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1100000014

第14章

《春鸟》作为一篇著名的抒情诗,是作者苦吟出来的清婉而又忧郁的心灵乐章。全诗可分为三个乐章。第一章即前八行,引出“歌声”和“噩梦般的现实”这两个核心意象,奠定了两种对立的感情基调。它以“我”在现实政治高压下的心理感受为切入点,在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压抑和窒息的气氛。“梦里的心跳”和“发狂的眼睛”让“我”感到这是一个梦魇般的疯狂世界!“吐”和“拊”形象地表现了自己“方从噩梦醒、始闻春鸟歌”的喜忧参半的复杂心理。愈是对春鸟之歌欢欣鼓舞,愈是反衬出现实的黑暗和时代的荒谬。

以“歌声”起头的三十三行,是全诗的核心。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赞颂春鸟的歌声,营造一个清新美丽的琼瑶世界,构成一曲洋溢着青春气息和梦幻色彩的华丽乐章。此章可分为两层:由“歌声”起的前九行,强调“春鸟歌声”带给诗人的内心感受;后面的诗行则传达“春鸟的歌声”对宇宙万物的影响。在第一层里,作者从力度、幅度和音质三个角度分别把春鸟的声音描摹得可闻可视,美仑美奂,既渺渺乎盈耳,又灿灿兮眩目。一个飘渺灵动的诗意世界遂跃然纸上!一个芬芳香榭的清幽之境即由心而生!后面的二十四行则写出了春鸟之歌对宇宙万物的作用。它的歌声像神奇的魔杖,所触之处,奇迹迭现:赋予青山流水灵动活泼的生命,惠赐草木大地绽放绿色的生机,被桎梏的蛰虫从地牢破土而出,直面阳光;被窒息的人类从噩梦中重获新生,火力喷涌——春鸟所歌之处,百物换颜,万象更新。这组排比句韵律变幻不一,长短交错有序,极状春鸟歌声曼妙之姿神奇之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第三乐章即最后六行。诗绪由梦境回归到现实,和开头的“噩梦”相应和,在盛满愤懑忧郁的情感钵盅里划上休止符。“喉头上锁着链子”“嗓子痛苦地发痒”,和诗的前奏相呼应,道出了作者九曲回肠之衷,对国民党黑暗统治发出了愤怒的抗议,并表达了对光明,自由和真理的渴望,对剥夺话语自由、实行思想钳制、压制民众活动的独裁专制的强烈愤慨。这个主题明显地延续了“五四”时期的反抗专制,追求民主自由的启蒙文学的母题。

艺术上,本诗“不仅有明丽优美的外在形态,而且更重要的是渗透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感受,融化了诗人深沉的思想意念和饱和的内心情绪”。想象奇特丰富,语言华丽优美,宛然一幅明净悠远的山水图画。结构开放而精巧,诗形活泼而凝练,颇有古典建筑玲珑雅致的格调。作者以、“春鸟的歌声”象征自由之音,运用“莎士比亚式比喻”的博喻手法,串联起“星星、流水,女神、蛰虫”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清新开阔的唯美诗境,将中国传统诗歌意境和西方现代诗歌技巧完美地融合于一炉。

(何奎)

烙印……………………………臧克家

生怕回头向过去望。

我狡猾地说:“人生是个谎”。

痛苦在我心上打个印熔,

刻刻警醒我这是生活。

我不住地抚摩这印烙,

忽然红光上灯火灼起毒火,

火花里迸出一串歌声,

件件唱着生命的不幸。

我从不把悲痛向人诉说,

我知道那是一个罪过,

浑沌地活着什么也不觉,

既然是个谜,就不该把谜底点破。

我嚼着苦汁营生,

像一条吃巴豆的虫,

把个心提在半空,

连呼吸都觉得沉重。

[鉴赏]

大革命失败后,作者一下子由革命战士变为遭受通缉四处躲藏的流亡者。他被迫乔装打扮地在乡间蛰伏七年,经受着难以想象的屈辱和苦难。现实的黑暗和心灵的痛苦使作者在1932年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自古以来,宦海淹蹇、壮志难酬、情场失意、亲缘淡薄等际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巨大痛苦。但《烙印》所关注的不是痛苦的具体形式和因缘所在,而是作为一种普适性的人类感情的痛苦本身,并对痛苦的本质和应对之策做出了深刻思考。

第一节以“痛苦是打在心上的烙印”为核心意象,运用倒装的手法表达了人生的奥秘。以往的日子太沉重,故“生怕回头向过去望”。因而自欺地说:“人生是个谎。”将正常的逻辑关系倒置组接,使语气曲折回旋,又营造了悬念和铺垫,使“烙印”出现更自然。“人生是个谎”说得很吊诡,透射出人生的神秘莫测。

第二节承接“烙印”意象,生发出三种不同的内心感受。作者时觉痛苦是“毒火”,对不公平的人间充满怨愤;时觉痛苦能“迸出一长串歌声”,或如幽洲台歌般的激昂苍凉,或如孤舟嫠妇般的凄切怨艾;时而对“生命的不幸”浅吟低唱,自怜自悲。三种深沉的内心感受道出了痛苦的不同风姿和人生的复杂风味,渗透着凝重的生命意识和悲剧意识。

第三节围绕“痛苦是个谜”展开对人生经验的描述。它是对前节中直面痛苦这一意念的反向延伸,带有强烈的反讽色彩。反映出作者渴望着人们能够因痛而醒,正视现实,和命运抗争。这种反叛情绪和斗争精神显示了强烈的自觉意识与主体意识,不仅对应了三十年代的历史主潮,也延续了“五四”时鲁迅发出打破“铁屋子”,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启蒙之音。

正是出自理性的清醒和主体的自觉,故在最后一节,作者对痛苦的态度是“我嚼着苦汁营生,/像一条吃巴豆的虫”。这一名句,形象鲜明地表达出“极顶真的生活意义”,“咬紧牙关和磨难苦斗”的生活态度。痛苦是一把锋利的刀,剖破了人类的心,而坚忍是一剂良药,让破碎的心重新愈合。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作者所提出的“坚忍主义”不仅是拯救个体生命的锐利武器,也是人类应对各种苦难和灾祸的巨大力量。故本诗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和集体痛苦的深切关注,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

《烙印》没有概念的铺陈,注重运用格律和表现技法。形式齐整,节奏匀称,深受新月派“三美”的艺术点化。诗人对“痛苦”的关注和应对植根于现实。血肉丰沛,筋骨硬朗,毫无标语口号之嫌。“痛苦”的传达既以个体生活的具体感受和心理情绪为基点,又运用意象和暗示把普适性的生活经验加以连结,并升华出哲理的诗意,“把‘所感’与‘所思’,抒情与‘主智’,自我与‘非个人化’‘饱和交凝’为艺术的整体”。诗艺的娴熟和灵慧的诗心,使其成为新诗园地里一株鲜艳芬芳的花朵,也推动着新诗在中西诗学交融的河流中碰撞出更多的现代性因子。

有的人……………………………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

[鉴赏]

本诗写于1949年11月1日,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据诗人自述,它“歌颂了伟大战士鲁迅,也同时揭露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派。”

鲁迅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战斗批判精神为现代知识分子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他对世界、历史、文化和中国社会的深邃洞察、对腐败的当权阶层的尖锐批判、对平民群体悲惨命运的深厚同情,既实践着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庄严使命和崇高责任,又成为一束激励后继者追求真理和正义的精神火炬。正是鲁迅思想和人格上的震撼力促使诗人在其逝世十三周年之际拿起笔,祭奠他逝去的魂灵,昭示其精神不死,魂系人间;袒露其正义立场,平民情结;透射其无畏品格,战斗心声;揭橥其高尚价值,圣洁心魂。

穿过具象的云层,还可窥见本诗潜蕴的深沉的生命意识和历史理性。在显示两种不同类型的价值观时,作者对生命与时间的矛盾进行了智性的思辨。宇宙浩瀚生命有限。“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永恒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生,无情的历史和有情的生命总是以矛盾的姿态出现。为了自我灵肉的无限绵延,人们拿起名利的戈矛和宇宙的战车和历史风轮作战。“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历史激荡,大浪淘沙。有的人衣金腰紫声势煊赫,终弗如一枚草芥;有的人俯首鞠背甘为民牧,终冶成一炉纯金。外在的权势名利是易蚀品,是无法经受人世风霜的砥砺,遑论不老于世间,不朽于历史?只有浩然之气、平正之心、卓绝之思、坦荡之绩才能够承受时间的淬炼,长存天地之际,绵延有限之生。这是智者在大千世界抵御无情宇宙的利器,安放自己灵魂的法宝。这也是生活的理性,生命的哲学,历史的辩证法。

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总体上以质朴的语言,强烈的对比,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深刻主题。语言已经洗尽铅华,平易淳朴。在诗中始终存在肯定与否定两种对立的行为和情感。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极大地增强了话语表达的效果。此外,作者以“有的人”为核心意象,将虚与实、个别与一般相结合,赋予其不同层次的隐喻含义,构建了一个信息密集的意义网络。最后,全诗在热烈的激情中巧妙地熔铸深厚的理性思索,实现了情感张力和哲理思辨的水乳交融,饱含着“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与体验,爱得深,恨得透,颂得真挚,咒得有力,诗情和哲理高度统一。”总之,《有的人》以其成熟的思想和艺术技法成为新诗坛一颗闪耀的明珠。

(何奎)。

破晓——林庚

破晓中天旁的水声

深山中老虎的眼睛

在鱼白的窗外鸟唱

如一曲初春的解冻歌

(冥冥的广漠里的心)

温柔的冰裂的声音

自北极像一首歌

在梦中隐隐地传来了

如人间第一次的诞生

[鉴赏]

林庚(1910—)祖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1928年入清华大学。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4年在北京民国学院、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等校任教。1937年起先后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后长期任教北京大学。林庚从小热爱中国古典诗词,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三十年代初,他在“我们要写全新的诗”的感召下,投身于创作自由诗的行列。他后来回忆说:“自由诗使我从旧诗词中得到一种全新的解放”,“我觉得我是在用最原始的语言捕捉了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他努力追求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也注重新诗韵律的试验,力图从传统诗歌的形式发展规律与现代生活的语言特质中找到新诗的新的格律,主要著作有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

《破晓》是林庚极为钟爱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北平一个冬天的清晨里。当时诗人在清华大学做助教,冬天的清晨照例有人吹升旗号,悠扬的号声总是在同学们的梦中响起,有人会因之做梦,或被惊醒又继续睡去。林庚回忆说:

“便是这样的一天早晨,我在梦中隐约地听见这悠扬的号声,究竟那时做了怎么样一个美丽的梦我已记不清了,但确实有一段——在梦中仿佛格外觉得长——非常甜美的时间;之后我已完全醒来,那号声是吹到末后的几个音了。

“那时窗外还是鱼肚白色,院中平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我躺在床上,看那依稀的暗影在我眼前掠过,似留恋的,我有了许多幻想,且有许多说不出的情绪,这时我便写成了一首诗。”

这便是《破晓》的诞生,它只有短短的几行诗句,却在此后花掉了诗人一个星期以上的时间来琢磨直至改定。

头两句最为诗人深爱,他自己说其中包含了翻天覆地的力量:“当深夜时,我们一切山河大地都不见了;这时做主人翁的,在天上是晶莹的星辰;在山中则是老虎的眼睛;这两只如火的眼睛在一个无边的夜里。将是如何一个有威严的力量啊,然而当破晓来时,山河在模糊中渐渐有了影子。……大地是无垠的,茫茫的长河带着水声横在天傍;而山谷绵延也渐历历可见。这时天上的星辰乃渐消淡无色,老虎的眼中失掉了夜间的明亮;而且一头老虎在深山中,当炯炯的眼睛里渐没有了射人的光而身躯渐渐看得出来时,那与山岩比起来将是如何渺小的一头无能的动物啊!但它却仍威严地把头抬起,看这整个宇宙的大变动,在这老虎的眼里将有怎样说不出的情绪,当它偶尔对着那消淡了微小了的星辰,这一对眼睛能不有一些凝视吗?”诗人自己仿佛也有了一双独特的眼睛,望见了天穹,也望见了山中的老虎,这一切正如一幅悠久的、迷蒙的古代的画。

从“鱼白的窗外鸟唱”开始,诗歌的内容由悠长的玄思进入了现实世界。“初春的解冻歌”被用来比喻鸟唱的声音,但它又传递出生命复苏、觉醒的感觉,表现了内在的欢愉情绪。括号里面的“冥冥的广漠里的心”又进一步把个体心中的感觉向外延伸开来,再次扩展为宏大的宇宙情绪。没有人能说得清“广漠里的心”到底有着怎样的感受,但每个读者都能体会到那种冥冥的苍茫的意境。

接下来的三句诗仍然写声音,却与上面相反,采取了由远及近的写法。 “温柔的冰裂的声音”是北极的歌,它正是“初春的解冻歌”,象征蕴含着无尽力量的萌生状态。“在梦中隐隐地传来”则最后点明了题旨:全诗写的正是破晓时分的景象与抒情者内心的感受。

王国维说过,诗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破晓》这首诗从“我”出发,把抒情主人公极具特色的个体体验通过一系列新奇的意象圆满地加以表现,传达出的内在情绪自然浑成又有气势。《破晓》写出了从在沉静中蓄积力量到凸显力量的交界时分的状态,诗人后来将这一刻比作“人间第一次的诞生”。林庚写诗讲究节制,很少用大胆和夸张的字句,注重令内在的情绪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

(杨昊昇)

无题……………………………林庚

一盆清丽的脸水

映着天宇的白云万物

我俯下去洗脸了

肥皂泡沫浮满了灰蓝色的盆

在一个清晨或一个傍晚

光渐变得微弱了的时候

我穿的盥衣是一件国货

华丽的镶边与长穗的带子

一块湖滨新买来的面帕

漂在水上如白净的船篷

于是我想着一件似乎怅惘的事

在把一盆脸水通通的倒完时

[鉴赏]

取琐碎的日常生活入诗,距时代风云较远,多抒写个人内心的情绪和体验,并注重对新诗格律规范的探求,这是林庚诗歌的特色。

在谈及自己写诗的经验时,林庚曾说过:“我永远只怕我的话太夸张,怕我的字面胜过了我内在的情绪。”《无题》这首诗不仅没有大胆奔放的话语,就连所选择的题材也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我”在某个清晨或傍晚洗脸的经验,从看到干净的脸水,到洗过脸后把水倒完。它到底传达给读者些什么呢?“无题”这题目已经表明了它没有明确的意旨。读者阅读它又能体会到什么呢?恐怕只是那感觉般微妙的诗情。

同类推荐
  • 病玫瑰

    病玫瑰

    《病玫瑰》中,诗人的灵魂翼羽随处翩跹,意象婉如思涛中自由飘荡的飞舟。然而,现代文明对精神家园的攻击,也深深地触动着诗人文爱艺,诗人凝重的视境,通过那些悲天悯人的诗句,传递给读者。
  • 我说你看

    我说你看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这棵树、乱套了、恨郎不狼、坟头上的风景、抢救男人、楼的高度、草的级别、老的疏放、动物表演、鸟语兽言、蛤蟆三条腿等内容。
  • 神圣自然

    神圣自然

    本书内容包括:欧洲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生态视野中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理念、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生态伦理内涵、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生态意识的影响。
  • 爱我海南三字经

    爱我海南三字经

    一部面向青少年的乡土教材,一部爱国爱乡的通俗读本,一部倾情讴歌海南的经典诗作。爱乡,海南人永恒的情结;爱乡,海南人永恒的美德;爱乡,海南人永恒的文化。正是这种“爱乡情结”,使千千万万海南之子扎根海南,苦创伟业,成为栋梁之材;它更是一种信念,维系着世世代代海南外出谋生创业的海南人,使他们精诚团结,纷至沓来,为家乡的美好未来献策出力。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
热门推荐
  • 千年一现你我相约

    千年一现你我相约

    岁月啊!命运啊!使命啊!那都是世俗的无厘头~~~~
  • 军歌

    军歌

    哨子响了,尖厉的喧叫把静寂的暗夜撕个粉碎。战俘们诈尸般地从铺上爬起,屁股碰着屁股,脑瓜顶着脑瓜,手忙脚乱地穿衣服、靸鞋子。六号大屋没有灯,可并不黑,南墙电网的长明灯和岗楼上的探照灯,穿过装着铁栅的门窗,把柔黄的光和雪白的光铮铮有声地抛人了屋里。铁栅门“哗啦”打个大开,战俘们挨在地铺跟前,脸冲铁门笔直立好,仿佛两排枯树桩。六十军五八六旅一。九三团炮营营长孟新泽立在最头里,探照灯的灯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 逍遥王妃俏王爷

    逍遥王妃俏王爷

    当命运的此轮开始不停的旋转,陈小泡知道自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顺应天命。当打击一拨拨袭来,面对好友背叛,面对小贱离开,原本想坚强的心,瞬间崩溃。原本以为自己找到安全港湾,才发现,这只是一个骗局。自己只不过是别人眼中的影子,想去弥补时,却发现误会重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位面多胞胎

    位面多胞胎

    宅男符小弟是个游戏迷,什么类型的游戏都喜欢玩,什么类型的游戏都能玩的很漂亮。而他,最喜欢的游戏类型,还是养成类。什么明星志愿、恋爱物语;什么美少女成长计划、美眉梦工场都是他的最爱,不管什么类型的MM,都能轻松过关,可在现实中,他连女孩的手都没牵过。现在好了,史上第一款3D虚拟养成网游《位面多胞胎》问世,在这个游戏里,符小弟需要追求的女孩可能是NPC,可能是历史上的名人,甚至可能是真人,他,能成功吗?不,他必须成功,因为这个游戏的口号是:让你在游戏中找到现实中的真爱。尼玛,为什么别人的任务只有一个,我的任务却这么多,这是逼我开后`宫啊。
  • 校园超级狂神

    校园超级狂神

    本想找妹妹,却找到了一群漂亮的姐姐。妖孽少年,重回高中时代,面对女生如云的校园,他将何去何从。风杀术,世界上最诡异的暗杀之术,能让人在无声无息之中烟消云散,作为风杀术的第九十九代传人,唐少棠为了完成一项神秘的任务,重回十八岁。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韩娱之风行

    韩娱之风行

    一个曾经对于舞台无比渴望的人,一条和曾经的梦想路途不一样,却又一样的路。在ost出道,在综艺和抒情歌曲中成功。《家族诞生》,《我们结婚了》,《RunningMan》……《强心脏》,《无限挑战》,《青春不败》……?主综艺,有合理明确综艺定位。会尽量避免抄袭耳熟能详的歌曲。单女主,暂定皇冠。(或者函数?)一个关于韩娱的故事。承诺避开俗套的剧情,逃离不合理的套路。
  • 倾世离殇

    倾世离殇

    ========================简介:一场惊世赌约改变了三个人的宿命:他是七魄宿主性格孤僻内敛注定无法与相爱之人厮守终生他说:‘其实一开始她就在骗我,我不是不知道但我可以装着不知道;她是乾坤宿女性格乖张外强内弱注定为情所困她说:其实我至始至终爱上的不过是一个梦境,却为他执迷不悟,终究伤人又伤己;他是混沌魔体性格狂傲,不愿意遵循命运的他决定逆天而行他说:‘神若挡我我杀神,天若挡我、我逆天’……命运的交知究竟是是缘是孽,是对是错、什么又是正什么又是邪魔、正邪魔的交锋谁又才是最后的赢家尽在本文小说倾世离殇……欢迎大家观看
  • 理瀹骈文

    理瀹骈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瞳

    灵瞳

    他生于云凌城的书香门第之家但天生带着一双血眼妖瞳因此遭其家族排斥并视为妖孽然而天不负他在他七岁的时候那双血瞳发生了异变从此这双血瞳改变了他的一生使他踏上了走向巅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