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7600000001

第1章 代序:批评的青春光焰

当杨荣昌把他的首部文学批评专著《批评的体温》送到我手中时,我感觉时光蓦然回溯到了2001年的夏天,当时他从偏远的武定乡下负笈求学于雁塔山,成为楚雄师范学院的首届本科学子。大学四年中,荣昌学习刻苦,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成绩一直很优秀,并在中文系几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文学批评,在报刊杂志发表了一些今天看来尚显稚嫩的文学见解。毕业前夕,他被楚雄城区一所重点中学相中,成为一名躬耕于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的青年教师。三年后,母校的领导慧眼识英才,又将他调回大学工作。从2002年发表第一篇作品以来,荣昌的文学批评之旅从未间断,跟多数写作者一样,他起步之初关注的多是周围一些熟悉的作者,勤力地为他们的作品写作评论。我在为他的勤奋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不无忧虑,担心他因视野所限,制约了向更高远的文学境界攀登,也曾当面向他提出不乏尖锐的批评意见。令人欣喜的是,在发表了十余篇本土文学评论之后,他关注的目光便逐渐扩大到了全省、全国的重要作家及文学现象,试图在与前沿焦点问题的潜在对话中,实现自我超越。

历史文化散文构成了荣昌初具体系性的知识背景。这股写作风潮因其深邃的文学主题、典雅的抒情话语和沉郁的美学意蕴,开辟了当代散文史上的新纪元。荣昌曾在多篇文章中毫不掩饰他对余秋雨、王充闾和夏坚勇等历史文化散文作家的喜爱,由这几位作家延展开去,他几乎搜罗了在这领域有代表性的全部作家作品,把研读他们作为走向文学最前沿的通道。他大学时写作的《文明废墟上的行吟》,是全国少有的几篇研究夏坚勇的论文之一,深度解析了夏坚勇散文中的文化批判精神与营构特殊语境的文学技巧,重点探讨作家所关注的文化人格与人物历史命运的变迁,兼论历史文化散文的文本特征。文章获得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的一个年度征文奖,同时也被评为学校首届本科毕业生优秀论文。在后来关于史小溪散文的研究中,他继续沿着细读文本的路径进发,并融入对文学与时代、文学与地域关系的思考。在对作品美学特质作详细解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探析文学的社会性。这在他的少数民族诗歌研究中尤为突出。荣昌虽然是汉族,但从小在少数民族地方生活和学习,耳濡目染了多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加上母校独具特色的彝族文化研究品牌,使得他对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彝族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灵魂漂泊的家园》以意象分析为切入点,紧紧抓住彝族诗人普驰达岭诗歌中的民族心理、历史意识与家园情绪,重点探究诗歌表现出的彝族文化内涵、民族诗人的审美视角和言语表达特征。这是第一篇对普驰达岭诗歌的研究,并作为普驰达岭诗集《临水的翅膀》的序言出版,引起了文学圈内较为广泛的关注。而视为他近年代表作之一的《向天之路:彝族当代诗歌的精神轨迹》,更是在研究彝族诗歌的精神内涵方面颇见功力,文章重点探索了彝族诗人在文化冲突中的特殊心理,在审美感知上的独特视角,以及对神性写作的偏爱等,从中呈示出彝族诗歌的灵魂高度。此文在《民族文学》发表后,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2011年度选》评论卷,显示出它的价值。从对彝族诗歌的浓厚兴趣扩大到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关注,促成了《试论少数民族现代诗的艺术特质》一文的写作。他从少数民族现代诗写作的物质背景和诗人的生存形态分析入手,归纳了诗歌中的自然特征、大地品质和民族特性,以及诗人对神性思维和理性批判精神的追求。荣昌写作了大量的彝族作家评论,且能深入准确地触摸到评论对象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受到作家诗人们的尊重和信赖,又因他身在楚雄彝州的缘故,使得外界常误认了他真实的民族身份。

荣昌的文学批评有一种优美的质感,作家论、现象论、文本论三者兼顾,长短兼施,篇幅取决于评论对象所提供的艺术元素的丰盈程度。他一直对国内前沿作家作追踪阅读,以阅读一流作家作品来获悉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成就,并以此比照所评对象艺术探索的水准,为其辨明方向提供重要参照。《扎向南高原的文学之根》、《人性图景的深度建构》和《雕镂时代的心灵》三篇文章,分别对云南作家杨杨、吕翼和甫跃辉的文学创作进行研究,突出彰显作家的写作精神及作品的文学性与纯粹性,张扬了云南作家独特的高原气魄,是云南文学评论界近年来的收获之一。

《批评的体温》中收录的文章大致可分为本土作家评论、民族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研究三类,较为清晰地呈现了荣昌在文学追求中的思想轨迹。尤值一提的是他对文学批评的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文学创作共同构建了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整体格局,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逐渐摆脱庸俗社会学的干扰,走向了更加清明的文学化与学理化。一大批八十年代走向文坛、九十年代成名成家、新世纪以来值得总结经验的批评家,正成为当代文学批评与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然而对他们学术成果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这既反映了批评界选择研究对象时的趋易避难心理,也反映出对同行成绩的冷漠。荣昌的艺术直觉是敏锐的,他看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宽阔的研究空间。最近两年来,他关注的重点移向了当代文学批评领域,集中研读文学批评家们的研究专著,分析他们的学术路径和理论贡献,在他的笔下,陈晓明、贺绍俊、施战军、谢有顺、宋家宏等一批中青年批评家的成果得到深度诠释和阐扬。他为批评家们的成绩鼓与呼,为促进当代文学批评走向经典化而努力。众所周知,从事文学批评是一项艰苦的事业,而做文学批评的批评更是难上加难,写一篇批评文章往往需要读上百万字的理论著作,其枯燥与艰难程度不言而喻。但荣昌却乐在其中,他对文学作品有较强的感悟力,对理论也有一种难得的亲和力,直到本书出版时,他的当代文学批评研究才刚步入征途。

通读荣昌的批评文字,可以深切感受到融于其中的生命热量。他在尊重和理解批评对象的基础上,与其展开有理有据的学理探讨,其中有对话,有辩驳,甚至有诘难,但都是在学术探讨的层面展开,终其目的是对文学本质作深入的审美探寻。他以生命拥抱另一个生命,文质兼备的学术文笔流溢出飞扬的才思灵气,表达出不为流俗所同化的卓然姿态,文字散发出灼热的温度。这也许就是他书名中所表达的“批评的体温”吧!这种端正的学术品格,既无青年才俊睥睨天下的骄矜之气,又无对批评对象的阿谀奉承之嫌,显示出批评家独立人格的力量。被他评论过的作家,无论是被褒贬扬抑,几乎都与他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随着批评文章发表得越来越多,荣昌在文学圈内渐渐获得了不少所谓的名声,请他写评论甚至写序的作者不乏其人,他曾不止一次地向我吐露过内心的惶惑:在友情与文本间行走,常常感到无语的疼痛和尴尬。但我感觉他不是一个愿意随便出手的写作者,他勤奋写作的动力更多是臣服于内心的审美法则,受力于对艺术魅性不得不倾诉的言说渴望,换言之,他近年来的写作越发地自由和自如,应景之作少了,学理成分增加了,并且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研究路径。放眼当前文学界,在创作领域年少即暴得大名者不胜枚举,可以文学批评为志业者,要年纪轻轻就取得不俗成绩,却是异常的困难。这主要因为从事文学批评,除了必需的艺术敏感力,还需要经日持久的学术训练,方能登堂入室。在荣昌他们这一代“80后”批评家中,出版文学批评专著的青年学者目前仍屈指可数,因此,他的文学批评追求显得更加的难能可贵。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欣慰莫过于看到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跑者,为学生的成长引路护航,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荣昌建立师生情谊的十余年来,我一直关注他人生事业的每一次发展,真诚地为他的每一点成绩感到自豪。我一直希望他能在学术训练上有更强化的实践,在阅读积淀上有更系统的规划,在研究的体系性上有更深入的追求,因为这些要素,是成就一名优秀批评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他的写作实绩及在文学批评方面的志向感动了我,在将他列为学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建设项目团队成员之后,决定由项目建设资金资助他出版首部专著。相信此书的出版,能更加激发他的文学批评热情,促使他在这个领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我们有理由对他充满期待。

(作者系楚雄师范学院校长助理、中文系主任、二级教授,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同类推荐
  • 希腊神话故事(三)

    希腊神话故事(三)

    天和地诞生的时刻,大海在咆哮,汹涌的波涛拍击着海岸。鱼儿在水里嬉戏、玩耍,鸟儿在空中展翅歌唱,大地上奔跑着成群的动物,但是却缺少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一切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这位先觉者是神祇的后裔,他的父亲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儿子伊阿佩托斯。普罗米修斯异常聪慧,他知道天神将种子藏在了泥土中,便手捧泥土,和着河水,按照天神的模样将泥土捏成人形。待泥人捏好之后,他又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出善与恶,将它们封进泥人的胸膛里。这一切完成之后,普罗米修斯请来了天神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对普罗米修斯创造的泥人深感惊奇,她朝这些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们获得了真正的生命。
  • 同光体派的宋诗学

    同光体派的宋诗学

    本文主要以同光体派的诗论为研究对象,对同光体派的宋诗学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梳理,力图理清其宋诗学面貌,揭示同光体派宋诗学的特点和成就。
  • 解密中国大案(四)

    解密中国大案(四)

    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 乡情

    乡情

    隆德是块文脉旺盛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活跃着一批文化艺人,崔继鹏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的这本散文集读后让人回味无穷,质朴、厚重的文字,充满灵性的歌唱,清醒的理性思维,鲜明的生活气息,构成了本书特色。
  • 三种向度

    三种向度

    本书诗歌作品集。作品分三部分,以“时代镜像”“灵魂的呼啸与细语”“隐秘柔情”三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8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作法味不尽的想像空间。
热门推荐
  • 可可西里的诱惑

    可可西里的诱惑

    在网上约了一个上海妹纸,一起自驾游去美丽的可可西里……经历一场生死轮回。
  • 龙珠魂

    龙珠魂

    因意外重生龙珠世界的他一步步得迈入巅峰,可终究逃不出命运的束缚再一次带着赛亚人的血脉于超邪恶龙穿越到洪荒时代,看能力尽失的他是如何与超邪恶龙抵抗又是如何驰骋于洪荒
  • 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这里有生活中最常见却最不正常的心理问题;这里有围绕身边最多见却最荒诞的行为怪癖;这里揭秘不被人注意却普遍存在的人性的优点和弱点;这里介绍了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各种心理学趣味现象与常识;这里为你指出了健康身心、平衡心态的多种实用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去梯言—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基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要,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学条理性的分析,讲述了各种生活和工作中最常见的异常心理、怪诞行为现象、神秘莫测的心理学常识等。这些心理学知识都是从我们生活出发,从自身出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心理及随之产生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诞神奇,却有着深刻的形成根源。
  • 与你好久不见

    与你好久不见

    缘分是神奇的,它要两个人相遇,要两个人沉沦的禁果!
  •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遇见妖孽王爷撞上逆天小姐

    遇见妖孽王爷撞上逆天小姐

    她,在前一世看到自己未婚夫跟自己好朋友在一起,最后死于未婚夫刀下,后穿越到这个大陆,与他相恋。他,是万人之上的晋王殿下,追求者无数,却只爱上了的她的倩影……
  • 愿你的爱情也是流泉

    愿你的爱情也是流泉

    “你还爱他吗?”“嗯…还爱吧。”车橘想了想开口道“那你老公呢?”“他啊,他是我唯一想要一起走完这辈子的人。”车橘的语气有一丝骄傲“那…”车橘看到她有些复杂的表情嘴角扬起了一抹笑意,便抢先开口道:“我知道,你没法理解,但老公是我的唯一,而他不是。”车橘看了一眼从远处向她慢慢走来的俞岸然,对她说:“就算我爱他,他也是别人的,毕竟情感我控制不了,只能由心发落。”车橘向俞岸然挥了挥手让他等一下,转过头对她说了最后一句话,就跑向了俞岸然。“最爱的不一定是最对的。”“我和我先生很幸福。”她看着扑进俞岸然怀里的车橘明白了她的想法。就算车橘爱他也动摇不了车橘跟俞岸然之间的感情吧…
  • 斩铁剑

    斩铁剑

    斩铁、斩钢、斩水、斩神......地球少年来到异界,携带强大系统。斩断世界上可斩之物,或者说无物不可斩。
  • 烬天记

    烬天记

    天地浩大,阴阳立行,道破天穹,不信命运与天对抗。我命由我,不由天;既然老天不公,那我就逆天而行。慕辰在这以实力说话的世界里一步步往上,改变命运,逆天而行最终成为东元大陆无上巅峰掌控者。阻其者,死,伤其亲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