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8300000011

第11章 诗歌的青年意气(1)

经过了南北朝的积淀和准备,到了初唐,仿佛春回大地,各种气质的诗人开始纷纷加入到诗歌的创作队伍中来:虞世南、上官仪等人的绮错婉媚,初唐四杰的刚健苍茫,沈佺期、宋之问的注重格律,陈子昂的标举兴寄,张若虚的诗情画意,王绩的闲淡疏豁。他们都从不同侧面完善了诗歌的艺术形式,扩大了表达空间,逐渐形成了开朗明丽的艺术气质,为盛唐诗歌的繁荣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到了玄宗开元年间,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抒写隐逸生活的情趣,表现安逸而宁静的人生理想;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描绘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抒写带有英雄情结的理想气概。与此同时,李白、杜甫等人也先后登上诗坛,他们不仅书写了盛唐士人浪漫自信的个性特征,反映了开元前后的时代气质,也广泛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形成了盛唐气象和诗国高潮。

一、初唐:姹紫嫣红的青春气息

初唐的一百年,诗歌逐渐从六朝纤巧艳丽、追求形式的单一风格中挣脱出来,开始形成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文学创作局面。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后,励精图治,从谏如流,招延文士,制礼作乐,开始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常和大臣们作诗唱和,《全唐诗》就录存唐太宗李世民的诗共九十八首。这位雄风盖世的皇帝,文治武功无与伦比,然而他的诗歌却仍然没有摆脱齐梁余风。虽有一些豪迈的句子,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②等,但多数诗歌还有轻艳柔靡的风气。这当然不能怪唐太宗李世民,而是历史积习使然。明代王世贞就说:“唐文皇手定中原,笼盖一世,而诗语殊无丈夫气,习使之也。”(《明史·文苑传三·王世贞》)

在初唐,确实有些文人仍无法逃出宫体诗的创作传统。虞世南(558—638)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原本由陈朝入隋,隋亡后又做了唐的秘书监。他曾直谏唐太宗不要作宫体诗,但自己却不能摆脱宫体的束缚。他与徐陵曾精心编纂宫体诗,也作了许多应制、奉和、侍宴之作,其文辞典丽而缺少生气。《唐诗纪事》上说唐太宗曾与他唱和,他的诗风自然就不可避免受其影响了。

到了高宗时期,出现了另一位有名的诗人上官仪(约616—664),他在太宗时期就是宫廷诗人。高宗即位后,他做了秘书少监,一度官至宰相。一次,高宗试图废掉皇后武则天,上官仪起草诏书,于是武则天对他深恶痛绝。后来许敬宗就诬陷他和废太子李忠通谋,遂下狱而死。上官仪工于五言诗歌,风格“绮错婉媚”①。由于他官高位显,所以当时有很多人模仿其创作,这些诗歌被称为“上官体”。“婉媚”是说他的诗风柔靡华美,而“绮错”则是指他所用的对偶工切,词汇错落,和谐整齐。上官仪为了写应制诗,进一步规范诗歌的对偶,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六对是总结词语的对偶。它包括正名对,如天地对日月;同类对,如花叶对草芽;连珠对,如萧萧对赫赫;双声对,如黄槐对绿柳;叠韵对,如徬徨对放旷;双拟对,如春树对秋池。八对侧重于诗句的对偶,包括正名对、同类对、双声对、叠韵对、联绵对、双拟对、回文对和隔句对②。他的这些观点不仅总结了诗歌对仗的经验,也为律诗句式的完善作了铺垫。

武则天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王绩等。

“文章四友”是指武后时期的四个宫廷诗人,即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他们身居高位,作品多是应制、奉和之作,所以文辞华丽,继续延续着齐梁余风。其中只有杜审言的文学成就较高。

杜审言(约646—702)才高而狂傲,颇为时人所嫉恨。当时苏味道为天官侍郎,职位比他高。他审理案件时,写了一篇判词,自己对其非常满意,就对人说:“要是苏味道看见我的判词写得那么好,一定会羞愧而死。”他对自己的才能也高度自信,还对别人说,论文章,屈原、宋玉只能当他的下属;论书法,王羲之应该当他的学生。后来他重病,宋之问等人去看望他,他说:“我活着,长久地压着你们也不好,现在我快要死了,只是遗憾没有看到谁能代替我。”杜审言早年在宫廷写过一些应制诗,这些诗的文学成就不高。而他的一些佳作正是创作于他离开京城以后。

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沈佺期(约656—714)和宋之问(约656—712)人品不好。武后专权时,他们曾媚附其内宠张易之兄弟,常替他们代笔作诗。宋之问在张易之被杀后,投靠武三思,又谄媚太平公主。后来他又投靠了权盛一时的安乐公主。玄宗继位后,将他赐死。他们的作品多数是点缀升平,而在武后流放他们的过程中写过一些有实感的作品。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总结了六朝以来律诗的创作经验,“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确立了律诗的形式。

王绩(585—644)在隋曾任秘书省正字,入唐为大乐丞。他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便弃官归隐,整天以酒为伴。其诗风朴素无华,如《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等作品。他的诗歌写景如画,冲淡萧散,不仅一改初唐诗风的积习,而且对五言律诗的成熟也有示范作用,开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先声。

但真正扫荡齐梁余风、树立唐诗风貌的还是“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的诗歌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齐梁余风,但他们批判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人“骨气都尽,刚健不闻”①,提倡诗文革新。他们不仅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而且诗歌风格清峻,刚健有力,对初唐诗风起到了涤荡的作用。

王勃(649—676)的诗文成就在“四杰”之中是最高的,他自幼聪明过人,被人誉为神童。他十七岁就对策中第,做了朝散郎、沛王府修撰。后来沛王与英王玩斗鸡游戏,王勃戏作一篇《檄英王鸡》,唐高宗认为不利于王子兄弟友好,遂把王勃逐出了沛王府。他就到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做了参军,因私藏了一个犯罪的官奴,待官府追索紧急时又擅自将其杀死,被革职。他的父亲也受牵连被贬到南海交趾(在今越南境内)。上元二年(675),王勃渡海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年仅二十七岁。他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早已名闻天下,而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最为大家熟知的。这首诗写朋友离别,一改既往送别诗的凄凉伤感,而是洋溢着爽朗豪迈、乐观向上的精神,显示出少年才子昂扬奋发的神采。而且这首诗歌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初步形成了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为五律形式的成熟作出了贡献。

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们也是初唐著名的诗人。特别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意境优美,将情感、景物、哲理熔于一炉,通过对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优美景致的描绘,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表现出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诗意思考。这篇诗作诗情缠绵曲折,韵律婉转悠扬,语言清新流畅。闻一多先生曾称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②。它还被誉为以“孤篇盖全唐”,成为唐诗的压卷之作。

此外,陈子昂不仅从理论上对齐梁诗风作了全面的批驳,为唐诗指出了健康的发展道路,而且也以他的创作彻底扭转了初唐诗歌徘徊前进的局面。

陈子昂(661—702)胸怀大志,才情横溢,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他十七八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几年之间就把经史百家各种书都读遍了。二十一岁到长安,谁也不认识他。一次,有一个人卖胡琴,要价百万,许多豪贵人物看来看去,不知道这把胡琴的好处,都不肯买。陈子昂突然对大家说:“这把胡琴我买了。”大家很惊讶。陈子昂又对大家说:“我最善于演奏这种乐器。”大家就纷纷请求陈子昂演奏一番。陈子昂说:“你们明天就到宣场里来听我演奏吧!”第二天等大家都到了,陈子昂捧起胡琴说:“我是蜀人陈子昂,写有百卷文章,刚来这京城,在这京城里没有人认识我。演奏胡琴是贱工干的事情,哪里值得我去留心呢?”说着就举起胡琴把它摔碎了,而把自己的文章送给到场的人。就这样,陈子昂巧妙地推销了自己,一天之内,名声就传遍了长安城,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就召他去做了书记①。后来陈子昂考中进士,武则天提拔他做了麟台正字、右拾遗。二十八岁时曾出征西北,三十六岁随武攸宜东征契丹,陈子昂多次请求去做先锋,可不但不被采纳,反而遭到排斥打击。陈子昂内心很郁懑,就写了《登幽州台歌》、《蓟丘览古》等作品。三十八岁愤然辞官还乡,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陷害陈子昂。他入狱忧愤而死,年仅四十二岁。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系统阐述了他的诗歌主张。他认为齐梁诗歌“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缺乏高尚的思想情感和远大的理想精神。他主张诗歌应该继承建安风骨,要有充实的内容,刚健的气质,达到“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艺术境界。他还以自己的创作来实践自己的诗歌主张,如《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蓟丘览古》七首等,都全面体现了他的诗歌革新主张。这些诗歌常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有的写遭逢不遇,有的讽刺弊政,有的歌唱理想,有的倾诉忧愤。其内容丰富而深刻,风格雄浑质朴。特别是他的《登幽州台歌》,时空交错,意境开阔,格调雄浑,苍凉悲壮,音节错落有致,语言质朴刚健。他的诗歌上承建安风骨,下开盛唐气象。杜甫曾称赞他“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②,韩愈也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③。两者都肯定了陈子昂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启盛唐气象方面作出的独特贡献。

二、盛唐:叱咤风云的开阔襟怀

经过了初唐一百年的积累和孕育,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唐代的国力达到了鼎盛,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士人们或向往隐逸,傲世独立,追求闲淡优雅的生活情趣;或追求功业,从军出塞,渴望在金戈铁马中施展才华。他们都用优美的诗篇记录下自己归隐或者出塞的所见所闻、生活经历和情绪感受,从而形成了两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这是盛唐前期诗坛绽放的两丛奇葩。

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描写秀丽的山水景色和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诗人们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趣。其风格清新疏淡,写景状物工细传神,多用五言律诗和绝句。这派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孟浩然(689—740),早年在家乡襄阳隐居读书,为应举入仕作准备(图1-8)。他在开元初年,以襄阳为中心进行过一些漫游,到过湖南、扬州、宣城等地,秀美的自然风光不仅增长了他的见识,也陶冶了他的诗思。开元十二年(724),他到洛阳去求仕,在那里滞留两年,一无所获。开元十四年(726)夏末,他开始漫游吴越,在武昌与李白相识,然后乘舟经扬州回乡,此时李白写了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他惜别。开元十六年(728)冬,孟浩然再次到长安去参加进士考试,结识了王昌龄、王维二人,三人一见如故。但他应举落第,未能考中原因很多。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王维一次邀请孟浩然到官署中,恰逢玄宗过来,孟浩然只好藏在床下,但已被玄宗看见,玄宗就让他出来,此时孟浩然便朗诵了自己的诗作,其中有“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句。玄宗听后,很不高兴,说你没有求仕,怎么说我曾抛弃你,你为何诬陷我?玄宗遂让孟浩然回家了。

孟浩然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一直试图入仕施展抱负。先是开元二十一年(733),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试图荐举他,没有成功;四年后,他又到荆州长史张九龄处做从事。虽然这一段心情比较愉快,但一年后,他便因病辞职回家。开元二十七年(739),李白到襄阳去看孟浩然,作《赠孟浩然》,赞颂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该诗表达出李白对孟氏的敬慕之情。不久,王昌龄途经襄阳,也在孟浩然那里逗留。第二年,王昌龄路过襄阳又去见孟浩然,两人开怀畅饮,孟浩然旧病复发,遽然辞世,终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以布衣终生,人品清高,诗品冲淡,受到大家的一致推崇。不仅李白说他“风流天下闻”,杜甫也说“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①。王维至襄阳,作《哭孟浩然》,又作《于浩然亭》,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孟浩然的诗集在天宝年间由王士源编成,名字叫《孟浩然诗集》,共三卷,诗218首,收录了孟浩然大部分的田园诗。这些诗歌主要反映孟浩然隐居生活、旅途见闻,其形式多为五古和五律。他的山水诗意境多疏淡自然,情调略显空寂,代表作为《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宿建德江》等;田园诗冲淡平和,富于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等写安静的田园风光和愉悦的田家生活。《过故人庄》按时间顺序,写自己赴农家饮酒到告别一段情景。该诗层次分明,语淡味浓,浑然天成。

王维(701—761),精通音乐、绘画,长于书法,是盛唐文化陶冶出来的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图1-9)。王维早年积极进取,热衷仕进。开元九年(721)春,他就考中进士,任太乐丞。但不久由于其属下私自表演了专供皇帝观赏的黄狮子舞受到牵连,被贬到济州做司仓参军。十三年后,受张九龄的援引,他担任了右拾遗。但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李林甫专权,这对企图一展抱负的王维刺激很大。这年秋天,王维出使塞上,在凉州生活了将近一年,创作了一些有名的边塞诗,如《使至塞上》、《陇西行》、《观猎》、《送元二使安西》等。但到了天宝年间,王维对腐败的朝政逐渐失去了热情,遂居住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又在蓝田县辋川买了别墅,常和好友裴迪等人隐居于此,弹琴赋诗,过着和平宁静的生活。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描写山水田园的诗作,如《渭川田家》、《终南山》、《山居秋暝》等。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长安陷落,王维被安史叛军俘虏,被囚禁在洛阳菩提寺。一天,安禄山在洛阳禁苑中的凝碧池大宴群臣,命梨园乐工演奏,乐工皆哭泣。王维听说此事,作《凝碧池诗》抒发感伤之情。等唐军收复长安后,凡做过伪官的人,皆被定罪;但王维因为《凝碧池诗》得到宽恕,不仅免罪复官,还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又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尚书右丞。但经过了这一变故,王维更加消沉。他每日退朝之后,就在家中念佛做善事,很少吟咏山水,其诗作成就也远不如以前。

王维虽然也有边塞诗作名世,但占其诗大半数的山水田园诗更能代表他的艺术成就和美学追求。他的田园诗,多写农家生活的淳朴,以抒发自己的归隐之情,如《渭川田家》等;他的山水诗,多描摹山水美景,表述清远优雅的美感,如《山居秋暝》、《终南山》等;他的禅悦小诗,多描绘幽冷、寂静的境界,表达自己的禅思,如《鸟鸣涧》、《鹿柴》等。

同类推荐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
  •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18岁,我有勇气独自去旅行》是一本主打“成人礼”概念的游记、小说、图文集。精选适合18岁学生独自旅行的国内景点或城市,并配以当地为背景的小说,搭配景点介绍的形式,让读者们可以够鼓起勇气,行走领略我国的好山好水。本书整体定位为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朝气及正能量。旅行是一种病,当你把身边的人都传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从中跑出来。人生,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知道了不同的事,感悟了不同的人生。
  • 古典诗词曲名句鉴赏

    古典诗词曲名句鉴赏

    本书所选的名句均为我国历代名诗人、名词人和名散曲家的名作中的名联,共三百联,书中既有对名句的鉴赏内容,又有对原作的分析讲解及相关文学知识的介绍。
  • 岁暮长吟

    岁暮长吟

    《岁暮长吟》这里的每一首诗,每一阕词,无不立意深刻,意境深远,感情真挚,风格清新。每一篇都蕴含一种闪光的思想,所散发出的真情,总会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且具有强烈的韵律美。吟诵时,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带给读者的是心灵上的愉悦。
  •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在每个人的一生里,中学时期是最重要的积累时期,蓄势待发。在这个阶段不能拘囿在课本之内,要把目光与心胸投射到课本之外,多读好书,读让自己成长的文字,尽可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
热门推荐
  • 被时光掩埋的爱情

    被时光掩埋的爱情

    分隔五年后的爱恨情仇,揪心三角恋。五年前父亲的一个突然决定,让我离开了最爱的他,却得到了最讨厌他,我本以为五年不会改变什么,可当我五年后回来,却什么都变了,他变得冰冷,无情,冷漠的令人无法靠近。五年的经历,对我来说无非是一个沼泽,可为了能跟最爱的他在一起,我又一次选择了深入沼泽,可每一次救我出来的,却是最讨厌的他。现在想想,当初的想法确实天真,五年,可以改变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比如说:昔日男友变的冷酷,上司腹黑纠缠不休。却偏偏命运弄人,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日子里,我们曾在一起牵手过,拥抱过,哭过,快乐过......
  • 刺客祖师

    刺客祖师

    康宁,在《上古世纪》游戏中,是一个600级幽影刺客,荣誉未满,带着600级幽影刺客的经验,以及对《上古世纪》的了解,重回哈里兰大陆。身为一个刺客,第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实力。而是,懂得完美地隐藏身份。什么是刺客?拥有高超的杀人技术?还是赴死的决心?真正的刺客,一击未中,远遁千里。看见我的时候,你已经死了。ps:康宁说:“我这样出色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好象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光亮。但我不说,你肯定不知道,其实我是一个刺客。”
  • 问鼎黑道

    问鼎黑道

    感受那血流成河中的千般智慧和万般柔情,让你的青春在热血中燃烧;让你的良知在疯狂中泯灭……
  • 世界未解之谜全记录

    世界未解之谜全记录

    《世界未解之谜全记录》包括:有待破解的木乃伊书、神秘海底人鱼之谜、“失踪”的大西洲、人类究竟从哪里来、神秘的西夏王陵、淹没在千年积雪下的诺亚方舟、百年之谜——通古斯大爆炸、玛雅文明神秘消失之谜、埃及金字塔内神秘能量之谜、百慕大三角之谜、诡秘的北京大灾难、哈拉帕文化神秘消亡之谜、藏身地下的远古城市:庞贝城、神秘莫测的英国巨石阵、复活节岛石像之谜、舍利子之谜、宇宙的诞生和消亡之谜、三星堆千年未解之谜、神秘莫测“时空隧道”、赵匡胤“暴死”之谜、北京古城墙为何独缺一角、月球形成之谜、中国四大美女之谜、《新约全书》中的藏宝秘密、希特勒之谜、法老咒语之谜、狮身人面像之谜、恐龙之谜等世界各种神秘诡谲之现象。
  • 佛说求欲经

    佛说求欲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近代西方哲学之父笛卡尔

    近代西方哲学之父笛卡尔

    本书是“千年十大思想家丛书”之一。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举行网上千年思想家的评选活动,评出了十大思想家,本书对排名第八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进行了介绍。
  • 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寓言故事

    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寓言故事

    选自世界经典名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等童话寓言故事中的代表之作,故事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寓意深远,小故事中隐喻着大道理、大智慧,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又可在欢笑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其蕴涵的哲理,并从中获益。
  • 裂天乱世

    裂天乱世

    一个皇太子招到灭门,流落到一个小村庄开始新的冒险。在一个人心惶惶的时代,到底怎样才能立足于世?
  • 黑风老魔

    黑风老魔

    何为天道?就算万物化作灰烬,唯有天挂于混沌鸿蒙之上,道悬于虚空之中。人的肉身如同木舟,灵魂宛如船桨。究竟是木舟携船桨而行,还是船桨使木舟而行?——————————《黑风老魔》书友群:101373989(感谢书友虚空箭提供)——————————推荐一本阳神流新书,书名《不灭阳神》,书号:1584539——————————修武者等级:引气(末流武者,三流武者,二流武者),锤腑(一流武者,大武者,宗武者),通脉(师武者,后天武者,巅峰武者),凝元(先天武师),淬骨(武宗),韧皮(武圣),化丹(武仙),显婴(武神)修道者等级:脱体,夜游,日游,显形,驱物,凝体,阴神,阳神
  • 彼得·林奇投资选股智慧全集

    彼得·林奇投资选股智慧全集

    在本书中,从投资理念、选股方法和技巧、股票买卖时机的选择、给投资者的忠告四个方面对彼得·林奇的股票投资方略进行了总结。彼得·林奇强调个人投资者的优势,告诫个人投资者千万不要相信任何投资专家的投资建议;重视股票的载体——企业,以及对其深入调研,认为日常生活的环境是发现“10倍股”的最佳场所;对企业的股票进行分类: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困境反转型、资产富裕型,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投资策略;非常看重公司的报表,提出了报表中最应重视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