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1200000005

第5章 记徐正端

为屈原守灵的诗人

乐平里是一个风景绝秀的山间小盆地,盆地的中间是一座山丘,山丘之上是春花秋草和青翠的橘树,这个山丘就是三闾八景之一——伏虎降钟,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钟堡”。“钟堡”上是一座屈原庙,它坐北朝南,飞檐高翘,雄峻壮美。屈原庙屹立于钟堡之上,就像屈原端戴的冠冕。

屈原庙里住着两个人:一个是屈原(塑像),另一个就是为屈原守灵的老人徐正端。徐正端住在庙里右侧的一间简陋的厢房里。他支了一张铺,立了一个灶,带了一柜子书,就这样安安静静地住下来,这一住恍惚间就有了几十年光景。

徐正端住在庙里,陪伴屈原的孤寂,守护伟大的诗魂。每天早晨当浓浓的草莓汁一样的太阳从窗格子里钻进来的时候,徐正端就起床擦一把脸,走进天井,数一阵空中飘浮的浪漫彩云,然后打开大厅的门锁,开始为洁白的屈原除尘。本来屈原是傲世独立、洁白无瑕的诗人,是不需除尘的,但因为世俗的尘埃总是不会饶过任何一个人,所以徐正端老人便将为屈原除尘、保持洁白的躯体定为每天最主要的功课,他要让这位伟大的诗人放射出永久的、洁白的光芒,让游人瞻仰。

除尘之前,他在诗人的面前,虔诚地点燃一炷香,让这炷香梦幻般悠悠地袅起一缕一缕的诗意之后,便轻拂慢抹,用温暖的孝心擦拭屈原皮肤上的微尘。诗祖啊,这时你的感觉是不是洁白的雪在飘落?是不是有一些细得不能再细的太阳刷在你的身上?

静静地为屈原除尘,默默地在导师面前诵吟《离骚》,这是徐正端最幸福的时刻。徐正端已离不开屈原庙,离不开屈原。这样的幸福时刻他要天天拥有。

除了为屈原除尘,他还有一些事情要做:

比如打扫庙宇。他把庙内庙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他要把生活中的一些世俗的事情扫到一边,腾出干净的地方让宾客坐下,让洁白的雪落下。

比如培植橘树。屈原不是写过一首诗叫《橘颂》吗?这首诗是颂家乡的橘呢!他不能对橘树马虎,要用尽心思去剪枝、去施肥、去呵护它累累的果实,让这些橘树的根深深地扎在诗的沃土里。他还要去培植兰草兰花,这是屈原最心仪的花草,他也很疼爱,要浇水要去杂草,还要把屈原写兰草的诗句背一背。

比如联络骚坛诗友。老人想念哪位诗友了,就写一首七律或绝句或骚体诗,以表达想念之情,送给友人。诗友的和诗,他耐心玩味,珍藏起来,用毛笔又誊写一遍,编入诗丛。屈原庙是骚坛的笔会中心,老人则是骚坛诗友的轴心,一切联络都自老人始,也自老人终。

徐正端永远不忘一年中的两个日期,一是正月初七屈原的生日,再就是五月初五骚坛笔会诗人节。正月初七,徐正端总要买来一挂鞭炮,在庙里放上一阵子,在屈原的生日里与屈原共度良宵。屈原的生日乐平里的人记得,他记得。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屈原投江殉难的日子,同时也是乐平里泥巴腿子诗人们到庙里聚会吟诗的日子。这一天,徐正端要早早起床,在厨房里准备茶饮和酒馔,以迎迓他的诗友们。他看到敞着衣衫、卷着裤管,大口大口吧咂旱烟的诗友们陆陆续续从毛狗子道上走来的时候,就兴奋不已。这种兴奋并不是因为他和这些诗友曾在一起耙过田、栽过橘、砍过柴禾,而是因为他们共同拥有写诗这一特殊的志趣,是“诗”把他和这些农民兄弟紧紧粘在一起。诗会结束后,徐正端就把骚坛诗友们的诗留下来,用毛笔楷书仔细誊写,然后装订成册,他整理的《吊屈原专集》有一千多首。这些专集,每个字、每个标点都凝聚了他的心血。

徐正端自己也写诗。他主要写骚体,他写的骚体诗真是韵味十足呢!

时维五月兮,节届端阳。

蒲艾高悬兮,驱邪迎祥。

楚天默哀兮,素冠素裳。

竞渡龙舟兮,吊古忠良。

争投角黍兮,遍撒江湘。

饫餐水簇兮,圣体勿伤。

年年此日兮,大地茫茫。

骚人墨客兮,萃聚一堂。

笔呼墨号兮,洒洒篇章。

追溯高节兮,爱国之光。

孤忠夙愿兮,美政兴邦。

今世今朝兮,祈公鉴赏。

在庙里读诗与写诗都是非常冷清的事业,尤其是冬天,雪降落到诗人的生活中,诗人就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偶尔远眺一番被雪覆盖的村庄和田野,便又回到暗淡无光的炉边。在炉上烤几个红薯和土豆,黑凳上放上一小碟腌菜和一小碟花生,便悠然喝酒。喝酒时除琢磨一两句诗外,也想一些人和一些事。想得深远的时候,眼角里冷不丁地落下一两滴浊泪来,是不是谭光沛、杜青山两位诗友逝去的身影又在他心里翻滚了?是不是骚坛将面临后继无人的景况令他忧郁和心碎?

尽管庙里是如此的单调乏味和冷清枯寂,但这位八十多岁的老诗人,好像看不出要走的迹象。还在积极地准备柴禾,还是很有规律地开关庙门,也信心十足地观察着日月。他可能最终要老死在这里。

守庙人的心事

徐正端住在屈原庙里,扫庙、写诗、为屈原守灵。这是他为自己晚年选择的事业。

前些年,他悠然自得。天亮打开庙门,傍晚关上庙门,一日之间还做些跑进跑出、迎往送来、抄抄写写的事儿。他不认为这很无聊,他觉得充实,惬意,也是最乐意的事情。有人说:“像个老和尚。”他也懒得去辩驳。

这几年,他有些忧郁了。仅仅把个庙门守住有什么用啊?他要守住的是屈原的灵,是屈原的魂。徐正端最大的心思,就是要将屈原的思想在乐平里传下去。自己已至耄耋,是要入土的人了,还能守几年庙呢?写诗还能写几年呢?灵气已经飞逝,才思也已枯竭,说乌呼哀哉,就是一口气接不上来或眨一下眼睛的事儿。但是屈原的诗作要传下去啊,继承屈子遗风的骚坛要传下去啊!这是大事啊,不能马虎的。要传下去,就是青年人的事了,这让徐正端感到忧虑。当务之急,是要拉携几个青年娃子,传递骚坛的香火。

他的重点不在读诗写诗了,也不是整理骚坛诗集了,而是在寻寻觅觅,找寻能读会写的好苗子。这是火烧眉毛的事儿。

只要是棵苗子,徐老就会去精心地呵护他、浇灌他、亲近他,教他读屈原读楚辞,教他写骚体诗、格律诗。但是现实让他沮丧。一个女孩子,写诗填词已入门,也能在端午诗会上登台亮相了,却走了,到北京去做了保姆。几个后生,徐老手把手地教,都有了长进,写出的诗像模像样了,但也难耐写诗的寂寞和生活的贫困,鸟儿一样扑楞楞飞了。这让徐正端极度的落寞和沮丧。心血白费了!要教一个人由不能读懂《离骚》,到能读会背,由不能写诗到会写,由平平仄仄到上下去入,不知要费多少口舌、耗多少脑筋、熬多少夜。煮熟的鸭子都飞了,他的心是多痛啊!当然,他也明白,乐平里穷,农民最需要的还是糊一口嘴!穿一身衣,需要的还不是写诗,也不是研究屈原。如果他们关心屈原的话,不是关心屈原的本身,也不是屈原的“求索精神”。“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精神世界离他们还是很远很远的。他们真正琢磨的,是屈原故里的旅游会不会火热,乐平里的大规模开发什么时候开始,也就是说屈原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实在的东西。如果这一切都是虚幻的,青年人还是会走的,会毫不犹豫地丢下楚辞和写的诗稿,会撇下徐老头子的。诗毕竟换不来粮食,更不能鼓起腰包。这些和徐正端的想法都是相去甚远的。

徐正端,心仍然不死。他去叩小学和中学的门了,找校长商量在学校开办“楚辞课”,在老师中结交诗友,在学生里找好苗苗,这是他残存的希望。校长和老师们也还是热情的,也经常请他去讲楚辞讲屈原,也乐意让学生到庙里去听一听、看一看。这让徐正端宽心,打心窝子里高兴。后来,学校对开办“楚辞课”也渐渐冷了,停了。因为楚辞课不能给学校带来教学成绩,也不能给学生带来中考分数,学校得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转,不转不行,不转学生就得吃亏,误了学生的前程,谁担得了这个责任?徐老又茫然了。如果不找几棵好苗子,骚坛将会倾覆,诗也将是一片废弃的旷地,再也不是一片绿洲了。徐正端是真正在忧虑骚坛的事了。

徐正端在离屈原庙几十步的地方,买了一栋房子,还买来一些长条板凳,办起了“离骚径院”,讲屈原的作品、屈原的故事,讲三闾八景的传说,也讲骚坛的精神。“离骚径院”是极其简陋的,不像个讲课的地方,但他讲这些东西却是滔滔不绝的。有时学生来听,有时游客来听。只要有人来听,徐正端就来劲、兴奋,口若悬河。他找到了寄托。

“离骚径院”热闹了一阵子,又冷冷清清了。好长时间没有人光临。不过这种景况老徐早就预料到了。

是把“离骚径院”的门关上还是一直就这样开着呢?徐正端有些犹豫了。

小孙子开始读小学,徐正端牵着他的手常在乐平里的沟壑里转,在田畦上遛达,给他讲屈原小时候的故事,背屈原的诗给他听,也常把他留在庙里做伴儿。他对小孙子说:“上不了大学就在村子里待着啊!”

每天关庙门的时候,徐正端总要坐在高高的门坎上看一阵日落,直到另一边升一个弯月。他想:“我死了以后,谁来守庙呢?我的孙子会来吗?”

献给屈原的礼物

屈原庙是座空庙。

一堂一厅,一个天井,两个厢房。除大堂里树立着屈原的塑像外,其余都没有内容。徐正端住进庙里时,觉得不好意思。住进来就是一个家了,这个家空落落的,怎样待人接物?

徐正端是屈原村乐平里人,是村里的小学教师。六十岁退休。退休的当天就进了这座庙,守护屈原和这座庙宇。

其实屈原庙也并不完全是座空庙。晴朗的天气,一炷炷阳光照进来,天井、大堂、大厅和厢房金光闪闪,洁白的屈原塑像也好像抹上了一层金粉,在大堂之上熠熠生辉,这种神韵,显现的是战国时一个志得意满的屈原。阴雨霏霏时,烟雾从大门从天井从格子小窗一起涌入,大庙像一个胀满的气球,雾霭朦胧,屈原像在阴霾中时隐时现,这样的幻影,酷似历史变幻的厚重云块,车马啸啸、硝烟滚滚,屈原振臂、呐喊、问天,他站在时代的尖端拨云驱雾。屈原庙挤得最满的时候是诗会,熙熙攘攘,诗的气息充盈,无处不是飘逸的韵律和平仄。当然,屈原庙里更多的时候是春天飘来的花絮,夏天飞来的蚊虫,秋天弥漫的谷香,冬天落下的雪花。

屈原庙里住进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后,冷清、空洞的屈原庙活泛起来,呆板的屈原塑像生动起来,庙堂内外空灵起来。庙门开与关的吱吱声响传到村头了,比鸡鸣的声音还尖利。炊烟袅袅绕绕地浮起来了,像是插在庙宇上的旗幡。脚步在每个角落踏动,铿铿锵锵,也惊醒了一系列的细小生命。还有了书卷气,墨香盈室、吟诵不断。一个人物的活动是能带动一切的。庙外也进入了四季的正轨,花草该枯时枯,该荣时荣,树木该零落时零落,该繁茂时繁茂。有人能看管这些花红柳绿,收拾残枝败叶,是不一样的。人给这些生命带来更加旺盛的活力。

徐正端自住了进来,就打算不再搬出去,以后几十年的光阴就在这里度过吧!把一切献给这座小庙,献给屈原。他将一颗世俗的心收拢、澄清,静静地放进庙里。过着冷清、孤寂的生活。不是苦读楚辞,就是搜索枯肠写怀念屈原歌颂屈原的诗。他的生命简洁到只剩下关于屈原庙和屈原的事情。

他接待三三两两的游客,殷勤讲述屈原的诗篇和事迹。曾经来了一位博士,和徐老谈论“屈原否定论”,一时徐正端勃然变色,怒不可遏。屈原就出生在我们村里,怎么可以否定?博士没想到徐正端反应是这样义愤填膺,顿时噤若寒蝉,再不理论。徐正端是屈原庙里的守护神,是屈原最忠诚的卫士。他不能让任何人玷污屈原,也不让任何人否定屈原。屈原庙有了徐正端这个人,是屈原的福气,他是献给屈原的礼物呢!

我去庙里看徐正端的时候,他已经待了二十年,八十高龄,头发稀落花白,眼球浑浊目光暗淡。但一说到屈原,他的思维清晰缜密,没有半句废话。他炒了几个菜,请我喝酒。一个平时不常喝酒的人,突然邀人喝酒,兴致极浓,心中肯定有什么话题。喝着喝着,徐正端悲从中来,感觉大限不久将至一般。对我吐露了心思:人已八十,离天远,离地近,守这庙也守不到几个时日了,一生清贫,仅两万多块钱的积蓄,想用这些给庙里留下点什么。我一时无语,默默喝酒。

他退休后的工资很低,老婆也是个农民,儿孙绕膝,这两万多块钱不知是怎样积存下来的。他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颈椎、腰椎也有毛病,需要钱。

他要用这一生的积蓄去做什么?

他已着手去做一件事情。

先花了几个月的光阴,用楷书将屈原的《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二十五首诗歌书写下来,然后请人在外县拖回一车石料,用半年的时间请匠人们铭刻,打成一块块石碑,将诗碑镶嵌在屈原庙的大堂,还买回一块块大玻璃将这些碑罩住,让诗碑永远陪伴着诗人。碑林环绕着屈原塑像,就像忠实的守护者。屈原低头沉吟,迎风徐步。这些碑林就像书简,一一翻开。千古诗篇焕发出光辉。一座空庙顿时变得阔大而充盈。徐正端完成了这桩大事,感觉像完成了整个人生。这可能是他献给屈原的最后的礼物。

每次我走进这座庙,都要在诗碑前踱来踱去走两趟,透过玻璃,诵读屈原的诗句,屈原的忧愤、高洁感染着我,徐正端的义举也感动着我。

同类推荐
  • 美丽山西

    美丽山西

    本书是大型科普系列丛书“美丽中国”的一种。以精准流畅的语言和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三大板块,全面立体地展现了山西省的自然景观,介绍了山西省的经济成就以及文化古迹、民风民俗。同时还设置了知识链接栏目,对相关概念予以解释,以增强知识性内容的普及。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作为一位文学教育家,周立波在文艺教育战线上是革命文学新人的良师,是从延安走向全国的大批青年革命文艺战士的辛勤培育者之一,是包括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内的延安鲁艺同学们永久怀念的授业之师,是学识渊博、深谙艺术真谛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教育家。正是在周立波同志的帮助与带动下,上世纪60年代初,湖南文坛群星灿烂,佳作连连,出现了新中国文学流派——“茶子花派”享誉一时,至今绵延不绝。周立波由此被誉为当代湖南文学之父!
  • 盛澄华谈纪德

    盛澄华谈纪德

    纪德今日已被公认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欧文化演进中最后而也是最光荣的一环。这一位七九高龄的当今文坛宗师,至今仍坚贞地操守着他一生为人与为艺术的态度。他的真诚与“为良心自由,独立,反奴役”的信心使他成为今日最卓荦的中流砥柱,与一切势利的实用主义式的“现实主义”相拮抗。他属于蒙田以来那种人性而柔和,且又无微不至的散文传统;他的“我”,丰富而亲切,虔敬而舒卷自如,最足阐扬法国清明的人性批评传统。和马拉美一样,他是朴素的道德家;另一面,他又和勃朗宁,勃莱克,尼采,陀斯妥易夫斯基紧凝成一支坚强的反中庸常识的精神血统。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热门推荐
  • 亲亲蜜恋:高傲的小猫咪

    亲亲蜜恋:高傲的小猫咪

    “你给我站住!”男人对着女人的背影吼着。“哟,不是说了从此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么,怎么?反悔了,恩?”女人并没有停下脚步,用傲慢的语气说着。没等男人开口她又说道:“不愠不火不冷不热不悲不喜我就是要你看着我的一切我所有的动态都与你无关却又在你身边不吵不闹阴魂不散!”
  • 逆战中华战神

    逆战中华战神

    金仁乾,“逆战”新的王者,父亲是位特战老兵,让他像隋唐“军户”一样,从小练习咏春拳,十四岁就毕业于少年军校本科,作为国家顶尖特战种子选手,十八岁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特种兵大赛,并勇夺冠军宝座。十九岁就挂少校军衔!位卑未敢忘国忧,在世界大战中为国奉献,力挽狂澜。志同道合的特战精英们团结在一起奋发图强,面对各种危机,消灭强敌、保护弱者。亲情、友情、爱情,人性的闪光在末世的黑暗中愈发熠熠生辉。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创造美好新世界之赞歌。谨以此故事纪念历次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普通官兵们,和赞颂正在为国家奉献的全体官兵!
  • 冰域

    冰域

    无助的少年是否能找寻一切的真相?无奈的性别伪装能否改变他自己?充满未知的学院他能否制霸?他只等待着那日他破空而去。。。。
  • 菩萨戒本宗要

    菩萨戒本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幻魔法

    幻魔法

    魔法的世界!神奇的世界!充满未知的世界!……“嘎嘎嘎嘎,看我抓到了什么!一只落单的魔法师!”……“听说去掉头其他的都可以吃!不过那都是以前的说法,说不定头也能吃?”……“要被吃掉啦!”……
  • 青铜镜下

    青铜镜下

    高中生严巧是个性格懦弱、内向自卑的孩子。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她在学校备受欺凌,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一次偶然的机缘、一面神秘的古镜、一个白衣的翩翩少年,将她带入了一个似曾相识的神秘世界。在此,各种光怪陆离的经历使得她渐渐由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蜕变成玩世不恭、艳冠群芳的风流才女……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清代野记

    清代野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父母怎样教,孩子才优秀

    父母怎样教,孩子才优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孩子走过泥泞、走过荆棘、走过高山、走向成才的领路人,广大父母责任重大。他们需要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与艺术,悉心地培养孩子。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对孩子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11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才。本书通过精辟的阐述,独到的分析,以及很多生动真实的家教案例,如春风细雨般地启迪广大父母:怎样点燃孩子的理想之火,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与求知欲;如何提升孩子的智慧,指导孩子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如何发挥孩子的优点,同时把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如何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
  • 转世之倾城公主

    转世之倾城公主

    仙魔两界公主重生人间,从出生那天起,姐妹俩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从小失去最爱的妹妹,变成双面人。在家人面前的她是可爱活泼的。但在外人面前的她却是冰冷如山,成为世界第一杀手,嗜血公主-沐之晴,拒人于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