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6300000016

第16章 求人辅佐典范(3)

这是一种古代帝王中从未有过的开明思想。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君主并非一贯正确的认识之上,即建立所谓“天下万机,一人听断,虽甚忧劳,不能尽善”的认识之上。由于君主一人不能独断天下万事,所以就必须君臣同心同德,共治天下。

太宗曾经对魏征说:“美玉通常都深藏在石头之中,不经良工琢磨,与瓦砾一样并无大的差别。如经良工的精心琢磨,去掉石、瑕就成为传世之宝。朕虽算不上美玉,也还是希望你们这些良工费心琢磨。”又对王硅说:“公难道没有看到金矿在山中之时,有什么可珍贵的?只有冶炼、锻铸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为人所珍惜。朕就是那未经冶炼的金矿,卿好比善于锻冶的良工。”太宗把自己比作在石之玉,在山之金,把辅佐的臣下比之为良工,这就等于公开承认自己有不少缺点,希望臣下帮助自己将其除去,使自己成为美玉、纯金。既然君主并非万能之主,并非十全十美,需要良臣辅佐,当然共治要比独治好多了。

贞观八年(634年),宰相房玄龄、高士廉在路上遇到少府监窦德素,问他宫中近来有什么营建工程?窦德素就把此事告诉了太宗。太宗认为他们管得太宽,于是将二人召来,责问说:“你们只要把朝廷中事管好就行了,我宫中有些小小的营建工程,关你们什么事?何必动问!”房、高二人不敢以理相争,惟知谢过。此事被魏征知道,他对太宗说:“臣不理解陛下为什么要责备二人,也不理解房、高二人为何要谢过?

房、高既然是大臣,那就是陛下的左臂右膀和耳目,有何营建竟不容许他们知道?陛下责备他们了解情况,臣不知出于什么用心。且营建需要多少工匠,花费多少费用,陛下搞这些工程有无必要?任宰相的都应有所了解。如果工程有必要搞,他们应该协助陛下将其完成,如果没有必要搞,应该上奏陛下罢去。这是君主任用臣下,臣下对待君主的常理。房玄龄等人如果过问得对,陛下就不应责备,如是这样,房、高二人为什么还要谢过呢?这是不识大臣职守的表现。”魏征之所以如此看待这个问题,是因为太宗口口声声强调君臣共治天下,作为宰相就更应该负起这样的职责,太宗责备房、高干预宫中之事,有悖于这个原则。太宗听了魏征的批评后,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和自己平时强调的“共相匡辅”的话相去甚远,因而“深愧之”。

后来魏征还专门写一篇奏疏,主要强调了君臣同体的道理,他说:“臣闻君为元首,臣作股肱,齐契同心,合而成体,体或不备,未有成人。然则首虽尊高,必资手足以成体,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政治。”他把君主比作人的头部,大臣比作四吱,只有这一切齐全,才算是一个完整健康的人,头部虽然高高在上,也得靠四肢才可行动自如。用这个比喻强调君臣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强调君臣要同心共治,不但新颖而且也比以前的认识更深入了一步。

太宗还和魏征以一个具体事例来论证君臣同心共治的必要性。魏征向太宗谈过一件发生在隋炀帝时期的事。说有一次隋炀帝命将军于士澄捕捉盗贼,只要有怀疑者统统都抓起来,共捉了两千余人,严加拷掠,使这些人被迫承认是盗贼,炀帝便下令同日处斩。大理丞张元济感到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就拿来六七个人的案状审阅,发现他们在盗发之日并不在当地,本可以排除嫌疑,却被抓来酷刑相加,因忍受不了痛苦而自诬为盗贼。张元济因此更感到其中冤情一定还很多,遂详加推讯察访,结果是两千人中只有九人在案发的当日情况不明,有犯罪嫌疑。这九人中还有四人,是官吏非常熟悉的良民,并非贼盗。但是司法主管部门认为炀帝已下令处斩,不愿再次上奏,遂将他们全部处死。太宗听了此事后,认为这不能完全怪炀帝无道,臣下也不尽心,如果有人不避诛戮,冒死进谏,就不一定会出现这种残酷的事情。臣下“苟求悦誉”,君主闭目塞听,“君臣如此,何得不败?”唐太宗由此更加体会到君臣同心同德共治天下的重要性,他感慨地说;“朕幸赖诸公共相辅佐,才有今日之功业,希望诸公善始善终,永远像现在这样尽心匡赞。”.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其过人之处就在于他比其他君王更有“自知之明”,他明白要治理好一个庞大的帝国,单凭国君一人之力是万万不行的,而必须充分调动上下人等群策群力方可。其言“君臣事同鱼水,则海内可安”,确实发自肺腑,堪称治世良言。

明经37广开言论,反对盲从

“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

——李世民

唐太宗一向提倡广开言论,在他的鼓励下,二十多年间逐渐形成了官吏积极谏诤的良好风气,仅史籍记载的前后向太宗进谏的多达数十人,至于没有提到姓名的所谓上封事者不知还有多少。参预谏诤的人比较广泛,上至皇后、太子、宰相、妃嫔、大臣,下至一般官员、胥吏,形成人人敢言、个个敢论的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政治风气。

贞观时期的谏诤风气有着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特点,在这种风气的感染下,一些不敢谏诤的人积极参预进谏,甚至一些隋朝旧臣也一改原来的阿谀谄媚态度,向太宗进谏,并且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裴矩。

裴矩,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在大业年间历任民部侍郎、黄门侍郎,参预朝政。他见炀帝好大喜功,遂撰《西域图记》三卷,献给炀帝,又诱炀帝西巡,裴矩游说西方诸族,许以厚利,让他们都来拜见炀帝,“盛服珠玉锦厨,焚香奏乐,歌舞相趋,谒于道左。”“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帝见之大悦。”此举不仅使朝廷花费了巨额资财,动用了大量民夫,也给河西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国骚动焉”。大业六年(610年),炀帝巡幸东都,裴矩以蛮夷朝贡者多,劝炀帝盛饰街市以夸富。旧史记载:“先命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账,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者亦藉以龙须席。胡客或过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直,绐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裴矩揣测炀帝心思,事先奏请,一味地以谄媚皇帝为能事。炀帝也对裴矩非常满意,对身边大臣说:“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隋炀帝骄矜自负,他曾公开表示:“我性不欲人谏。”所以裴矩从不向皇帝进谏,反而挖空心思讨好皇帝,唆使炀帝纵欲。隋炀帝向高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就是在裴矩建议下发动的,致使国内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农民起义爆发,隋朝统治最终崩溃。炀帝在江都时,从驾兵士时有逃亡,裴矩又向炀帝献计,掠取民间妇女配给军士为妻,说这样可以防止继续逃亡。炀帝从其计,致使江淮一带百姓妻离子散,人民怨恨。

就是这样一位所谓佞臣,在太宗时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在武德九年(626年)太宗即位之初,太宗因诸司胥吏多受贿赂,欲加惩治,密令左右贿赂以试探,结果刑部司门司一位小吏受绢一匹,太宗下令处死。当时裴矩任民部尚书,知道此事后认为太宗处置不当,遂进谏说:“胥吏受赂,罪本应死,但是陛下派人送物给他,这是故意诱使人犯法,与孔子所说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说教大相径庭。”太宗听后十分高兴,为此专门召集五品以上朝官,告诉他们:“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太宗此言不仅是表彰裴矩,也是通过此事鼓励百官大胆谏诤。

裴矩前后判若两人,表现截然不同的历史现象,也引起了旧史家的关注,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评论说:“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常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表,即标竿),臣者景(影)也,表动则景随矣。”司马光的这些见解确有合理之处,在封建专制时代,君权至高无上,君主的素质如何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时代的政治风貌。

在贞观谏诤风气的影响下,皇太子也加入到谏诤之臣的行列中来。太宗曾因苑西监穆裕有罪,盛怒之下命于朝堂斩杀。太子李治认为,穆裕罪不至死,遂犯颜进谏。太宗对自己的儿子能当面进谏非常高兴。长孙无忌说:“自古太子之谏,或乘间从容而言。今陛下发天威之怒,太子申犯颜之谏,诚古今未有。,’太宗认为人相处已久,自然会互相影响。自从自己即位以来,虚心接纳谏言,魏征朝夕进谏,自魏死后,刘洎、岑文本、马周、褚遂良又继续讽谏,皇太子自幼在我膝上,见到我诚心接纳谏诤者,“因染以成性,故有今日谏”。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充容徐氏见这一时期屡次发动战争,兴建宫室,百姓劳役颇重,遂上疏进谏,指出近年以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崛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武玩兵,先哲所戒。又说:“夫珍玩技巧,为表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酰毒。”批评太宗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耗费国力。太宗颇善其言,赏赐甚厚。

贞观谏诤之风的盛行还表现在低级官吏也纷纷加入到谏臣行列中来,贞观八年,陕县(今河南三门峡西)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进谏,太宗认为是讪滂。魏征进言说:“自古以来上书多措辞激动,若不激切则不能引起君主重视。激切与讪滂很难区分,望陛下详加可否,不要轻下结论。”太宗醒悟,遂赐皇甫德帛二十段。由于太宗勉励谏诤。在贞观十四年(640年)又有一位县丞上表谏诤,这年冬十月,太宗准备到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狩猎,县丞刘仁轨因收获未毕,恐车驾出动扰民,遂前往行宫上表切谏。太宗接受意见,下令罢猎,并提升刘仁轨为新安(今河南新安)县令。

鼓励谏诤,广开言论,同反对盲从历来是一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唐太宗坚决反对臣下盲目“承旨施行”,明知不对也不谏诤。门下省本来就是审议,封驳机关,但是有些官员不敢行使驳封之权,凡有诏敕,皆不加审议,惟知签署照发,使门下省成为一个行文书的机构。为此太宗于贞观三年专门强调,中书、门下为机要之司,权任甚重,只有贤才才能胜任,如果只是行行文书,谁人不会?要求他们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敢于谏诤,敢于负责。之后,两司风气大变,一改“文书省”的雅号,每每有谏诤之举。

唐太宗倡导的广开言论,鼓励谏诤,和反对盲从之风,对于天下大治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改变吏风,发展生产,提倡文教,健全法制,轻徭薄赋等,都产生了很好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国家机构能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转。

明经38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英明的唐太宗,也有可能随时犯错。但唐太宗能够虚心接受来自臣子们善意的谏言乃至批评,从他们的话中知道自己的得与失;对于失误或过错做到知错就改,并警惕自己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唐太宗的至理明言:“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就是对自己所行君臣之道的高度概括。

在贞观诸臣中,魏征堪称天下第一直谏之臣,是唐太宗面前最为明亮的一面镜子。关于他们君臣之间的佳话甚多,其中,在魏征病危前后发生的事,尤为感人和发人深省。

同类推荐
  •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

    本书基于史实,以客观公正的视角,通过整理当前最新研究资料及成果,向世人展现了张学良将军的戎马生涯。全书共分十一章,前五章探讨了张学良的生平和处世,他与日本人、蒋介石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接下来五章涉及张学良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及后果;最后一章叙述了张学良被幽禁的情形。结论部分分析了张学良对中国现代史所作出的贡献。
  • 史上最能折腾的9种牛人

    史上最能折腾的9种牛人

    本书内容包括:“韬光养晦者:暗敛锋芒,终非池中之物”“外圆内方者:用脊梁撑起一片圆融天地”“从容进退者:能屈能伸亦英雄”“灵活变通者:变则通,通则久”等。
  • 帝国1860

    帝国1860

    《1860》只为自己心中的历史变个模样。来自近代蜕变的中国!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 十二国

    十二国

    这是一个宅男一统异世界大陆十二国的血泪史
热门推荐
  • 飞得更高:直销风云20年

    飞得更高:直销风云20年

    首部全景呈现中国直销20年发展史、揭秘直销业内幕的长篇财经小说!小说以作者亲历直销的一线体验为蓝本,真实记录了含泪带笑的直销人创业与创富故事,塑造了可歌可叹的直销人群像,有助于全社会了解到一个真实的直销业!
  • 狂妄邪妃:无良王爷溺宠妻

    狂妄邪妃:无良王爷溺宠妻

    她,叱咤风云的魔医圣手,阴险自私,狡诈嗜血,一场错爱引来背叛致死。阴差阳错之下,成了画府受人欺辱的废物三小姐,从此风华尽显,弑毒姐杀毒妹,脱离虚伪家族,神兽萌宠成堆本是霸气侧露的人生,却总有一只披着羊皮的大灰狼总是如影随形各种添乱。“姑娘我要看遍天下美男,你滚一边去”“我滚你怀里行不行?你看我也是美男一个,撒得了娇,卖的了萌,斗得过小三,暖得了床,外加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没事还可养养眼……”话还没说完,某萌宝后面一踹:“暖床卖萌有我就够了,你可以滚远点”神兽萌宠成堆,顶级强者相随,看她素手纤衣,打造另类的盛世繁华
  • 天才摄魂师:殿下的霸宠

    天才摄魂师:殿下的霸宠

    (因特殊原因,此坑已弃,可看翻本版)前世,她是异能医师,医手遮天,且身怀绝技;今生,她是神界公主,倾国倾城,却徒有虚表。什么?废柴?那她便契神兽,炼丹药,摄灵魂,亮瞎你们滴小眼睛!什么?祸水?那她便让这些小女人们比她更祸水,裸奔吧!骚年们!(三大种族:神族,人族,魔族)(
  • 殇式疑案

    殇式疑案

    人生总是这么无常,叫我反应不及,随后又痛彻了心扉……我十四岁那一年,家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我妈因为难产,抢救无效死亡,孤单的我还在为即将有一个乖巧的女末女末而感到高兴,可迎来的却是如此大的噩耗与悲伤。
  • 拒绝被追:天才王妃叛逆宝宝

    拒绝被追:天才王妃叛逆宝宝

    一朝穿越万人迷,被那么多人喜欢不是谁都吃得消的。昔日她痴她傻时,欺她辱她,嫡亲姐姐连连设计害死她,人人唾弃,名声臭得如粪坑里的石头,所有女子们的凄惨案例。斗奇葩家人,斗自以为是各种帅哥,她就是要踏过这些又渣又奇葩的人物登上颠峰。
  • 一世独尊

    一世独尊

    一缕剑光锁住九道绝世凶魂,穷奇、烛龙、鲲鹏、螣蛇……少年体内,为何隐藏着此等秘辛?封印锁链,层层破碎。烛龙之目,穷奇之力,鲲鹏之翼,螣蛇魅影……带给他一项项逆天神通。这一生,只问今朝,不求来世。这一剑,刺碎凌霄,踏破九天!
  • 妖娆恩仇录

    妖娆恩仇录

    他暗中调查一个神秘、凶残的犯罪团伙,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从一开始就被盯上。他撞见自己的女友跟犯罪团伙的头目偷情,惹来杀身之祸。他被一位世外高人救得性命,但因下身受伤严重,失去了男性的尊严。他变身成一个妖娆的女子,潜入犯罪团伙,成了头目最宠爱的女人。当正义得以伸张,他在世外高人的妙手下,重回男性之身......(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一品田园美食香:萌夫来袭

    一品田园美食香:萌夫来袭

    她:衰神附体,也不晓得哪个混蛋踢了她一脚,害得她从山顶一路掉啊掉,莫明其妙的掉进异世,附在年轻小女娃身上。她想哭,更想笑。娘哎,就算她许了个愿要长生不老,可也不用一下从大龄剩女直接变成妙龄小女娃吧?在睁眼闭眼,一辈子就过去了的魔咒失效之后,好吧!她认栽了。她是打不死的小强,咱走南闯北,哪哪都能生存,再恶劣的环境,也经不住咱这一双巧手给你翻云覆雨,左修修,右整整,美好田园生活就在前方,努力向前冲啊!(本文文主打美食,地道农家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本文没有勾心斗角,都是温馨小感动。致富路上,慢慢前行,一步一个脚印。本文男主死心塌地,女主专情专一,欢迎妞们一起进入美食田园的怀抱,一起见证男女主的爱情成长,还有可爱萌宝加盟哦!)即刻奉上精彩片段来勾魂喽……一、蜜爱小片段麦芽害羞道:“元青哥,你不上炕歇息吗?天色都不早了哩!”某男也十分害羞的缩在墙角,“呃……你先睡,我待会再来……”麦芽撅着小嘴不满道:“元青哥,你待会再来我就睡着了,还咋为你李家开枝散叶,不开枝散叶,哪来的子孙满堂,没有子孙满堂,谁给你养老送终,不……”某男听的很认真,娘子说的颇有道理,于是乖乖爬上炕……后面省略N个字,你懂的\(^o^)/二、奉上美食心得(友情提示,注意各位的口水)(1)麦芽要告诉各位:“烤肉的时候可要注意了,不能烤的太嫩,也别烤糊了,得经常翻个身,每翻一遍身,就得刷一遍油,要烤的兹兹冒烟才好吃,那嫩肉完全吸收了烟熏跟油的香味才是最好,末了还要撒上花椒粉跟孜然……”话未落音,那炭炉上刚刚还在冒烟的肉串就没了踪影。“谁吃了?谁吃了??”……(2)俗话说,贴秋膘就得乘着要冷不冷的时候。大火爆炒洗净的猪大肠,加入酱油醋以及生姜调味,等炒够火候,再加骨头汤加大料一块炖煮入味,直到炖的入口即化,就能放进豆腐或是黄豆芽烫熟,或者青菜啥的都成,等到豆腐吸收了汤汁的鲜味,那滋味,那香气,能叫你连舌头也一并吃了。(*^__^*)嘻嘻……
  • 风水小道士

    风水小道士

    一个原本好吃懒做的青年,误打误撞下,被人误认为得道高人。得道高人可不是这么好当的,事件上到处都是不能用科技解决的灵异事件,一个得道高人堪称灵异事件中的核武器!各路人马为了求助于他,将他卷入了种种风波:权贵的灵斗,法斗,风水斗;重庆红衣男孩;僵尸旱魃;蛟蛇出山;地震诡异事件……伪装成高人的他为了自己的小命,也为了胸中一股正气,他开始了抓鬼驱邪之旅的传奇人生!
  • 我欲斩仙

    我欲斩仙

    神州大陆,一位叫做何天的少年,将在此处谱写一个流传万古,至尊无敌的神话,且看主角如何在次次危机之中脱难,最终称霸九天十地,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