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6300000056

第56章 人才的鉴别——识人用材,知人善任(3)

另外一件事也可以看出张良善于运用权术。刘邦得到天下后,论功行封,按级分爵,到张良时,刘邦让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虚地说:“请封与陛下相邻的留地。”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这里看出张良的深谋远虑:亲眼看到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张良选择低调行事。张良曾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但吕后对张良感恩戴德,劝他毋自苦,张良最后还是听从了劝告,仍就参与政事。

张良在大功告成之后不图酬报,引身而退,因此高祖对他毫无戒备之心,始终把他当做最可信赖的人。

陈平是另一种典型的人物。他足智多谋、料敌如神,曾六出奇谋,使刘邦转危为安,渡过难关。他与张良一样,是刘邦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不可或缺的谋臣。刘邦得天下后,面对朝廷内外的矛盾冲突,陈平依靠自己的远见得以保全性命。

曾经有人在高祖面前说樊哙的坏话,说樊哙诅咒高祖早死。汉高祖非常愤怒,于是命陈平和周勃前往樊哙军中,夺其军权,并立即将樊哙斩首。在途中陈平对周勃说:“樊哙乃皇上的故友,又是吕后的妹夫,亲且贵,皇上一时愤怒而下令将其斩首,恐怕事后又后悔。我们不如将樊哙囚禁起来交给皇上,由他亲自处决。”陈平一行还未到长安,就听说皇上驾崩了。陈平急忙赶赴朝中,将情况向吕后作了汇报,受到吕后的称赞,樊哙也恢复了爵邑。

与张良、陈平相反的是,韩信不仅不知急流勇退的道理,反而好大喜功,自恃功劳大,以致言行不加检点。刘邦采纳陈平的计谋,借口游云梦泽,大会诸侯,一举擒拿韩信,然后把他贬为淮阴侯。这时的韩信犹不知自省,对汉高祖心怀怨恨,称病不朝,终于落得被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刘劭说,术家之才,如果为官,可以担任三孤的职务,治理国家则主要行策划应变之政。术家之才出于聪明多思,等到计谋成功才显现出他的本领。一般在开始时深藏不露,然后方逐渐显现才华,达到精深玄妙的地步。在未显扬本领之前,许多人发现不到他的才能。

在现代浮躁的社会中,术家之才,恐怕会沉没无闻而不显扬吧。

文章家

文章家,就是称工于文章的人。中国自古以来以文章取士,魏晋时期,我国的文学自觉意识已经开始觉醒,这与当时的环境和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朝廷的重视,环境的影响,中国的文章家每朝每代都层出不穷。因此,许多学者都将写文章著称于世当做安身立命的根本。

以文章识人,有时难免有些偏颇。一是因为文章写得好的人,人品不一定好。如果只因为其文章好便委以重任,就显得草率。例如秦桧,文章和书法都是一流的,但却是一个卖国贼,以至于后来的人都不取名“桧”字;中国古代的著名科学家沈括,著有《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辉煌巨著,然而其为人实在不敢让人恭维。二是文章写得好的人,不一定能适用在其他的方面。例如李白,在文学上有着连上天都妒忌的才华,在政治上却是不开窍。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那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王李麟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李白入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也作过自我检讨。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但他们拒不参加,因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后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能再度得到朝廷的任用。但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还有一种人,文章写得虽好,却因为生理上的原因而不得志。如韩非善著文章而患有口吃,在李斯、姚贾等人的诽谤面前而难以伸张,不为当权者重视,结果不得善终。再如左思,相貌丑陋,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无疑更是给自己增加了不利的因素,郁郁不得志。历史上,渴望以文章名垂史册的人为后人所称道的往往不是他的文章;渴望以功名扬名后世的人为后人所称道的又往往是他的文章,这恐怕是历史开的一个玩笑。

骁勇之才

骁勇之才具有超人的胆量和能力,又有过人的才气和谋略。在战争中,他们会一马当先,身先士卒,无往而不利;面对危机时,能够以自己的智慧和胆量化险为夷,改变局势。

人们在评价某人时,往往说“一介武夫”,意思是只有勇气和蛮力,但是头脑中缺乏谋略。这种人在攻城略地的战争时期,是为主上所器重、为部下所拥戴的明星;但在和平时期,很多人都身死于政治的漩涡中。

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人,如汉代韩信,军事奇才,他为刘邦打下了天下,却在天下已定后死于自己人之手;又如明代的廖永忠,很多战斗中立有功勋,特别是在鄱阳湖之战中殊死战斗,建国后被封为德庆侯,后来却死于政治。

骁勇之才在战争中不惧生死,能凭一己之勇左右战场形势。但是,有勇无谋往往成为他们的软肋,很多人都是死在莽撞的性格上。

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其为人虽然勇猛异常,但却不善智谋,一直为人所驱使,人称“三姓家奴”,最终死于工于心计的曹操之手。

吕布最开始跟着丁原学习弓马之技,号称“飞将”。后来,丁原命吕布为骑都尉,驻防在河内(今焦作)。不久,吕布当了主簿,典领文书,办理衙门事务。汉灵帝刘宏去世后,丁原与董卓争夺对汉王朝的控制权,董卓以高官厚禄引诱吕布杀了丁原,继而司徒王允与吕布合谋杀了董卓。由吕布的这两次背叛,可见其为人头脑过于简单。

吕布杀了董卓之后,骑上赤兔战马投奔南阳的袁术。袁术起初对他以礼相待,因为他杀了董卓,替袁家几十口人报了血海深仇。但吕布在南阳住了不久,便放任自己的部下抢劫老百姓的财物,与袁术闹得很不愉快。他知道自己难再存身,不得不向袁术告辞,到河内郡投奔同乡——河内太守张杨。

张杨虽然待吕布不薄,但吕布觉得无法在河内郡久留,原因是张杨虽然十分厚道,但张杨的部下想把吕布杀了,将他的头送往长安领赏。吕布见情形不对,只好一走了之。于是,他带领部下若干人向东投奔袁绍去了。

后来,袁绍以皇帝的名义任命吕布为司隶校尉,并派遣精锐武士护送吕布到洛阳就职,但密令途中将吕布杀死。吕布得到消息,在某一天的夜晚坐在帐篷里弹筝。弹了一阵后,吕布把筝交给一位亲信继续弹,自己却悄悄溜走了。后袁绍得到吕布逃走的消息,大为恐惧,下令关闭城门,以防吕布袭击。吕布安全脱险以后,无处可去,于是再次投奔张杨。

198年,曹操出动大军攻打此时身在徐州的吕布。河内太守张杨跟吕布交情很深,打算援救,但力量不足,只能率军进驻东市(今沁阳市东郊),遥造声势。除张杨之外,吕布在逃亡时还交到一位好朋友——陈留太守张邈。张邈恨袁绍、怕曹操、爱吕布,听到曹操前往徐州打陶谦吃了败仗,并且曹操后方仅有程昱、枣与荀三人留守范、东阿与鄄城三县的消息后,以为机会难得,就听从陈宫的话,背叛了曹操,派人前往河内郡接吕布来兖州,欲拥吕布为新的兖州牧。冬月,张杨部将杨丑诛杀了张杨,响应曹操;另一部将眭固又诛杀了杨丑,率领部将投奔北方的袁绍。腊月,吕布不听谋士计略,暴虐部将,终被部下设计所擒。吕布、陈宫等被曹操杀掉,首级被送往许县(今许昌市)悬挂示众。

如吕布这样的骁勇之才,如果能为人所用,则他将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如果不能为人所容,则惶惶如丧家之犬,轻易地为人所击败。

当然,骁勇之才并非都是有勇无谋之辈。如三国时候的赵云,便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

建安二十五年,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曹操很生气,于是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

曹操事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成千上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便领军出击,当时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着黄忠一起出击。但是黄忠的军队过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赵云担心会生出变故,便带着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不料,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

危机时刻,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曹军散而复合,赵云突围而出并退入蜀军的营寨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此时曹军已追至蜀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蜀军偃旗息鼓。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不仅胆略过人,而且善用计谋,且政治上也有远见。当刘备准备为关羽报仇的时候,赵云清楚地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一名武将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是很不容易的。

人才皆由磨炼而出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贫穷困苦更能激发出一个人的斗志。凡是在困苦、挫折的环境中没被击倒,并且更加奋发自强者,都有百折不挠的韧性和坚持到底的毅力。恶劣环境的一再试炼,也提升和强化了他的能力与见识。所以成功者不会受到失败和挫折的羁绊,相反,他们能将人生中遭遇的种种不幸,化作成功的经验和动力。

司马迁笔下的“倜傥非常之人”无一不是经过磨炼而出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其中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他的思想和成就与他一生的磨炼不无关系,所以有人说,孔子是“炼”出来的。

孔子幼年丧父,15岁便志于学,17岁丧母,27岁开私学,虽一生热衷政治,周游列国,但时运不佳,历经磨难。

孔子在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我已经老了,恐怕不能帮你了。”孔子求救无望,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鲁定公九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这一年,孔子已经56岁了。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二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按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一生都在推行其政治理想,到他去世之时仍然不得志。虽然他的主张在当时没能实现,但孔子的儒家思想却贯穿了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其影响甚至走出国门,在中国周边形成了儒家的文化圈。孔子在政治上的不得志或许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幸运,他的磨难史也成为了一种精神遗产供后人享用。

曾国藩自称天分并不十分高明,他曾经说:“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中庸》所谓‘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勉强功夫也。今士人皆思见用于世,而无用世之具。诚能考信于载籍,问途于已经,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试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进,才亦渐充。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说的就是从磨炼中出成就的道理。

曾国藩注重特意去磨炼人才。对于可造之才,曾国藩在培养上所花的精力可谓不遗余力。他认为“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人才以培养而出,器识以磨砺而成”。曾国藩一生以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乐趣。他说君子有三乐,第一乐就是拿一本书高声朗诵,声音清脆我心里非常高兴;第二乐就是鼓励别人使得别人每一天都在进步;第三乐就是勤劳,辛苦一天后躺在床上感觉很快乐。

同类推荐
  • 把你的人脉做足

    把你的人脉做足

    本书通过大量的故事生动地阐述了现代人如何才能做足自己的人脉以及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应当掌握的技巧和策略,完全可以成为广大读者朋友社交和处世的指南。细细地品读你手中的这本《把你的人脉做足》吧!它会为你的人生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让你成为一个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的人,获得越来越多的朋友,在事业和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不断走向新的高度!
  • 别让人生留遗憾

    别让人生留遗憾

    本书由上百篇震撼心灵的美文与人生感悟所组成,包括人生仅有一次,一定要好好活着亲情重如泰山,感恩父母不能等相爱是缘,错过一时就错过一生等。
  • 恐怖历险故事

    恐怖历险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课外阅读读本,选取世界上成功探险英雄的历险故事,鼓励青少年勇于探险。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夏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夏

    生活也许不能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人生也许不是每天都能如意顺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每天给生活一缕清风,每天给心灵一次放假,每天给生命一帖处方,每天给人生一个惊喜,每天给自己一片阳光……
  •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常人们说某某人“会来事儿”。大都是一种肯定性的评价。可以说,学会来事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门深谙人情世故的学问,是一门以精通实用社会学和心理学为前提的大学问。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会使自己少吃亏。少碰壁。少栽跟头。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在社会上常立不倒和百战不败的人才。
热门推荐
  • 核灵

    核灵

    人类最有效,清洁的能源是什么?核能!人类最强大,最终极的武器是什么?核武器!这是一个核能发展到最巅峰的世界。……异国的百万铁甲,越过边关而来!钢铁黑色洪流,吞噬灿烂星空!罪恶之渊旁,莽莽国土上,在这个无名小镇里,少年和他的伙伴们,开始了一次危险的实验…………核,是源头,也是终点。
  • 希尔童话

    希尔童话

    这个希尔不太冷!当格兰特.希尔融合了21世纪中国篮球迷的记忆那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90年代,希尔见证了乔丹最后的辉煌;20世纪初,希尔和OK组合角逐联盟主角;退役前,希尔是詹姆斯,韦德,安东尼超越的目标;他就是独一无二格兰特.希尔!他温文尔雅,但是蔑视权威;他重情重义,但是绯闻缠身;《希尔童话》在冬天来临前登场,为我们送来一缕阳光......
  • 许愿人生

    许愿人生

    李毅,一个普通高中的学生。在所有人眼中,考上二本大学已经很不错了,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已经是万幸了。然而在李毅的心中,有些一着鸿鹄之志。开始努力。从此,闪亮亮的人生开始了。
  • 孟三山

    孟三山

    碧波天上涌,流云水中来;满目盈盈皆青翠,何必忧忧满心怀。人到中年,本以为此生将浑浑老矣,却不料误入仙山。护树碑上留名,看到的却是一场平静背后的乱战。本以为活着就为了落叶归根,然而登到高处才明白,你若求安求稳,必有万千人阻你。既然如此,我必踏平前路,翻手为天。三山之中皆念我名,威名也好,凶名也罢。九州之上,我所过处,必是乐土......
  •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 痒

    暗恋,明恋,三角恋。超乎想象的好,超乎想象的坏,超乎想象的心痒难耐。
  • 崩仙逆道

    崩仙逆道

    古老洪荒大陆,埋葬了多少秘密。曾经仙道的文明已经逝去,而如今是科技的横行时代!有强悍天穹战甲,动辄屠神灭魔;有憾世时空要塞,泯灭圣灵妖皇。人族,以科技的文明对抗洪荒大陆诸多强悍种族,无往不利。而他,就是出生在了一个没落的修仙世家之中…这一世,科技横行,神魔咆哮,而我,却要一己之力,重镇天地,证明昔日仙道的不朽荣耀!
  • 乖乖向前冲

    乖乖向前冲

    杨朝佟:“咳!小乖,你相信世界上有龙吗?”云小乖:“……外公,你老糊涂啦?你房间里不是放了很多吗?”杨朝佟:“……”那是模型……白兰:“其实,白宵还是很可爱的。”云小乖:“恩,确实是可怜没人爱!”白兰:“……”不用这么直接吧……骆律川:“我觉得我们以前见过,在前世!”云小乖:“我虽然不认识做医生的朋友,但我知道哪有医院。”骆律川:“……”没这么诡异吧……风落黎:“……。”云小乖:“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没事,我以前在学校是长跑冠军,你不用等我我会一直追着你的!”风落黎:“………"其余众人呐喊:“小乖乖!”谭西凡VS楚凰蓝:“向前冲!”嗯,应该是轻松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