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0600000024

第24章 曾国藩的“家”法

曾国藩的家庭观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家庭是每个人人生的根据地。

所谓人生在世,要有立足的根本,家,就是我们立足的根本。甚至对于中国人而言,它不仅是立足的根本,也是终极的归宿。尤其是一个有志向的人,只要能把家这个根据地经营好,进可以治国,退可以安身,一生成就与幸福都可以从这个根据地上获得。曾国藩曾经有过一句名言,说:“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教。”说一个人的品格能否塑造起来,其一生能否获得成就和幸福,60%是他的遗传基因决定的,40%是由家庭教育环境决定的。

你别说,这种观点真是非常具有科学的前瞻性。最新的生物学研究结果也认为一个人的性格个性70%左右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30%左右是由生活的小环境决定的。这个比例基本上与曾国藩的预测很接近了。而这个30%的小环境的影响,会对那70%的遗传因素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从而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品格与成就。

当然,曾国藩看得更细更明白,他认为那个最重要的生活小环境就是家庭环境,所以他发迹之后,给他们曾家在湖南新建的大宅院起了个名字叫八本堂。为什么叫八本堂呢?曾国藩给他的儿子说,人生当有八件根本,分别是“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全集·家书》)而这八件根本的“八本”之所以要题在他们曾家大宅的门匾上,也就意味着家才是八件根本的根本。所以说家是人生的根据地,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根本。

第二,也是曾国藩家庭观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和以治家”。

曾国藩既然认为家是所有根本的根本,那么这个环境本身的营造就至关重要了,塑造成什么样才是达标的、才是最理想的呢?答案很简单,一个字——“和”。

中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曾国藩一生对这句话是笃信不已。他在家训中有关“和以治家”的论述很多,比如“家和福自生”,比如“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比如“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等等(《全集·家书》),都是浅白通俗的名言。

那么,这个和怎么才能营造出来呢?

曾国藩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家庭成员中人人遵守孝悌的原则。

孝容易理解,就是对父母、对长辈的感恩、尊敬与赡养。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不能尽孝,你还能指望他对社会做出贡献来吗?所以中国特别注重孝道,那是很有道理的。

悌是指兄弟之间和睦友爱,也就是同辈之间的融洽与和谐。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对父母孝容易做到,但同辈之间,大家都是个性鲜明的,这就难免产生摩擦,而这种摩擦对家庭氛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儒家提倡“孝悌忠信”,忠信是对国,孝悌是对家,可见在家庭环境里,除了孝,悌就是最重要的。所以为了要和以治家,曾国藩特别注重兄弟之间友爱和睦,所以虽然他年青的时候脾气也很大,但后来有了修身养性的功夫之后,连两个弟弟写信指着鼻子讽刺他,他也能和颜悦色地忍下来。

在曾国藩的家书里,一般我们都以为他写给孩子的信是最多的,事实上有人仔细统计过,他写给弟弟的信才是最多的,可见他对兄弟关系的重视。

不过,曾国藩也不是一直做得很好,他本性里也还是有些急躁的。咸丰七年的时候,曾国藩有段时间运气特别背,不仅仗打不赢,官运也特别差,以至于亲手组建的湘军也交了出去,朝廷让他以为父亲守丧的名义在家赋闲。这一下曾国藩心里烦透了,火气也特别大,在家里跟几个弟弟经常闹矛盾。第二年,他重新出山,兵进安徽,他的弟弟曾国华带兵冒险轻进,最后死在合肥附近的三河镇。为此,曾国藩大为后悔,认为之所以遭此不幸,就是因为去年他在家的时候,没能维持家中的一团和气。所以他后悔万分地说去年自己和兄弟之间“因小事而生嫌衅,实吾度量不闳,辞气不平,有以致之,实有愧于为长兄之道。千愧万悔,夫复何言!” (《全集·家书》)并对其他几个弟弟说,以后我们曾家兄弟要以此为戒,“力求和睦”,再也不要有纷争、有矛盾了。然后总结曾国华丧命之灾,又对曾家所有人提出了一个“力挽家运”之法,第一条就是“贵兄弟和睦。”并说以后我当大哥的没做到这一条,你们所有的兄弟姊妹都可以当面来骂我、来批评我。

所以后来曾国藩对他几个弟弟特别护短,尤其是对那个杀人如麻、贪婪成性的老九曾国荃。而曾国荃也正是在曾国藩的保护伞下,才做了很多恶事,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虽然曾国荃的那些屠城、抢劫不是曾国藩授意的,但多少也是在他的保护下完成了,这也确实是曾国藩难逃其咎的地方。

因为有丧弟的切肤之痛,曾国藩对治家的这个“和”可以说是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说和气就是吉祥之气。“和气致祥,乖气致戾。”人与人之间,只要有一团和气,就是吉兆。所以不仅一家之间要有和气,一族之间也要有和气。所以他一贯主张,即使自家贫困,也要力所能及地接济亲戚与族人,把所能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这样的家族才有希望。

为此,他有段著名的评论,说家族兴旺的规律是:

天下官宦之家,也就是当官的人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族,一般可传三代,因为多少还有点创业的精神;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族,一般可兴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就是讲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这样的家族,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所以曾国藩说,我只愿我们曾家是耕读孝友之家,千万不要成为仕宦人家!

所谓耕读孝友,就是勤俭持家,就是知书达礼,就是求一个“和”字。

比如曾国藩的大女婿叫袁榆生,这个人性格浮躁,放荡无羁,曾国藩把女儿嫁给他之后才后悔得要命,没想到这个女婿这么不成材。因为袁家败落了,袁榆生就住到了曾家,可就算是住到老丈人家,他浑身的毛病也没收敛多少。这时候在曾家老家,主持家务的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曾国藩虽然对这个女婿恨铁不成钢,但还是在家书里反复叮嘱曾纪泽,要他管束全家大大小小,不可对这个女婿轻视、鄙夷或者无礼。曾国藩说:“我家内外大小于袁婿处礼貌均不可疏忽”。

为什么要这样呢?

曾国藩解释说,一个人在融洽的环境里才能有向善之心,如果家庭环境很恶劣,所有人都对他表现出不尊敬,甚至是鄙夷、嘲讽,这个人很快就会自暴自弃,这就等于大家把他推向了恶的一边,这种家庭环境对个人的成长就是大害而非大利了。所以他甚至对曾纪泽说,不管这个女婿怎么样,你们也要给他提供一个良好的、愉悦的家庭环境。如果他还是不学好,曾国藩说,实在不行“将来或接至皖营,延师教之亦可。”就是说,要是这孩子实在没救不学好,哪天我就把他接到我的军中来,我单独请老师来教他。

后来,曾国藩真的把这个不成材的女婿接到了军营里,可问题是这个袁榆生还是不成器,不仅蒙骗他的老丈人,后来还敢贪污军饷,把曾国藩实在气得个半死。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不能教好这个坏女婿呢?但他自己的几个孩子他却都教得很好。是不是他的这个和以治家、和以成材的家庭教育理念错了呢?

其实曾国藩的教育理念并没有错,袁榆生不学好,实在是本性难移了。他从小在一个不好的环境里成长,已经养成了一身的游手好闲的毛病,后来虽然到了曾家,到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有的人恶习一成,终身难改,也是正常现象。而曾家的孩子,像曾纪泽兄弟,那是从小就是曾家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从小就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从小就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情操,所以他们跟这个袁榆生的情况根本不一样。所以通过曾国藩教女婿失败的这个反例,我们更可以看到,培养一个人,在小时候就要给他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小时候就要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一点有多么的重要!

第三,曾国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

这个勤以持家在曾国藩那儿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都要克勤克俭,一是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

关于生活上要克勤克俭,这一点我们上一讲就反复提到过。曾国藩认为“和”能为每个人提供良好的家庭发展环境,而“勤”则能使每个人融入这种良好的家庭环境,所以他在他们曾家“八本堂”里又刻上了一个著名的“八宝饭”的家训。这个八宝饭可不是我们江南吃的那种甜米饭,而是治家的八字格言。

哪八个字呢?分别是“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书,就是要勤读书;蔬,就是要种菜;鱼,就是要养鱼,湖南也是水乡,鱼塘也很多;猪,就是家里要养猪;早,就是早晨要早起,不要睡懒觉,上一讲我们就说过,他雕琢李鸿章,就是在这一点上做文章的;扫,就是扫地,扫屋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曾家子弟任你再金贵,都要亲自打扫卫生;考,是祭祀祖先,心怀敬意;宝,就是不仅要和家里人和睦相处,还要和邻居、族人、乡邻都要能和睦相处,人爱人才是无价宝。这八个字,曾国藩要求曾家每一个子弟,不论你是谁,都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这份实践、这份坚持,曾国藩认为就当得起一个“勤”字了。

那么,曾国藩虽然是这样要求了,但曾家子弟到底做得怎么样呢?

要说曾国藩真不愧是一个教育家,他不仅有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关键是他不仅言传,还能身教。事实上,曾国藩家训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教育思想,那就是他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要“言传”,关键还要“身教”,这也是一种“勤以持家”的表现。

曾国藩说的这些,他自己都能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好。他的勤奋我们上一讲说过很多,这里不再重复,只说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有一种别样的“勤”。他不惜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与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比如大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曾纪鸿喜欢数学和物理学,曾国藩虽然一窍不通,也能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去努力学一点儿。我以为,这样父亲,才真不愧是一个真正“勤以持家”的父亲。

后来曾家兄弟在曾国藩的影响下,一辈子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也一直是克勤克教。比如曾纪泽,也跟曾国藩一样特别重视言传身教,他懂的很多,所以虽然给孩子请了老师,他还总是会亲自教孩子们学英语、数学、音乐,还教他们练书法、写诗文、讲解经史典章,甚至也总是在百忙之中陪孩子下棋、弹琴、郊游。曾纪泽曾说,不论再忙,每日总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陪家人,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是多么简单,也是多么深刻的教育理论啊!

所以,曾家子弟为什么会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传承的辉煌,这不就是曾国藩要耕读孝友传家、要代代传承辉煌的梦想吗?

可以说,曾国藩是实现了这个梦想的,而这个梦想的实现,并不是因为他自己人生的成就,而是因为他杰出的家庭教育思想和他自己一点一滴的言传身教啊。

所以,我们现代人学习曾国藩,我认为,最重要是就是要学习他身上的那种努力与实践的精神。

说到治家如治国,治国如治家,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看上去是举重若轻。但曾国藩却认为所有举重若轻的背后,都有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和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

对于这些必将面对的“难以承受之重”和“难以承受之轻”,曾国藩家训又会提供怎样的智慧呢?

同类推荐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其间的精妙故事,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中国儒学之精神

    中国儒学之精神

    郭齐勇教授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儒者,数十年来沉浸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研究,《中国儒学之精神》即汇聚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在大学与民间演讲儒学的成果。全书深入浅出、全面而又有重点地论述了儒学的源流、一代宗师、发展轨迹、经典著作;儒家的礼乐文化、社会理想、治国方略、管理智慧、人性学说、核心价值、人生意境;儒家人文精神的特色、当今的意义与价值,经济全球化下的创造转化与应对之道。对学术前沿的课题,如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对话、公与私、公德与私德、亲亲互隐与人权、儒学的宗教性及宗教对话等论域,亦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有拨乱反正之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态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儒家文化的许多价值理想一直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据。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曾国藩,这是一位争议不断的历史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 ”,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 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所推崇 。这是两本流传甚广的家训典籍。他既能自立又能立人、既能自达又能达人 的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也被后人广为称颂;后人整理曾国藩一切教育心得 ,统称之为“曾国藩家训”,堪称“古今家训之首”。为什么看似波澜不惊的千余封家书,却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智慧宝典? 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心得日记,竟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警示名言?为什么 有太多的人,在翻阅他的日记之后,自惭形愧?
热门推荐
  • 回到四年前

    回到四年前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我们计算机系和汉语言文学系组织了一次迟来的联谊旅行。尽兴而归。客车到站,各自归程,一次完美的联谊就此完成。本该如此。但,客车事故了,醒来时竟是四年前的大学时代。四年的时光,是确有其事还是异想天开?在依照这虚无的记忆一点一点重构往日生活的时候,却发现四年后的那次事故并不仅仅只是一次意外……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荷花深处

    荷花深处

    谁是幕后主谋?谁策划了惨案?谁是武功天下第一?谁得了天下第一剑?谁是亲生父母?谁最终掌握了皇权?究竟是兄妹之情,还是有夫妻之缘?阅尽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终知道荷花深处别有洞天。
  • BOSS驾到:萌妻拒爱难嫁

    BOSS驾到:萌妻拒爱难嫁

    她是娇蛮千金,为他可以付出一切,大雨滂沱中母亲车祸而亡,她跪着求他救父亲他却置之不理,他的冷漠无情,让她彻底心死,当她远离他后,他却莫名缠上了,“夏小凡,离姓迟的男人远一点。”她冷情地笑着回,“秦森厉,我的事再与你无关。”
  • 叹梦远叹梦圆

    叹梦远叹梦圆

    也许在世界的旁边,有很多陌生的身影,当我们想着什么时候,拥有的爱情,爱情就在你的旁边,还有那些友情,那些能治愈你心灵的朋友,不爱心灵鸡汤的我,也想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想要那么不顾一切去追求我爱的,我喜欢的,我想念的,我追求的,那些亲情,友情,爱情,不是缺一不可,而是缺少一些就会让人心碎。
  • 暖暖哒爱情

    暖暖哒爱情

    “大神,你喜欢我吗?”“不喜欢。”“哦,没关系啊,我喜欢你就成了。”“······”
  • 不要用我的爱来伤害我

    不要用我的爱来伤害我

    本书收录了43则令人感动、感悟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令人感伤,令人感悟,于不经意间会触摸到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令你的心灵震撼。
  • 乌龙穿越:童真夫妻闹后宫

    乌龙穿越:童真夫妻闹后宫

    一场错误的枉死,一场乌龙的穿越。当IQ188的天才美女遇到腹黑霸气的君王时,如何上演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情。我跨越了千年的时空遇到你,只为寻找那份最初和最终的爱情```````
  • 校园影者

    校园影者

    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宇宙各种力量被人类所探索,但是这些力量是不会轻易被利用和得到。一个从小备受欺负,而有着成为世界之巅的少年,是怎么成为后来的风流而倜傥,潇洒而不拘
  • 圣音三钻太妖魅

    圣音三钻太妖魅

    传说圣音的三位少爷,长得帅气逼人,冷酷的紫钻,妖魅的蓝钻,温柔的绿钻;传说他们的身份很神秘,极少出现在学院里;传说他们三人一个是王一个是殿下另一个是少爷,可是谁也不清楚;传说他们进学院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个叫安小漓的女生的闯入,会改变他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