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4500000010

第10章 少数民族社会的某些特征(2)

甘肃近代影响比较大的另一位土司是平番(今永登县)连城的鲁土司。鲁土司是元宗室平章政事脱欢的后裔。明洪武三年(1370年)脱欢帅诸部降明,被明王朝分封安置在青海与甘肃交接地带的平番县(今永登县)连城。鲁土司统辖的属民有土族、藏族、蒙古族、汉族等,以土族和藏族为多。其中,土民有十旗,分住十三村堡;藏族则是雍正元年从青海迁移来的,“雍正元年,迁青海上马尔等番民八族于此,归土司管辖”。附近原住汉族也有租种土司田地的。1932年改土归流时,甘肃省政府委十九世鲁承基为连城保安司令。任职后,他借机招兵买马,购置武器,壮大力量。1934年,甘肃省政府撤销了鲁承基连城保安司令的职务,马步青派兵收缴了枪械,收编了兵力。鲁承基无奈之下,将连城的森林、衙门、部分土地出卖给马步青,转而创办商号,投身商界,以后落脚在永登县的大有乡,租田佃地,过起了小地主的生活。1951年,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鲁承基被政府执行枪决。鲁土司历19世,先后有22个土司,持续了561年。

近代人们认为,甘肃的土司“最著者平番鲁土司,贵而贫,洮州杨土司富而强”。另外,青海东部河湟谷地也有大大小小12个土司。其中,以祁土司的势力最强,统辖土族、藏族、蒙古族等族的属民。

二、西道堂

中亚穆斯林自进驻中国以后,多居住在交通沿线,呈现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他们最初携商而来,后来发展为农商兼营。清中期以后,回族人口增加,甘肃的穆斯林逐渐形成了几个大的聚集区,有河州、陇西、临洮、盐官、张家川、武威、张掖、酒泉、西宁、循化、固原、灵州等。以后的穆斯林宗教变革,都以这些地方为点而先后展开,而穆斯林社会的其他问题,在这几个地区表现得也尤为突出。

清前期甘肃人口的增加,就区域社会来看,造成的社会问题莫过于穆斯林社会的变动。穆斯林社会的变动最初以宗教的变动为先导,从而引发了社会的其他变动。而西道堂则是清末穆斯林社会变动的产物,是穆斯林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宗教组织。

西道堂出现在甘肃东南部的临潭等地,这里是汉、藏、回等民族交错杂居的地区。西道堂的创建者马启西,字慈祥,号公惠,曾经属于华寺门宦,后脱离华寺门宦,成为北庄门宦的信徒,以后,又脱离白庄门宦,自立教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马启西在临潭创建西道堂,自任教主,主持全堂事务。他推崇南京穆斯林学者刘智(字介廉)的学说,以刘智的学说阐扬伊斯兰教义。西道堂建立后,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注重发展实业。规定:凡人西道堂者,一律平等,放弃财产及私有观念,抱共同的信仰,营共同的生活。西道堂被当时的一些人称为“穆斯林公社”。

民国初年,河南白朗起事,遭官府镇压后,西遁入陇,在甘肃东南一带活动。西道堂躲过掳掠,临夏协统马安良听信旧教一些人的谮言,怀疑马启西平安躲过劫难有通“匪”之嫌,并以通匪罪名,诛杀马启西。“是以风推波起,历经年所,讼案控至北京,旧教败讼,赔偿马启西恤金1万元,始告终结。”后西道堂教主由马启西的牧童马明仁继任,马明仁继续致力于发展实业。在他掌教期间,西道堂发展迅速,在临潭旧城一带,“教徒已达两三千人,财产四五百万,商店工厂千余所,枪支一千有零。教徒成分,农民为多”。民国十七八年河湟之乱时,西道堂虽持中立态度,仍然未能幸免,遭受重创。之后,西道堂重整旗鼓,继续壮大力量。

西道堂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组织规则,以约束教民。其组织规则如下:

一、宗旨 本道堂根据清真教义,并祖述清真教正统,以宣扬金陵介廉氏学说,而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务使本国同胞了解清真教意义为宗旨。

二、教主本道堂掌教人,不能以教主子孙世袭或相授受,由全体教民推选贤能者继续服务本堂一切宗教事业。

三、教主职权教主领导本堂以下全体教民,遵守国家法律以尽国民之义务,遵守本堂宗教宗旨,领导全体教民掌理本堂一切的社会事业。

四、道堂经济本道堂内之经济来源,由于本堂内所管理经营之商业及农业所供给。所有属于道堂者概为公有,悉用于本道堂建设、教育及一切的公共事业。

五、教民之义务 教民在本堂服务者,各尽其所能,分工合作。其在外私自经营事业者,于道堂内援助,量力所能。

六、教民生活本堂内教民生活一律平等。道堂外之贫苦不能谋生者,并救济之。

七、教育 本道堂内之教民,除了受回民教育,并注重国家教育。无论农商各界子弟,小时均入本堂创办之县立第四高小学校(按,即今二校)受小学教育,学校一切不足之费,概由本堂担任——学校虽属县立,本堂管理一切——毕业后择其优良而有志愿者,资送中学或大学。

八、婚姻 在本堂所属教民与教民间之婚姻均无财聘或装送之费,必先征求两性相悦,然后父母及介绍人呈明教主,请阿訇照清真古礼诵经完婚。

九、丧葬 遵照清真教古礼,死后诵经乞讨安葬。量力所能,施舍济贫。

十、教民之概况本道堂之教民,除了在本道堂内服务者二百余人及临潭本县所有,其余分住在甘肃之临夏、和政各县,在青海之循化、化隆、民和各县亦有之。教民在外县者均多穷苦,在临潭县者概经营商业,虽穷苦者概有正当的职业。经商贸易区域,西至西藏,南至四川,北至青海之北,东至察哈尔等地。

附则

本道堂特向社会声明者,吾侪系中华民国之国民,清真教之信徒,绝不因教以分族,在中华民国法律保障之下,任何时期以整个国家和政府为依归。同胞中有乐闻清真教义者,亦竭诚欢迎之。

从西道堂的组织章程来看,西道堂是一个追求平等共济为目的的社会宗教组织。在这里教民一律平等,财产共有,互相有救济贫穷的义务;从西道堂尊崇的刘智学说来看,西道堂试图从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教教义里寻找契合点,实现既注重儒家道德修养,又遵循伊斯兰教修行原则的宗教理想。从马启西为西道堂及附近的清真寺里题撰的对联可以看出其追求的理想境界。

西道堂大门联是:“德如春风,仁如春理,感物如春信,一生都在春光里;学是天成,品是天纵,启口是天言,万事不出天定中。”

西道堂清真寺的门联有这样几副:“人此门,登此殿,莫蒙混礼了拜去;洗其心,涤其虑,须仔细做起功来。”

“本真诚以立圣行,成己成人,允矣道全德备;体大功而尊主命,善心善世,洵哉仁熟义精。”

“人人具我真面目,弗失即是我;物物显他假形相,化尽就如他。”

“把斋贵清心上地,拜主须养性中天。”

“开之谓言解,解微,解妙,解一本诚,是大人致知学问;斋之取意齐,齐身,齐心,齐七清欲,正君子克己工夫。”

这些对仗工整的对联,体现出作者力图把伊斯兰教的教义与儒家注重做人的精神品格融会贯通的理想。一般学者将其划分为新教。笔者认为:西道堂与其他新教的区别是在以宗教立教的同时,以宗教为纽带,实现穆斯林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更多注重实践性,是一种社会宗教组织。西道堂是回族在甘肃近代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在临潭地区产生的结教自保、实行集体经济所有制的宗教合作组织。他们有统一的房舍,共同耕种田地,统一经商、做工,收成收归道堂,不足则取给,这些做法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西道堂势力壮大后,在总堂外,还设有许多分堂。

西道堂的商业活动影响大,最初在临潭和岷县开设“天兴隆”、“天兴永”商号,收入归道堂统一开支,以后又在藏区和其他地区经营商业,有坐商和行商,主要经营百货、畜产、粮食、木材等生意;在四川松潘、甘孜以及青海的玉树、果洛设有商号,并拥有商队,商队常往返于汉藏地区。民国18年(1929年)以前,西道堂在临潭等地的资本已经有10万元左右,有田地二三十石。到20世纪30年代,资本已达百万元左右,田地在100石以上。在外经商的有一百二三十人,农耕者数十人,堂内留居者200余人。他们上午做工,下午休息,生活很有规律。用餐时众人合食,男女分席。凡信仰其教义者都可以得到资助,资助钱不能购置田产,只可用于赴藏地做生意。到1938年,借用其资本的有50余家。

西道堂也注重经营农业、牧业和手工业,至新中国成立前,共建立了13个农庄,农业人口700多人,耕地700多石,10余处林场,3处牧场;另外,有水磨、油坊、粉坊、醋坊、砖瓦窑等作坊,还有供集体生活的灶房、缝纫、皮匠、木工等手工作坊。西道堂地处偏远,自成一体,但它并没有完全脱离开近代社会变革的潮流,它也时刻关注着道堂外社会的变革。在近代新式教育兴起后,西道堂积极地接受,也在附近先后开办了启西小学和启西女子小学各1所。在婚姻方面,接受新式婚姻,主张不纳聘礼,婚姻在征求男女双方的意见后,才可由父母和介绍人告知教主,诵经完婚。1922年,在临潭西道堂所在地落成了一座规模较大的清真寺,有浓厚的中国宫殿式建筑风格。由此可以看出西道堂主张实践的文化合流精神。

西道堂是产生在临潭县河谷地带回族聚居区的一个带有宗教、地域性质的民间宗教合作组织,它的产生与自清以来社会的失范和回族社会的动荡有必然的联系。自清以来,回族内部的社会问题日益凸现,作为一个正在形成中的民族共同体,经历了内部的整合与外部其他文化的激荡融合。西道堂就是在新的民族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宗教合作组织,马启西力图借用中国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来发扬阐释伊斯兰教学理,使人们更多地认识理解了解伊斯兰教的教义。他试图在穆斯林文化和本土儒家文化之间寻找结合点。既想保持穆斯林文化的原汁原味,又要积极吸取儒家文化的合理成分,并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西道堂并不是避居深山,逃逸现实的世外桃源,它积极接受近代社会变革的现实,重视近代教育,开办学校,表现出其对进步潮流的向往和追求。西道堂的教主,除了必备伊斯兰教经学的深厚修养,还须具备丰富的汉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西道堂提倡的宗旨。西道堂建立以后,在当地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成为甘肃近代回族社会的特殊现象。

三、少数民族部落

以游牧为生的藏族、蒙古族以及裕固族等,自然社会组织是部落。在此主要叙述藏族部落的一些情况。清末甘肃的藏族主要集中分布在洮州,岷州,拉卜楞寺附近,西宁府以及河西走廊的天祝、凉州、甘州、肃州等地。西宁府属诸县有藏族部落400个多个,洮州的杨土司有部落500多个,洮州的其他土司有部落100个左右,岷州有部落90个左右,阶州有部落50余个,凉州、平番有部落20多个,甘州、肃州也有几个、十几个藏族部落。藏族的同部落之人,均有一定的血缘关系,甚亲密。部落越小,血缘关系越近。藏族部落的产生是血缘关系自然发展的结果。部落的产生一般有这样几个因素:一是部落人口的增加,分化出小的部落;二是部落内的矛盾,分化出新的部落;三是灾荒瘟疫导致部落人口减少后,相邻的数个部落合在一起;四是部落头人要分家,分化出新的部落。每个部落都有各自的名称。就部落规模来讲,大的有千余户,小的只有几十户,多数部落之间互不统属;半农半牧区在土司或僧纲的统属下,大的万余户,小的像圆成寺僧纲下辖仅4族、18户属民。据《甘南州志》记载,甘南藏族各部落,除了杨土司管辖的卓尼48旗,拉卜楞寺属80余部落,其余碌曲的双岔、赛赤等部落都不隶属于其他部落集团,只是一个大部落下有3~7个或更多的小部落,一般称为部落圈子。天祝、肃南、岷县、文县、宕昌的部落都较小。

藏族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其常迁徙不定,若居住地的草食尽时,则公议迁往其他地方,三天前就开始商议准备搬迁的工作。每当迁徙之日,分为三队,妇女穿着新衣,持枪前行,为第一队;第二队为用品家具;第三队为牛羊。有时候妇女提前三天到达,准备粮秣,等待部落内的人畜的到来。

同类推荐
  • 发展观的变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观的变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本书就如何从发展观变革的角度来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问题做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构成、和谐世界构建等。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本书着重研究老人在高龄时与家中隔代人之间的关系:照顾关系模型和家庭的变化。本书告诉我们:最新教育科学研究表明,世代间的关怀和照顾是通过对个人培养的过程来探索家庭的意义,在亲近与疏远,责任与放任,传统与革新间徘徊。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邪教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对象,也将是人类当前和今后必须正视、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为使人类能齐心合力地共同解决这一难题,很有必要给邪教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不仅要有专门的称谓,而且也要有相对一致的内涵。但眼下的现实情况仍需我们深入研究,广泛探讨,清除分歧,尽快达成共识。
热门推荐
  • 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

    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

    本书自2007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和好评,很多读者纷纷来信进行探讨,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再版,希望我们对本书的修订能给您带来更好的学习与借鉴。
  • 涅槃重生舞天下

    涅槃重生舞天下

    她四大家族第一家族纨绔大小姐,虽是块废料,但深的宠爱,遭人毒害。她21世纪第一黑暗组织,排行榜第一杀手,代号:血嗜,但她的身份却翻手可覆天云,可那又如何,她得到了世间人们最痴望的权利、财富,却终究逃不出那三世姻缘。当狠心手辣的她复魂到迷雾重重的她,在这个以强者为尊、视人命为屡的世界,她与她到底是谁,会不会挥手弹奏出一曲旷世豪曲喃?前世她什么也没有,现在天给她重生,给了她曾想拥有触不可及的,她又会如何守护?--------兜兜转转回回,到底谁是执棋之人,谁又是控盘之人,精心安排了这一场天地浩劫,血洗了千古历史的大陆!
  • 鸿蒙道图

    鸿蒙道图

    苏阳的父母为了苏阳能够成为一名修者,耗费毕生的积蓄将他送到一个宗门,可苏阳进入宗门后却只有杂役的身份。不甘心就此沉沦,无意中解开‘鸿蒙道图’的封印,苏阳从此鱼跃龙门,傲视天下,走上一条最强之路。
  • 公主爱你一世不会变

    公主爱你一世不会变

    公主的华丽归来,是否能得到王子的真心?当意外收获爱情之时,是否欣然接受?当爱情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是,他们还会坚持么?
  • 后宫之弃女为后

    后宫之弃女为后

    她,恶名昭著的国公嫡女,被未嫁先休的前太子妃,纨绔贪财,声名狼藉。他,天生痴傻的王府独子,除了舞刀弄枪万事不通,草菅人命,人见人怕。无人知她曾与狗争食,被恶毒姨娘,庶妹几乎欺辱致死!谁人懂他蛮横背后的隐忍,痴傻不过是为了保全家性命!纪挽歌瞪着翩然而至的男人,恨恨的道:“彭厉锋,你不是痴傻儿吗?怎会如此!”彭厉锋眸光清涟,笑的不怀好意,说:“你不是众人口中的纨绔恶女吗?应深谙此道!”他笑:“你无人敢娶,我无人敢嫁,凑成对正好。”她泣:“只要这皇朝尚存一日,我,你就要不起!”一朝六国乱世,奸情无处不在,阴谋接踵而至。注定的纠缠,难解的思绪,残酷的别离。当一切重来一次,你是否依然爱我?
  •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呈现了一个富有精神乌托邦色彩的写作者张杰,20年如一日在村庄和偏僻县城的所有精神努力。他尝试了精神存在对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在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文字结局里,得出一个悲怆性的结论,至少在一些区域,精神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而且其普遍性已逼近时代的本质部分。
  • 逆天狂女:腹黑妖孽甩不掉

    逆天狂女:腹黑妖孽甩不掉

    她是二十三世纪全国首席医生,一片轻飘飘的树叶落到了头上,这就死了?穿越?某女在这个世界一步步登上巅峰,呼风唤雨,天下唯我。接连的各种美男,让某女大声怒吼,“都给老娘闪开!”靠之!某女忽然发现,其他美男都甩开了,怎么这人就是甩不开呢?某妖孽一日闲来无聊,去某女的床上做客,结果如下:某女笑吟吟的看着到他床上做客的妖孽,唰的一声银针寒光闪闪,某妖孽撒腿就跑,某女笑道:那谁,你别跑啊,我再给你扎几针!某妖孽很头疼,当初让她强大是为了和她携手天涯,怎么这会儿倒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了?!【书友群:473278442,进群验证书内任意人物】
  • 峥嵘之途

    峥嵘之途

    不管在何时何地,永不放弃,因为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让我的名字响变世界!---韩风
  • 炎阳凋零

    炎阳凋零

    素衣镇,临鹭水,近西陲。自西三百里外,俱为千里黄沙,少见人烟。而一切的一切将从这里开始……
  • 痴情王爷淘气妃

    痴情王爷淘气妃

    打不垮、摧不毁,以勇者无敌小魔仙自居的乐灵,为了庆贺大学生活圆满结束去蹦极,她穿了!!!!到古代后一次囧的艳遇,给她带来了一个美丽的开始。“这位姑娘,你流口水了”人家是极品帅哥,她是极品花痴。“啊!你吓我一脑袋头发。”从此后她与他深深地相爱了。可是就在他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当口,一道赐婚的圣旨,打碎了她和他对未来的一切美好向往。欲知结果,亲请关注《痴情王爷淘气妃》另请关注香乡的新文《豪门婚契:花心老公请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