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8700000033

第33章 同一文化母题的文本变奏(2)

另一种是眷恋闲山静水式的“山水”。出于对现代工业社会人被异化、物化、同化现象的对抗,而将远离尘嚣的山水作为精神避难的去处;或出于对现实凝固的生存环境的时空迷惘,而将自然清新的山水游作为健康生活的一种状态。一些海外华文作家,在“山水母题”中不免去玩味庄子“濠上观鱼”的境界,以及做逍遥游的向往。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旅游成为风尚,随之而来是海外华文文学涌现了大量的游记作品。文人们纷纷走出本土,放眼外域的风光。从枫叶飘洒的加拿大到美国尼加拉瀑布的壮观;从瑞士皑皑白雪到澳洲的旷原海域;从长城到富士山,为的是获得超脱平庸现实的生活,获得某种浪漫的体验。浪漫应该只是其中一种情趣,充实阅历并表现、分享经历之所感所见,更成为游记写作的推动力。阅历与经验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而文学在一定形式上是经验的记载,将经验、阅历、感悟一同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让见识传播,让感悟流传。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股原动力。这种出走,奔赴波异域、奔赴至自然山水的原动力,可以说与中国山水文人最初的本愿有根本的相同、相通。尽管作者受到新生活的影响,但根植于思想深处的华族文化情结始终不会远离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欧清池的《流泛着山居幽静气氛的帕斯》,渲染了一种优美恬静的风光。芳芳的《纽西兰随笔》,充满了对悠闲生活的憧憬。陈华淑的游记《飘飘雪夜报冬寒》、《冰灯辉映的晚上》,石君的《行踪》,林臻的《风下游拾》,吴绍葆的《花都八月》、《巴黎红爪》、《东西欧游记》等等,作者边走边写,边思边议边悟,呈现出山水母题文化“游于艺”的特色。不过,作家投身自然的怀抱,看似忘乎一切的惬意,也不是没有反思,情感如同温泉迸发,既有生的满足又有思的萌动。如怀鹰在无所依傍的自在中仍有温故和念想:

坐在柔柔而带点醉意的草地上,一丝淡淡的馨香像唐人的小令,在坦荡的心房里吟唱着古人的伤怀。耳边似乎响起归雁的叫声,声声慢声声咽,凝视渺远的天空,第一颗星出现了,亮得极其耀眼。而我的心也在黑夜中慢慢风化,不管认不认得来时路。①① 怀鹰:《山恋》,2006年12月2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

看似闲云野鹤般的“游山玩水”,与天地同在,与万物化一,使精神上从“不足”到“自足”,是一种认识生命的本质之后的走进世界,与陶渊明走的是同一条“顺化自然”的生命之路。

再一种是积极入世的“山水”。一些华文作家所表现出的是对人生的关注,而非古往山水母题中单纯的自然美感与超脱意境,有更加积极的入世观在里面。这一点也正是进入现代社会后,山水母题的演化与走向。游历文化古迹、历史胜地,以各种文学形式抒发感怀。周颖南在《槟城纪行——华侨抗战纪念碑》一文中,摘录了槟城华侨抗战纪念碑碑文,作者既怀古,也谏今,希望今天的人们牢记曾经的苦难。尤今的《人间地狱》,记叙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旧址,介绍了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军民的种种暴行,血的历史,活的教训,文意旨在昭示后人:铭记历史,不要重演人间悲剧。我们自然更不能忘记写《南京的梦魇》的张纯如。这位美国重要的华裔年轻历史学家和要权活动家,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对日本右翼美化侵华战争、祭祀“亚洲解放论”的亡灵、否认南京大屠杀的逆施,敢于说“不”!她说:“我写,是出自义愤,让世界知道1937年在南京发生了什么事。”为了向全世界揭露发生在石城(南京)的大血案,她亲往中国、日本、欧洲,不是游历古迹,而是寻找证据、证人,终于发现了1937—1941年的《魏特琳日记》和2000多页的《拉贝日记》以及80多张血迹斑斑的老照片,踏破铁鞋寻找、抢救不断消亡的历史记忆,侠义肝胆扛起艰难的责任。在书中,张纯如充满了愤怒和无奈,审思了人的劣根性,告诉世人:如果忘记南京大屠杀,人类社会就会再一次被屠杀!这本书写完了,她因受不了人性珠极端丑恶而选择了自杀。她以死,以血染的山水为铁证,显示了铁肩担道义的力量。

海外华文文学中,山水母题的呈现,是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探索之旅,作家逃离都市文明的情结是有的,但最终的回归多在认知的升华,而非形式上的索居。不少游记注重反映异域文化个性和时代精神,每到一处总能捕捉到该地自然与人文的特色及其历史传统的含义。风沙雁在《风沙雁文集·序》中写到:“这种愁思来自对本族文化日渐消失的担忧,也来自社会上少有参与感的落寞,而我欲无从参与的无奈”。他将南大湖浊黄的水喻为“海外华人对母族文化的相思病泪”,他的散文体现了对海外华人的文化传统和现状的深刻思考。在《背着文化走天涯》中,他明白了“五千年的文明已逐一化为我的血液,我不止带着我族历史的色彩,连观察也带着历史的色彩”。这种慨叹成了海外华文游记中独特文化背景的一种折射。美籍华文作家王性初,多年来身背照相机周游四海,他对山水的钟情无不融入对文化遗产的积极思考。当他踏进加利福尼亚州那片“优山美地”,心灵得以净化却又充满着文化的焦虑:

当游客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流连忘返地欣赏那林翠花香的美景之时,人们还看到,那依然被刻意保留的印第安人的居住旧址,那后来营建的古色古香的印第安人博物馆,如今都成了优山美地的风景。

三四百年之前,也许这里篝火熊熊,营寨幢幢。那勤劳善良的印第安民族,正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狩猎,他们舞蹈,他们耕耘,他们祈祷。如今,这令人肃然起敬的子民安在?这令人为之向往的灿烂文化安在?人们只能在幽静的商店橱窗里,看到陈列着的印第安人色彩绚丽的工艺品;在博物馆的墙壁上,徒留着印第安人逝去的历史。这一切,都只能归罪于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和杀戮,迫使印第安人背井离乡,沿着“眼泪之路”迁徙到西北部的穷乡僻壤,结束了他们过去古老的田园诗般的生活。

在印第安人的遗址旁,我的诅咒,我的歌颂,只能犹如优山美地的飞泉,始自一泻千里,止于涓涓细流……①① 王性初:《优山美地遐思》,《2006年世界华语文学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是的,文明总是从一条河开始,也总是凝聚为一座山。一个民族的繁衍与兴盛,往往与河与山有着无法割断的关系。古埃及的文明发源于尼罗河三角洲,他们没有象征其人文精神的山,就创造了山似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文明衍生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通称为两河流域,传说“伊甸园”就坐落在这块土地上,可以说“伊甸园”就是他们精神的山峰,为后世所景仰……煌煌文化之源,在山、在水,在对山水遗址的梦寻、遥望,本质上乃是对文化传统与人类文明的认同和皈依,此点正与中华文论所主张的积极入世的文心相通。

(三)因认同有别而变异

重复性的母题如同一根生命的红线,维系着一个文化族群在不同的疆界独特存在。它是一种历史的延伸,也是作家肯定自我身份的探索形式。文化母题在空间上超越民族、国家甚至文化圈,在时间上它跨越不同时代,且不因具体时代文学潮流和时尚而改变。不过,有时也由于认同上的差别而产生变异。这种变异并不具有背逆性,却也可以看出重复性的母题如何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延伸与建构。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和为贵”,与此相关,“睦邻”、“和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等,都反映了中华文化传播中“和”的观念,反对“武化”而主张“和合”。历史上,“昭君出塞”、“文成公主”、“文姬归汉”等故事传说,都说明“和”之可洽、可弦、可畅、可济,对内对外皆然。

以郑和为例。郑和可视为“和”的象征,也可视为跨文化与中华文化异地生根的文化象征,历经六百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而不变。然而在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经过的东南亚地区,则形成了两个郑和:一个是中国历史范畴的郑和,一个是东南亚文化范畴的郑和。

作为中国历史范畴的“郑和”,关于他的传记大多在史实的视域中。1402年6月明成祖朱棣在南京登位,决意以富厚之国力,开展对外贸易,以“和”而联络东南亚诸邦君主,同时取得朝廷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于是从1405年起,便下令郑和、王景弘组织庞大的宝船队,前后七次出航,每次动用船只成百上千,在东起琉球、菲律宾和马鲁古海,西至莫桑比克海峡和南非沿海的广大海区,定期往返,发展双方贸易,沟通海上交通。短短二十八年中,创造了南海和印度洋地区和平共处、双赢繁荣的局面。中国宝船运往各国的货物,不但数量可观,而且如锦绮、纱罗、绫绢、NFDAB丝以及青花、釉里红瓷器,均属独步世界之精品。而从印度洋运回中国的货物也名目繁多,据《明会典》《明史》《瀛涯胜览》等书籍统计,共有185种,其中香类29种,珍宝类23种药品类22种,五金类17种,布类51种,用品类8种,动物类21种,颜料类8种,食品类3种,木料类3种。和睦的方式大大有利于贸易的双方,此盛举自然永垂史册,也为文学家提供了很大的艺术创造的空间。

同类推荐
  • 悠悠回乡情

    悠悠回乡情

    本书是一部描述和表现回族民俗与文化的散文集,共收入116篇有关回族风情民俗的散文,把回族风情、习俗讲述出来。
  •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从激情澎湃的诗人到深刻睿智的学者,从当初宏观体系的建构(“新的美学原则”、“变异论”、“错位说”等)到今天微观部件的磨洗(“如是说”、“挑剔文坛”等),孙绍振的每一步都在创造。《挑剔文坛》便是其十多年来执着于建构理论大厦之余的一些“微雕”。书分二辑:“挑剔文坛”和“文苑探幽”。无论是“挑剔”还是“探幽”,无不体现着作者对艺术奥秘的深刻体悟,无不呈示着作者对艺术创造力的深刻同情。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文化百科丛书:古文观止(图文版)(套装共4卷)》行文曲折,波澜起伏,结构严密,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同时,体现的思想,闪烁着进步思想的光芒,对今仍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一个援外医疗队员在埃塞俄比亚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一个援外医疗队员在埃塞俄比亚

    这本书显示了仵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他的散文,读起来轻松流畅,娓娓动人;他的诗词虽不很规整,但真情感人。他还尝试不同的文体,如文言游记《游阿尔巴门奇国家公园》、赋体散文《乐以忘苦,图卢布卢》。他还翻译了一些文章,如《提露内丝·迪巴巴前传》《咖啡的故事》,反映了他的英文水平。虽然本书中有些文章还不十分完美,但作为一名医生,文字功力和英语水平能达到这种程度是难能可贵的。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君凰

    重生之君凰

    一心求死,却料醒来魂在异地。显赫的身份却遭异样对待,两世不顺的结束开始,她仰起脸,一切从头开始。然平静不久。暗藏事变,分崩离析,家国天下,恩怨情仇。八国领袖霸权为大统,天下才俊热血为英雄,隐秘之人手段惊天下,占领掠夺挥手民堪忧。面对选择,她是悄然隐去潇洒天下?还是再度投身入牢笼?(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纷争再起

    纷争再起

    继涿鹿之战后又将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看蛮族少年如何成为一代帝王
  • 烽火倾天下

    烽火倾天下

    为拒绝爷爷留下的巨额财产而离家出走;大三开学报名露下脸,补考完上学期的科目之后又消失;对多金帅哥的追求嗤之以鼻等等等等,这些事只有她凌才才会做得出来。恋上烽火战国这个游戏,认识一大票形色网友,以灭人为乐,以骂人为趣。
  • 天道大择

    天道大择

    魔族入侵千年后,九州之中,却迎来了一场始料未及的大劫,一块昌盛繁荣的大陆,因此毁灭,武者人人自危,时光荏苒,魔族又将复苏?重犯九州?毁灭的废墟之上,孤岛之中,一个青年读着古籍,目光眺望远方......九州漫天繁星,辰星不落!凌辰星,少时,自灾变发生后,在流金荒岛上渡过了十载寒秋,是天才?还是废物?但无论如何,他的征程,从这里,开始,属于他的,崛起征程!
  • 终极狂化

    终极狂化

    偶然巧遇,结界传承,乱世枭雄,唯我玉战。
  • 帝君纪

    帝君纪

    天裂劫起,上界气息沾染凡间,自此凡人得以修行。凡人以武入道,传道之师,亦为凡人帝君。一方城池,掌百万人之生死,谓之城主。百城之主,是为王侯。万城之主,是为君主。帝君者,掌四方君王,逆天道乾坤,亿万苍生,唯我独尊!
  • 魔王的行动纲领

    魔王的行动纲领

    被召唤到异世界的勇者打败了魔王,迎娶公主走向了人生巅峰……才怪!被贵族轻视为野蛮人,在艰苦条件领军下与魔族战斗也算了,在与魔王决战时被同伴暗算是怎么回事?要封印魔王也要考虑友军吧!在魔王帮助下死里逃生的勇者开始了思考。决心继承魔王之位的他,将要面对的是用魔族的两万军队对抗魔族讨伐军的八十万大军的死局……不想征服世界的魔王不是好魔王。将前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结合起来制定政策,顺便连币制改革和奴隶解放也一并进行,这种乱来的做法真的能力挽狂澜吗?
  • 甜宠呆萌小娇妻

    甜宠呆萌小娇妻

    第一次见面,他拦了她的路。第二次见面,他是他的恩人。第三次见面,他们成了合作伙伴。当他用他自己笨拙的方法宠爱她时。她却说:“你根本就不懂爱。”她悄然离去,他却从此坠落地狱。“女人,我把我的命根子都给你了,你还觉得我不够爱你吗?”再次相见,他如来自地狱的撒旦,霸道而温柔。他深不可测,她无处可逃……
  • 穿越之兮紫言

    穿越之兮紫言

    讲述的是一位聪颖的大小姐一夜之间家破人亡。。。。。。。
  • 重活之王

    重活之王

    许智—华夏辉煌红色家族第三代惟一男丁,五岁开始和老神棍历练天下:商业,政治,文化,武术,泡妞,无所不能,因为限制21岁悄然死去。重活到历练归来的那一年,依靠十三年建立起来的庞大圈子,开始了自己坐镇华夏,出征世界,拥抱美女,玩转巅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