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200000003

第3章 总报告(2)

天水伏羲文化中的祭祖习俗不仅在当地民间源远流长,而且2005年将天水市伏羲祭奠活动上升为省政府公祭,2006年规模更大,10万人参加了公祭,搭建了更大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河西走廊的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天祝藏族风情等已形成旅游产业;兰州市的青城民居、五泉山庙会、水车与皮筏、太平鼓和太平歌都已得到开发并呈现出很好的产业前景。夏河拉卜楞正月大法会、郎木寺正月展佛节、崆峒武术文化旅游节、庆阳香包旅游艺术节、临夏松鸣岩花儿会、武威天马文化旅游节、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玛曲格萨尔旅游文化节暨甘青川三省区赛马大会、张掖马蹄寺旅游观光节等,吸引了国内外的旅游消费者。陇西李氏文化堂是海内外李姓寻根问祖之地,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兰州水车旅游节、敦煌飞天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都使甘肃的民俗旅游向专业化、纵深化发展。

(三)地域风情独特的现代文化展示产业生机

1.剧目表演

甘肃的《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一批剧目驰名中外,成为著名的文化品牌,展示着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2006年,《敦煌韵》又一炮走红,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创造了连续演出190场的纪录。

2.现代地域文化景点

开发现代地域文化旅游景点是2006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有发射“神五”、“神六”和48次发射人造卫星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有能够进行重离子核碰撞实验的重离子加速器;有寒旱所、冰川冻土所等一大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有庄浪梯田、陇南茶园、什川万亩梨园、山丹万顷油菜花、引大人秦灌区、临洮花卉基地等6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区,这些现代文化资源已开发成为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三、年度亮点:2006年政府对文化产业的

宏观管理出现跨越式转变

当前,文化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省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这种变化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在许多方面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对待文化发展,文化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中的主要要素。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强化市场主体,以此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

(一)体制激活之路:文化体制改革使重点文化产业出现活力

1.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

2006年6月,甘肃省制定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坚持分类指导、试点先行、逐步推开。这个指导思想深刻体现了甘肃改革决策层对文化既有意识形态领域属性又有经济属性的透彻理解和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准确认识。这是近期甘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的政策保障。

为了保证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甘肃省政府还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支持和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主要包括财政投入、税收、社会保障、土地,以及投融资、收入分配、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和资产处置等方面的内容,使文化产业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得到生机和活力;在政府的宏观管理中出现了以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使全省“发展抓项目”的具体工作思路在文化发展中得以贯彻,进而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使甘肃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文化产业优势开始有了体制保障。

2.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2006年,甘肃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进一步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实施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改革,从而理顺了关系,把职能分开、机构分设、财务分离落实到制度上。逐步实现了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把重心转移到抓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2006年,文化产业重点行业在改革中发挥了市场主导的作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娱演艺、网络等事业在改革中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技术设备不断改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他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作用。参与试点的单位如:甘肃人民出版社新组建为“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陇剧院和秦剧团改革促成两家“联姻”后,甘肃对剧目创作、演出器材给予重点支持,搞活了内部机制;甘肃省新华书店则牵头组建甘肃新华发行印刷集团。甘肃广电总局对全局30多个单位分别确定为公益、准公益及企业三种性质,确定省广电网络传输有限公司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完成了试点单位改革方案。2006年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产业带来的生机主要体现在:

其一,《读者》的文化品牌效应引领了新闻和图书期刊业的繁荣和发展。

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品牌是企业的生命。2006年,实施品牌战略,组建了读者出版集团。并且,坚持“走出去、外延扩张”的发展策略,集团内部进行了用人、分配和机构改革,实现了以品牌为核心的科学发展之路。2006年,全省9家出版社,共出版图书1 233种,新出图书871种;与上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11.28%,总印数增长7.43%,定价总金额增长5.19%。

改革的成效要在一些企业体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比如图书发行比上年略有下降,这是一种正常的发展情况。重要的是甘肃文化产业通过改革走上了由品牌引领企业的发展之路。读者出版集团的出现是2006年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事件,也标志着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其二,投资风险意识促进了演艺产业的发展。

风险和利益是企业发展的两翼。2006年,甘肃省陇剧院和秦剧团两家“联姻”后,首先是搞活其内部机制,让剧团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短缺历来是表演艺术院团的主要问题。省歌剧团的《敦煌韵》整个排演资金需90万元,剧院投入60万元,另外30万元由院里职工以股份制形式人股,按比例分红。这是我省文艺界第一次推出针对剧目创作、排练进行的股份制改革。2006年, 《敦煌韵》一炮走红,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连续演出190场,实现演出收入180万元,创造了新创剧目连续演出的纪录,为充满危机的艺术院团带来了希望。

2006年,除敦煌舞蹈外,全省各级艺术院团、演出经纪机构和演出场所积极开拓市场。全年实现产值1.48亿元,其中演出收入1806万元。2006年,甘肃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在全国31个省市区排名第27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排名第8位,在西北5个省区排名第3位。这个数字尽管不理想,但这是剧团打破铁饭碗的第一个年份的收获,它收获的不仅仅是经济指标,更重要的是甘肃演出剧团改革的成功尝试。这是2006年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甘肃的经济发展位次一直徘徊不前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各项指标都比2004年有所提高。

(二)目标引导之路:制定《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06年度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出台了《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关的许多领域按照惯例都出台了相应的“十一五”规划,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却与众不同,它标志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因此也成为我省“十一五”时期整个社会发展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我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整体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真正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中长期奋斗目标,对于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规划》在以下三个方面确立了甘肃文化产业在未来五年或更长时期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总任务。

其一, 《规划》的基本思路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规划》提出的这种发展战略为甘肃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确定了_个总体的方向,那就是从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双重性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这也是文化作为产业的特殊之处。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规则在这一产业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文化性”修正。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所决定。

其二,对现代传媒业等四大重点产业提出以改革促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受到政治制度本身的规制,另一方面也受到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的牵制,同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都会使其深受影响。我省将四大重点文化产业五年的奋斗目标置于以改革为推动手段的前提下,比如在甘肃13报社和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深化改革的总任务是:完善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这充分说明甘肃在探索和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文化经济政策,这将是我省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制度保障。到2010年力争实现的增加值是:现代传媒业13亿元,出版行业10.5亿元,文娱演艺业9.5亿元。以此落实“十一五”期间甘肃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5年翻一番的任务。从上述2006年度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看来,这个目标的制定具有科学性,应该是能够实现的。

其三,在产业集聚区明确提出以项目建设促发展的具体规划。

《规划》提出在四大重点产业建设一批重要文化项目,扶持建设八个文化产业集聚区:甘肃印刷科技产业集聚区,甘肃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兰州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兰州现代传媒产业集聚区,天水伏羲文化产业集聚区,陇东农耕文化产业集聚区,武威天马文化产业集聚区,酒泉航天科技文化集聚区。同时提出了引导培育四个文化产业基地,即兰州敦煌艺术生产培训基地,兰州艺术品及舞美生产基地,庆阳民间民俗工艺品生产基地,白银大敦煌影视基地。

以项目促发展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培育的重要经验,这标志着甘肃对于长期以来文化产业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及时修正。这种内部项目整合的发展之路是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走向科学、务实、稳健的释证。

(三)高端发展之路:政府内引外联推出项目文化 “两会”搭桥展示实力

“两会”指深圳文博会和西部文博会。深圳文博会是2006年5月在深圳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是目前唯一国际性文化产业博览会。该会最大的特点是把文化产业引向高端发展。据报道,2006年深圳文博会吸引了90.63万人次参与,合同成交额比首届增加了2倍多,其中超亿元的项目28个。

西部文博会是指同年11月由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部其余11省区市人民政府协办的第二届中国西部(四川‘成都)文化产业博览会。西部文博会的特点是充分展示厚实、丰富多彩的西部文化生机。据报道,本届西部文博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以及港台地区的700余家文化单位参展。共推出重点文化项目289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了510亿元人民币。88个文化项目实现了有效对接并签定了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达到221.869亿元。

2005年和2006年甘肃省分别组团参加了深圳第一届和第二届文博会以及西部第一、二届文博会。如果在文化产业发达的省份, “两会”已不再成为年度的亮点,可是对正在处于资源型向产业型转化的甘肃来说, “两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年度亮点。其原因是:

1.“两会”展示了各级政府对推动文化产业向高端发展的主动性

(1)来自甘肃团的体会

把文化产业培育为新的支柱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尤其在市场机制作用不明显的时候,政府的作用更是必不可少。甘肃省各级政府抓住“两会”的机遇以项目引导,整合各方力量配套服务,组织参加两会,全面提升当地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06年5月21日,《深圳特区报》是这样介绍甘肃团参加深圳第二届文博会的情况: “这次参展文博会,甘肃展团以民族、地域特色文化为主题,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吸收各种性质文化企事业参与的方式,努力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形象展示、产品交易和招商引资之目的。参展展品及项目涉及全省文化产业各个领域,展品数量200多种,招商项目八大类98项。”

2006年深圳文博会举办期间,甘肃团的负责人对记者介绍体会时说:“参加文博会,对于我们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名牌,向内引进资金,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企业的发展经验,宣传甘肃文化企业,扩大产品知名度,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做大做强我们的文化企业以及促进全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来自市、县的声音

参加第二届深圳文博会的兰州市副市长张世珍说: “兰州市此次的收获是在三个层面实现了两个目标。 ‘三个层面’指通过策划和深度开发,在推介项目、演艺市场、特色旅游方面有所突破; ‘两个目标’是指由市政府搭台,以文博会为平台,把兰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丝路文化、黄河文化资源向海内外推介展示,把富有特色的兰州民间民俗艺术产品在海内外推广开发。”

庆阳市以政府形式组团参展第二届深圳文博会。该市所辖8个县区全部参加组团,由副市长带队,携5000多个品种的民俗产品,希望通过文博会向海内外专业买家展示别具特色的陇东黄土高原文化,推动甘肃民俗文化艺术产品加速进入海外市场。庆阳民俗文化古朴多样,民俗艺术蕴藏丰富,地域特色浓郁,品类繁多,其中香包刺绣、皮影、剪纸、陇东道情被誉为庆阳民间民俗艺术“四绝”,在“两会”均有签约。

2.“两会”体现了甘肃文化产业以创新为理念的发展思路

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是:大力提倡和扶持文化创新,突出内容创新的核心地位,以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升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竞争力。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通过“两会”的具体促进,融入了全国发展的新理念,顺应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两会”对甘肃文化产业创新意识的冲击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高端展会,寻找发展契机与发展差距并举

同类推荐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中国文化史丛书)

    诞辰与丧葬习俗(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世界文明奇迹(读好书系列)

    世界文明奇迹(读好书系列)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
  • 中国起名100法

    中国起名100法

    一个人的姓名,除了具有区别社会成员的身份符号作用之外,还有言志、抒情、寄托、兴思、描摹、纪实、艺术、审美等功能。人一出生,都各被赋予不同的名字。名字是人一生的财富,名字既是代表具体个人的一种符形标志,同时又是向周围传播信息的主要声音载体。当名字成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时,其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总会自然联想到自己名字的寓义,这就是名字对心理、对个人成长的积极的暗示。一个响亮优雅、有品味的名字、有利于社会交往,提高亲和力,增强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一个吉祥的名字,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婚姻、人缘、幸福都十分重要。
  •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旨在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在21世纪的共同梦想而尽绵薄之力。全书分“汉学视阈”、“汉学名家”、“经典释读”、“艺术史辨”、“文学对话”、“文献钩沉”、“汉语研究”、“学者访谈”等版块。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若爱只是浅忆

    若爱只是浅忆

    十年前,她无助的看着朋友被推入海中,从此,她厌恶,害怕海。十年后,她华丽归来只为报仇......
  • 布达拉宫的月亮

    布达拉宫的月亮

    集子中大量篇幅记录着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比如《梦游枫桥》,写的是张继和他那首永远的《枫桥夜泊》,作者游弋在枫桥及运河水面,试图感受张继夜泊的情怀,但是却无法找到张继的感受,因为张继为枫桥建立了至高的标杆,给后人留下了永远的绝唱。作者的足迹还曾抵达过非洲、欧洲、澳大利亚等诸多角落,他的文字同样给我们留下了幽远而沉重的思考。
  • 心赋注

    心赋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常三启经

    无常三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孤岛丽影

    孤岛丽影

    “纪实风格”为主基调,详细描写她仅通过就地取材和信念处理生存危机以及精神压力的“求生”过程,并真实突出少女“心路”历程。海伦,是一位厌恶淑女艺术却衷于探险的17岁地中海少女,正是该进入教会大学研究神学和医学,将来接替母亲教士医生工作的年龄。但十字军的战争车轮碾平了村庄。胜利者一手拿着圣经和十字架,一手拿着淌血的钢剑将幸存者逼上了贩奴的黑船。航海途中贩奴船又被海盗掳掠,海伦和他的未婚夫在船战中失散,孤身抱着浮木漂落到了一座未知的荒岛。牢困期间,她经历了女性初潮,咬伤处理,生食,自杀幻觉,失火,毒气危机等等生死边缘的屡次徘徊;而她在工具制作,技能熟识,心理暗示,驯化与农耕等等生存细节也将不断展现。
  • 招魂问路

    招魂问路

    九岁那年,我差点被借尸还魂的鬼勾去性命,幸亏爷爷及时出手才留下性命,从此我便和爷爷学习玄学术法。爷爷奇怪的死因促使我来到沈城,在一个个光怪陆离的灵异事件后面,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惊天阴谋。吊死鬼,欠债鬼,色鬼,扒皮鬼……一个个事件背后却是有人在捣鬼。他的目的是什么?他要干什么?我不知道他在哪?但我相信,我一定会找到他,干掉他。哪怕,他已魂归故里,哪怕,他已魂飞魄散。
  • 素质的打造(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素质的打造(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有些人将旅行视为生活,有些人的生活就是旅行。生活在京都的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旅行,每天都在发现。曾几何时,我们都被庸庸碌碌的生活磨损了敏锐的感性,忘记了这世界的许多美好。偶尔沉淀下来,想写下一点什么,才发现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将每天见到的事物记下,或摄影、或涂鸦,一把茶壶、一扇窗,点滴记下,都是生活。生活的味道就此氤氲地发散。
  • 倾城笑逆天毒女很狂傲

    倾城笑逆天毒女很狂傲

    新文开坑!!!她很毒,五岁的她将南宫月凌推进了荷花池里,却开心的笑。她很坏,带着她的师兄师弟去闯祸,害师兄师弟被骂。她很调皮,抓蛇把十二皇子吓哭。看她这毒女如何逆天,嗜魂教教主:“丫头你怎么站这么远?”纤儿“教主你太妖了,身为普通人的我不敢靠近!”五皇子:“纤儿休逃!你是本皇子的宠妃!”纤儿:“臣妾做不到!”狐狸美人:“主人,等我修炼成人,你一定要将我娶回家”纤儿:“我没那么重口味!”……请看正文!
  • 世说新语译注

    世说新语译注

    《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的志人小说的名著,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所记人物故事,上起于秦末,下至南朝宋,但绝大部分篇幅记的是东汉末至刘宋初近三丰百年间的人和事。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和《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世说新语》作了典范的论述。作者以鲁迅的论述为指导思想,对《世说新语》作了全面详尽的阐释和译注,以方便读者阅读。
  • 心情的颜色决定人生的颜色

    心情的颜色决定人生的颜色

    有时,仅仅是心态有所不同,往往演绎成截然不同的命运。因此,一个人的心情往往会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世界是五颜六色的,拥有什么样的心情,世界就会向你呈现什么样的颜色。一位心理专家说:“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向我们呈现什么样的颜色,决定权就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