见你。”然后要我继续等着,或者是“你还是不要买好了。”

最后我决定不买了,因为今天的错误不是顾客造成的,是公司的管理方面懒惰,使得员工没有做好自己分内应该完成的工作。

后来我打了一通电话给这家公司的总管理处,向他们反应这件事实,建议他们好好督促自己的管理单位,拿出一套完整的办法,免得这种事情一再发生。我可以听得出来,不知道是没有权力处理,还是习以为常,接电话的人对于要如何处理这种事情好像没有太大的兴趣。这件事情最后当然是不了了之。

顾客不会像员工一样,每天都在注意、接受各种公司内部的讯息,所以对公司的各种作为,必然会有很多与公司不同的看法,有时公司做了某些布告或通知,说不定顾客根本没注意这些讯息,公司重视的消息,在某些顾客眼中,也许如砂砾般不起眼。前述的例子里,我与这家公司的服务人员之间,就各种讯息的认知上,出现了很大的的差异,也就是接下来的六种缺口。

缺口一:判断不易。

“判断不易”就是顾客认知落差的第一个缺口,不论是顾客对企业提供服务的臆测,或是公司对顾客期望的研究,都会因为双方立场的不同、焦点不能够完全重合,因而造成种种的落差,这是种双方都会出现的缺口,公司认为顾客喜欢哪些种服务,却未必真的是顾客心里面喜爱的那些。

以前面的例子来说,公司认为顾客“应该”知道优待期限已经截止了,却没有想到顾客“看到”的卖场摆饰,标示仍在进行优待活动中,根本没有注意到柜台后方的告示,说明此项活动已经结束。当顾客以为这个活动仍在持续,拿着商品去结帐而遭到拒绝之后,双方的争执于是展开。这种缺口是双方都有可能产生,这就是顾客与企业之间认知上的第一个缺口:“判断的不易”。

解决之道就是企业要站在顾客的立场,用顾客的心去好好想一想,切勿坐井观天,抛弃“我们认为顾客喜欢如何如何”的刻板想法,以比较广阔的心胸来正视顾客的需要,真正去探求顾客要甚么,让顾客的意见充份反应,甚至邀请顾客协助公司共同管理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图2-1顾客与企业的六种认知落差。

缺口二:感受的差距。

“感受的差距”就是顾客认知落差的第二个缺口,这个缺口存在于顾客的主观意识中,也就是顾客对于自己所得到的服务,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别人的口碑,以及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来评断产品或服务,在自己心里面好或不好的结论。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会根据自己的观点,认为这家公司并不懂得站在顾客的立场,管理的能力也有问题,进而评断这家书局的服务是差劲的,而且可能以后不会再上门光顾,当然也可能会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这一件事情。所以,在顾客心里产生感受上的这种差距,必定成为影响顾客后续行动的原因,也许散播负面口碑,也许下次会再上门,顾客有时候会作出一些企业并不知道,但是极具有杀伤力或帮助的行动,这些都是顾客在满意评价之后会采取的行动。

当然每个顾客的主观意识都不同,不可能一招半式就让所有的顾客都服服贴贴,因此在顾客心里面产生这个缺口是必然的,不过可以尽量让它的伤害减到最低。例如设计标准化、规格化的服务,让大多数的顾客以平均水准的心理来检验服务的好坏;对于一些个性化较强的顾客,提供差异性高、同构型低的服务;对于自己需求感觉敏锐的顾客,以弹性处理面对;注重价格因素的顾客,则可以在降价求售的时候,维持原有的服务水准,让人有物超所值之感等等,诸如此类的作法,都可以将“感受上的差距”降到最小。

缺口三:传递过程的误差。

“传递过程的误差”就是顾客认知落差的第三个缺口,特别是指由公司方面(服务人员或其它事物)传达到顾客的途中,所会出现的各种不确定的错误。可能公司认为原本设定的服务是某一种,结果出现传递上的误差后,顾客就会认为是另外一种。

就好比前面例子里,公司已经贴了告示,说活动到昨天为止,却不是贴在明显的地方,而展示品和优惠告示牌又都未收起来,便容易产生讯息传递上的误差。或者公司要求服务人员表现礼貌,却在服务现场无法落实到每个人的行为,这样的情况也是传递过程的误差。

解决这个缺口的办法不难,以前述案例为例,在排定一个活动企划时,就要将结束清场的项目列入,并且按照安排的时程确实去执行,主管人员也要按表查核,甚么时候做甚么事情,千万不可以蒙混过关。当然,规划人员必须撰写执行脚本(executive rundown),注明各种人事时地物的关系,然后严格监督,要求大家遵照这个脚本去运作,并提醒相关服务人员,注意与顾客面对面的每一刻,必须有“代表公司”的自觉。

缺口四:执行的疏失。

“执行的疏失”就是顾客认知落差的第四个缺口,通常是直线上下比较会犯这种错误,但是部门间横向的共同作业上也会有这种错误出现,例如经理搞错了总经理的指示、太过依赖公文的履行而失去应变的先机等等,就会有这种执行上的疏失出现。

也许在前面的案例中,公司的确在前一天要求员工一定要在活动结束的闭店整理动作中,把各种相关的告示收好,将卖场回复原状,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做到,管理者也发生了未按规定检查的现象,这就是一种“执行上的疏失”。

若想要减少这种缺口的出现机会,就要有一个很好的作业流程,这种流程一定会具备方向性、秩序性、整体性、复杂性以及稳定性等特性。方向性就是要有可达成的目标,包括短程、中程及长程;秩序性就是要有序,凡事都有轻重缓急,依此进行;整体性要考虑的是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不可分割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是相互依赖,靠着彼此的合作才能够维持发展;复杂性就是这种系统要保留弹性变通的缓冲(cushion),使得在按照计划进行之时,也维持了调整的空间;稳定性则是强调凡事经过规划,资源的配置都设定在能够发挥最大效益,虽然保留弹性(也许百分之十或百分之十五),仍遵循规划的轨迹持续前进。有了很好的作业流程,在避免发生执行疏失的缺口上,相信会带来极大的助益。

缺口五:整合的困难。

“整合的困难”是顾客认知落差的第五个缺口,不论是在个人与个人之间,或是部门与部门之间,都可能会出现这种缺口,因为这种缺口大都起因于组织内部纵向或横向的沟通不良。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规划的过程中,各种资源的配置不免受到小团体的操控,无法让最需要资源的地方使用到相关资源,也会造成这种缺口的出现。特别当公司需要内部的共识凝聚时,更是不易整合不同立场的意见,所以要进行团队出击时,最应该避免的就是“整合上的困难”。

同类推荐
  • 从管人到安人

    从管人到安人

    如果认为管理就是管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式管理绝非管人,而是以“安人”为最终目标。“管人”者经常动用各种管理法宝,以便管好部属,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他们不管用什么方法,部属总有一套应对的办法,所以管人行不通。“理人”者通常对部属礼敬有加,期望实现劳资和谐,但却收效甚微。因为他们过分礼敬,部属反而怀疑其心怀不轨,所以仅仅“理人”也不行。对待中国员工,管他,他偏不服;理他,他又将信将疑: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安他”。
  • 剖开成功的洋葱

    剖开成功的洋葱

    策划的现实要求是我们需要发展,我们要做得更好;策划的理论基础是对社会及其构成因素的发展规律或逻辑的充分了解或掌握。如果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不要犹豫,开始策划吧——一个新的世界会在策划中诞生!
  • 管理学原理案例教程

    管理学原理案例教程

    本书由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众多国内知名管理学专家编撰。
  • 最牛投资客

    最牛投资客

    为什么研究温州的图书不胜枚举,但迄今为止,依然没出现第二个“温州”、第二群“温州人”冈为真正的财富密码,依然掌握在温州人手中。
  • 认识管理

    认识管理

    本书是一部基于研究且具有高度可读性、创新性、实用性的教材,被全球数百所高校所采用,是美国大学管理原理课程采用量最多的教材。第4版综合了众多教师、学生和其他读者的有效反馈,使其在结构、内容和技术运用上趋于尽善尽美,受到读者的热烈推崇。本书分为6篇16章,将为什么要成为管理者、管理者的职责以及管理理论背景放在第一篇,将管理环境的变化和全球化管理动态放在第二篇,使读者在心理和认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在后面四篇分别介绍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热门推荐
  • 武尊

    武尊

    他落魄过,跌倒过,甚至于曾经一无所有。他迷茫过,彷徨过,甚至于因此不知所措。他曾经的低头,不是懦弱,只是要藏得深点,让别人踩得爽点,有朝一日,才能厚积薄发,一鸣惊人。他当初的退后,不是逃避,而是要躲得远才能看得清,君子报仇,十年未晚,没有当初的销声匿迹,又何来今日的名震大陆。年少时,面对于迫害他的势力,他选择隐忍,所以海阔天空。功成时,面对当初苦苦相逼的所有,他手起刀落,傲视群雄。一个让人痛心疾首的终点,却也是一个令人充满希望的起点。且看邵逸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是如何在危机四伏的环境里一步步变强。最后站在顶端。
  • 花间一枝禅

    花间一枝禅

    禅宗固然是中国佛教的,中国佛学的特色,但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整个佛学的体系而言,它的基本宗旨,与最高的目的,并非因与中国文化融会以后,就根本推翻了释迦佛教的主旨,只是在教授法的方式,与表达最高真谛的言辞与方法
  • 牛书供应商

    牛书供应商

    杨尘莫名其妙的就成了万道传播者,将各种知识与技能制作成为书籍,传授给别人后,自己还能得到对方学习到的能力。不管是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玄幻世界中的功法,游戏中的魔法,未来世界的黑科技,他统统能够制造成书籍。
  • 灵异怪谈:惊悚之悚

    灵异怪谈:惊悚之悚

    在这座城市里,有这么一种人,他们穿梭与阴阳之间,以猎魔为责,则天下以己任,隐藏在人群中,有的人亲切地称他们为‘猎魔者’“行之与彼岸,末之于阴阳”是他们生存的宗旨,穿梭于阴阳之间,守护着那永恒的七扇门……
  • 汤煲菜谱

    汤煲菜谱

    我们根据中医的药膳理论,特别编辑了本套“美食与保健”丛书,包括《糖尿病食疗药膳》、《高血压食疗药膳》、《高血脂食疗药膳》、《冠心病食疗药膳》、《肥胖病食疗药膳》、《胃肠病食疗药膳》、《川菜美食菜谱》、《大众美食菜谱》、《家常美食菜谱》、《凉拌美食菜谱》、《素菜美食菜谱》、《汤煲美食菜谱》、《婴幼儿美食菜谱》、《孕产妇美食菜谱》、《中老年美食菜谱》、《美女靓汤菜谱》共16册。其中药膳食谱皆包括烹饪材料与调料、操作方法与步骤和保健功效等内容,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健康膳食的良师益友。
  • 历史考证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历史考证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科学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科学难解之谜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天女荧星之心途尘音

    天女荧星之心途尘音

    无数件旷古神器的出现,打破了白喑大陆万年的平静。各路门派,各国皇族,为了神器,展开一场又一场的厮杀,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大陆再次陷入腥风血雨之中……琼苍派中的一些弟子原本都是衣食无忧的大家小姐,却无辜卷入这无穷无尽的争斗之中,三番两次被逼入险境,在险境中,一点一滴成长,最终神器落入她们手中,但她们却失去了最初的本性……
  • 重活的岁月

    重活的岁月

    他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啊。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重活的岁月里,没有那些遗憾,我们会怎样?
  • 俄语通用国家概况

    俄语通用国家概况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形成完全独立的15个主权国家。独立后的各共和国主要将自己民族的语言定为国语,但俄语仍作为广泛使用的共同交际语言,有的国家还将俄语法定为该国使用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
  • 幻龙九重天

    幻龙九重天

    仙术?法术?神魔鬼怪?万千世界?遇到我天佑,通通去死!千万法术尽在手中,少年一路斩妖除魔,凭借各种神通,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