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真的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御花园原本就是集帝国各种奇花异卉的地方,天气的回暖更是促使这里的花开得更加艳丽。它们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煞是好看。偶尔飞来的几只蝴蝶更是为这片彩色的花园增加了几分生机。
凤和宫中,霍若宁正入神地弹着琴。她弹奏的是古曲《梨花问》,琴声悠扬,但带着点点哀伤。闭上眼,随着琴音创造的情境,那是一幅安逸宁静的画面。本应安静祥和的曲调,此刻的霍若宁弹出来却带着些些躁动与不安,霍若宁弹着琴,心头却想着远征在外的哥哥霍淳。忽然,“嘭”的一声,琴弦断了。霍若宁不安地那根断掉的琴弦,心里不由升起一股担忧,哥哥,不会有什么事吧?
正在此时,巧玉端着一杯白露青云,轻轻走进来,她走到霍若宁身边,小声说:“娘娘,这是刚刚沏好的白露青云,请娘娘趁热享用。”
霍若宁见巧玉进来了,点点头。巧玉便吩咐周围的宫女:“这里有我就行,你们都出去吧。”“是!”众人齐声回答后,便退出了屋子。看见宫女们都出去了,巧玉前去谨慎地看了周围几眼,确定无人之后,才将门关死,回到霍若宁身边。
“没有其他人看到吧?千万别让人知道本宫打听前朝之事!”霍若宁吩咐道。
“放心吧,娘娘。小顺子很聪明,只当您是护兄心切,不会出去乱说的。”巧玉回答。
霍若宁点点头,急切地问道:“哥哥怎么样了?”
“娘娘放心,朝廷上还有丞相大人呢,大公子自然不会有事的!奴婢向修南殿的小顺子打听过了,说是有人呈给皇上密奏,说大公子刚愎自用,执意要从一条峡谷进军,结果不仅丢失了一批武器装备,还有三百余人丧生。皇上知道了,勃然大怒,似乎动了杀心!说要斩了大公子呢!”巧玉顿了一下,接着说:“不过,丞相大人极力保护大公子,而且还有镇国侯沈立昀大人为大公子求情,皇上念及大公子往日的功绩和娘娘你,要大公子将功补过,所以没有重罚大公子,只是罚了他一百军杖。”
“那就好,哥哥没事就好。哥哥这次怎么能犯这么大的错误呢?这次的罪要是追究起来,恐怕是要斩首的,皇上只罚了他一百军杖,倒也算是轻饶他了。”霍若宁放下心来,但心中还是有不少疑惑。
巧玉满脸愤怒地说:“都怪那个什么赵大人,是他逼着皇上斩大公子的。若不是最后镇国侯求情,恐怕皇上真的要斩了大公子。”
“赵大人?是工部侍郎赵况吗?”霍若宁问。
“就是他,小人!”一提起赵况,巧玉就气不打一处来。
赵况与我们家从来没有什么交集,未曾结怨,他为什么要针对哥哥呢?霍若宁百思不得其解。她懒得再去思考,又问巧玉:“知不知道密奏是谁的?”
巧玉摇摇头,回答:“不知道,我问过小顺子了,好像这本密奏是皇上的密探送来的,没人知道密探是谁,甚至都没有人知道这本密奏是谁送进皇宫的。小顺子说他整理皇上的奏折时,没有见过那本密奏,可是不知道怎么的,后来皇上就拿着那本密奏上朝了。”
霍若宁听后,一脸疑惑,默念道:“突然出现的密奏?如果是大臣的奏折,都会先送到宫中的存案处,密封后再统一送到修南殿。密封后的奏折再由小顺子整理分类以供皇上批阅,但是小顺子没有看见密奏,按理说不会凭空出现新的奏折啊?除非那本密奏不是从正常的途径送进皇宫的,那又会是从什么地方进来的呢?密探又是谁?安奕臣吗?”疑问一个一个在霍若宁脑子里闪过,她始终想不通。她皱着眉头,越想头越痛。她用手按了按太阳穴。
看到霍若宁这么难受,巧玉不忍心,决定打断霍若宁,说:“娘娘,想不通就暂时别想了吧。小心身体啊!”
“不行,原来皇上早就在哥哥身边安插了眼线,他掌握了哥哥的一举一动,哥哥稍有不慎,说不定就有杀身之祸。如果我找不出那个人,哥哥的处境就太危险了。”霍若宁一想到霍淳身处险境,忧心重重。
巧玉觉得霍若宁想太多了,安慰着:“娘娘,您想多了。大公子是您的哥哥,就是国舅,皇上怎么可能对大公子下狠手呢?您看,这次还不是饶过大公子了吗?”
霍若宁否定道:“不。如果皇上没有对哥哥起杀心,就不会在哥哥身边安排密探!如果他无心杀哥哥,就不会把那本密奏拿到朝堂之上!要知道哥哥此次犯的是死罪啊,他把密奏拿出来就是要置哥哥于死地。”想到皇甫泽要杀自己的哥哥,霍若宁感到一阵心寒。
巧玉好像想到了什么,说:“娘娘,您说,那封密奏会不会是安大人写的?”
霍若宁摇摇头:“这个本宫已经想过了,不可能是安奕臣。虽然此次主要责任在哥哥身上,但他是副将军,必然受到牵连,他不可能这么笨。皇上心机如此之深,说不定也在安奕臣身边安插了另一个密探。”霍若宁暗自想到,皇上,你知不知道,你这么对付我的家人,我有多难过。你真的这么狠心吗?原本我以为哥哥此次出征最大的敌人是安奕臣,但现在才知道最大的隐患是你!我心里那个志在天下,心存仁厚的夫君真的是现在的你吗?一滴眼泪从霍若宁的眼角滑落,这滴泪滑进她的嘴里,咸咸的,涩涩的,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情吧。
看到霍若宁如此难受,巧玉想安慰些什么,却始终没有说出口。她忽然想到外面的花开得灿烂,轻声对霍若宁说:“娘娘,御花园的花开得正好,五颜六色的,漂亮极了!看看花心情也能舒畅些,别再想那些烦心事了。”
“本宫没这个兴致。”霍若宁摇摇头。
“娘娘,您看,您的眉毛都皱到一起了。要是让丞相大人知道了您现在是这个样子,他又该担心了。而且您这个样子,大公子在外征战也不能安心啊。奴婢呢,今日一定要带娘娘出去散散心。”巧玉知道霍若宁肯定听不进去她的劝告,索性直接动手将霍若宁拉出门去。霍若宁实在拧不过巧玉,而且心里也确实被这些事弄得乱七八糟,心烦意乱。所以没怎么拒绝,便跟着巧玉出门了。
春日里的太阳总是暖暖的,温柔得如轻纱拂面。御花园的花开得极好,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卉争相向过往的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美丽。花香沁人心脾,轻轻吸上一口,便心旷神怡。偶尔几句清脆的鸟鸣,好像在宣示自己是春天的使者。五彩的蝴蝶也欢乐地飞舞在花簇之中,一会儿在这朵木芙蓉上停留,转眼间便飞到了那片开得正艳的山茶花中间了。也许这美丽的花朵和醉人的花香也让它们流连忘返,每一朵都不愿意错过呢!这样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图画,也让心情糟糕的霍若宁开心不少。她贪婪地呼吸着这醉人的花香,仿佛每吸一口就能让自己的煎熬少一分。看到霍若宁的紧紧拧着的眉头终于松了下来,巧玉也是一脸欢喜,她为自己选择让霍若宁出来散心的决定而感到庆幸,这么多年来,每次见过皇甫泽之后,霍若宁总是显得心事重重,郁郁寡欢。从小就陪在她身边的巧玉总是看着霍若宁的眉头一次又一次地深深紧锁,却常常无能为力。于是,怎么样让霍若宁开心起来就是她每天必想的事。
“娘娘,您看,那边的梨花开得多好啊!咱们过去看看吧!”看到霍若宁心情逐渐舒畅起来,巧玉决定趁热打铁让霍若宁彻底扫除心里的阴霾。
“梨花……好,咱们去瞧瞧!”霍若宁满口答应了。
这片梨花林皇甫泽在五年前下令种植的,均为上好的宁香梨,这种梨树的花期为一个月,花瓣洁白清厚,花蕊是淡淡的黄色,香气颇淡但极为幽远。这种香很淡,闻到时总能使人的心情平静下来,大家都认为宁香梨有平心静气的功效,甚至民间已有医者将此香入药。每当梨花盛开时,几乎在御花园都能闻到那股悠远绵长的清香。正因为这么持久不散的香气,甚至会令人产生错觉——整座皇宫里都是宁香梨的味道。
霍若宁站在树下,微微抬头,微闭双眼,细细品味着这淡淡的花香。一阵风掠过,细小而洁白的花瓣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落到霍若宁的头上、肩上、手掌上。此刻,淡淡的霍若宁,淡淡的花瓣,淡淡的花香构成了一幅淡雅超然的图画,霍若宁就像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美不胜收。
“娘娘,您真是美若天仙呢!”巧玉看得有些痴迷。
“这句话很耳熟啊,”霍若宁想起好像首饰店的老板跟自己这么说过,那次是戴了一支白玉梨花簪吧?她问巧玉:“巧玉,你还记得那年我们看中的那支白玉梨花簪吗?”
“当然记得啦,娘娘戴上就跟天仙一样美!只可惜,被那个骄纵的小姐抢走了!”巧玉想起那个蛮横的红衣少女,还是一脸的不高兴。
想起白玉梨花簪,霍若宁的记忆就回到了她和皇甫泽初次相见的那天,他是那么的意气风发,在人群中是那么的耀眼独特。可能是这宁香梨的香味真的有宁神静气的功效吧,今日想起皇甫泽,霍若宁竟少了几分忧伤,多了几分回忆的愉悦。她想起了那首诗,念道:“春暖花开燕来早,秋高意凉红叶娇。花开花落终须了,莫道回头情未消。”
一阵风吹来,霍若宁感到丝丝寒意,她下意识地扶了扶肩膀。“呀!起风了!”巧玉说道,“娘娘,奴婢回去给您拿件披风吧。”霍若宁摇摇头,“不用了,咱们回宫吧!”巧玉撅撅嘴,说道:“娘娘今日好不容易有了兴致,就这样回宫岂不是太浪费这大好的春光了。娘娘,您呢,就在这儿好好地欣赏梨花,奴婢很快就回来。”巧玉说完便一溜烟儿没了,霍若宁淡淡一笑,无奈地摇摇头,“这傻丫头,都进宫这么久了,还是这样冒冒失失的,真拿她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