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1200000023

第23章 庙里来了个木子夷

木子夷来到屈原庙时,正是乐平里桃红李白春暖花开之季。他喜欢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还有满山满坡的芬芳。他喜欢屈原庙前的那棵参天的黄楝树,还有那飞来飞去的鸟。他喜欢乐平里的这座屈原庙,还有庙里的老诗人徐正端。

他来时只带了几箱子书。他也要住进庙里。徐正端将一间厢房打扫一番,从家里给他带来棉絮、被子和日常用品,让他住了下来。俩人饮食一样,起居一致,脾性相投,性格相似。

木子夷自前几年取了一个睾丸,身体就像秋天的黄楝树,干干枯枯的。说话也尖声尖气,比鸟声儿还要尖,看上去是个病病歪歪的人。他寻到这样一片好风水,寻到这样一座庙,算是找到了福地洞天。成都虽然也易居,但找不到这样的地方。

他来这里确实是图个自在,图这里的风景、气候。

也不全是,他想完成一生的心愿。

他是成都医科大学的一名医学教授,热爱屈原,热爱楚辞。很多的光阴都花在对《天问》的研究上。 退休前,忙忙碌碌,研究屈原,零零碎碎,退休后,他有了充裕的时间,可以着手写他的书。他把楚辞带进了屈原庙,也把《追思屈原》的写作大纲带进了庙里,这是他正准备写作的一本书。每天,远山树丛里太阳还没爬出来,黄楝树上的鸟儿刚刚醒来,他就走出庙门,沿沟沟岔岔遛一趟,吸吸新鲜空气,练练身子骨。山野的花花草草,也格外爽目。成都是没有这样的天然氧吧的。他的写作,和乐平里农家的起居是合拍的。各家炊烟开始飘飘渺渺,他就坐下来,心定气闲,泡杯浓茶,翻资料,读楚辞,写著作。有时在天井里和徐正端边晒太阳边讨论写的东西。徐正端佩服他,楚辞读得深,也耐得住性子。徐正端也借机把自己写的诗掏出来,请教授指点。徐正端的诗,多是骚体,教授很欣赏。他们每天都要切磋那么一两次。这一点,从天井上空飞过的一群鸦雀子是可以做证的,天井上的太阳是可以作证的。累了,俩人一同又练练书法,舒缓一下筋骨。或者,走出庙门,到黄楝树下纳凉,说些黄楝树的话题。

黄楝树是棵古树了,与屈原庙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了。树冠可以庇荫庙门前的一大片草地。太阳不透,雨水不漏。骚坛不在屈原庙天井里开诗会,就在黄楝树下的草地。草地边沿是一围橘树,之外是参差的树木。黄楝树,一把齐天高的雨伞,它为屈原庙和周围的事物挡风避雨,它和屈原庙一样,也成为全村的一个形象。木子夷惊叹,黄楝树占足了风水。他对徐正端说:“死后,就埋在黄楝树旁,让我的骨头为它作点肥料。”

木子夷的身子骨,好像一天不如一天。走路费力,说话费气,书也写得艰难。但是写作的时间还是雷打不动,村里的鸡鸣狗叫不干扰他,村民吵架骂人也不影响他。实在提不动笔了,他说几句,徐正端就赶忙记下来。实际上,他写书的进度还是不错的,环境好,也没人来打扰他,在屈原的老家写,灵感随时都会涌来,有时写作时激动得笔也发抖。

黄楝树开始飘黄叶了。《追思屈原》写完了,30万字。木子夷精血耗尽,油干灯暗了。成都的家人天天给他打电话,要他回去。他将《追思屈原》书稿交给徐正端,打算回成都。

徐正端将他送到八十里外。

木子夷回成都后,将他的藏书全部寄到屈原庙,上千册,都是研究屈原、研究楚辞和考古的。打电话对徐正端说:“我肯定死在你的前头,骨灰盒寄到乐平里,寄给你,帮我埋在黄楝树旁。”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体娱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体娱探由来

    当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古代人的娱乐和怡情在今天仍然存在,比如诗歌,比如戏剧。但它们是怎么来的呢?本书就是带着这个疑问,进入古代现场,为你解开影响中国人玩乐的器具和秘诀。本书阅读起来颇为轻松,同时史料准确,故事有趣,可以让你在沉醉于历史的海洋的同时,享受丰盛的知识盛宴。
  • 古埃及之谜

    古埃及之谜

    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直至胡夫大金字塔的西南与东北角。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不过,从我们坐着的地方看去,这条想象的对角线如往相反的西南方向延伸,再怎么也不会与第三座金字塔相会,因为第三座的曼卡拉王金字塔坐落在这条延长线稍微偏东的位置上。
  • 书与人

    书与人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之一,是围绕“书与人”展开的读书随笔。分“书与人”、“人与书”两个部分,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中讲述的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感悟,在与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之乐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展示众多作家、学者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及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的光辉。
  • 民俗实用对联(上)

    民俗实用对联(上)

    对联是做为民族传统风俗文化之一,从其诞生起,就一直为历代人民所重视。本书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工商百业三大方面,选取精联、名联百余条以飨读者。
  •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淡淡地向人们诉说着老北京的古迹和风俗以及那些逐渐远去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圣灵极巅

    圣灵极巅

    “天残剑圣之后,龙空大陆再无人封神称圣。”这是一句在龙空大陆流传了三千年的话,一开始,世人只当这句话是流言,可是三千年的时间,竟真的再无人晋升圣阶……世人渐渐清醒,这是一场灾难,一场即将来临的浩劫……毁灭纪元,降临了!“我要活着,大家都要活着。”
  • 校花的王牌杀手

    校花的王牌杀手

    郁闷,辰雄心里非常郁闷,身为一名出色的杀手,年仅18岁就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这时却被老头子逼迫着去做别人的贴身保镖?大好身手无从施展,这样下去有什么意思?然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却接踵而来……
  • 家有小妻:权少老公太无情

    家有小妻:权少老公太无情

    从小定下的娃娃亲,让素未谋面的他们走到一起,跳过恋爱,直奔婚姻。白天,他们形同陌路,井水不犯河水;晚上,他们睡同一张床,夜夜痴缠。军官老公只欢不爱,冷着眼说道,“季凉,爷爷让我们生个孩子。”新婚夜的月光下,她的丈夫搂着另一个女人亲吻,她才知道他的恨从何而起。离婚,堕胎,退学,当兵。一个月的时间,生活已经天翻地覆。三年后,部队里新来了教官。“大家好,我叫程燕西,是新来的教官。这位同志很面熟啊,我们认识吗?”程燕西皱了皱眉,“我脑袋中过枪,失忆了。”季凉眼神骤然紧缩,又淡淡转头,“不认识。”命运真是不公平,我恨你那么久,你却早就忘了我。那就忘吧,永远别再记起我!
  • 御宠天下

    御宠天下

    这是一片神奇的大陆,有着各种种类不同能力不同的宠兽。一些特殊的人,拥有着驾驭各种宠兽的能力,他们被称为御宠师
  • 哑巴新娘

    哑巴新娘

    她愿替孪生姐姐出嫁,成为恶魔的哑妻,饱受蚀骨羞辱和背叛!“连看你我都嫌脏!”凌虐后,他再次摔门而去!但自那天起,他却诡异地对她百般宠溺?可当她甘愿奉送身心时,他竟将她残忍地推进手术室,亲手扼杀亲子!她绝望站着崖边,突然,一双“援手”好心地将她送进了茫茫的大海……
  • 皇城绝恋:誓不为妃

    皇城绝恋:誓不为妃

    紫光镯重见天日,促成一段千古姻缘,却成就了一个弱女子的宿命。他死了,她亲眼见到的,那么这个人又是谁?父皇的遗愿究竟是什么?皇嫂为何会背叛那个对她许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男子?
  • 宝魂

    宝魂

    少年自幼资质低下,为九品资质中的半品,大受周围人的耻笑与白眼。然而少年却闯绝境,死中求生,终于让他得到了可以追逐武道巅峰的机缘......
  • 101号实验

    101号实验

    生命的出现是偶然,又是必然,你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你能做的,就是居安思危。科幻小说《三体》里面的两条定理我很喜欢。一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是文明不断的发展与扩张,但宇宙里物质总量不变。科幻文作家很少,可能是人们忙着挣钱,没有时间去想象;也可能是中国的教育制度,让人们失去想象。但是不管怎么样,想象力是人类进步的必要条件,想都不敢想,科技只会停滞不前。我在做我该做的事!科幻也不是欧美国家的专属。
  • 南疆秘事

    南疆秘事

    高考之后,失意的我来到南疆,没想到遇到了……我的人生就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