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专辟一章,论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些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这是因为人们收入增长,文化消费开始较大幅度提高;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另一个动因,是文化产业提供的多种类的文化产品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文化产品通过市场可以更广泛传播。

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整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应的。“十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先后制订了《甘肃省特色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2001—2010年)》、《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在此期间,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始启动并明显加速。但是,相应并不等于同步,从总体上看,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一方面是在省内经济结构中,文化产业的产值与地位还不显著;另一方面是与兄弟省市比较,甘肃省文化产业仍属弱小,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科学发展,便成了当务之急。发展的关键是要找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就向前进了一步。发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首先要依靠实事求是的调查,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于是我们面前的这本《2007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应运而生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项前无古人、旁无样板的全新而伟大的事业。改革开放至今,我们的发展道路可以说是从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中开辟出来的。就甘肃省的发展状况而言,我们亟需一个政、产、商、研、学相互交流沟通的适当的方式、渠道或平台,以便分析处理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近几年来,遵循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服务甘肃、面向社会、崇尚科学”的理念,依靠全院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锐意创新,努力探索通过蓝皮书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开辟了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和实践对接,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和全省各项事业发展的新途径。2006年编写出版了《2006—2007年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和《2006—2007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两本蓝皮书,实现了甘肃省在蓝皮书方面零的突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2007年甘肃省蓝皮书在种类和质量上又有新的提高。其中的这本文化产业蓝皮书,是省委宣传部和省社会科学院合作,并由省文化部门与各地州市参与共同完成。我认为这不仅体现了有关部门及参与工作的同志的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种形式的合作也对甘肃省文化产业如何创新机制具有启示意义,相信它对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正如专家学者们在蓝皮书报告中分析指出的,2006年是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年。我来甘肃工作的几年,亲身参与、经历了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这个关键时期,此刻想来,真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甘肃省文化资源丰厚,蓄势待发,前景辽远;忧的是甘肃省文化产业化的水平不高,丰厚资源还势能沉潜,缺乏有效的释放机制。何以解忧?唯有发展,科学的发展!

这需要我们做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需要文化产业内外各有关部门和同志们长期的辛劳与通力合作。 文化产业蓝皮书的诞生,正是这种努力与合作的一部分,是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成果。蓝皮书面世之曰,恰逢春回大地之时,这可视之为甘肃省文化产业进一步快速稳健发展的一只报春鸟。所以,蓝皮书成,有关同志索序于我,我很高兴写了上面这些话,权作对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希望和前瞻。

2008年2月

同类推荐
  •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本书用大开大合的笔法将复杂多变的世界全景呈现出来,并从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以上这段历史加以回顾和剖析,将其中所隐含的背后规律一一展现,使读者能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的走向。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为未来的中国找出一些启示。正如江晓原先生所说:“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为了开创明日属于中国的新格局。”
  •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回族人口,使“西海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念闻名于世。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一些基本的人情风俗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虽然知道见面握手是一种礼貌,结婚时要遵守种种礼仪,以及全国各地的风俗迥然有别,不懂地方风俗的人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人情风俗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才逐渐形成的,那么谁又是这些风俗的创始者呢?不要着急,谜底就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揭晓。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中国善恶报应习俗

    中国善恶报应习俗

    本书分为八章,阐释了善恶报应习俗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善恶报应习俗盛行的原因善恶报应习俗的分类与内涵剖析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彰武县乡土志

    彰武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求真·立论·献策

    求真·立论·献策

    本书收录了《关于加快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并发挥其在长三角作用的调研报告》、《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加快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关于我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省流动人口中女职工劳动权益状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村规模调整调研情况的报告》等。
  • 萤火夜雨江湖谭

    萤火夜雨江湖谭

    云游的道人有说不完的故事,幽幽萤火,冥冥之中,世有桃花,无非良人……天大地大也只是一双破屐踏过,满腹的故事不晓得是亲历的还是道听途说。
  •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中国人的名字,不仅是用来区别彼此的符号,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无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字,还是名号、小名、浑号、笔名、艺名等等,无不含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要想取个好名字,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 抗日八女将

    抗日八女将

    (男频)穿越到修真界的何划被追杀中逃回,那时1942年,旧社会已经充满了硝烟。……生机和危机中左右,厄运与机遇间碰撞,诞生了抗战的八大女人。……对于家中男人是弱者,对于社会道德是枷锁,对于国家奇迹是挫折,她们星星之火怎样在狂风中摇曳?……书友群:486669168
  • 晗天欲明

    晗天欲明

    讲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妹俩都是行星饭。姐姐喜欢看EXO小说,妹妹就听姐姐转述给他听。有一天,妹妹出了车祸,姐姐便开始不离不弃的时候,每天为她读小说,这样妹妹做了一个很美的梦。。详细内容读了就知道。
  • 嫡女重生之凤谋天下

    嫡女重生之凤谋天下

    将门嫡女,千金小姐,却被仇人害死。重生在一个无爹无娘的柔弱女身上,内有狠心舅母绿茶婊姐挡道,外有凤凰渣男心机表妹算计。在这个无人疼爱的国公府里,她精于算计,步步为营,气死舅母,灭了绿茶婊姐,杀了渣男,亡了心机婊妹……本以为大仇得报,可以与心爱之人浪迹天涯,却发现另一个更大的阴谋才刚刚开始……
  • 离婚总裁说爱我

    离婚总裁说爱我

    关于离婚王安然只用了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就结束了,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走出那段不为人知的伤痛。离开了土生土长的城市王安然过的一贫如洗,却也悠然自得,直到某天某个人的出现。“你就这么对待对你朝思暮想的人,一见面就想撇下我的不管?”来势汹汹的男人一如从前一样的可恶,狠狠的钳着王安然的手腕不肯放开,瞪着眼睛要吞她入腹,让她像只小鸡一样无助的推搡,最终以她跌跌撞撞的被搂住告终。“我,我,不不,认识,你!”慌乱之余不爱说话的王安然结结巴巴的吐了几个字出来,可就是这么几个字却把某个人想的生不如死!她是个结巴,三岁起就是…他不喜欢她结巴,六岁起就开始了…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嫁他为妻,而他最大的介怀就是他/她们的婚姻关系…终有一天她学会了放弃,反倒是他纠缠着不肯放开了…
  • 重生之极品狂龙

    重生之极品狂龙

    泡校花,勾搭万千妹纸,叶凡身带至高神器——命运罗盘,重生回十年以前。依靠十年的记忆开始自己纨绔荡漾的生活。纵横都市,各色妹纸排队相候。“对不起,俺最爱纯洁校花。果然阅尽完全妹纸,还是俺的小白花最娇嫩。
  • 踏破天穹

    踏破天穹

    远古仙根,引发众仙之战。昔时尊者,借戒而生,却又有一番腥风血雨。一袭白衣,是否可重现远古之力,当半截仙根出现,世界将会如何动荡。少年一支画笔,又会绘出怎样的人生?请关注。踏破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