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100000017

第17章 公治长篇第五(3)

对一般人来说,敏而好学似乎还比较容易做到一些,而做到不耻下问就非常困难了。因为敏而好学,只要聪明点再加上刻苦勤奋就行了;而不耻下问则是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不仅仅是个好不好学的问题了,而且还牵涉到了自尊心、虚荣心的问题。人的天性很奇怪,如果自己地位低下,能力微弱,向地位尊贵、见多识广的人请教似乎理所应当,并不感到羞耻,反而会显得自己很上进。然而,一旦反过来,如果我们自己地位尊贵、能力很强,让我们求教于地位不如我们的人,我们就会觉得没有面子,羞于开口。所以,尽管我们常常将“不耻下问”挂在嘴边,但要真正实行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不耻下问,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修养。不懂就要请教别人,做学问不应该将自尊心放得太高。尤其是当今社会,林林总总的职业遍及各个行业,正所谓隔行如隔山,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专长,虚心向别人请教,大家相互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5.16子谓子产①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释

①子产:姓公孙,侨,字子产,是郑穆公的孙子,郑简公、郑定公的宰相,执政二十二年,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

译文

孔子评论郑国贤相子产有四种行为符合君子之道:“自己的言行谨重;侍奉君主恭敬;对人民施以恩惠;使用人民合乎情义。

译文

朱熹注:“恭,谦逊也。敬,谨恪也。惠,爱利也。使民义,如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之类。”

张居正注:“子产备这四美于上下人己之间,是以能尊主庇民,而郑国赖之,岂非春秋之紧大夫欤!然郑以区区小国,能用子产,故虽介于晋楚二强国之间,而竞能杜其侵陵之患,若人君以天下之大,任用得人,则其长治久安之效,又当何如哉!此用人者所当加意也。”

解读

子产是著名的政治家,郑国的贤宰相。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他执政期间,正是晋国和楚国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正处在这两个大国之间。子产既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郑国得到了尊敬和安全。他确实是中国古代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所以,孔子对子产的评价很高,认为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就应该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

这四种道德就是:严于律己;忠于君主;以恩惠教养人民;以道义役使百姓。

四方面既包含了对人对己,又包含了对上对下,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和要求。圣人认为正因为子产做到了这四方面,郑国在当时才能自立于强国之间而兴盛起来;也正因为子产能够做到这四方面,才能够使他自己保持相位22年而得到人民的爱戴拥护,同僚的仰慕支持,国君的信任重用。

君子执政,社稷有福,君主有福,百姓也有福。君子从政把君子作风运用到政治上,那么国家就会繁荣昌盛,百姓就会安居乐业。所以,任何时代,想要国泰民安,都需要行君子之道的人执政。

5.17子曰:“晏平仲①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注释

①晏平仲:名婴,春秋时期齐国著名贤大夫,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执政。事迹见于《晏子春秋》和《史记·管晏列传》。《史记》卷六十二有他的传。

“平”是他的谥号。②久而敬之:“之”在这里指代晏平仲。

译文

孔子说:“齐国大夫晏平仲善于与别人交朋友,时间越久,人们越是敬重他。”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人交久则敬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

张居正注:“善于人交,是说能尽交友之道。”

解读

孔子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认为他与人为善,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很不容易。晏婴这个人不太容易与人交朋友,但是如果交了朋友就一定会善始善终。日子越久,交情越深,他对人越恭敬有礼,而朋友们自然也越敬重他。

人类是群居动物,大家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完成事情。所以,与人交往,认识朋友,十分重要。我们都有朋友,但是能够全始全终的却没有几个,所以我们常常感叹:“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朋友之间刚开始亲密无间,可是日子久了,就渐渐疏远,甚至反目成仇。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没有做到持之以恒的“敬”。两个人刚认识的时候,彼此之间都十分客气,就怕自己哪句话哪个举动让对方不高兴;而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以为双方之间很亲密了,不必再计较那些礼节,说话办事都开始随便起来,久而久之,两个人必定厌烦彼此,以至最终分道扬镳。

现代人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与朋友交往,很少在乎朋友的感受。许多人酒肉朋友一大堆,平时一起娱乐一起喝酒,表面看去大家一片祥和;可一旦遇到利害关系或者谁有不测,大家很有可能瞬间就成了陌路人。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没有知心人,大家应该竭诚相待。只要我们时时刻刻尊敬朋友,时间久了自然会获得朋友的敬重,从而长久地维护彼此间珍贵的友情。

5.78子曰:“臧文仲①居蔡,山节藻税,何如其知也!”

注释

①臧文仲:姓臧孙,名辰,鲁国的大夫。“文”是他的谥号。因不遵守周礼,被孔子指责为“不仁”、“不智”。

译文

孔子说:“鲁国大夫臧文仲为保藏大龟建造了一间房屋,屋中的柱子上雕刻了山一样的形状,梁上短柱画着水藻样的花纹,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说是明智的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当时以文仲为知,孔子言其不务名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安得为知?《春秋传》所谓作虚器,即此事也。”

张居正注:“盖人有人之理,神有神之理。人之理所当尽,而神之理,则幽昧而不可知。惟尽其所当务,而不取必于其所难知,斯可谓智矣。今文仲不务民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则是不达幽明之理,而惑于祸福之说,其心之不明亦甚矣。何如谓之智乎?夫文仲之智,人皆称之。夫子独据实而断其不然,这正是众好之必察焉者。所以为人物之权衡也,观人者宜取以为法。”

解读

臧文仲是鲁国的大夫,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是他对礼制却很不在意。

“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也”,收藏蔡龟以及在屋上装饰山形的斗棋、绘有藻草的短柱,都是只有诸侯或天子才能这样做的事情,所以他的行为是僭越。一贯维护周礼的孔子对他的越礼行为自然很不满意,并且认为他把心思和智慧都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所以批评他既“不仁”又“不智”。

应该做的事情才去做,不该做的事情一定不要做,这是最简单的生活常识。而判断应不应该的标准是什么呢?——礼。任何社会都有它的礼仪制度,法律法规,合理的就是可以做的,而不合理的自然就是不能去做的。臧文仲明明知道保藏大龟,采用天子的庙饰是违礼的仍然去做,确实是很不明智。礼是社会的行为准则,违礼就是不道德的表现。如果全社会人人都能以礼自律,社会道德水平必定得到提升,整个社会就会和谐稳定。

一个人的地位到了某种高度后,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别人,甚至改变整个社会风气。像臧文仲这样的大夫,他的僭越行为很可能在当时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现代社会也是如此,身居高位的人应该时时检点自己,凡事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自己的行为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5.7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①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②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③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

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姓嗣,音d。u,名毅於菟,音gouwutu,音,字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②三已:三,指多次。已,罢免。③弑:地位在下的人杀了地位在上的人。

译文

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这样的官,没有欣喜;三次被罢官,也没有怨气。自己做令尹所制定的政令,全部都告诉新令尹。这个人怎么样呢?”

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忠于国家了。”子张又问:“算得上仁德吗?”“不知道,怎么能说他是仁德的呢?”子张又问道:“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庄公,齐国的大夫陈文子有四十匹马,全舍弃不要了,离开齐国,到了别的国家,就说:‘这里的人和我国的崔大夫一样啊。便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人好像我国的崔大夫啊。’就又离开了。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他清白得很呀。”子张又问:“他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怎么能说是仁德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文子洁身去乱,可谓清矣,然未知其心果见义理之当然,而能脱然无所累乎?抑不得已于利害之私,而犹未免于怨悔也?故夫子特许其清,而不许其仁。”又曰:“愚闻之师曰:当理而无私心。则仁矣。今以是而观二子之事,虽其制行之高若不可及,然皆未有以见其必当于理而真无私心也。子张未识仁体,而悦于苟难,遂以小者信其大者,夫子之不许也宜哉!”又曰:“于此,更以上章‘不知其仁,、后篇‘仁则吾不知’之语并与三仁、夷、齐之事观之,则彼此交尽,而仁之为义可识矣。今以他书考之:子文之相楚,所谋者无非僭王猾夏之事;文子之仕齐,既失正君讨贼之义,又不数岁而复反于齐焉。则其不仁亦可见矣。”

张居正注:“大抵人之行事易见,而心术难知。其念虑之纯与不纯,存主之实与不实,有非他人所能尽察者,故虽以文子之忠、文子之清,而夫子犹未肯以仁许之。观此,则仁之所以为仁,其义可知,而人之有志于仁者,当知所务矣。”

解读

令尹子文是楚国的贤相,他经历了三次上台又三次下台的官场沉浮。可贵的是,他三次上台都没有感觉欣喜若狂,没有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更可贵的是,三次下台时他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委屈,没有官场失意的沮丧感,反而将自己在位时的政令一一交代给继任的新令尹。这可真不是等闲之辈所能具有的风度啊!所以孔子认为他是一位忠于君主、忠于职守的人。

陈文子与崔杼同是齐国大夫,同朝辅佐齐庄公,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面对这种礼崩乐坏,以下犯上的局面,无可奈何,抛弃了自己的全部家产—~四十匹马,愤然出走。谁知到了其他国家,所见的情况跟齐国相差无几,连走数国。可见陈文子这个人是如此清廉自守,耿介高洁。所以,孔子认为他是一位不与逆臣共事,清高自保的人。

但是,子张问孔子这两个人是否仁德时,圣人却回答说他不知道。他认为不了解这两个人的其他方面,不能下是否仁德这样的结论。可见,仁的要求很高。即便像令尹子文、陈文子那样的行为,也不能轻易给予仁的评价。令尹子文和陈文子。

一个忠于君主,为国尽忠;一个不与逆臣共事,清廉自守;一般人都认为他们已经很仁德了。可是在孔子看来,“忠”和“清”都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达不到“仁”的。

5.20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②可矣。”

注释

①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文”是他的谥号。他是鲁桓公少子季友的孙子,曾在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②斯:就。

译文

季文子每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斟酌再三、反复考虑。孔子听到了,说:“想两次就可以了。”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

朱熹注:“季文子虑事如此,可谓详审,而宜无过举矣。而宣公篡立,文子乃不能讨,反为之使齐而纳赂焉,岂非程子所谓‘私意起而反惑’之验欤?是以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

张居正注:“盖天下之事,虽万变不齐,而其当然之理,则一定不易,惟在义理上体察,则再思而已精,若用私意去揣摩,则多思而反惑。中庸教人以慎思者,意正如此。善应天下之事者,惟当以穷理为主,而济之以果断焉,则无所处而不当矣!”

解读

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动叫做莽撞,往往会后患无穷;三思而后行,则是慎重负责的表现,应该给予肯定。然而,如果遇事总是想得太多,瞻前顾后,反反复复,就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境地,导致优柔寡断,错过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所以,处事多思是好的,但过分了也不尽善,这也正吻合了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

做人做事应该小心谨慎,遇到事情不可惊慌失措,急于行动;但是过分小心,考虑得过多则会贻误时机。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是非、善恶都是相对的。所以一旦思考得太多,就会发现处处是矛盾,让人头绪混乱,更理不清事情的脉络。正所谓“当断不断,反被其乱”。一件事情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足够了,没必要反反复复做不了决定。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就很可能会自相矛盾,最后放弃这件事。由此可见,凡事都有度,小心谨慎也要有个限度。

如今社会,机会很多,但是不要忘记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很多朋友总在抱怨,如果我当时不想那么多,事情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糟了。可是,生活中没有如果啊!

面对机会,尤其是得来不易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学会当机立断,切勿考虑得过多。

否则一旦失去,就后悔莫及。

5.27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⑦,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

①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②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显出聪明;在国家政治混乱时,就显得愚笨。他的聪明是人们所能做到的,但是他的愚笨别人却很难做到。”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邦无道,能沈晦以免患,故日不可及也。亦有不当愚者,比干是也。”

朱熹注:“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此其知之可及也。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张居正注:“盖处常易,处变难,用其智以立功者易,藏其智而成功者难。所以说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夫自人之分量而言,知固不如愚,然时乎无道,乃使君子不敢用知而用愚,则岂国家之幸哉!”

解读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很有方的大夫。卫国在卫文公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当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竭力尽忠并有所建树;而到卫成公时,卫国政局动乱,形势恶化,宁武子就处处装傻,无声无息地韬光养晦。孔子根赞赏“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仁者风范,同时也强调“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竹,“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处世策略。所以,他对宁武子“邦有道”就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邦无道”就装疯卖傻的行为,表示极大的赞赏。

同类推荐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说:“且无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讲水的积累要多(指聚为海),才能使大船浮起来,才能使大鱼飞起来。庄子这话的意思就是我先前讲的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多多地积累包袱。包袱不够多,你就舍不得扔。当包袱多来压得你喘不过气,你就会一股脑儿全扔掉。所以,朋友,现在你正在做的无用功尽管做下去,迷途还不远时,你会走下去,因为你还能看见身后的熟悉地方,还心存侥幸。当迷途已远,身后不见了熟悉的地方,眼前只见深渊,这时你才会下了决心一定要回去。你回得去吗?你回得去。任何时候只要你倾听心灵,就会有感动、有启发、有指引。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柏拉图对话录

    柏拉图对话录

    本书分为人与人生、婚姻与家庭、爱与爱情、情感与心灵、知识与真理、道德与修养、政治与经济、法律与正义以及柏拉图年谱等内容。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热门推荐
  • 大明新传

    大明新传

    一个少年意外离开现有的世界,重生在明朝末年。这是一个混乱的年代,而主角就成为了悲剧的末代皇帝,此时的明朝正值内忧外患。看主人公如何破开重重困难,发展现代经济,宣扬新式教育,重振大明帝国的辉煌。魏忠贤乱政?闯王占领皇宫?清军强横入关?哈哈。。。一切都是浮云,看主人公如何化一切险阻为无形。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大明朝,这注定会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后无来者的帝国。
  • 孔子说为人

    孔子说为人

    本书对孔子的精彩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将孔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世事的体察和经验加以展示,结合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进行解说,书中对孔子的思想有较为透切的观察,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深有机结合,内容明白晓畅、妙语连珠、精彩观点随意而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警醒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神游天际。
  • 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青少年时而悲叹、时而激情四射;时而无聊、时而君临天下。他们更容易体会到这极致的喜怒哀乐,在人生的高峰与低谷之间不停徘徊。当年轻的身体和心理高速度地发育成长着的时候,他们有太多的问题不可解。这时就要看父母的功课有没有做足了。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努力的父母。
  • 黑帮老大

    黑帮老大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超级汉方美人

    超级汉方美人

    10种丰胸美容汤/15种汉方养颜面膜/17种古方养颜茶/20种通经瘦身法/27种古典裸妆术/116种古典养护秘方/200种草本养颜汉方。汇集慈禧、杨贵妃、武则天、太平公主、红楼美女以及《甄嬛传》后宫美女的养颜精粹。在流传千年的古老典籍中找寻美丽密钥,打造标准式中国美人!宫廷御用养颜秘方,民间流传美容偏方;操作最简单,成分最东方,功效最卓著。调身,调心,美丽内外兼修。
  • 当时花事了

    当时花事了

    行道天涯,偏爱夕阳边的晚霞。许今世半生戎马,了断牵挂。
  • 重生之超级女学生

    重生之超级女学生

    女强男强配角强,强强碰撞。帅哥美女连连看,绝不龙套。一枚传说中的玉瞳。一位神话般的特工。一场被设计的爆炸。*她是世界地下特工组织的王牌特工,更是国际3S通缉犯。她冷艳妖娆却杀人如麻,嗜血成性。在即将金盆洗手之际,竟被BOS设计,葬身火海。*在睁眼,国际杀手浴火重生,化身都市女高平凡学生,哦漏!天天被人辱,日日被人欺。亲戚看不起,朋友耍心机。爷爷奶奶偏心,一分家产没留。买了半年彩票,就中一瓶酱油。沐瑶恶寒!*在世为人,她要珍惜曾没有享受过的母爱。玉瞳合体,异能再现,谁能阻止她的脚步?校园动乱,帮派林立?且看她怎样傲视女高,一统校园。社会复杂,人心险恶?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地下赌石,澳门赌场,她男装上阵,轻松发家。服装品牌,餐饮连锁,星级酒店,她样样不落。不论她是杀手排行榜榜首的金牌特工;还是H市青城女高的普通学生;她只有一个名字——沐瑶。她是Z国的地下皇帝,更是Z国经济的领航者。这是沐瑶带领一众姐妹打天下的精彩人生。【原创简介,盗用者…杀无赦】
  • 走近太空之子(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走近太空之子(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在当今世界,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各发达国家在发展战略上都将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高科技的发展,而载人航天技术就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刘芳主编的《走近太空之子》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走近太空之子》内容涉及太空世界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是从中国学生比较欠缺的素质出发,结合微软招聘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观念和经验,在比较中美文化观念和精心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一本书,对中国众多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