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100000060

第60章 卫灵公篇第十五(6)

张居正注:“事,是职分之所当为。食,是居官的俸禄。孔子说:‘人臣之事君,职任虽有大小不同,莫不各有所司之事。若禄以劝功,则系乎上者,使才任其事,而即有得禄之心;或先治其事,而随有计禄之念,皆非忠也。必须一心敬谨,办理所管的事务。咖有官守者,则兢兢焉思以尽其职;有言责者,则兢兢焉思以效其忠。惟求职业之无忝,委托之不负而已。至于所食之常禄,则不必以是为先,而汲汲以图之也。尽人巨志存立功,事专报主,虽死生患难,有不暇计,而况爵禄能人其心乎?’知此义者,斯可谓之纯臣矣!”

解读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这体现了一种对待工作与薪水的态度,用一句话说就是:先工作,后享受。

很多人都是在和别人攀比收入,却从来没有去考虑自己做事的多少。难道我们的工作就只是为了工资吗?我认为不尽然吧,学习和积累经验才是最大的目的。也许你现在的收入低,但如果你在现在的低收入岗位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就必定会获得丰厚的待遇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画外音:如果你能做到“敬其事”,那么以后你一定能够得到丰美的食物。

15.39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教育人不分任何类别。”

朱熹注:“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张居正注:“类,是等类。孔子说:‘人性虽同,而气禀或异。其中有智的,有愚的;有贤的,有不肖的,种种不齐。然君子之心,惟欲使人人皆复于善而后已。’智的、愚的、贤的、不肖的,都是一般样教训化导他,何尝分别等类,而有所拣择于其间哉?盖天地无弃物,圣人无弃人,故尧舜之世,比屋可封;文武之民,遍为尔德,亦有教无类之一验也。”

解读

“有教无类”的本义是不分贵族和平民。也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认为任何人,他都可以培养,并且教育其成才。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孔子收取学生,没有部族、地域、身份以及尊卑、贫富、贤愚等方面的要求,他强调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在孔子的学生中有贵族,但更多的还是平民。

据史料记载,孔子的弟子中有商人,甚至还有强盗。正是由于孔子的“有教无类”,才使得这样一些平民、商人,甚至强盗,受到教育后成为了社会上的显达之士。

其实,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有其人性论上的根据。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由于后天的环境和习气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差异很大。既然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习气,那么,好的教育就可以使不同的人都趋向于善。我们不应该因为某人表现出恶的倾向而不对他施教。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所以,我们为人师长者,在面对学生时,更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合理地挖掘是帮助他们成才的必要条件。

15.40子曰:“道①不同,不相为谋。”

注释

①道:此处指彼此的主张。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不同,如善恶邪正之异。”

张居正注:“谋,是谋议。孔子说:‘人必道同而后其心同,心同而后可与谋议。若各人行的道路不同,则心术异趣,意见相反,与之商量计议,必乖违而阻格矣,是岂可相与为谋哉?’凡图议国事,与讲明学术者,皆不可以不慎矣。”

解读

“人各有志,不能强勉。”“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其意思与“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一致的。司马迁说:“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屑于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的也是这种情况。

本章中的“道”,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圣贤之人不屑与小人同道相谋,圣人之间因为禀赋不同、志向不同f也难于共成大事。换句话说就是,君子与小人共事必败,君子与君子共事亦未必不败。原因何在呢?就是因为意见不同。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须寻找志同道合的同伴。相互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共同谋划,才不会因为意见不同而半途而废。所以,我们要遵循圣人的教导,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在人生道路上,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15.41子曰:“辞达而已矣。”①注释

①此句强调言辞以表达意思为目的,反对雕琢浮夸的花言巧语。

译文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

张居正注:“辞,是词命之类。孔子说:‘凡宣上达下,与夫聘问酬答之类,皆必有赖于文辞,然古之为辞者,但以其意有所在,无以相通,不能不发之而为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不能不修饰而为辞。是辞也者,惟取其达吾之意而已,意尽而止,何必为虚谈浮辞,而以富丽为工哉?’盖是时周末文胜,真意日漓,故孔子言此以救其弊也。”

解读

“辞达而已矣”,意思就是说话只要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内容就行了。与人交流的时候不一定非得在理论上吹毛求疵,也不是看说话的时候词藻是否华丽,而是看我们如何通过这些词语、这种结构来准确无误地表达我们心里的意思。

如何用语言表达是一门艺术。我们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既需要听,也需要表达。话说出来,一是要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要能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三是即便对方不同意,也不会产生反感,这就达到了沟通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与周围人交往难免会产生磨擦、冲突,处理不好就容易两败俱伤。有一种双赢的表达方法,这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在与人说话的时候,我们应该常常问问自己:“这样说可以吗,他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否则的话,我们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对方仍然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就会让彼此之间的沟通更加困难。但是,无论我们用何种方式来进行人际交流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有与人为善的心灵,真诚待人的情感,将心比心的交流,这样才能架起心灵的桥梁。

15.42师冕①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

“然,固相②师之道也。”

注释

①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②相:帮助。

译文

盲人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座席前,孔子说:“这是座席。”大家坐下以后,孔子告诉乐师冕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乐师冕出去以后,子张问道:“这是同乐师谈话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是帮助乐师的方式。”

名家注解

朱熹注:“古者瞽必有相,其道如此。盖圣人于此,非作意而为之,但尽其道而已。”

张居正注:“师,是掌乐之官。冕,是乐师之名,盖瞽目人也。古时乐师多用瞽者,以其听专能审音也。圣人矜不成人之情动于中,故扶持教导之宜详于外,乃其盛德之至,自然而然。岂作意而为之哉?而其范围曲成,欲使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之心,于此亦可见矣。”

解读

孔子接待盲乐师,礼节细致周到,反映了他“君子以诚相待”的态度,同时也通过言传身教给弟子们上了一堂礼仪之课。

中华礼仪要求为礼以诚,反对虚情假意,礼仪常常与“诚”联系在一起。很难想像,礼仪如果离开了诚信这一基本的伦理底线,还会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地去遵奉并实行。礼的核心是敬。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苟子也说:“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不讲礼仪,就不能在社会上被人尊重,做事情不“按理出牌”,就不会成功,国家政治上不讲礼仪诚信,国家就会混乱,提倡礼仪其实也是在提倡诚信。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常常有很多人看到贵人则知敬,看到弱者往往不能以礼相待,始终受功利思想操纵而不自觉。所以,时时刻刻注意处事待人的礼仪,不仅对我们自身修养的形成非常重要,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也非常重要。当我们遵守礼仪成为一种自觉的时候,礼仪的观念就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我们道德修养的一部分了。

同类推荐
  • 本尼迪克特文选

    本尼迪克特文选

    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即使思想家的生命结束了,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总有一天,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古长青。《思想者的足迹》是一套有着深邃的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丛书,所选书目皆是对其所处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著作,语言流畅,用词审慎。我们编撰本丛书,旨在带大家走进思想者,感受思想者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魅力。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吸取更多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养料。
  • 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文章篇目包括《从苦恼到爱》、《歌颂神灵》、《人类与绳索》、《收获生活》、《阅读历史》、《基督与基督教》、《我们对艺术的感谢》、《勇气论》等。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人被称作能思考的存在者,确实如此。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就包含在思中。作为理性的动物,人必须是能思的——假如他真想思的话。可是,情况也许会是这样:他想思,却不能思。更有甚者,当他想思时,由于所欲太多,反而所思甚少。人是在具有去思的可能性的意义上是能思的,但光有这种可能性还不能保证我们能思……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热门推荐
  • 追爱无期:狂妄爷vs冷丫头

    追爱无期:狂妄爷vs冷丫头

    “喂,少爷!”“你怎么来了?”“你,你跟我回去好不好。”那年是他第一次看见我,也是我第一次看见他。我对我自己说,他是少爷。我的,少爷。“你照顾我吗?”“我……我可以的!”“好啊。”我知道我离不开他,毕竟都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一直都是个笨蛋。依赖他的笨蛋。
  • 末日尸者

    末日尸者

    末日尸兄横行,人类科技已经无法控制局势。人类英雄,化身末日尸者,且看蒙龙在败局之中如何逆转局势。
  • 总裁驾到:独宠萌妻

    总裁驾到:独宠萌妻

    玩的了小清新,讲的了荤段子,艾嘉自认撩妹技能满点。在还没有撩尽天下美女之前,怎么可能看得上这个情商为负的白青宇。什么?生活技能太差,需要保护?开玩笑,出门有GPS,吃饭有速食,宝宝不需……你别过来!唔!白总裁体力不错嘛,要不我们再来一次?
  • 容色倾城:女皇万万岁

    容色倾城:女皇万万岁

    【重生女帝逗比追夫艰辛路】元瑾与容城的上一世,从来都是泾渭分明。她眼中,她是帝王,他是忠臣。却不知在他心里,她还是他只看了一眼,便爱了一生的女人。……元瑾重生而来,只有三个梦想。一、保命。二、远离皇位争斗。三、拿下容城!……世人眼中,元瑾薄情寡性,毒辣狠绝,可在容城眼中,她却恰是世间最至情至性的人。元瑾:容城,孤若是死了,你势必死在孤前面。又名《终不负相思意》:我来这世上,只为了爱你。
  • 崩坏之城

    崩坏之城

    谋杀、11、暴力、永无休止的血腥争斗,这就是崩坏之城。大学生李中翰,一个史诗级剑术高手,被战友为了利益而狠狠的捅了刀子之后,他穿越成了一个在平行位面的疯人院里安安静静的看小人书的少年疯子,故事由此展开了……
  • 史上最强大的穿越

    史上最强大的穿越

    这是讲述一群被抛弃却又带着可笑使命的人在过去辉煌时代中挣扎的一个故事。,世界纷乱,政局动荡,源自于一个古文明的发现!,一个偷天计划在波涛汹涌的风浪中悄悄酝酿!,一群被选中人,挣扎在无数个史前的空间中…………!­,,,(请大家放心收藏)
  • 涅凤浴火:独宠绝代嫡女妃

    涅凤浴火:独宠绝代嫡女妃

    她是21世纪的商业精英,公司里最精炼的“女魔头”。和公司总裁长达5年的感情也是多姿多彩,可完美的生活总是会一夕变故。未婚夫叛变,娶了别的女人,肚子里的孩子被未婚夫一脚踢掉,她痛得晕厥。“秦森瑞......我不会放过你!!!”这是她昏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醒来她却穿越到宾尊大陆将军府嫡女关懿井身体里,愚昧、丑陋、嚣张跋扈、拜金、不孝、花痴,是这里的人们给她的评价。“那又怎样?”她嗤之以鼻,“从此以后,我来代替你!”比心机、虐渣男、练斗气、从此在宾尊大陆横着走。可这个男的是什么意思?长得这么妖孽给谁看啊!还敢来和自己叫板,哼,也不瞧瞧自己可是来着21世纪的人!
  • 熏衣草花海

    熏衣草花海

    她,一位千金,却因为另一个女孩沦为灰姑娘,她遇上了三个白马王子,却再次失去,悲伤欲绝的她回到了家里,可知,在普罗旺斯的熏衣草绽放时,他们再次相遇......
  • 花开不过百日

    花开不过百日

    我叫芍药。幻月国最伟大祭祀者优芷的女儿。可我讨厌那个叫优芷的女人。那天,依旧是个雪花肆虐的天气。苏祁殿下着一条银白色的裘衣,头发用一根通体碧绿的簪子束住头发,眉眼如星的看这我。顿时,没来由的脸红。低头诺诺说:“殿下很美。”他很是高兴,随口说:“今天沧月国公主来访我朝,父王意为我聘为正室。”“嗵——”我失手将手里泡好的茉莉花茶打翻。转身的时候,茉莉花茶蕴热了我的眼泪,只因那个唯一怜爱唤我芍药的男人要娶他人做新娘。
  • 魔幻修真手机

    魔幻修真手机

    新买的手机被雷劈了。莫名装上魔幻修真系统。通过完成不同的任务和收集不同材料,可以提升修为。可是这任务是怎么回事?获得恐龙女的好感。这材料也太变态了……美女眼泪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