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500000057

第57章 礼之杂谈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眼里,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含着特殊的意义,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古人究竟“尊左”还是“尊右”

在酒宴上,人们往往要让出左边的位子给长者或尊者。这样一种做法,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成为人们日常礼仪中的一部分。“虚位以左”这个词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战国时期,信陵君求才若渴,礼聘天下贤士。当时有位隐士侯赢,已经70多岁了,但很有见识,所以信陵君就想延揽他。有一天,他宴请客人,并把自己左边的位置空着,然后亲自驾车去邀请侯赢。侯赢身着旧衣,上了马车。信陵君很恭敬地亲自为他驾车。《史记》中记载:“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赢的尊敬。

如果仅仅根据这来断定古时候左边的位置为上座,并概称古时以左为尊贵,那就有些不全面了。在古代典籍上,也会发现以“右”为尊的记载,更有“无出其右”的说法。

《逸周书·武顺解第三十二》:“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左传·桓公八年》:“楚人上左。”《史记·陈丞相世家》:“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宋代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

实际上,对“左”、“右”两个方位的尊重,历代不尽相同。夏商周,朝官尊左,宴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朝官尊左,宴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

传统宗法社会所说的“五服”

“五服”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出现的频率虽然不算太高,但在传统文化里,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词。

“五服”本身又是一个词义十分复杂的词。它可以作为计量单位。作为计量单位用的时候,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服。由近及远,分别称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同时,五服也可以指礼仪中的“吉服”和“凶服”。吉服之五服,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之服装样式。而凶服之“五服”是丧服的五种依亲疏等级分出来的五等服装。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需要服丧。亲者丧服重,疏者丧服轻。

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就是所谓的五服:1,斩衰,用极粗生麻布为丧服,不缝衣旁及下边。2,齐衰,用次等粗生麻布,缝衣旁及下边。3,大功衰,用粗熟布为丧服。4,功衰,用稍粗熟布为丧服。5,缌麻衰,用稍细熟布为丧服。缌麻衰是最轻的服,表示边缘亲属。“五服”之外,基本上就不用再穿丧服了。因此,“五服”在实际上也代表了血缘的亲疏远近。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农村的很多地方,依然保留着“五服”这种说法,只是这种说法更偏重于指家族血缘关系的远近。譬如,有时人们说自己和另外一个人的关系时,往往这样说,我们两家已经出了“五服”。这意思也就是说,他们拥有共同的祖先至少已经是五代之前了。

古人的“九族”

在中国古代,九族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更是一个司法学概念。在平时可能根本没有人能想起来九族这个概念,可是一旦这个概念被想起来并被用上之时,那就是平地大起波澜的天崩地裂之时。

“抄家”、“灭族”史不绝书。说到“灭族”一般就是“诛灭九族”,其最直接的目的就在斩草除根,彻底除去子报父仇、孙报祖仇的实力和人脉。显然“灭族”之举就在于不为自己留下一丝一毫的后患。历史上的赵氏孤儿大复仇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在众义士的相助之下,赵氏孤儿成功脱逃,这就为日后的“大报仇”奠定了基础。基于这样的教训,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就有了“族诛”的残酷刑法。

那么,何谓“九族”?对于当事人来说,他的“九族”又都是哪些人呢?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所谓“父族四”,指的是当事者自己一族,外加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所谓“母族三”,指的是当事者外祖父的全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所谓“妻族二”,指的是岳父全家和岳母的娘家。由此可知,如果当事者的九族被诛灭,那么也就意味着所有和当事者有一丁点儿血缘关系的人都下了“地狱”。这就彻底了断了任何后来者的复仇。

出于内心的恐惧,古代的统治者甚至发明了“诛灭十族”。所谓“十族”,就是在当事者的九族之外另加上当事者的门下学生。明成祖就曾诛杀方孝孺及其“十族”。史书记载,因方孝孺案连坐被杀者达873人,发配充军者多达千余人,史称“瓜蔓抄”。

分家要由舅舅来主持

在我国传统社会,人们很多时候是通过家规家法来解决家中问题的,舅舅插手外甥家的事就属于一条不成文的家法。特别在法律观念淡薄的时代和地区,除了族长制之外,个体家庭的矛盾往往依靠娘舅解决,有时两户人家发生了矛盾,也靠各自娘舅出面调解。特别是在一家的主妇遭到丈夫或子女不公平的对待时,以舅舅为代表的娘舅家人就会找上门来评说论理,有时不惜用武力为娘家人讨回公道,民间有“舅舅是母亲的主爷”之称,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在整个事务处理过程中,一家主妇有了委屈向娘家人诉说,娘舅出面义不容辞,否则会被人笑话,而做了亏心事的这家也多慑于娘舅家的调停,或有所收敛,或改恶从善。从而显示出舅舅(娘舅)在外甥家的重要地位。

一般家庭在子女成家之后,多数都选择父母和子女另起炉灶的方式,分开单过,民间称之为“分家”。分家主要是分家产,即家庭成员的共有财产。分家时,旧俗要祭告祖先,家产一般在弟兄之间平分,有的地方也包括姐妹在内。分家有两种情况:如果父母健在,由父母主持,并也分得一份家产,弟兄数人得到家产后仍要共同赡养老人,待父母故去后弟兄再分父母的那份遗产。如果父母双亡,则由本族族长主持,遵照父母遗嘱或惯例处理遗产。

不过,很多地方请兄弟们的舅舅主持分家,如在过去的杭州,俗以娘舅为大,分家由娘舅主持,选择吉日,写好“分家书”,办“分家酒”。分家时,还要留出一份“公堂产”,以确保分家诸兄弟的父母除膳食外的生活费用。特别在老父去世,老母尚在的情况下,更是由舅舅出面主持分家,目的是为其姐或妹争取应得的养老财产和较好的赡养待遇。在外甥家的事务中,尤其是涉及主妇的切身利益时,舅舅(娘舅)往往要一马当先,主持局面。即便在主妇死后,娘舅的这种作用还是余威不减。如山东省东平县靠山一带有这样一种习俗:如果外甥不孝,在其母亲去世时,舅舅在出丧时带上自己的儿子等人,以种种理由责难不孝外甥,使其丢尽颜面,以示惩罚。直到有人从中调解,外甥磕头认错,方可罢休,允许其下葬。

其实,在民间,舅舅不光在调停外甥家事上主持公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多时候他还是一个非常受尊敬的角色,各地流传的很多习俗也能反映出这一点。如旧时在小孩子过满月时,有请娘舅家亲人给起名字和剪胎发的习俗,舅舅不能到场,要放置一个碓臼作为象征。九月九重阳节象征老人长寿安康,旧时有外甥送“登高”(用糯米粉制成的糕点)敬娘舅的习俗等。

在舅甥关系中,除了表示舅舅尊贵之外,甥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亲密的关系,即所谓的舅甥之谊。这一点似乎从下面的俗谚中就可看出,如表示甥舅关系之亲的有:“外甥像舅舅”、“娘舅亲娘舅亲,断了骨头连着筋”、“香不过猪肉,亲不过娘舅”、“养儿随娘舅”等。另外,民间还有一种多爱拿舅舅打比方的现象,内含甥舅亲密关系和舅舅为尊者的意思,如“戴俩帽子死舅舅”、“清明勿戴柳,后世无娘舅”、“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等等。

汉族民间交往中的禁忌

交往禁忌是指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的禁忌,也属日常禁忌范畴。汉族民间禁忌在这方面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微妙关系,特别是亲戚、朋友之间,法律往往是鞭长莫及、无能为力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禁忌来限制调节的。

汉族素以好客闻名,在接客待客方面有不少禁忌。古俗有上朔不会客的习俗。《风俗通义》云:“堪舆书云‘上朔会客必斗争’。”在人际交往中还忌与和尚、道士、尼姑等来往,俗话说:“前门不进尼姑,后门不进和尚”,“会交朋友,交些铁匠、木匠;不会交朋友,交些道士、和尚。”其中既有避嫌的意思,也有恐招来祸端的担忧。

待客方面,以尊重客人为基本原则,给客人倒茶水时,壶嘴不要对着人家,因为“壶嘴”谐“虎嘴”音。递烟、酒、茶都要双手,忌单手;要主动给客人点烟,点烟时忌用一根火柴连点三根烟。酒以敬客多次为荣,忌自饮不敬客。客人进门的第一顿饭忌吃水饺,因为水饺是送行的食品,俗称“滚蛋包”。宴客席间主人始终陪坐,忌讳提前离席。吃饭未完忌讳将空碗空碟收走,忌讳抹桌扫地,俗以为这是“驱客”之举。宴客时禁忌子女上桌共餐,尤忌媳妇、女儿,否则,以为待客不诚、不敬。待客一般菜忌单数,喜用双数,取意“好事成双”。

到别人家做客的禁忌以尊重主人为原则。走进主人家,客人要主动向主人打招呼。汉族普遍的习俗是客人应当向主妇打招呼,否则,以为无礼貌、轻视主人。山东、河北一带,在别人家做客吃饭时,忌把鱼翻过来,谓之“客不翻鱼”;饭桌上忌说蒜和醋,因为蒜的方言与“散”同意,吃醋则有嫉妒的意思。湖北长阳一带,进人家门时要高喊:“送恭贺”。忌不声不响。浙江西南地区,到别人家串门,忌入“两房”,即生意人的“账房”和女人的“绣房”。外人人账房赶走财神,进绣房会带入恶煞。忌手提药包或香烛的人来串门,说这些人有鬼跟在身后,会把鬼带进门来。

交往中人们常常互相馈赠礼物,有些礼物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所以赠物也存在一些禁忌。如忌以手巾送人,俗语有“送巾,断根”、“送巾,离根”,且在丧俗中有以送手巾前来吊唁者,以示与死者“断绝”往来。忌以扇赠人,俗语:“送扇,无相见”。因扇子用过即失。忌以刀剪送人,以免有要伤害对方之嫌。忌以甜米果送人,民间过年时家家必蒸甜米果,平时只有丧家守孝才蒸,如果以此送人,则意味着别人家有丧。给病人送的物品要用单数,不用双数,特别忌四个,因为“四”与“死”谐音,一般给死人献祭用四个。在香港给人送礼,特别是给商人老板送礼,切忌送茉莉、梅花。因为茉莉与“没利”谐音,梅花的“梅”和“霉”同音;去探望病人,忌带去剑兰,因“剑兰”与“见难”相谐,这正犯了病者的大忌。一般给病人送水果要送苹果、橘子、桃、栗子,这都含有平安吉利,逃离病魔的寓意,而切忌送梨,因“梨”与“离”同音。忌下午去看望病人,下午属阴,看过反会加重病情。

上述这些家庭成员之外的人际交往禁忌,实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德规范。因为皆以约束自己、尊重别人为准则,所以有利于融洽交往气氛,对调节人际关系,使人与人友善和睦相处,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八辑 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同类推荐
  • 启蒙年代的秋千

    启蒙年代的秋千

    《启蒙年代的秋千》描述的是1980-1990年之间的中国内地文化。对1980年代文化时段里那些有代表性的切片,或善或恶,或喜或悲,都在“当代文化的演进”这一大前提下,给出的个人评价。人们习惯上,把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整个1980年代,称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启蒙年代’”。本书所记述的,就是那个年代的人与事。
  • 交通里的玄秘事儿

    交通里的玄秘事儿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的确如此。回顾历史,从人类文明的源头说起,那时候既没有路,也没有交通工具,古人茹毛饮血,为了觅食,为了生存,一步步地走出了路。道路为人类开阔了视野,提供多种生存的可能。而马、牛、车等作为运输工具,把人类的双脚解放出来,更方便了扩大生产、经营。没有道路,一个部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不能通往强盛。该书展现了中国交通发展史,对相关史料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还原出真实的历史原貌,让人在感慨的同时,领略鲜为人知的交通古文化.
  • 诗经

    诗经

    《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序地受到《诗经》的影响。《诗经》曾被译为多国文字,日本、朝鲜、越南、法国、德国、英国、俄国都有译本,流传非常广泛。作为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基石,我们一定要很好地继承这一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孔丘编选的《诗经》对诗经的诗篇进行了翻译和解说,是一本很好的研读《诗经》的工具书。
  •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自洪武三年(1370)朱棡始封晋王计起,至崇祯十七年(1644),开府太原长达274年,几与明朝存亡相始终。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热门推荐
  •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收录了叶延滨最重要短诗作品,主要包括《干妈》、《环行公路的圆和古城的直线》、《囚徒与白鸽》、《寺中扫帚声》、《蜜月箴言》、《时间到了》、《最后的年轮》、《现代生态学》、《月族》、《石碑与青藤》、《一个人在城外》等百余首,供文学爱好者欣赏。
  • 宠妻无度: 首席总裁住我家

    宠妻无度: 首席总裁住我家

    在遇到莫都南之前,尹梓汐以为所谓的爱情就是找一个爱的并且爱自己的人过一辈子,然而,当遇到他之后所有的一切变成了自己不能控制的样子。两次怀孕,第一次小产,他正陪在未婚妻身边,当第二个孩子随着血迹流掉的时候,并被通知丧失了生育能力她彻底崩溃,才知道这是一个自己爱不起的男人,曾经所谓的一辈子成了奢望。“莫都南,我爱你的日子里,都不敢爱你,哪怕把你放在心尖都会痛,那种痛就像是宝宝流掉的时候,就在那一瞬间像是我什么都没有了,求你了,你放我走吧。”她毅然决定离开,她知道他有千般无奈,而自己万般残破的身体怎么配留住他。而他,最终连一句别走都说不出来。
  • 剩女愁嫁

    剩女愁嫁

    她,娇俏活泼却在山中被恶人玷污有了身孕,有个绝美未婚妻的他竟然说他爱上了她。可是,她能抛弃世俗做他的妾侍么。。。她,校花级混血儿,恋上了炎语部落的小王爷,可是一心寻找好友的她却被奴婢设计丢了王妃之位。。。她,爱上了心有所属的他,真心告白却意外卷入一场阴谋中。。。帝王的柔情,帅哥杀手的腹黑之爱,她最终心将何属。。。
  • 伴随着死亡的游戏

    伴随着死亡的游戏

    接二连三的死亡,闹得人心惶惶。下一次,是谁out?是他?是她?还是他?我们都无从而知。欢迎来到,死亡游戏!
  • 用脑打球

    用脑打球

    狐狸开了一个新马甲,发了一本新书《红色大导演》,还望各位能支持则个,多谢了。
  • 今生有你才长情

    今生有你才长情

    乔若离从大学时代就看上了校草林沐风,却从来不敢靠近。校庆之时跟林沐风发生了关系,当想要告白之时,却发现他已有所爱之人。她黯然离开,五年之后回国,一个长得软萌的小包子出现了,而她刚跟林子渊结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盟

    神盟

    花寻原本是五庄观内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土地爷。石猴出世的巨大震动,震下了一枚未成熟的人生果,机缘巧合被花寻吃下。吃下人参果之后的花寻返老还童,重新变成了一个毫无修为的少年,改名花小寻。失去了所有修为的花小寻,再次踏上了重返仙途的旅程。
  • 勿枉此生

    勿枉此生

    万物起于无,万物终于无!众生愚昧,唯我一人清醒……朗朗青天,茫茫大地,看这天下风云,终将执于我手!勿嗔,勿贪,勿恨天地无道…勿尤,勿怨,勿枉此生轮回……
  • 寻妻记之情劫

    寻妻记之情劫

    他,沉稳内敛,为保前世记忆,大闹地府,带着残缺的记忆重返人间,他是就此错过还是再续前缘?她,任性古怪,鬼精灵似的人物,身份尊贵,真爱一直在眼前,却不得,不一样的寻爱之路,一贯的执着是否能让她收获一心呢?面对爱人的憎恨又将何去何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岁月留痕

    岁月留痕

    《岁月留痕》收录了《继续发扬“三苦两乐”精神推动全乡教育再上新台阶――在刘寨乡“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立足乡情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推进全乡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夯实基础教育推动经济发展――在土门岘乡“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讲政治谋全局抓大事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交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在2009年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挖掘资金潜力增加农业后劲――丁家沟乡清财工作圆满结束》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