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6700000015

第15章 【印尼】胜安185号:死人不能为自己辩护(1)

我到后面去一下,你要喝水吗?

不用,谢谢。

——飞机黑匣子记录下的最后的对话

副驾驶Duncan Ward回应了塔台,他表示飞机上一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一分钟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这架185号飞机开始急速下降。这时是下午4时12分,雷达显示185号飞机突然从设定高度急速下坠,并在空中粉碎性解体,35秒钟内,下降了3572米,然后就从雷达上神秘消失了。

调查员说,在空难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黑匣子和语音记录器被关闭的情况。美国NTSB突破了对于飞机性能安全的常规检查,而把调查重点放在机长朱卫民身上。一种可怕的可能性被调查员预期到,那就是—— 185号机长朱卫民自杀故意使185号坠毁。

另外的一些异议被提出:“死人不能为自己辩护!”反对这种推测的人说。一切都毁了,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一切了,因此就把责任推到一个死去的人身上,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朱卫民想要自杀他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放掉飞机上的燃油和其他别的方式,但是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方式?这并不是让飞机坠毁的好方法。

你听说过因为飞行员灵魂出窍导致的空难事件吗?这并不是坊间传说和胡编乱造。据澳大利亚一项权威调查显示,一些飞行员会有这样的幻觉:好像他们坐在飞机的机翼上,看着在驾驶舱内开飞机的自己。如果飞行员感觉到有这种“灵魂出窍”的感受,这将预示着有空难发生。

有飞行经验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在飞机上我们会一下子感觉到轻飘飘的,无所适从。飞行员也是普通人,虽然他们经过严格的航空训练,可是,他们同样会有如同我们一样的感觉——一瞬间觉得自己灵魂出窍。

事实上,每一个飞行员都会经历迷失方向、高度和速度的感觉,此感觉总称为“空中定向障碍(SD)”。这是导致飞机坠毁最普遍的原因。90%-100%的飞行员都体验过空中定向障碍,这种情况导致全球出现了 15%-26%的致命性空难。这种“灵魂出窍”的感受,有时好像自己坐在飞机的机翼上看着自己在驾驶舱内开飞机,有时飞行员还会感觉到飞机好像在坠落,其实飞机只是在慢慢下滑。此外,空中定向障碍的其他影响还有错误地感到飞机在旋转,其他错觉还有当飞机确实在旋转时而是觉得飞机在笔直向前飞。

此外还有被称之为“大手幻觉”的东西。飞行员感觉到飞机是难以控制的,在空中好像固定了似的,好像上面有一只大手在把持着。当飞行员在驾驶飞机不忙碌时,通常会出现这些幻觉。下面我们要谈的这起空难的机长就被指控为灵魂出窍然后蓄意自杀,难道真的如此吗?

飞机坠毁,黑匣子被蓄意关闭!飞机坠毁前8分钟,语音记录器(CVR)被关掉。飞机坠毁前2分钟, 飞行资料记录器(FDR)被关闭。97名旅客和7名机组人员全部命丧黄泉,一架编号9V-TRF的波音737-36N客机执行此任务,可是其后坠毁于印尼的一条河中,机上无人生还。这起空难多年来一直成为“无头公案”。有人传说是机长灵魂出窍,又有种种迹象显示是机长蓄意自尽,不甘心自己赴死,于是找了103名“同路人”。飞机失事后,葬礼在新加坡举行,当葬礼上的遇难者亲属对着棺木哭泣时,人们发现,棺木中没有一具尸体,甚至连尸体的残骸都没有。

没有打捞到任何尸体残骸,没有黑匣子的记录,真的是飞机机长自杀造成的失事吗?真相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1997年12月19日,印尼雅加达天高气爽,风轻云淡。对于航空驾驶员来说,这是难得的好天气。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天气凉爽宜人,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飞行。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以西20公里,这个机场于1985年4月开始营运,提起它的名字,熟悉印尼的人马上会联想起印尼的开国总统苏加诺,而哈达正是副总统穆罕默德·哈达的姓。很显然,为了表示对领导人的尊重,这个机场的名字,就是以这两位开国元勋的名字命名的。

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是整个航运中心的营运枢纽,许多国际航空在这里设站, 这里是亚洲的转运中心,被列为全世界第16个繁忙机场,每天从这个机场起飞的飞机难以数计,胜安航空185号班机只是其中不太起眼的一架。作为印尼的首都,雅加达的赤道多雨气候使得这里终年高温多雨,四季如夏。胜安航空185号班机是一班由印尼雅加达到新加坡的定期航班。

12月19日胜安航空185号班机执行飞行任务的是机长朱卫民。他是新加坡籍的驾驶员,他将驾驶飞机在1小时40分钟后,抵达新加坡。将有97名乘客搭乘此次航班。77岁的艾哈迈德是飞机上年龄最大的乘客,他是到新加坡探望亲戚的。艾哈迈德在候机大厅里等待安检,他邻座的是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妇女,她的怀里抱着一个2岁大的婴儿。

“天气不错!孩子是不是有些饿了?”

“没事的,他总是哭闹,一会儿就好了。”

艾哈迈德和妇女聊了一会儿天。又陷入到等待的焦急中。虽然印尼到新加坡已经不算是什么长途旅行了,可是老艾哈迈德还是有些兴奋。因为自从退休之后,他就很少出门了。孩子们都在忙自己的事业,他准备在这几天探望几个在新加坡和菲律宾的亲戚。12月份是印度尼西亚的旅游旺季,赶往各个地方的旅行者非常多,机场十分繁忙。

驾驶舱里,机长朱卫民和新西兰籍的副机师Duncan Ward正在进行常规对话。他们频繁地与塔台沟通,并且汇报当前的天气和驾驶舱里的温度,以便获得起飞的许可。这时艾哈迈德已经准备登机。那个两岁大的小男孩也停止了哭闹,他母亲正抱起他走向登机口。艾哈迈德动作缓慢,他是最后一名登上班机的乘客。走上机舱之前,他回头看了看机场的景色,天空高远,云朵很高很淡,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好像这次旅行很沉重一样。随即,他就高兴起来,准备享受飞机上的时光。或许他可以睡上一觉,然后一睁开眼就到了新加坡。

在驾驶舱里,机长朱卫民和副机长Duncan Ward正在例行检查各项飞行指标。在加入胜安航空公司之前朱卫民是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拥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副机长Duncan Ward也完成了数千小时的飞行任务。飞机滑向主跑道,排队等候起飞。

塔台:“胜安185请排队等候。”

3时37分,飞机获得塔台的允许,升空。飞机飞行了28分钟之后,机长朱卫民忽然摘掉对讲机对坐在副驾驶的Duncan Ward说道:

“我到后面去一下,你要喝水吗?”

“不用,谢谢。”

这段对话是185号黑匣子录到的飞机上最后的对话。

可是,在塔台方面,却有一段他们与机长朱卫民的神秘对话。

塔台:“胜安航空185号班机,你们正越过巨港。”

没有人知道机长当时是否已返回驾驶舱,而是副驾驶Duncan Ward回应了塔台,他表示飞机上一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一分钟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这架185号飞机开始急速下降。这时是下午4时12分,雷达显示185号飞机突然从设定高度急速下坠,并在空中粉碎性解体,35秒钟内,下降了3572米,然后就从雷达上神秘消失了。

作为世界上最离奇最难以解释的事件,空难总是会面临科技和玄学两方面的诠释。起先,“科技”总是被人们寄予希望来调查空难的真相。最为主要的就是作为飞机记忆的“黑匣子”。可是对于胜安航空185号空难来说,黑匣子所记录下的最后一段话是一句无关紧要的对话,其他的资料全部被关闭的黑匣子吞没了。那么什么是黑匣子,它对于失事飞机来说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呢?

“黑匣子”这一术语的专业名称是飞行记录器,俗称“黑匣子”( Black box)。一般情况下,我们发现,只有提到失事飞机才会出现“黑匣子”这个名词,很显然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于事故原因的查找。“黑匣子”装设的位置一般在飞机的尾部,当空难发生,飞机坠毁之后,尾部总是保存相对完好的部分。

1953年,世界上第一个飞行记录器由澳大利亚研究实验室的戴维·沃伦博士发明。飞机飞行在几万米的高空,一旦雷达失去功能,飞机留给人间的最后证明,就是这个“黑匣子”。在黑匣子中将显示和提供飞机出事故前各系统的运作情况。在空难发生的一瞬间,如果飞行员和全部乘客同时遇难,调查事故的原因会有很大困难,而“黑匣子”则可以向人们提供飞机失事瞬间和失事前一段时间里飞机的飞行状况、机上设备的工作情况等;驾驶舱话音记录器能帮助人们根据机上人员的各种对话分析事故原因,以便对事故作出正确的结论。

而对于胜安航空185号班机来说,“黑匣子”已经不能作为判断飞机失事的主要依据了,雷达显示在飞机发生坠毁前8分钟,黑匣子已经被关闭。

究竟是谁关闭了“黑匣子”,作为唯一死亡证明的“破案”关键被销毁,调查人员将如何进行调查?

由于黑匣子于飞机坠毁前就被关掉,因此调查进展非常困难。印尼当局只能从飞机残骸中找到有限的线索,去研究失事原因。可是,经过漫长的调查,印尼国家安全委员会仍找不到具体失事原因。因此,在报告中,只能以“原因不明”作为总结。

由于事故客机上面有两名美国乘客,所以美国NTSB也介入了这次的调查。NTSB是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缩写,这个组织成立于1967年,总部设在华盛顿,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关,专责于美国国内的航空、公路、铁道、水路及管线等事故的调查。有些危险性物质在运输时发生的外泄事故也会由此单位调查。因美国为世界上主要的飞机制造国之一,所以NTSB常会以飞机制造国的身份受邀协助其他国家航空事故的调查。

飞机坠毁在印尼雅加达附近的一个渔村的穆西河河里。目击者说,当时飞机很快地嗡嗡盘旋,人们还来不及作出反应,飞机就像自杀一样把自己投进了河里。

令调查人员头疼的是,飞机坠毁后发生爆炸,使飞机残骸七零八落,已经没有一块像样的残骸可供研究了。飞机高速撞击水面,飞机全碎了,最大的碎片也只有手掌那么大。飞机的残骸都深埋在水底的淤泥里。残骸就是飞机“死亡”的线索。黑匣子!黑匣子!要找到黑匣子。飞行员像往常一样急速寻找黑匣子。5天之后他们找到了黑匣子和驾驶舱语音记录器。黑匣子被送到美国。与此同时,辨识残骸的工作也在进行。调查员找到了飞机70%的残骸。依靠残骸,调查员初步推测了飞机失事的前后经过:

当天,185号班机于当地时间下午3时37分从印尼雅加达的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起飞,3时53分,飞机爬升至设定高度35000英尺高空。下午4时12分,飞机突然从设定高度急速下坠,并在空中粉碎性解体,残骸散落于苏门答腊的巨港北方50公里的Musi River Delta内。整个失事过程只持续了1分钟。在残骸中调查员发现了惊人的秘密。

在找到发动机残骸的时候,调查员发现,飞机在旋转下落的时候,几乎是竭尽全力地撞向水面的。控制系统被设定为直接朝下,两名驾驶员几乎是自杀式地让飞机撞击水面,根本没有拉起飞机的努力。

调查员发现,机上的黑匣子于飞机坠毁前就已经被关闭,因此难以确认意外发生的原因。调查显示,语音记录器(CVR)于飞机坠毁前8分钟被关掉;而飞行资料记录器(FDR)则于坠毁前2分钟被关闭。随后,飞机便突然往下俯冲直至坠毁。至于为何黑匣子会被关掉,则没法查证。调查员发现并不是电路中断导致记录器断掉的,而是被人切断的。

调查员说,在空难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黑匣子和语音记录器被关闭的情况。美国NTSB突破了对于飞机性能安全的常规检查,而把调查重点放在机长朱卫民身上。一种可怕的可能性被调查员预期到,那就是—— 185号机长朱卫民自杀故意使185号坠毁。

同类推荐
  • 我心无惧

    我心无惧

    本书是作者亚瑟·本森探讨人性和内心恐惧的一部随笔集。纬度上以人一生中的几个重要年龄段分析不同时期的恐惧感及其成因,经度上引经据典阐述内心恐惧产生的根源,彻底让人们直面恐惧。最后,经纬结合处给出人们战胜恐惧的各种方式和获得宁静的启示。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哲学随笔。
  • 我是老三届:60年代的青春记忆

    我是老三届:60年代的青春记忆

    本书以70年代知青的爱情和劳动生活切入,以大散文笔法,回忆了作者当知青八年的艰难经历。对那个时代的一些人与事做了全新角度的描述,注重真实细节。回忆中所涉及的那个时代的知青之恋,极有特色,充满真诚,作品以非虚构的笔法再现真实情景,记录了知青一代坎坷、执着的感情经历。本书在展示知青一代沉重的生命足迹的同时,也展示了上一代人纯真、向上的精神世界。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本书精选的散文,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异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堪称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热门推荐
  • 城市魅影

    城市魅影

    随着幽灵在这个城市出现,血案频频发生,是人为?是鬼魅?为了救崔歌,灵儿牺牲自己,又不慎给人间带来大劫,灵儿是生是死?谁又来解救人间大难?幽灵,恶鬼,貌若天仙心如蛇蝎,到底是情人可爱还是爱人可爱?在情欲中挣扎出来的崔歌最后又将如何选择?
  • 仙途烟雨

    仙途烟雨

    正魔之争,灵根被毁,仙人飞升成为传说。凡人当道,王朝更替,帝王诸侯纷争不休。千年之后灵根再度恢复,引发新一轮的世间浩劫。飞升之后,那天界的创世之神,又是什么存在?边陲之地的少年何然,偶遇机缘,却遭遇到命运的不公,卷入了天下兴亡的大局之中……
  • tfboys之穿越时空的旅程

    tfboys之穿越时空的旅程

    一次小小的意外,原本在现实世界生活的好好的王俊凯,王源和易烊千玺,居然穿越到了终极系列里面,而且三人的身份极为惊人,铁时空,三大家族中的两大家族,本来满是抱怨的三人渐渐的跟那里的人渐渐有了感情,比如铁时空的东城卫,金时空的汪大东,丁小雨,王亚瑟,断肠人,银时空的五虎将,曹操,孙尚香,强辨团,小乔,铜时空的恶女团,以及自己的分身,眼看任务将要完成,他们却对那边依依不舍,究竟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青春疼痛成长小说

    青春疼痛成长小说

    童话里的人物出现在现实中要么很幸福要么很痛苦。
  • 中国1864—1911: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中国1864—1911: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落幕;1911年,清室退位,辛亥革命催生出了一个新中国。前者尴尬地意味着中兴,后者一度被寄望为民族新生。在这似是而非的中兴与新生之间,有一个王朝日趋一日地走向穷途末路;更有一个新时代艰难地萌芽和恣意的生长。洪秀全不满足于只做精神领袖、斌椿努力想用儒家术语把西方“清廷化”、曾国藩深信可以用“以命抵命”的模式处理教案、那些归国的幼童成了有原罪的“思想犯”、维新领袖康有为的作伪成癖……这些历史的细节背后,都潜伏着成败的契机;也唯有在这些细节里,才能窥见那一段历史的真实表情,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作为关注“辛亥革命”这一话题的通俗读物,本书另辟蹊径,把探索的目光远眺到辛亥革命发生之前的50年,细致梳理了从1864年太平天国彻底失败、清政府得以乱中求生,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在炮火声中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作者逐年考查了这一历史进程中清政府寻求变革、寻求国强民富及国家安定的努力,同时着重探究了政治精英群体的观念转型,以及统治阶层面对世界大变局的畏缩、试探、沮丧等心理。 同时本书稿以资料扎实见长,对史料的解读很有分寸,并在可读性上作了一定的尝试,每篇文章都以“年度事件”“相关言论”等几部分构成,全书可看作是一部1864—1911年间的简略编年史。
  • 湖畔随笔:孤独落地的声音

    湖畔随笔:孤独落地的声音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 抗战之终极卧底

    抗战之终极卧底

    晴空一阵噼啪响,李良穿越古战场。以为两方在拍戏,谁知他们搞实枪。最后被俘做伪装,成了汉奸披黄装。吃了日军他的粮,忍辱负重収情报。为了抗战能胜利,做个汉奸又何妨。身在日营心在汉,大家请来赏一赏。看穿越后的李良深入日营后与诸多英雄好汉,如何为民抗战,如何捍卫中华民族的威严,如何杀跑小鬼子这个侵略着,一次次的成为民族英雄吧。
  • 老板与孔子的对话

    老板与孔子的对话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格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资本,是财富,也是竞争力。一个企业,一个老板,缺少资金可以借贷,而缺少诚信,别人只会敬而远之。
  • 那座城市很远

    那座城市很远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是我的回忆,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爱情,总是遥不可及,却又常在你身边徘徊,让你百般无奈,当爱情面临抉择,当往事只能回首,我们能否从阴影中走出,勇敢面对。
  • 极傲神州

    极傲神州

    一场意外,失业人员白月光降临到了名为‘神州’的异界。从此掀开了一场,有关美女、战斗、冒险和权谋的传奇大幕!“命运当然要握在自己手中!那些与我为敌的人,终将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