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6300000017

第17章 求人辅佐典范(4)

贞观十六年秋,魏征病卧在家,已多日不能上朝,唐太宗顿时感到缺了个左右手,同时心中也真惦念他的病情。所以写了道手诏给他,诏中云:“不见数日,朕过多矣。今欲自往,恐益为劳。若有闻见,可封状进来。”魏征接读手诏后心情十分激动,也十分着急,多日不上朝,总觉得有一大堆事让他放心不下,但又无法下床出门,于是遵照皇上手诏的旨意,想到什么便都写成奏疏,一一及时使人递人宫中,疏中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比如:“比者弟子凌师,奴婢忽主,下多轻上,皆有为而然,渐不可长。”又如:“陛下临朝,常以至公为言,退而行之,未免私僻。或畏人知,横加威怒,欲盖弥彰,竟有何益。

都是些平日积于胸中尚未来得及一吐的肺腑之言。这些上疏,皇上一一都细读了,得益至多。

唐太宗想到:魏征跟着自己辛苦了这么多年,家中竞还没有一所像样的厅堂,正好宫中准备要修建一座小宫殿,料也已备好,于是便下令先停建此殿,限时五天,把这些料运到魏室去为他修建厅堂。五天后大堂落成,皇上又派人送去了一套素屏风、素褥垫,以及几、杖等,都是最朴素、最实用的,因为皇上深知魏征一生都崇尚朴实无华,从不好糜事增华这一套的。

太宗这样体贴人微的关怀,魏征也真是由衷的感谢,为此专门上表申谢。皇上接表后又回了道手诏云:“处卿至此,盖为黎元与国家,岂为——人,何事过谢?’,在中国历史上,太宗李世民与魏征这样的一对好君臣,也真是数一数二的了。

此时,太宗心中也还能时时想着黎民百姓,这年冬十一月壬申日,他曾说过这样的话:“朕为兆民之主,一心就想让大家都富贵起来。倘若再能教他们以礼义,让他们都能年轻的敬重年老的,为妇的尊重丈夫,那么他们也就都贵起来了。

再加上减轻他们的徭役,降低对他们的征敛,让他们从事某种生业,那么他们不又都富起来了吗?要是全自家家都丰衣足食,朕哪怕不听管弦,也已乐在其中了啊!”有一次皇上问侍臣们:“自古以来,有时是君乱而臣治,有时是臣乱而君治,这两者相比,哪种更糟糕些呢?”魏征的回答是:“君治则对善恶的赏罚都会得当,那么臣下们也就都相安无事了,又怎么能乱得起来。要是不治的话,那必然就会放纵暴戾,刚愎自用,不纳良谏。那么就是有好的臣下,他们又怎能施展他们的才能呢?’’这立论显然是把君主看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对的。太宗皇帝又举一事例来辩驳一下来,他说:“北齐文宣帝得杨情遵彦,这不是君乱而臣治吗?”魏征回道:“这不能算君乱臣治,只能算作暂救危亡,哪谈得上什么治呢?”

上述的君臣论辩,对魏征来说是最后一次了。后来他病情越来越恶化,迁延到贞观十七年春正月戊辰日,这位含辛茹苦、兢兢业业为太宗李世民奋斗了一辈子的魏征薨逝了,享年六十有四。

太宗皇帝亲临邸宅悼唁,为他大哭了一场,又为之废朝五日,追赠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赐谥号日文贞,给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赠绢布千段,米粟千石,让他陪葬于太宗的昭陵。行将祖载举葬之时,魏征的妻子裴氏说:“征平生俭素,今以一品礼葬之,羽仪甚盛,恐非亡者之志。”于是把太宗送去的种种悉数都不接纳,只是用了辆布车来装载灵柩,车上车内一无文彩之饰。

太宗皇帝虽没有亲自去送葬,却诏令百官都去送魏征的灵车,送出京城好几里之外。而太宗却独自登上宫苑之西楼,目送灵车远远西去,灵车渐渐消失在茫茫之中,耳际哀乐声犹隐隐作响,太宗的两行热泪却久久尚未止住。

在目送魏征灵车西去之际,太宗皇帝百感交集,遂得诗一首,以寄哀思,诗云:

“阖闽总金鞍,上林移玉辇。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沈,愁云随盖转。

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后来太宗将此诗抄示众大臣时,大家读了也无不垂泪。

太宗又为魏征亲自撰写了碑传,还亲自书丹于石。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少有的事情,足证这对君臣间感情之至笃。

后来太宗对魏征还一直苦苦追思不已,又追赐他实封九百户。在那些悲痛的日子里,一次太宗上朝时对大臣们说:

“用铜来做镜子,可以帮助人正衣冠;用古代来做镜子,可以知道兴替与得失;用人来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朕就是常常持用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的过错。现在魏征他薨逝了,遂至失去了一面最重要的镜子啊!征亡后,朕派人去他家,在他的书函之中找到一张表文,是起的草稿,字迹很难辩认,只有前几行还稍稍可以读出,表文写道:‘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惟见其恶,爱者惟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二,可以兴矣。,这是他最后绝笔时所书如此,然而在朕思之,恐怕还难免会发生类似情况。公卿侍臣们可以把这段话抄写在牙简笏,以便知而必谏。”千古君臣梦——唐太宗和魏征这一对明君、直臣,留给了后人太多的追忆和思索。

会,在人们的性格中往往形成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譬如不对别人阿谀奉承比较容易做到,拒绝别人对自己的阿谀奉承则行之为难,有的人即令自己不屑于对别人阿谀奉承,但对来自别人的阿谀奉承却仍受之欣然。能够象世民这样,居帝位之尊而能自觉抵制对自己的“先意承旨”,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皇帝做不到这一点,必然要受骗上当。

其次,君主要看一个臣下怎样向他反映别人的善恶,然后据以识别奸臣。魏征曾说:“君子不能无小恶,恶不积无妨于正道;小人或时有小善,善不积不足以立忠。”确实是,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向上反映一个人的善恶呢?魏征认为,“君子掩人之恶,扬人之善”。小人则专事告讦,而“告讦者进,遏恶者不齿,君子苟免,小人遂志”。世民本人也发现,“告讦之言,案验多谬”。这种人“告讦百官”时,“务行谗毁,交乱君臣,殊非益国”,因而世民下令,以后“有上书讦人小恶者,当以谗人之罪罪之”。

再次,既然君子亦有小恶,小人也有小善,皇帝在识别贤佞时就须抓住主流,否则就会以偏概全,仍然认不清忠贤和奸邪。

最后,为了鉴别忠奸,还必须防止左右陪伴君王的人蒙蔽皇帝,否则国君就难以洞悉幽隐。有一次宦官出使还朝,“妄有所奏”,世民大怒,魏征借机进奏:“阉竖虽微,狎近左右,时有言语,轻而易信,浸润之潜,为患特深。以今日之明,必无所虑;为子孙教,不可不杜其源。”世民笑着说:“非公,朕安得闻此言?”唐玄宗以后不少唐朝的皇帝为宦官所蒙蔽,不辨忠奸,就生动地证明了此点。只可惜世民抑斥阉宦的做法没有为后代所继承,致使朝政日非,民不聊生。

皇帝是否明于知人,是国家安危所系,所以魏征认为:

“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世民作为明君,不但有辨别忠奸的标准,而且对当时每个大臣所具备的优点和缺点了如指掌。有一次他对长孙无忌等人说:“朕闻主贤则臣直,人苦不自知,公宜面论,攻朕得失。”无忌不敢直陈,反而对皇帝歌功颂德一番。世民大失所望,因而面论群臣得失,并且首先提到长孙无忌:

“善避嫌疑,应对敏速,求之古人,亦当无比;而总兵攻战,非所长也。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聪悟,临难既不改节,为官亦无朋党;所少者,骨鲠规谏耳。唐俭言辞俊利,善和解人,酒杯流行,发言启齿;事朕三十载,遂无一言论国家得失。

杨师道性行纯善,自无愆过;而情实怯懦,未甚便事,缓急不可得力。岑文本性道敦厚,文章是其所长;而持论常据经远,自当不负于物。刘泊性最坚贞,言多利益;然其意上然诺于朋友,能自补阙,亦何以尚。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行,朕比任使,多所称意。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对臣下了解得这样全面和准确,可以称得上是“知臣莫若君了。

唐太宗还特别强调指出,用人本来就是一种赏罚的手段。有一次就此对魏征说:“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用。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赏罚不可轻用,用人弥须慎择。”确实是,朝廷上什么样的人得势,政治风气怎样,主要取决于皇帝在进行赏罚和用人时鼓励什么。不过,在君主专制的条件下,皇帝个人的感情在这些方面有严重干扰,应当尽力加以排除;否则,国君的喜怒无常能导致赏罚失当。所以魏征明确地提醒世民,要做到“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用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尤其要注意防止“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宜详审。若爱而知恶,憎而知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化矣”。国君只有做到不以感情代替原则和政策,才能真正赏罚得当。世民进行赏罚也出现过一些缺点和过失,但就总的方面说,错赏滥罚的事还是为数不多。他自己也说即位以后,“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虽不免有夸大之处,但可以说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

一个人有功也有过,就象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一样,这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根据一个人身上并存的功过进行赏罚呢?

对此,李世民的主要做法是抓住主流,舍其支流。房玄龄、杜如晦和温彦博是当时的重臣,功绩卓著,但御史大夫萧踽却因数人“尝有微过”而“劾之”,世民对此事置而不问。后来有一次批评萧踽说:“卿之守道耿介,古人无以过也;然而善恶太明,亦有时而失。”恐怕所指的就是弹劾房、杜的那件事。

李靖征东突厥,“拓境至于大漠”,立了大功,御史大夫温彦博弹劾他“军无纪纲,突厥宝货,乱兵所分”。世民对这件事同样是“舍而不问”,并亲自对李靖说“隋将史万岁破突厥,有功不赏,以罪致戮。朕则不然,当舍公之罪,录公之勋也。”侯君集平定高昌后曾擅自“配没无罪人”,“私取宝货”,不禁将士“竞来盗窃”,并因此被劾下狱。岑文本认为,如果以此治罪,就会被天下人看作“唯录其过,似遗其功”,并且指出:

“古之人君出师命将,克敌则获重赏,不克则受严刑。是以当其有功也,虽有贪残淫纵,必蒙青紫之宠;当其有罪也,虽勤躬洁己,不免缺钺之诛。”李世民接受文本的意见,最后“乃释”君集。此外,对薛万彻也曾有“录功弃过”的事。因有大功而放纵臣下贪残不问,自然不免失之过宽;但世民不以细过而忘大功,则抓住了事物的主流,因而赢得大臣的赤胆忠诚,愿为皇帝舍生效命。

对于那些罪大于功的黩职贪官,素以行“仁政”著称的世民则从来不肯因小功而舍大罪,毫不宽容,坚决打击。他一贯“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世民遣孙伏伽等二十二人巡察天下,一次就有“罪死者七人,流罪以下及免黜者数百人”。唐政权当时能够对贪官污吏进行有力的打击,正是它具有生命力的生动表现。历代到了高官显宦贪墨成风而皇帝对他们又莫可奈何的时候,说明这个王朝已经岌岌可危了。当然世民并不是单纯进行打击的唯惩罚论者,他深知“不教而诛”是错误的,因此对百官经常谆谆教导,讲明利害,告诫他们不要因贪纵而自陷刑网。世民实际是把赏罚与教育结合起来的双管齐下,因而曾经借评论古人而大发议论:“夫贤之立身,以功名为本;士之居世,以富贵为先,然则荣利,人之所贪;祸辱,人之所恶。故居安保名,则君子处焉;冒险履贵,则哲士去焉。”这样做是收到了一定效果的,如长孙顺德”素多放纵,不遵法度”,以至其“监奴受人馈绢”。世民发现后“于殿庭赐绢数十匹。以娩其心”,结果此人转变作风,以后“折节为政,号为明肃”,“称为良牧”。不过,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那些明知故犯的贪官污吏,以赐绢娩其心的做法未必能收效,恐怕唯一的办法是严惩不贷。

唐太宗居帝位之尊而能自觉抵制对自己的“先意承旨”,并有自己独到的识别奸邪之法,从而将无德之小人挡在了朝门之外,其难能可贵之处和识人、用人之能,无须再用更多的言语来表述,只用“英明”二字足矣。

同类推荐
  • 汉骑

    汉骑

    东汉末年,黄巾乱起,汉失其鹿,天下逐之。刘聪,一个来自现代小人物,只想着守着一亩三分地,安安生生过他的平凡日子,却被卷入汉末风云诡谲的政坛之中,历史在这一刻发生偏转。坐镇东都,和董卓明争暗斗。征战中原,和曹操争夺天下。汉骑纵横,莫谁敢挡,各路诸侯,无不束手,叹曰:既生刘玄明,何生我等。刘聪怀抱美人,外战汉末群雄,内斗太平余孽,演绎了一段精彩纷呈的传奇人生。
  • 南梁之光

    南梁之光

    本书内容包括“苦难深重的南梁”、“创建西北第一支革命武装”、“艰难的游击征程”、“开创陕甘边地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等,帮助读者了解老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
  • 宁夏五千年史话

    宁夏五千年史话

    本书讲述了如何选择店址、店铺的装修、开业大吉时的广告宣传、投资置业的策略、创造财富的方法等内容。
  • 风流县令

    风流县令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以一己之力让整个时代为其旋转,他拐带这一个时代前进,他不孤独有红颜、有至亲、有朋友有敌人,他让红颜死心塌地,让至亲心如磐石,让朋友推心置腹,方敌人闻风丧胆。主人公刘毅给我们谱写了一曲英雄人物的传奇的一生。
  • 世外桃李

    世外桃李

    简介:一段处于分崩离析,战火纷飞中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爱情故事,讲述了纷乱社会的悲欢离合、爱恨纠缠,的爱情。本文叙写了对爱情完美的追求与向往美好的泛舟离嚣执手佳人般生活。
热门推荐
  • 文武仁义之帝:赵匡胤

    文武仁义之帝:赵匡胤

    本书内容包括:乱世出英雄、驼峰山义结十兄弟、陈桥黄袍加身、建霸业南征北战等。
  • 楼岚传

    楼岚传

    从小没有感受过的豪门少主被家族安排为间谍,但是他是不可能为一个家族做走狗的!进入楼岚成为双面间谍,他能否瞒天过海成为一代枭雄!
  • 笑语别昔辞故辰

    笑语别昔辞故辰

    升入高三,在面临着各种压力的同时,她遇到了一生的挚交,也遇到了奇葩腹黑女,更重要的是,遇见了她认为这辈子最爱的人……一切都在一件件小事中悄然发生转变。青葱校园里,日复一日的枯燥学习因而有了一段精彩纷呈的奇遇,智斗劲敌,苦学不懈,享受友谊,苦涩爱恋,变得如此刻骨铭心。相恋容易相守难,原本单纯的爱恋不料竟有了父辈的纠葛,现实的逼迫,友谊的背叛,小人的算计,前途的迷茫,所有人都在纷纷扰扰中承受历练。
  • 恶魔游戏者

    恶魔游戏者

    二十五位各界精英一同被邀请前往不存在的古堡参加一个充满禁忌的游戏,最终的胜利者可以获得一个“任意愿望”。寻找魔鬼,互相猜忌,扭曲的游戏,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只是寻找魔鬼?
  • 男孩女孩之情牵我心

    男孩女孩之情牵我心

    岁月如歌,年华如水,曾经一起走过的青春,你可曾还依稀记得那个曾经的恋人,记得那一段魂牵梦绕的岁月。那时的爱情,就像一根线,牵着恋人彼此的心,它看不到,摸不着,却时时的能感觉得到,那是一个温柔电话,一句轻轻的问候,牵着一颗爱着的心……
  • 穿梭时空

    穿梭时空

    末世中偶然获得时空穿梭器,从此穿越一发不可收拾。
  • 无道界仙

    无道界仙

    闻道,开光,心动,灵寂……九大境界揭开修仙世界的神秘面纱,是顺应天道成仙?还是溯流而上,逆天成魔!魔者,体内蕴育世界,夺天地造化养己身,吾辈成仙之日就是化魔之时!天地无情,造万千大道束缚生灵,我欲封天,以无道斩有道,以世界战世界,成为不朽界仙!洪荒破碎,出现万千世界,而星空最神奇的世界是从人族体内诞生!丹鼎界,古碑界,无穷奥妙,百草界,道则界,资源无数!主角穿越,本是妖孽天赋,却被神秘上身;十三岁正处青葱岁月,可余寿不足五载,该何去何从?穿越在死婴之身,坚定了成仙之心……主角张无道“芳龄”十三,高歌“美女太多,推倒太难”,带领一帮小弟杀进仙的世界,展开一幅波澜诡谲的壮阔篇章!
  • 现世圣者

    现世圣者

    只因家境落魄,就要遭受权贵势力的欺压吗?不,林舜要反抗!被逼跳湖,却意外觉醒圣域强者的传承,从此人生彻底逆转!所有无知狂妄的人们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惊世的战斗力,神秘的占卜预言,最强组织的臣服……他已无所不能,因为他就是现世圣者!
  • 女配鲜衣怒马

    女配鲜衣怒马

    有一种悲伤叫做“被”炮灰,有一种角色叫做“路过的女配”。她却倾其一生也要谱写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故事。——————————步绾说,“你心属谁是你自个儿的事儿我管不着,我想亲近谁也是我的自由你更无处去说理。”步绾又说,“你别个小毛小病的我尚可忍着,唯独就是不喜我这点须得改改。”步绾还说,“我拗了小半辈子没服过谁,却是彻底栽在你手上了。”待他终是回了句,“你说,我听着。”步绾性子哏,认定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真正头破血流之后,你想听?我不说了。
  • 数码暴龙守护者

    数码暴龙守护者

    数码宝贝的同人小说,新的徽章,新的冒险。此文在17K首发,为草稿版本,不建议去那里看。整理修改后发在了百度贴吧。这里的是最终版。更新速度极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