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1300000083

第83章 作为军事家的范仲淹

在我国北宋王朝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伟大的改革家兼文学家:一个是王安石,另一个就是范仲淹——他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主持了庆历新政。其实,范仲淹还是一个军事家,可能是他在政治上、文学上成就太大,而使人们较少论及他在军事上的贡献。这里仅就他在陕西防御西夏的战争中的功绩作一介绍。

西夏是11世纪初我国党项族贵族在西北地区建立的政权,同辽、宋、金相继并存近300年之久。宋朝建立后,宋太宗想铲除党项的割据势力,激起了党项贵族的反抗。宋太宗和真宗时期,宋夏间经常发生战争。西夏多次打败宋军,不断向四周扩张;到仁宗时期已占今甘肃的大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宋朝不得不封其首领为定难节度使,承认西夏的地位,才使宋夏战争基本停息。仁宗天圣十年(1032)西夏主元昊即位,逐步建立了中央专制王权。景祐五年(1038),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建都今宁夏银川市,又准备向宋朝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这时宋朝虽然远比西夏文化发达、经济繁荣,但军事上极其虚弱,而且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屡屡失误。宝元三年(1040)正月,元昊围攻陕西延安,大败宋军,陕西危急,朝廷震恐。宋朝乃启用韩琦、范仲淹主持陕西防务,保卫西北边疆的安全。

范仲淹到陕西后,根据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的战争原则,审度西夏是军事上的强国,地域上的小国,经济上的穷国;宋朝是军事上的弱国,地域上的大国,经济上的富国等敌我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制定了“守边城,实关中”的防御战略。他竭力反对对西夏发动战略进攻,认为西夏境内多沙漠,一旦进兵,粮草运输十分困难,很容易受到敌人邀击,使大军处于师老粮匮的境地。他还认为,以太宗时期的精兵宿将尚不能取胜,像现在这样薄弱的兵力就更无获胜的希望。

范仲淹的战略防御,并不是消极防御,而是主张攻守结合,守中有攻,在战略防御中开展战役进攻。他根据在宋、夏犬牙交错的边界中,宋军的防线没有形成整体,被敌人切割成许多不连贯的防区,不能相互救援的态势,主张近攻,占领宋、夏交界的战略要地。这样,既可打掉西夏进攻宋朝的桥头堡,又可加强宋军的整体防御战线。康定二年(1041),范仲淹任延安长官时,就在敌我犬牙交错的军事要地修筑城寨。同年四月范仲淹调往陕西耀县,继任者庞籍继续在控制敌军出入的地方修筑了一些城堡,使延安的安全有了保障。庆历元年(1042)正月,范仲淹任甘肃庆阳长官时,又修筑了一些城砦,屏障边城。他在马铺寨修筑的大顺城,就是著名的军事城寨。马铺寨是地处西夏腹心的军事要地,与西夏军队控制的金汤、白豹二寨互为犄角。范仲淹极其迅速地密遣儿子范纯佑和少数民族首领赵明占据其地,然后派大军偃旗息鼓随行其后。诸将还不知所向,到达目的地始令筑城;旬日之间大顺城筑成,敌人方才发觉,虽派三万骑兵来争夺,可是为时已晚,被宋军击退。从此,白豹、金汤的敌人再不敢轻举妄动,终于阻止了西夏对庆阳、环县的进攻。

作为一个政治家,范仲淹在陕西防御西夏进攻时,特别注意争取用和平手段来解决国内的民族战争,依靠和团结少数民族共同反对国内民族之间的掠夺和残杀。康定二年(1041)正月,范仲淹曾在《答元昊书》中分析战争给双方带来的痛苦,指出继续进行战争会带来的灾难,以及和好相处会给西夏带来的好处,希望元昊坐到谈判桌上和平地结束这场不义的战争。当元昊拒绝和平建议后,范仲淹便把主要精力用来团结羌族人民共同反对元昊的掠夺战争。在宋夏边界横山一带的羌族人民,勇猛善战,是宋夏双方都要争取的力量;其地又是双方都要占据的战略要地。宋朝占据了横山,依靠横山一带的羌族人民,就能凭高踞险,下瞰沙漠,列置堡障,派驻军队,据守险要,西夏军队就难于越过横山进攻宋朝。但在宋真宗时宋朝放弃了横山战略要地,而且掠夺杀戮横山一带的羌族人民,激怒了羌族群众,使其投靠元昊。元昊则利用横山一带的蕃部作为攻宋的向导和前锋。针对这种情况,范仲淹把团结横山一带的羌族人民作为当务之急。他亲自巡视边境,犒赏诸羌酋长800余人,阅人马,立条约,明赏罚,深受羌族人民的欢迎。他在接待羌族酋长时,信任不疑,引至卧室,撤去警卫,推心置腹,以诚相待。羌族酋长送来儿子当人质,他都视若贵宾,出入自由。对因战祸逃亡的羌族人民,则拨给土地,贷给粮食、种子、牛具,使其能够恢复生产,各安家业;凡遇敌人进扰,又令退保城寨,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边界上的羌族群众都对他心悦诚服。因为他是龙图阁学士,都亲热地称他为“龙图老子”。过去被元昊引诱参加反宋的羌族人民都纷纷归附宋朝,“自是始为汉用”。在此基础上,范仲淹进一步组织沿边羌族人民为“蕃兵”,委任首领为蕃官,由官府发给少量钱物,配合宋朝军队防御边境。这些蕃兵熟悉当地山川地形,能吃苦耐劳,勇猛善战,他们从西夏的部队中投归宋朝,就分化瓦解了西夏的军事力量,壮大了宋朝的军事力量,改变宋夏双方的力量对比,还节省了大量的军费开支。

范仲淹尤其注意依靠边区汉族人民反对西夏的进扰。他免除因战祸逃亡人户的赋税,保护其家业财物,招还流亡,使沿边汉民逐渐归业,发展生产;同时还组织沿边汉民为土兵,配合官军作战。土兵又称“乡兵”或“弓箭手”,是从陕西人民中征发的民兵。这些土兵,生长边寨,长于骑射;为了保乡卫土,作战勇敢,比正规军的战斗力还强。

在军队内部建设上,范仲淹总结宋夏战争宋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将佐之中,少精方略,或因门第,巧于结托,以取虚名,或出军班,昧于韬钤。”范仲淹认为,这些人不懂军事,不练士卒,唯知固禄求宠,用他们去统率千万士卒打仗,无异驱群羊而搏猛虎。所以他特别注意选拔将帅,要求将帅必须是智勇双全,既具备军事理论知识,懂得兵法和用兵打仗的方略,又要有实际作战的武艺和经验。他在负责指挥陕西战争期间,对弓马精强、熟悉边事而不曾学习兵书,不知为将之体的人都不提拔为大将。他建议朝廷设置武举,培养将才,使臣僚中有学识的人、生员中有好读书的人、认识文字而又机智武勇的将佐军员,读孙、吴之书,知文武之方,以任安边之任。他对行伍出身的武将狄青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特赠送他《左氏春秋》,勉励其学习历代文武之道。狄青在范仲淹的鼓励下,发奋读书,精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其他如种世衡、张亢、范全等,都得到范仲淹的提拔和奖励,在反对西夏进攻的战争中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范仲淹在将帅的使用上,主张授予将帅选择时间、地点捕捉战机和处分军政的权力,反对授予阵图、内臣监军的制度。授予阵图、内臣监军是宋初就建立的防范武将、限制武将兵权的制度。凡将帅在前方打仗,都由皇帝制定作战方略,授以阵图,派遣内臣监督,指示将帅必须按皇帝的部署和阵图行动。如有更改,必须千里禀命,报请皇帝批准。它使前方将领有统帅之名而无统帅之实,在兵贵神速、变幻莫测、胜负契机转瞬即逝的战场上被死死捆住手脚,处处被动挨打。因而在太宗、真宗、仁宗时期都打了很多败仗。范仲淹到达陕西后,看到陕西战场因授予阵图、内臣监军而造成的战争失败,就向皇帝多次提出前方将帅打仗由皇帝在京师控制的危害。他说:大敌当前,重兵在握,前方将帅却不能根据敌情变化,独立自主地决定进退攻守,哪能打好战争?在范仲淹和其他边臣的一致要求下,1041年,北宋朝廷终于部分下放了指挥战争的权力,把陕西划分为四个军区,委任范仲淹、韩琦、王沿、庞籍分任四个军区的统帅。各个军区之下的部署统万人,钤辖统5000人,都监统 3000人,分守各地。范仲淹则把延安的驻军分为六将,每将统3000人,分部教练,视敌人多少出兵抵御;改变了过去不量众寡,官小先出,官大后出御敌的做法,从而在鹿延军区建立了新的统兵体制,受到人们的称赞。

范仲淹治军纪律和赏罚特别严明。他整顿军队,淘汰老弱怯懦,选留强壮勇敢的士兵,重新编排,指派专人负责统率和训练。他奖励勇敢杀敌的将士,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他对违法兵将的处罚毫不留情,对犯罪逃亡的士兵,立即追捕斩首;对冒占士兵军功为己有的将校,则以“夺战士死战之功,误朝廷重赏之意”而处死;对克扣士兵粮饷的将领,则以战争之际,士兵冒死亡,忍饥寒,减克军饷实属难容而杀头。他自己则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当延安新遭兵祸,孤城与敌相接,人心惶惶,争相逃命,朝廷派往延安的长官个个推诿,逃避上任之际,范仲淹到达陕西后,就自告奋勇兼任延安长官。他深知自古将帅与士卒同安乐,则可共忧患而为国家所用。他看到边防士卒生活艰苦,经年累月不沾肉味而食粗糠,就“士未饮而不敢言汤,士未食而不敢言饥”。哪怕是喝一口水、吃一口饭,都要让士兵先喝先吃。朝廷赏赐给他的金帛,他都分发给士兵。因此,人心悦服,将士用命。

尽管范仲淹以一个正直政治家的素质,在以诡诈为能事的战场上,不长于阴谋和诡计,但他以天下为己任,奋身戎伍,勤于学习和思索,殚精竭虑,在三年之间很快熟悉和掌握了边防情况,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战术,从而加强了战备,稳定了战局。陕西边境的民谣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元昊发动的反宋战争,虽然打了几次胜仗,却死亡疮痍相半,人困于点集,财力不给,民怨沸腾,终被迫求和称臣,结束了反宋战争。

范仲淹防御西复的功绩,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注意,从而把他推向了主持中央朝政的政治舞台,使他得以着手进行庆历新政的改革事业。从这种意义上讲,正是范仲淹防御西夏的成功,才使他有机会成为北宋的伟大改革家。

《文史杂志》1991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的字条

    毛泽东的字条

    本书收录作者在大陆出版的《文艺报》、《中国电视报》、《中篇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人民网、楚汉文学网等及香港出版的《文艺报》、《中国文学》等76个单位刊载的作品。体裁有小说、散文、诗、杂文、随笔、评论等共165篇,有26篇获奖。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
  • 温暖人心的灯光

    温暖人心的灯光

    《温暖的故事:温暖人心的灯光》为著名故事作家李洪文先生的温暖故事集。其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矫折百变。里面有令人心里发暖的温情,里面有令人如沐阳光的亲情,里面有春天般的励志……《温暖的故事:温暖人心的灯光》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一定会在故事中,忘记烦恼和忧愁,并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一起插上故事的羽翼,遨游在故事的长河中吧!……
  • 一个女人的梦

    一个女人的梦

    本书是苏菡玲的散文集,作者以审美的眼光、耐心的观察和细腻的感受,叙述女性视角下的现实世界,着力挖掘人性之美。其语言简洁,禅意浓厚,充满哲理。
  • 人生自是有情痴:那些时光深处的情种

    人生自是有情痴:那些时光深处的情种

    《人生自是有情痴:那些时光深处的情种》讲述历史上帝王与才子中著名的情种的爱情故事,作者在确凿史实的基础上,用动人的笔法演绎那些时光中不曾褪色的爱情悲歌。
热门推荐
  • 武道三国

    武道三国

    龙组成员穿越异时空三国成了郭嘉,这时代还会按照历史的脚步吗?各大武林门派把持朝政,天下就是一个江湖,黄巾魔教危害武林,使江湖进入混乱之渊,天下正派群雄并立,名门正派的背后到底影藏着什么?
  • 剑与魔法死循环

    剑与魔法死循环

    如果对手太过弱小,游戏将会索然无味,如果对手足够强大,那么我必然全力以赴。
  • 仙魔变

    仙魔变

    六十年前,一个中年大叔带着一条长得像癞皮狗一样的麒麟和一头长得像鸭子一样的鸳鸯第一次走入了中州皇城。那一年,这个中年大叔穿过了山海主脉,穿过了四季平原,走进了青鸾学院。六十年后,林夕坐着一辆破旧的马车,从鹿林镇穿过半个云秦帝国,一路向北,行向青鸾学院…这是一个有关帝国和荣耀,有关忠贞和背叛,有关青春和热血,有关一个怀着与众不同目光的少年,有关一个强大的修行学院的故事。
  • 护短师傅:嚣张徒儿萌宠兽

    护短师傅:嚣张徒儿萌宠兽

    推荐新书《绝色小痞后:妖孽邪帝,用力宠!》妖孽到人神共愤的师傅,嚣张到神魔惧怕的徒弟,搅起满天下的风起云涌:“师傅,有人喜欢我!”“灭了!”“师傅,有人想娶我!”“爆了!”还有九幽魔族来抢亲?“乖徒儿,废了他,为师带着亿万嫁妆嫁给你!”
  • 权倾弃妇

    权倾弃妇

    在现代刚被未婚夫背叛抛弃了,连劫难后的穿越,还是一名弃妇,而且还是顶着贵妃头衔的弃妇,什么?不对?又成王爷的弃妇了?总之就是难逃弃妇的命运,汗,唉,为什么真心的付出,换来的总是利用、欺骗、背叛,那就让我从今绝情绝爱,做个爱情的旁观者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The Aspern Papers

    The Aspern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璃卿城情

    璃卿城情

    公元305年,五国并起,硝烟不断,各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所到之处,无不硝烟四起。本来生活在村庄里的母子,却因为无情的战争,而阴阳两隔,被迫流离的他来到了盛京,遇到了与自己命运纠缠一辈的盛炎和玥璃,长大之后,原本的友谊全部都变了味,朝廷之上的夺位之争,爱情之间的纠葛,国家的命运,平复四起的战争。朋友,还能是朋友吗?
  • 叶底青梅

    叶底青梅

    在她还是江阳公主的时候,她以为她很了解叶少钧。到底也是青梅竹马呢,当她成为了谢纨纨之后,她发现她根本不了解叶少钧了。说好的青梅竹马呢?谢纨纨哭笑不得的想:换了个身体重新活过来的明明是她,可更不一样的,怎么反倒是叶少钧呢?
  • 佛一百八名赞

    佛一百八名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剑屠天

    傲剑屠天

    万古之前的一战,无数神尊陨落,无数神器散落各界。华夏第一特工萧阳,因为守护一个受损的神器穿越到了斗魂大陆。斗魂大陆,却是上界尊者收割魂力的养蛊之地!斗魂大陆上不管多强大的存在,最终的结果都只是被上界尊者直接噬取修为,身死道消,永无轮回。萧阳不仅要与人斗,还要与神斗,与魔斗,与天斗!萧阳不仅要战斗,还要面对那绝世的美女,高贵的公主,冷艳的妖女,妩媚的仙姑……以吾本心,快意世间。神若不顺,弑神灭道!天若不从,傲剑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