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1900000059

第59章 辨认中的心理学问题(4)

约翰·德米贾朱克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退休汽车工人,住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他被指控就是那个“恐怖伊万”,一个纳粹通敌者。在二战期间,这个人是一个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成千上万名德国籍和波兰籍犹太人在这个集中营里被迫害致死。在美国政府的配合下,他被引渡到以色列,并且作为一名战犯在1987年1月受到审判。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在特雷布林卡集中营的几个幸存者,在看了他的1951年的护照照片后,立即认出了他。请注意,这些人的辨认反映了这样的假设。即对30多年以前发生事情有准确的记忆。例如,约瑟夫·扎尼是特雷布林卡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是在贝尔根一贝尔森集中营获得自由;当约瑟夫·扎尼看了乌克兰犯罪嫌疑人的一个相册后,立即指着约翰·德米贾朱克的照片,说:这是伊万,是的。他是伊万,那个声名狼藉的伊万。尽管已经30多年了,但是完全肯定我一眼就认出了他。我相信。即是在黑夜。我也能够认出他。他个子很高,身体健壮,由于对食物匮乏,那个时候他的脸不像照片上那么丰满和肥胖。然而,脸的轮廓、鼻子、眼睛和前额都没有变化。绝对不可能认错。

约瑟夫·扎尼和其他几个幸存者在审判约翰·德米贾朱克时作了证。但是,调查员米里亚姆·拉迪伍克的交叉询问显示,她没有想到在询问期间将幸存者的注意引向某个特别相册的做法,是错误的。她承认使用了非常具有暗示性的程序。而且,向那些幸存者出示的“陪衬者”(不是本案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的那些人)的照片,并不符合“恐怖伊万”的特征;他的照片是唯一一张具有秃顶、圆脸和短脖子特征的照片。还有,在警方调查员送交给法庭的报告中,没有提到一些幸存者没有认出约翰·德米贾朱克的事实。

尽管1988年4月判决约翰·德米贾朱克犯有战争罪,但以色列最高法院5年后推翻了这一判决,理由是,原判决是根据不一致的证据做出的,因此,可以有足够的理由对约翰·德米贾朱克是否就是“恐怖伊万”提出怀疑。

(三)神父伯纳德·帕加诺案件

将天主教神父伯纳德·帕加诺错误地认作一个持械抢劫犯的事件,表现了几种不恰当程序的作用。

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周围,曾经发生过几起特征类似的武装抢劫案。在这些案件发生之后,州警察召集一些目击证人,准备了这名抢劫犯的一张“综合画像”(composite drawing)。这幅画像公布以后,有几个匿名电话指出,画像上的人就是马里兰州贝塞斯达一个教堂的助理牧师伯纳德·帕加诺神父。于是对他进行监视。事实上,警察带了两个目击证人到一个健身俱乐部,对伯纳德·帕加诺神父进行了仔细辨认。后来,警察把伯纳德早先的照片拿去参加照片辨认。参加照片辨认的其余8名陪衬者的照片,与伯纳德·帕加诺神父的照片在一些细节上是不同的,包括发型、衣服和年龄。此外,伯纳德·帕加诺神父的照片的背景,也与其他人明显不同。在第三次照片辨认中,警察使用了伯纳德·帕加诺神父的一幅近期照片和几个陪衬者的照片。伯纳德·帕加诺神父53岁(没有一个陪衬者的年龄超过32岁),他的衣服与其他人不同。与其他人的照片不同的,还有他的相片是左侧面照片。伯纳德·帕加诺神父被送去审判,陪审团也可能会裁决他有罪,但是在审判期间,真正的抢劫犯自首并供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这名真正的抢劫犯罗纳德·克劳塞与伯纳德·帕加诺神父惊人的相似。

六、关于询问的方式

费希尔(1987)等人认为,不同的警察所进行的面谈都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在作了介绍后,面谈员要求证人用叙述的方式,描述犯罪经过。

然后,警察趋向于询问简短、直接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同样是简短的(例如,“他有多高?”)。

警方面谈员除了用一种宽泛的提问结束面谈,以便获得额外的信息之外(例如, “对于这个事件,你还记得别的什么内容吗”),几乎不或者完全不进行增强证人回忆的帮助活动。

费希尔(1987)等人发现,警察几乎都会出现以下3类错误:即打断证人的回忆;询问太多的简短问题,常常是在证人回答前一个问题后两秒或更短的时间,就接着询问;提问的顺序不合理。

另外,不能认识到面谈中的互动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警察与证人面谈时,警察对现场引发的动态变化似乎感觉不到。证人通常都在寻求肯定或者正当理由。现场的“需要特征”(demand characteristic)(期望从证人得到什么样的回答的暗示)可能给证人造成要给权威人物一个“正确的答案”的压力,或者至少应当避免出现在询问某个特别相关的问题时自己不知道的情形。因此,当问到“他穿着牛仔裤吗?”这样的问题时,被害人可能不愿意承认自己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的事实)。甚至更严重的是,警察不能判断被害人——证人是否在撒谎?当被害人报案时,警察倾向于相信被害人,甚至对强奸案的被害人的信任也在日益提高。对于查明被害人说谎的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

韦布(c.c.Webb 1985)等人的书中引用了一个案例。1979年,凯瑟林指控加里·多斯顿在一个聚会后强奸了她。首先她向警察描述了她被强奸的过程,然后从警察给她的一沓照片中挑出了他的照片。没有物证将加里·多斯顿与犯罪联系起来。尽管缺乏物证,加里·多斯顿也强烈辩解自己是无辜的,但是,他被判有罪,并且被判处在监狱服刑25~50年。6年后,那个“被害人”(已经结婚),突然宣称她撤了谎;她在与男朋友发生了性关系后害怕她的养父母不要她,就编造了被人强奸的故事。尽管公众强烈抗议,但是,审判法官拒绝从监狱中释放加里·多斯顿。他不认为加里是无辜的。最后,在1987年,伊利诺伊州州长(以前是一个著名的法学教授和律师)詹姆斯·汤普森(Jarues Thornp)将多斯顿的刑期减至他已经服完的时间,将多斯顿从监狱中释放。但是,这位州长拒绝赦免他,坚持认为克鲁威尔的最初证言是准确的:多斯顿就是一名强奸犯。

研究认为,心理学家比警察更了解事后暗示的危害性(例如,询问:“他有胡子吗?”这样的问题)。更多引起争论的问题是,在对证人提问的过程中,警察多久提出一个“引导性问题”(eading q—uestions)或进行一次微妙的暗示?洛杉矶警察局的资深心理学家马丁·赖泽(1989)认为,这种现象通常在实验研究中比实践中出现的更多。费希尔(R.P.Fisher,1995)承认,关于实际使用引导性问题的实验证据是“不足的,充其量也是难以解释清楚的”。乔治(R.George 1992)等人对英国警察现场调查的录音带进行的研究认为,在6个问题中就会有1个引导性问题。费希尔(1995)的结论是:“谨慎地观点是,假设引导性问题是经常性发生的。”

同样,警察对他们面谈中所犯的错误感觉迟钝。费希尔(1989)等人发现,尽管多数人承认多次打断证人的做法,是一种不好的面谈方法。但是,他们否认自己在面谈中使用这一方法,然而正是这些警察中的多数人以惊人的频率制造错误。费希尔(1995)观察到:“在训练班中,我已经无数次目睹了一些侦探在接受训练前宣称,他们从早先接受的训练课程中已经掌握了有效面谈的原则,但是,他们就像那些没有接受过训练的人一样,仍然犯同样的面谈错误。”

同类推荐
  • 跟专家学心理减压

    跟专家学心理减压

    让我们的心灵放轻松,什么是生活?有人这样解释:“生活,生活,生下来就得干活。”其实它从一定意义上确实说明了生活的内涵,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每个阶段,都需要有承担,这也是做人的要义之一。
  •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本书以饮食心理为基础,结合生理学、营养学等知识深入地解析了人们饮食行为背后的秘密,全面介绍了国内外诸多科学家,尤其是心理学家对饮食行为的研究,揭示了贪吃、馋嘴、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爱吃零食、夜间进食、厌食等行为背后的真相,引导人们在认清饮食恶习危害的同时,从心开始,冲破内心的贪念,塑造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
  • 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哈佛之所以能培育出如此之多的天之骄子,一方面在于哈佛人致力于学业上的精细研究,另一方面则在于哈佛人对心理健康发展的极大关注。本书汇集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多年研究成果,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是一本探寻各种常见现象背后的心理学秘密的妙趣横生的心理学读物。
  • 花蕾悄悄绽放

    花蕾悄悄绽放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们:你们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祖国关怀着你们健康成长,人民寄予你们殷切的希望,父母期盼你们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你们的前途如晨曦朝阳。你们正当美好的青春年华,同时,也正处在性生理、性心理多变的烦恼时期。性的敏感使你们不时会产生诸多复杂的情绪,如神秘、好奇、羞涩、紧张和焦虑。因为性的逐渐成熟,你们对异性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向往,甚至是朦胧的爱慕,你们心中无法言表的感觉正经历着青春的躁动和甜蜜的忧伤。
  • 心理密码:泄露内心秘密的体态语言

    心理密码:泄露内心秘密的体态语言

    本书运用人类行为模式理论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体态语言揭示人的心理状态。本书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与图像,揭示如何洞察人的心理,并与之交往,营造和谐。
热门推荐
  • 北平无战事(全二册)

    北平无战事(全二册)

    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真正目的其实是要执行国民党“黄金运台”的惊天计划。此委任状一下,国民党内部清廉派和贪腐派斗争陷入白热化,特务、间谍、中统、军统齐聚北平,此时中共地下党、国民党反动势力及铁血救国会之间,一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民国大戏即将揭幕……
  • 倾城怜妃:替婚不替身

    倾城怜妃:替婚不替身

    为什么不论在现代还是在古代她都摆脱不了‘拖油瓶’这三个字眼?是老天在跟自己开了个玩笑,还是真的让她重生?在古代会比现代幸福吗?难道自己连个死人都比不上吗?无故成了两个国家的王妃,面对两个不爱自己的丈夫,她该怎么办!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惨死在自己眼前,她却无能为力。她暂时的顺从只为还他之前欠下的债;但是她不甘屈服命运!她泣,她悲,欲火凤凰,欲火重生,重生之日,她发誓,从今起她再不会踏入宫廷半步!
  • 云蓝

    云蓝

    嗯,挺好。故事看上去挺感人的,也挺值的思考。
  • 王白的长城

    王白的长城

    准备结婚的王白遇到非典,婚事取消。没事干的王白听到全国各大景区旅游人数暴跌,便去北京看长城。回到村里,村长责怪他私自外出,开玩笑说看长城不如看自己家门口的。王白开始了对“猴儿岭”长城的关注。“猴儿岭”长城终于要开发了,一波三折,村民要搬迁,要开始另一种生活,王白要怎样?
  • 冷酷总裁恋上小甜心

    冷酷总裁恋上小甜心

    一个冷酷总裁和一个打工妹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3分钟搞定对方

    3分钟搞定对方

    本书为您提供了众多即学即用的方法,当您掌握了具体的流程后,就可以口若悬河地说出难以表达的内容,不但对方能够欣然地接受,而您也会享受到一吐为快的成就感。本书追求的目标不是“滔滔不绝地述说”,而是在3分钟内敲开对方的心扉,激发对方聆听的欲望,利用短暂的时间获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可,为自己的公关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 剑道修仙

    剑道修仙

    数万年前,仙界中三教之首的截教,因树大招风,遭到其他两教的妒忌。由此一场针对截教的阴谋,暗地酿成。所谓的封神,不过是一场铲除异己的接口。一些所谓的正义之师,在封神的借口之下,肆意滥杀截教弟子,于是他在忍无可忍之下,一怒摆下诛仙剑阵,为死去的弟子,讨回公道。不过由于敌人早有预谋,内外勾结,最终他寡不敌众,阵破被擒,从此截教没落,导致万千弟子被杀......。数万年过后,一物资匮乏,灵气稀缺的失落小界面。一名命运多劫的孤傲少年,在无意得知一些真相后,被仙界莫名追杀,从此再无宁日,多年后,他一怒之下,仅凭一人之力,再次在众仙面前设下诛仙阵,不为公道,不为仙魔之分,不为私利,只为当年一个承诺。
  • 张良修仙录

    张良修仙录

    一代传奇神算谋士张良,在黄石公的指点之下,毅然决然的踏上了一条飘渺无常的修仙道路、、、乾坤笔下仙魔殇,宇内幻镜仙魔陨!仙魔两界吾为尊,浩瀚苍穹称主宰!......
  • 板砖狂神

    板砖狂神

    至尊无双,绝世狂神,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板砖不出,谁与争锋!一个沉寂了七年的废物怪胎,七年之内都无法凝练出内劲,除了努力就是坚持,在家族的地位一落千丈,受尽嘲讽和冷眼。一块板砖,却让少年的命运彻底发生改变,废物逆袭,横扫天才,修炼速度一日千里,各种武技一学就会,实力更是冠盖同辈,甚至越级杀敌。天才碰撞,热血对决,只凭我一块板砖,弹指间让你灰飞烟灭,问苍茫大陆,谁敢与我一战?
  • 极品杀手教师

    极品杀手教师

    杀手其实并不神秘,他们也是人,或许刚刚跟你侃了半天,从乌克兰战争吹到卢布危机的那个眼镜男,就是赫赫有名的杀手。当然,他也有可能是教语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