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7100000010

第10章

李冬生凝视着瘦弱的张孟华。他从张孟华那冷静而蕴藏着极大热情的眼光中看出了他的思想。李冬生知道他是个坚强的同志,不愿离开部队的心情是完全可以体会得出来的。他也了解,张孟华的病和伤都不是不严重,上级命令留在当地养伤,也是出于无奈。他想背上他走,可是,命令终是命令啊!对于李冬生说来,一旦离开这多少年革命斗争中一直在一起战斗的伙伴也并非是那么容易的啊。从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六两军团在贵州省秀山南腰界会师之后,他们就一直在一起。一起忍受了会合后初期的艰难岁月,吃不上米,在野地里烧生苞谷,剥野松子仁;穿不上衣服,全都半赤着身子;子弹少,部队减员,连土匪的部队都打不掉……他们一起也度过了胜利战斗的岁月。会师不久,打开了湘西多少城镇,活捉了敌人师长张振汉,打死了黄埔军校科班出身的赫赫扬名的白军嫡系师长谢斌,开辟了声势浩大的湘鄂川黔滇边苏维埃根据地。那时候,要人有人,要枪有枪,要粮有粮,有力地支持了中央红军的长征。现在党中央指示红二方面军北上抗日,在这个伟大的进军中,两个人又在一起冲破了多少困难,粉碎了敌人多少次攻击。哪一次战斗,李冬生身旁没有张孟华?哪一次党的会议上,李冬生没有听见张孟华沉着而细致地发言?每当李冬生暴躁起来,是谁用冷静的眼睛看着他?是谁说出了令人心服的话?有粮食,指导员先让给战士;有危险,指导员却站在最前边。怎么能离开这样一个好朋友、好伙伴、好同志呢?今天,李冬生又看到那副冷静的目光,他又怎么能掩饰得住那流露出来的留恋、痛苦、难过的神情呢?李冬生默默想着……半晌,他走过来,扶住了张孟华的肩头,斩钉截铁地说:

“老张,不行,绝对不行。你什么也别说了。我讲不明白道理,也说不服你,我只是不让你再说走。你只能好好地安心养伤。”

张孟华盯了一阵李冬生,又马上离开了眼光,好像还要分辩什么。李冬生截住了他,干脆地说:

“老张,不,指导员,我是执行上级命令送你到这里来并且已经把你安置好了。明白吗?我是执行命令,你也必须当命令来执行。商量是不成的。你的任务是把身体休养好!”

李冬生说完了这番话,内心非常痛苦。他像个离不开母亲的孩子一样,呆呆地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

屋子里沉闷得一点响声也听不到。

“老李,你得走了!”张孟华看了看窗户,打破了沉静。但是李冬生好像没有听到。

又是一阵沉默。

“老张,我得走了!”李冬生说着却并没有站起来,只是留恋地看着张孟华。当张孟华听着这句话抬起头的时候,他又迅速地垂下眼光。

张孟华要站起身来,李冬生站起来,又扶他躺下。

李冬生站在床前。茅屋里,静悄悄的。

桌上的油灯开满了灯花,屋子显得更暗淡,灯光一闪一闪,每一秒钟都显得异常的安静、闷人。

张孟华脸涨得通红,他抑制着伤口刺激得难忍的疼痛。事情如此明确,他反而显得平静了,可是,只要你看到他那只伸到床角的手时,就会感到它在微微地、不停地颤抖。

张孟华从枕头底下拿出了一双草鞋,递给李冬生,平静地说:

“你走吧,赶部队还够你跑一阵子的。”

李冬生两眼不离张孟华,默默地接过草鞋来,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老李。问同志们好!见到了贺军长和任政委他们,就说我在这里一切都很好,老大爷照顾得很周到,像我父亲一样,群众也很可靠。等我伤口一好,我会想法赶部队的,一定会赶上部队的。”张孟华将床沿上的竹条子拧得咯滋、咯滋作响。

李冬生只是抓住自己身上背着的二十响盒子枪的枪背带,依然沉默着。

“走吧,快天亮了!”张孟华扶着床沿,走过来,手搭在李冬生的肩头上,极其温和地说。

李冬生像个听话的孩子似的,随着指导员的手转过身去,一声不响地走向门口。

张孟华倚着木桌子,看着李冬生的背影。他们都是异常的沉静。

李冬生走到门口,又转回身来,从身上搞下那支二十响的匣枪,放到桌子上,默默地看了看张孟华那双要拒绝的眼色,才说:

“收下吧,你会用得着它的。”

张孟华要说什么,李冬生又说:

“上级同意我的。再说,我刚才又搞到一支。”他看着张孟华,然后,他扶着张孟华到竹床前边,把他扶持躺下,给他盖上被子,掖好了被角,将那支匣枪压在枕头底下,这才伸直了腰,站在床边,默默地看着指导员发怔。

“走吧,老李……”张孟华闭上了眼睛。眼珠在眼皮里不停地跳动着。他双手抓着被子,紧闭着嘴,牙咬住嘴唇。从外表看来,张孟华好像是疲倦了,要入睡了。

李冬生转过身去,走到门口,又停了一下,趁着昏暗的灯光,看了看张孟华。张孟华正睁大了眼睛盯着李冬生。

“指导员……”李冬生扑到张孟华身边,连人带床都被他抱紧了,竹床响了几下。他的眼里流出了豆大的泪珠。

“好疼,老李。”张孟华鼻子一酸,却忍住了泪,强笑着说:“走吧,走吧。看你,倒像我要完蛋了似的,只要我好了一点,就能找到你们。”

李冬生站起身来,又看了看张孟华,猛地转过身去,推开门,连站在门外为他们放哨的杨大伯也没看见,便跨开大步,朝小路上走去。

杨大伯一直守在门旁,一句话也没有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流满了热泪。他一直看着李冬生消失在晨光熹微中,才闭紧门,走向竹床。

张孟华仰面躺在床上,一直是睁着两眼,盯着茅屋的草顶子,他想着红军部队,想着李冬生,想着何强、孙英、王大田,也想着红军征途中的困难。一会儿,他闭上眼,翻来覆去地转身,怎么也睡不着。又过了一会儿,他偷眼看了看杨大伯躺在床上,大约是睡着了,便轻轻地爬起来,点上灯,从小包袱里拿出一本“小学生地图”,坐到桌前,埋下头来,仔细地看着,思索着。

“青年人啊,别折磨自己的身子,”杨大伯也坐起来,给张孟华披上衣服,俯下身来,看着摆在张孟华面前的地图问:“这是什么画书?”

“地图!”张孟华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说:“困难啊,这条路。”

“你说什么?”杨大伯走到张孟华身旁的凳子上坐下来。

“人家抗日是冲破层层困难,天天都在战斗,而我呢?我养好了病,有充足的路费,还有地下党的保护,像个老爷似的,坐洋船,乘火车,大摇大摆地到北方,哼!这够多享福啊!这怎样对得起同志们?这不叫抗日,这叫旅行!”张孟华想了半天,才慢慢地回答杨大伯:

“我说北上抗日救中国!”

这句口号式的话,是当时红军中最流行的,这句话包含着许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在长征中,这句话像一盏明灯,即使在最曲折黑暗的道路上,红军战士一想到“北上抗日救中国”,好像一切困难和黑暗都向红军低头了。

张孟华这时的思想正集中在怀念部队上,杨老汉这一问,他就信口而出说出了这句话。

“你讲讲抗日吧。”

“大伯,抗日啊……”张孟华激动地看着杨大伯,“日本鬼子强占了咱们东三省,现在又向华北、西北杀来,北方老百姓被弄得家破人亡。国民党白军不抗日,还不让红军北上打日本!红军当然不管一切,一定要北上抗日,要不,咱们中国人眼看就要当亡国奴了!”他又联想到自己了:“唉!偏偏我连病带伤的留在这里,还给你添累赘!”

“再别说累赘!”杨大伯给张孟华倒上一碗水,说:“啊!红军真是岳飞岳元帅,怪不得连三岁娃娃只要同你们待上一会,也会把心掏给你们!”

“大伯,红军就是工农的儿子嘛!”

杨大伯不让张孟华再说话,便扶张孟华说:

“来,来,天也快亮了,你好好躺下,睡一觉。”

“大伯,我真睡不着。”张孟华急忙分辩。

杨大伯站起来,扶起张孟华说:“你到我家,就得属我管,睡去!”

张孟华拿起地图,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跟着杨大伯走到竹床前,一头躺下来,闭起眼。

杨大伯给他掖好被子,搬个小凳子,坐在张孟华床前,打量着这个瘦弱的红军青年,自言自语地说:

“干上红军的人哪,都是世上挑选的好人。老天爷保佑他有个好身体吧!”

他一直默默地坐在张孟华的床前。直到张孟华呼吸开始匀称,他也慢慢闭上眼,将满头白发靠在张孟华的腿上。

张孟华耐心地等杨大伯睡熟了,才睁开眼。

阳光射人屋内,杨大伯白发苍苍的头枕在张孟华身上,他打着呼噜。阳光照着他的白发,闪着银灰色的光泽。脸上一条条的皱纹显得黄中透出一些红润。

张孟华静悄悄地斜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敢动,只是充满尊敬地看着这个慈祥的老汉。

一切都是异样安静。张孟华的千思万绪一齐涌上来,又纷乱,又绞人。他索性闭上眼。战斗的劳累,通夜的不眠,使他排除了一切烦恼。他人睡了。

也不知道又过了多久,茅屋门外扬起了一阵阵的喧哗。

张孟华醒来了,他听着门外的声音,紧紧皱着眉头……

杨大伯也立时醒了。他猛站起来,揉了揉眼,急急地走到门旁,手扒门缝,往外看着。“杨大伯,老爹……”“打土豪去啊……”“红军抄了赵文虎的家了……”“……红军过来啦!”

“杨大伯,分粮食去啊!”门外的人声、喊声,从杨大伯门前一闪而过。张孟华听着这些,也不知从哪里涌来的力量,急急地往地下一跳,喘吁吁地问:“什么?杨大伯,他们喊的是什么?哪里来了红军?”“你先躺着。我看看去!”杨大伯披上衣服,推开门走了出去。

同类推荐
  • 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

    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

    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
  • 边缘处的言说

    边缘处的言说

    本书共分为四辑,主要内容包括:心灵的迷狂——张承志现象批判、个体人生与社会政治的亲密拥抱——论王蒙小说中个体人生的价值指向、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山西三次小说创作高潮之再审视等内容。
  •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本书为作者十多年来以港大为创作重心的诗歌精选集。这部诗集着眼于游历东西地域空间的感验,寻求传统和现代转化、东方和西方汇通的可能。以杭州、香港、纽约、北京、台北、泉州、新加坡等名城为主线,记录了作者对于历史时空和人情世事的文化思考。
  •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本书精选的散文,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异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堪称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 华佗的锦囊

    华佗的锦囊

    《华佗的锦囊》收录了《俺想要个女娃》;《为你撑了十八年》;《皮日休吟诗露踪迹》等故事。为中国的孩子们、为芸芸众生讲述最沁人心脾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中国人的95种性格及其命运

    中国人的95种性格及其命运

    本书从性格理论出发,从众多的性格类型中,列举了如中庸、狭隘、懦弱、懒惰、残暴、认真、自满、自负、大度、勤奋、诚信、正直、豪放、多疑、孤僻、乐观、自卑、进取、顽强、创新、敏感、逃避、自恋、自闭等性格特征来进行分析、阐述,使人们认识到:不仅要利用正面的性格,也要警惕负面的性格。
  • 白色狮子王

    白色狮子王

    《白色狮子王》由林华玉所著,《白色狮子王》收录了作者近期创作的寓言作品,其中多数为情节性强、富有哲思的动物寓言。作者通过寓言这一个老而又经久不衰的文学体裁,运用比喻和讽刺等写作手法阐述哲理和智慧,让读者采撷知识之果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寓言之篇幅短小、意境深远作用。
  • 死神的爱戒

    死神的爱戒

    “爱情发源于丑陋的欲望,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之后会发生性质上的变化。我不明白......”对人类情感感到好奇的死神创造了戏弄人情感的道具——戒指。
  • 惊世孤者

    惊世孤者

    他有着自己的梦,他爱过,恨过,哭过,笑过,痛过也伤过,他也会流泪,会流汗,会流血。孤独的乐章缓缓奏响,瞭望远处天边尽头,那一抹倾尽人世繁华的淡紫,经历过死亡的人才能永远的进击,忍受住那无边的寂寥与世间的苍凉才能成为那令人高山仰指可望而不可及的谜一样的人,落日斜照,狄风将起,欲沐浴在迷失的余辉之中,带起一世倾城。秋叶凋零子落棋盘,连纵苍生,乾于天,坤于地,主万物之命,旨气运于世间!
  • 我还以为这叫成长

    我还以为这叫成长

    老大、老两和我的故事,只是不经意的瞬间,仿佛一切都走得很远。渐渐的,岁月刻上容颜,我还以为这叫成长。
  • 高木的末世基地

    高木的末世基地

    核战爆发之后大片区域异种横行人类失去对荒野控制退回堡垒21世纪“大好青年”喜得外星基地年轻人好好撸炮,这个世界就交给你了!这就是类似星际争霸基地的末世建设争霸流。
  • 蜀绣山河之甜蜜穿越记

    蜀绣山河之甜蜜穿越记

    本书纯属虚构,如内容与其他小说有雷同,纯属巧合。现在的无赖——锋火转。因为一场意外,莫名的穿越到了一个死人的身上,借着这个身份,还有自己的智慧,击败一波又一波的敌人,但是因为他的与众不同,惹到了太多的敌人,真是生命不息,危险不止。巧遇纯洁仙子般的姑娘,后遇强大的冰冷白发女,再遇霸气邪魅的轩主,一场四角恋展开,最终谁会笑与他白头到老?又是谁会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 掌故演义(残缺本)

    掌故演义(残缺本)

    清代小说《掌故演义》七回。小说从明末写起。朱明王朝日薄西山,海内大乱,山陕地区出了两人造反。一个李自成,一个张献忠。不仅内乱四起,而且外患迭连。最使明廷头痛的是东北满族的侵扰,最终导致萨尔浒明军的惨败。展现了历史风云,值得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最新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最新修正本)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执刀传

    执刀传

    上古时代,强大的上古巨人一族湮没在神秘的浩劫之中。曾经在巨人脚下寻求庇护的种族快速崛起,逐渐占领这个大陆。因为利益,因为理念,因为血脉,崛起的五大种族开始无休止的征战。在长达万年的战争之中,人类这个种族最终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可塑性,以及恐怖的繁殖能力,占据中原最肥美的沃土。时光悠悠千年逝,人类在繁华的国度中逐渐沉沦,安逸与享受消磨了他们的斗志,权利与欲望蒙蔽了他们的心智。随着深海一族千年难遇的雄主“无间”一统海洋,人类国度便进入风雨飘摇的时代。少年苏毅因为心中的执着,背着破旧的陌刀,踏入了阴云笼罩的临海城,就此徘徊在生死之间,于乱世中活生生劈出千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