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3400000012

第12章 清照早早写下的红楼情节(2)

清照的首句,就说她的娇娃是个“素约小腰身”。这个形象描述,一点儿也难不倒雪芹。他也不用唠叨他的娇娃是啥样儿,只在回目里说,这个“泣残红”的是个“飞燕”便一妥百妥了。汉代的美人赵飞燕,可以在人的手掌上跳舞呢。谁的“小腰身”,还敢比她再“素约”一些?

接下来更优雅了。

清照的娇娃在唱歌,“歌巧动朱唇”,雪芹的娇娃在吟诗,“一行数落着”。

清照的娇娃“字字娇嗔”,雪芹的娇娃“正自伤感”。

清照的娇娃“不奈伤春”,雪芹的娇娃“伤春愁思”。

清照的娇娃原在“桃花深处”,雪芹的娇娃却在“葬桃花的去处”。

清照的娇娃,我们不知她唱的什么词儿,雪芹的娇娃,我们听清了她念的《葬花吟》。

两个娇娃还有不同,那一个谁也不知其芳名,这一个却叫“黛玉”。

且说黛玉的《葬花吟》,明明是她“感花伤己”的,偏又与她极多不合。

你听这“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黛玉的境遇何时这般严重?而南渡后的清照,恰是这番景况:

明诚亡故。她患重疾。宝物被盗。遭遇劫持。身陷牢狱。被人污谤。混迹流人。孤苦凄凉……这风刀霜剑相逼得也真够严的。

《葬花吟》里还有个反复叨唠的大事——

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落人亡两不知。

花开易见落难寻。

句句都在探问死亡之题。

实则是,黛玉无论如何还有外祖母,有舅舅,有宝哥哥,有大嫂子、二嫂子,有众姊妹,还有丫头、婆子。纵使她有朝一日果真“花落”了,也断断不会“难寻觅”“两不知”“落难寻”的。恰恰清照就是这样:

流落江湖间以卒。

《郡斋读书志》

这是清照同时代的晁公武所言,也是唯一有关清照“花落人亡”的记载。

晁公武说得明明白白,“清照到底是何年何月,流落到何国何郡?以至于何以卒?何以葬?何以墓?唯有‘江湖’知道。”

世界上这叫作“人”的动物们,竟无一个是略知的。难道不正是这个原委,黛玉方在“感花伤己”之时,一步紧似一步地发问道:

红消香断有谁怜?

他年葬侬知是谁?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然却又叫人疑问起来,那明明是清照的命数,黛玉在这里大发预言,合宜吗?

原来,清照早年的诗句里,也是有成谶之语的:

谁怜流落江湖上。

那句子写出三十多年后,清照果然就那样了,正与晁公武记载的“流落江湖间以卒”,作了相互的印证。

既然清照可为自己吟诵谶语,说说“谁怜”什么的,黛玉又如何不可以道道“红消香断有谁怜”呢?

五、黛玉的菊花诗为什么夺魁

徐士俊说清照的菊花词

“统一代之词人”,

原本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

此刻赛菊花诗,

李纨推“潇湘妃子为魁”,

也便合情合理,

任谁也“恼不得”了。

那清照只要提起笔来,便是惊人之句。不是压倒世人的,她干脆就作不得。可这小说里的人物却不能如此。若黛玉的诗词回回站在鳌头上,这红楼还有啥意思。

然而,若使别人的东西超过了黛玉,黛玉可就与清照发生了差距。

这种题目本是很难为人的,可雪芹自有高招。

清照的海棠词,原是绝唱百代的。明人蒋一葵亦曾称赞:

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尧山堂外纪》

黛玉的海棠诗,当然也必须这样。

众人看过她的第一篇,是“不禁叫好”,且道,“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再看下面的,又“都道是这首为上”。

这就与蒋一葵说的“莫不击节称赏”,合符起来了。

可这雪芹太狡猾,不弄出点儿回浪多姿来,他便不肯罢休。于是,就由李纨指着黛玉诗稿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

这便让大嫂子不公了。若评诗只论“含蓄浑厚”,出手即“风流别致”的李白,也便不得好诗了。

谁知,探丫头竟也随声附和:“这评得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

林妹妹多委屈。可她根本就没往心里去,似乎是偶尔居个第二也没什么关系。结果却让宝钗大涨了志气,下次弄菊花诗,她干脆就附加了损招。

且说湘云一听园里结了社,这便必得加入:“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接着索韵和了两首,随之又要做个东道,先邀一社。

这就让鬼机灵的宝钗抓得了巧宗,“将湘云邀往蘅芜苑安歇去”。她与湘云商定,明日作诗以菊花为题。遂又拟出题目十二个。

次日,于藕香榭吃过螃蟹,湘云将诗题用针绾在墙上,请众人自选。

谁知,第一个蘸笔至墙上勾题的,竟是宝钗。然后是宝玉、黛玉、探春,最后方是湘云。

你看这宝钗何其狡诈,何其阴险,何其狰狞?

她本是出题的“考官”,如今来作“考生”了,偏又第一个择题。这便可知,宝姑娘这一夜都未睡得妥协——偷选下题目,作腹稿呢。此刻若不抢题,一夜工夫白费了不说,可如何稳拿把掐地压死黛玉。且她一出手就抢第一题,这更是誓拔头筹的意思了。

不用怀疑,黛玉的对手不仅有些文采,且是道德败坏,极不要脸的。所以,黛玉若想这回取胜,早已是蜀道般的大难。

顿饭工夫之后,十二题已全,迎春以雪浪纸一并誊录出来。众人看后,李纨亦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状元、榜眼、探花,整个的第一甲,尽归了潇湘妃子。宝钗的《画菊》《忆菊》,偏偏作了“次之”里的孙山。且有宝玉出来欢呼,又是“喜得拍手”,又是大叫“极是,极公道”!

你看,黛玉这回赢得多么畅快淋漓!

可也令人疑心,她的菊花诗怎就这么了得呢?

这就必得要看清照的菊花词了。

那个让明诚损却三日眠食的《醉花阴》,就是清照菊花词里声情双绝的。明人徐士俊,还有个“极是,极公道”的论评:

此真能统一代之词人者矣。

《古今词统》

徐士俊说清照的菊花词“统一代之词人”,原本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此刻赛菊花诗,李纨推“潇湘妃子为魁”,也便合情合理,任谁也“恼不得”了。

其实,黛玉与清照的这种照应,还只是面上的。若说内里的,那就有些繁复了。

第一,文士们对清照的概述,黛玉拿来提炼了一下弄进了诗里。如清初的裴畅说过:“易安自恃其才,藐视一切……其妄不待言,其狂亦不可及也。”(《诗苑萃编》)黛玉便道:“孤标傲世偕谁隐。”

可见那裴畅的才气,实在比不过黛玉。他摇唇鼓舌说了半日,黛玉只“孤标傲世”四个字,就全然给他归拢了来。

第二,黛玉有意在安慰清照。清照自己经常说,她在世界上找不到一个可与说话的人。所以,她说她住的是“寂寞深闺”,白日里“倚楼无语”,夜间里“卧看残月”。便是有了“酒意诗情”,也无人与之相共,只有邀请花儿“小酌”。真就是,举世无一可谈者。

这时,黛玉便跑来说道,“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不要说世间没有知音,若你听得我的话,我们何妨叙谈一时。

第三,黛玉虽与清照情同一心,却有些絮叨。人家清照早就说过,“醒时空对烛花红”——我的幽怨空对着烛花诉说。黛玉却又问道,“醒时幽怨同谁诉”。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因了菊花这个内缘,黛玉与清照又坐在了同一条板凳上。

此外,我原对李纨的“公评”,颇有微词。那潇稿三首,竟是连连地犯了重复的大误,怎就可以称魁呢?

《咏菊》中有,“绕篱欹石自沉音”“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中又有,“喃喃负手叩东篱”;

《菊梦》中竟又有,“篱畔秋酣一觉清”“忆旧还寻陶令盟”。

三次说“篱”,两次道“陶令”,怎么这大嫂子偏就要说“诗也新,立意更新”呢?

原来,推崇陶令,恰是清照肺腑中的事。她连自己的家——归来堂、易安室,都请陶令来“取名”。但凡咏菊,又必定离不得陶令。她咏白菊时,也曾如黛玉般直呼其名,“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那陶令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引得清照再无休歇地吟起“菊畔东篱来”,又是什么“东篱把酒”,又是什么“泽畔东篱”,又是什么“莫负东篱菊蕊黄”,真是聒噪得叫人受不了。

细一想,怎么就许清照聒噪那“东篱”,不让人家黛玉说说“绕篱”“东篱”“篱畔”呢?

就此一想,那大嫂子的公评,也真真是叫人恼不得了。

六、雨夜里黛玉因何四更才睡

我原想,雪芹的数学是不够优秀的。

谁知此刻间,他就那么会算了:

“三更”时,清照不敢坐起来听雨,

但靠在枕上“伤心”,

也必是一时半会儿平复不了的。

等她慢慢睡去,肯定要一个更次之后。

所以,雪芹就清清楚楚地告诉咱,

黛玉是:“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的睡了。”

清照有个题为《芭蕉》的《添字采桑子》。

彼时,清照南渡,流落江浙。那世外桃源归来堂,连同十五间屋子的珍器宝物,早已焚为一空。乡里青州乃至江北,亦被金人占领。明诚也已去世。国破家亡之时,流离失所之中,清照怅望北国,思恋故土,禁不住就愁肠百结,忧魂欲销。

此刻,偏有她极爱的芭蕉种在窗前,偏又半夜下起雨来——她再不吟词,怎么行呢?

窗前谁种芭蕉树,

(窗外这棵芭蕉树是谁种下的?)

阴满中庭,

(浓郁的树阴遮满了院子)"

阴满中庭,

(遮满了院子)

叶叶心心,

(芭蕉叶,芭蕉心)

舒卷有余情。

(舒展卷曲,仍有当日的情意)

伤心枕上三更雨,

(我正伤心失眠,偏又半夜落雨)

点滴霖霪,

(雨滴淅淅沥沥)

点滴霖霪,

(淅淅沥沥)

愁损北人,

(直把我这北方人愁坏了)

不惯起来听。

(不敢坐起来听呢)

昔时归来堂的芭蕉,清照是极爱的。而今这棵南国的芭蕉树,比它北方的同族竟高大许多,以至树阴遮满了院子,清照也自喜欢,因感它的叶叶心心,舒舒卷卷,仍有当日归来堂那芭蕉的情意。

入夜,清照伤心走困时,却听到了雨打芭蕉,且比归来堂那时的声响脆亮许多,这就把她“愁损”了。原来,南国正是芭蕉的故乡,这“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恰是自鸣得意,又是对离土怀乡者戏弄且嘲笑。清照如何不倍感失落与凄苦。她哪里还敢坐起来听!

这番意境,按说与黛玉差距极大。可是,那日宝钗到潇湘馆来看望黛玉时,黛玉就说了这么一大段子话:“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言及宝钗让她治病吃燕窝粥,她又说道:“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

如此一来,黛玉的心境就与清照趋同了许多——都是“无依无靠”的客寄之人。

宝钗去后,黛玉的潇湘馆又倏地变成了清照的芭蕉院。“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

同类推荐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高适集

    高适集

    《高适集》主要内容: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边塞诗的创作,开拓了诗歌的广阔视野,尤其表现了那种长期戎边浴血苦战中昂扬向上的精神。高适的边塞诗有的抒发保国安边的豪情,有的歌颂边塞将士的英勇,有的更是多方面地描绘了边疆奇特风光及当地的生活习俗。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高适是盛唐诗人中较突出的一个,他以极大的同情写出戍卒所遭受的苦难境遇,表现久戍思归的哀怨。
  •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本书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热门推荐
  • 诸神游戏之法师之路

    诸神游戏之法师之路

    诸神为寻找隐藏在诸神试炼场内问鼎真神的命运之珠,从宇宙各地随即抽取试炼者进入诸神试炼场,为他们寻找命运之珠。身为刺客的王宇,一次意外中死亡,却莫名其妙被选中,进入诸神的游戏中……
  • 浩瀚大洋是赌场(下)

    浩瀚大洋是赌场(下)

    日本人用事实证明了所谓“百年海军”只是一个传说,因为他们花了不到40年的时间,日本海军就进入了世界强军之列。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够证明“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拥有强大的海军”……
  • 重寄金山寺僧

    重寄金山寺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学英语写作理论与实务

    大学英语写作理论与实务

    本书在介绍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大学英语写作的技巧和实际应用。
  • 狂血狼颜:契约魔兽

    狂血狼颜:契约魔兽

    异世重生,她居然被亲人害的差点葬身兽腹。外祖父还杀不了她誓不罢休!真以为她不知道反抗吗?狼狈出逃,她对天立誓,总有一天,要踏遍苍穹!冰冷的心无法幸福,他魅惑出现,强势如她,是否会被他的腹黑收服?
  • 重生疯子

    重生疯子

    一位冥王界的战神,一次血战的意外,战神梦突然重生到了人类的家园地球。在地球之上,战神蒙面对了一座座高楼,各种各样的人类,如坏人,好人。兄弟,美女,他又怎样收复这些东西,又该如何解决,人类的痛苦好喜悦。那就尽情期待全文。
  • 冷艳贫女惹人爱

    冷艳贫女惹人爱

    她是夏日里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白莲,也是冬日里透着刺骨凉意的寒冰。江湖险恶,血海仇深,谜团重重,到底谁能陪她经历一切,靠近她,温暖她……
  • 感谢流年,将你带到我的身旁

    感谢流年,将你带到我的身旁

    作为一个富二代,陈思敏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她会为了一个男人,千里迢迢去当一个居无定所的北漂。可是,她没有找到初恋爱人薛文凯,却禁不住薛文凯的同学王子明的死缠烂打,做了王子明的女朋友。 时光飞逝,三年过去,当旧爱薛文凯再次出现,新欢王子明醋意大发,爱情在三人间掀起万丈波澜。面对新欢和旧爱,陈思敏该何去何从?
  • 我为夏桀

    我为夏桀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揭开层层迷纱,我们会看到很多不同于史书的话题。谁真?谁假?臭名昭著的桀,也许并非传说中那般荒淫无度,也许并非史官书写的残暴凶恶?换了胜利者,历史就得改写!
  • 曹家档案史料

    曹家档案史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