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8700000032

第32章 同一文化母题的文本变奏(1)

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在象征的意义上,它和中华文化具有直观的同一性,其触发的心理效应,作为经验形态是趋同的。也因此,作家们以和谐为美学的追求。然而,文化母题作为自由象征的一种形式,“和谐”并非“同一”,而是变化、差异、多样性的对立统一,生命如此,文学与艺术亦如此。生命的旋律,总是从摆脱单一的、原初的、无序平衡态(即所谓“一”),朝着多种多样的、丰富杂多的有序平衡态(即所谓“多”)进化,其整体运动的结构形式是不平衡中寻求新的平衡,恰像一首不断变奏的交响曲。同样,我们看到在中国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关联中,也总是在“同一”的基础上探索艺术上差异与变化。

同一文化母题往往是相似的生命力的运动形态所留下的轨迹或图案。不过,由于文学创造者——作家是以个体的精神劳动方式分别进行书写的,必然会呈现出多样而又千变万化的视点、方法和形式;也由于作为书写对象的母题,本身不是凝固而是自由的一种象征,面对“万物”而开放,染乎“世情”而多变,不可能固定于一种模式,一个基调。换言之,母题并不守恒。它一旦从“一”中产生出来,就自然地溶解于“多”之中,从而扩大、丰富甚至转化着它的意义与美感,艺术叙说与抒情也不断有新的生长点。

于是,同一文化母题可以有不同的文本变奏。这种变奏大致因以下四个不同的原由而开展。

(一)因视点不同而变异

面对同一文化母题,有时因海外华文作家观念和视点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切入点和生长点,也可以写出不同的故事,新的神话。这时,中国文化母题在他(她)们笔下,可能成为作家的再创造。

人所共知,中国民间文化中有“灶神”的传说,也构成大量母题中的一个单元。所谓“灶神”,说的是一个姓张的农夫,因为有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原配妻子郭氏的帮扶,家境日益殷实。但是到了后来,张受妾室李夫人的蛊惑,沉溺于酒色,成了甩手掌柜,甚至听凭李夫人把勤劳的郭氏赶出家门。不久,他的家产被挥霍一空,李夫人也跟别的男人跑了,张孑然一身,流落街头。在饥寒交迫中,不幸的他被人救起,安置在一个厨房里。当他发现救他的人原来是郭氏时,羞愧难言,误钻进了火塘,被大火烧死了。这位姓张的农夫的灵魂来到天上,玉皇大帝看在他心存懊悔的份儿上,便封他为灶神,让他掌管人世间的运程。

不难发现,这则民间传说本身就蕴涵了父权意识。在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男人是主体,女人只是陪衬,最多是帮助男人实现自我完善的道具。男人犯浑可以原谅,那位张姓农夫,虽然受到了一些惩罚,但最终他仿佛经过了一次火的洗礼仍然能金身不败,成了神仙,女人只是退化到背景的位置。

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对这一传统文化母题并非简单的复述,而是作了视点相反的解读和重构。在她的长篇小说《灶王奶奶》①① 谭恩美:《灶王姐姐》,帕特南公司1991版。后中文本译作《灶神之妻》。中,作者借主人公张维丽之口,否定了“灶神”母题中的父权意识:“我为什么要让一个抛弃妻子的人来掌管我的运程?”作为反抗,张维丽把灶神妻子当作神灵供奉起来,并命名为“莫愁娘娘”,希望能呵护好生病的女儿。谭恩美无疑以此改造了一则原本为男性利益服务的传统神话,变男为女,将一位女性选为“灶王奶奶”,呵护家人一生平安。

《灶王奶奶》的故事是在厨房里的餐桌上两个人之间展开的。张维丽和珀尔是一对母女,住在旧金山。小说开始时,珀尔四十岁,年迈的母亲在珀尔眼里固执、怪僻,爱用一套又一套的“老话”(珀尔称之为“格言”)教训人,对她什么都关爱有加,絮絮叨叨个没完。珀尔患多发性硬化症已有多年,心情很坏,但她一直故意不把病情告诉母亲。张维丽考虑再三,决定将自己的经历说与女儿。终于,珀尔被说动,来到母亲的厨房,边品着母亲准备的中国点心和香茶,边听她讲占整部小说四分之三篇幅的故事。

张维丽从1925年的中国上海开始讲述,对珀尔,那些人与事遥远得像另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星球。张维丽小名维维。一天,与她朝夕相处的老母亲神秘地失踪了,维维对此充满了好奇和疑惧。不久,她被送到乡间小叔家寄人篱下,没有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也没有了父亲。维维18岁时寄希望于婚姻,嫁个好人家好丈夫,改变自己的不幸命运。不想现实正好相反。为摆脱与一名跋 扈的军人文甫的婚姻,她进行了艰难的抗争,直到日本投降之后才得以改嫁。张维丽英文名叫路易·维妮,如今是个老寡妇了。她一生经历了遭父母遗弃,丧子(头三个孩子都死了)、丧夫之痛,且受尽欺凌。讲这些旧事时,她说她“一直想知道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

珀尔听了母亲张维丽的故事,也讲出了自己的病情。可是,这时,全书的故事已接近尾声,张维丽的故事造成的气氛似乎冲淡了开头有些悬念的珀尔的病情。按照《纽约时报书评》上一篇文章的说法,这是因为小说不仅仅讲的是一位女性的个人灾难性的经历,还暗含着她所处的社会中的某种不为人知的力量。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及背后的力量俯拾即是。《灶王奶奶》提出的问题是,我们的环境到底是怎么命定的,个人的抉择在其中是什么分量。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的使神,他的任务是查探世情,然后上天禀报,玉皇大帝凭此决定如何降福。民间还相信灶王爷姓张,并有一妻。但在《灶王奶奶》里,丈夫们都算不上是造福之辈,惟最最悲苦的母亲享有禀报的资格。坐在中国人惯常用来祭灶王爷的厨房里,张维丽面对自己神秘的老母亲,是在直接向玉皇大帝诉说呢,还是在用她自身来证明她的疑惑甚或绝望?

值得注意的是,《灶王奶奶》中那位女性的保护神,生前也只是一个因循父权制传统的贤妻良母,张维丽尊崇她是因为与她有着相同的命运。她们俩同为父权文化中完美女性的典范,却都受到男性专权的轻视和迫害。张维丽的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姨太太,为了爱情与情人私奔后,威严的父亲命全家为她举丧,视她为已经死去的人,家中谁也不许提起她。张维丽因母亲之故经历了被寄养的童年,出嫁后,那位性格粗戾的丈夫又是集父权制残忍冷酷于一身的暴君,他自私自利,贪生怕死,包养情妇,在他眼中,妻子乃至任何一个女人,只是一己泄欲的工具,全然不顾女人的痛苦乃至生命。女性在这个以父亲和丈夫文甫为代表的男权社会中,被无情地剥夺了人的尊严和权利。可以说,没有比张维丽的一句话更能反映女性被异化被工具化的真实状况:“我想我们在他(文甫)眼里全都一样,就像一把给人坐的椅子或一双用来吃饭的筷子。”

当然,张维丽没有谦卑顺从到底。面对族权、夫权给她的身体和心灵造成的非人道的伤害,她要求与文甫离婚,甚至不惜步母亲的后尘,弃名誉于不顾与情人私奔。可是,她的反抗未能超越客观的被动性,充其量只是一个消极的反抗者。当她最后忍无可忍决意离婚时,她仍幻想着依靠父权来摆脱与文甫的婚姻。然而,此刻当了汉奸、破了产的老父并不能给她任何帮助。这时,一位英雄似的男性——美籍华人吉米进入了她的生活,成了扶持她跳出苦海的救世主。可见,《灶王奶奶》中张维丽的反抗过程,总是在向一个又一个的男人求助,而并没有能自己救自己。女主人公的这种命运,可以是中国式的,但也是带有普世性的女性际遇。

显然,谭恩美借助中国文化母题,却又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改造了“灶神”的传说。同一个神话故事,由于视点与观念的不同,笔下的故事已不再是古老的、人们熟悉的传奇,而是结合了新历史和新现实的再创作。这种母题的艺术变奏,诚如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朱虹所言:“他们(按:指海外华人作家)更关心的是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和形成自己的特点。他们更在乎追求小说的艺术性。他们使用中国的题材,甚至利用记忆、耳闻乃至想象进行创作。他们运用外语来表达他们想要描述的中国和中国人。与其尽力为中国代言或代言中国,还不如转而用中国的题材表述全人类共通的东西,同时又在这种表述中加深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当然,他们所关心的仍是艺术表现本身。”①① 朱虹:《海外华人作家——新的一代》,《华文文学》2006第1期。

(二)因情态不同而变异

海外华文作家同大陆文人一样,如上一章所述,更重山水精神。这与中华文化传统中把山水作为人格修养或寓心明道的象征有关。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说影响甚远;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以生命自由与自然的和谐为美的人生也是许多人、特别是文学艺术家们的精神寓所。柳宗元在《钴NFDAA潭西小丘记》中,把山水陶冶情怀的妙处写得淋漓尽致:“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此山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耳谋、瀯瀯之声与自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诗文中一般都有山水精神的体现,如杜甫诗《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泰山之雄深高绝,象征他对磊落人格与远大志向的追求,可以显出杜甫受到儒家积极入世精神的深刻熏陶。李白的《敬亭独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如老友,几可把臂共语,山是人格化的,与李白的孤高绝俗的品格同调,从中可以体味出庄子的生命与自然相和谐的道的精神。像杜甫这样的诗人并非山水诗人,但他的山水诗要较一般山水诗人还多,就是藉山水精神抒发怀抱所致。李白一生大半在浪游中度过,遍历名山大川,所作山水诗更多与怀才不遇的放逐情怀相关。

实际上,在中华文化母题系列中,“山水”与“乡愁”“放逐”相契。山水也总是与放逐者为伴。“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是被放逐的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自我放逐的陶渊明的超然自适的情怀。明人袁宏道所作《徐文长传》,对一扫近代污秽之习的狂人徐文长的放逐情怀描绘得极为生动:“文长既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揽溯漠,其所见山森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于诗。其胸中又有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神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①① 袁宏道:《徐长文传》,《古文观止》第574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这样的悲怆和绝望,与可惊可愕之山水是何等契合!放逐者心境之时空错失感、自我迷失感,乃至生存漂泊感,总是可以在自然的山水中找到其感应对象的。作为自然的存在,有着运行不息与生生不已的力量,草长莺飞,运行水流,春山夏岚,平川幽谷,无不给人一种生命的感觉,使人体悟到一种生存状态的暗示。因此,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常常以高山流水等音乐,或通过“以盈尺写圜中之境,使人怀物外之思”的山水画,或借“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游记,或吟诵“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之类诗词,表现他们的放逐情怀,从而构成中华人文精神的一大景观。

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涤我胸。”对于现代海外华人来说,沧浪之水任怎样流动,已载不动许多久处樊笼的忧愁。为了“复得返自然”,欲寄愁心与明月,这“明月”可以是想望中的故园山河,那“愁心”却变成灌注在山水中的新的东西。不过,投怀自然,以山水母题而言,仍然会在不同作家心怀中,大体上变奏着三种不同情态的“山水”。

一种是故乡的成为文化历史象征的“山水”。如长江、黄河、泰山、黄山等等充满文化精神积淀的名川大山,这在他们心中是理想的、回忆的存在,常常唤起的是故园情思和做为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华儿女的一份骄傲。钱歌川先生从纽约归国,即到桂林瞻仰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灵渠,就是因为这条秦时开凿的运河,不但在我国,在世界上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他写道:“灵渠开凿成功,到现在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在清代以前的漫长岁月中,它对岭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巩固国家的边防,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至于它在水利史上的成就,时至今日,仍然放出灿烂的光彩,足以使国人感到自豪。因为是渠的建造,运用了惊人的技术,实在值得我们钦佩。”他急于把这一中华伟业告诉世人知道的心情,溢于言表。对于那些尚不能亲自徜徉在祖国雄奇壮丽山川的海外游子来说,这一份文化遗产,是贮藏在他们胸中的,时时在回忆与遥望中出现,成为他们精神的支柱。这也是海外华裔作家多有遥忆大陆山水的诗文创作的原因之一。即便是游历秀丽不再的旧时山河时,作家们也会品味出几分故园的山河、塞外的凄美来;甚至他们面对墙上一幅复制山水画,便会想起举杯邀月的诗人,想起绝学无为的闲道人,想起归于自然怀抱的陶渊明、王维、谢灵运……即使身处异国,渡的是野狼河,看的是草裙舞,观的是好莱坞,听的是交响曲,旅美学人暨散文家杨牧心中想到的还是故乡的“寒风,细雨,和院子里等待抽芽的两棵大榆树”。他说:“一年来的默想,使我觉悟到原来异乡风月,春秋,雨雪使我惊讶的,不仅是那种陌生的满足而已,而是对于另一块土地,另一段岁月的回忆和思念。……若是你曾经独自在家乡一条熟悉的山路里行走,若是你曾经被一片巨岩吸住了脚步,若是你曾经到过深涧里等待天晴——你若也曾有过这种经验,你就会有一天突然在艺术和音乐和文学的领域里迷醉,越沉越觉得生命的充实和空虚。”①① 杨牧:《在山岗下》,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

同类推荐
  • 爱情漂流瓶

    爱情漂流瓶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上可谓奇葩,它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展现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展示了其作者的真我风采。本书作为一套经典读者散文选本,共收入200余位作者500余篇优秀作品。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热恋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等多维多味的爱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的爱心,给人以爱的启迪和美的陶冶。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人生感悟。
  • 歌德之勺

    歌德之勺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张炜散文精选集《歌德之勺/张炜少年书系》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歌德之勺》分为“绿色遥思”“默默挺立”“人和芳草”“歌德之勺”“稷下之梦”“让我寻找”等六辑,以友情、爱情、成长、哲思、旅游等角度,收录张炜不同时期代表散文六十余篇。张炜把激情融入大地和海洋,播下许多思想的种子,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让你增多许多悟性。《歌德之勺》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作者简介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发表诗,1980年发表小说。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瑞典等多种文字。。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一首情诗一场爱

    一首情诗一场爱

    本书集合了中国历朝历代诸多名家的爱情诗篇,切入点独特,分为暗恋、初恋、热恋、生死恋、异地恋、婚外恋、苦恋、失恋等八个章节,采用另类文字表述,古今结合,不拘泥于对古典情诗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全面阐述。本书的魅力亮点,就是既满足读者对情诗本身的知识需求,也满足了读者对情诗背后历史故事甚至野史掌故的了解,并结合现代爱情故事解析、感悟爱情,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兼具。是一本走进灵魂,涤荡浮躁,让你思念成河、静思如梦的书。
  • 陆游文集4

    陆游文集4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热门推荐
  • 新妇科千金方

    新妇科千金方

    血:经、带、孕、产、哺乳,如花女人全靠血来养。23个护理方,难言之隐自己调:黄连祛口臭,冰片祛狐臭,云南白药治恶露。冬瓜和薏苡仁粥治盆腔炎,双黄连粉剂疗阴道炎。鹿茸核桃膏解决性冷淡,蛇床子让性爱不再疼痛。家常食物、寻常药物,难言之隐从此不需言。24个美容方,出水芙蓉家里养:桃仁润唇,桃花瘦腰,寻常花草有特效。珍珠洁齿,山药减肥,漂亮的成本很廉价。黄瓜祛眼袋,藕片祛斑,美容就是手边事。
  • 末日之牙

    末日之牙

    有些事,做过了后悔;但是如果不去做说不定会更后悔!梦归处,总是太匆匆......
  • 都市圣手

    都市圣手

    牛阳意外打碎一座神像,却获得神秘卷轴,习得178种治病偏方,医术天下无双!他偶然救下药业集团女总裁,从一个小司机做起,逐步成长为医药界大鳄!想治病,那就拿出诚意,想找麻烦,那就做好覆灭的准备!跨越人生巅峰,且看牛阳医手遮天!
  • TFBOYS之你是我的唯一

    TFBOYS之你是我的唯一

    她,是一个孤儿,由于母亲早年离世,她的父亲便将她抛弃,娶了另外一个女人,无助的她被送到了孤儿院,在那里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变得孤僻,喜欢一个人独自的发呆,直到有一天,他的出现,改变了,她的命运。。。
  • 劫尘纪

    劫尘纪

    太古之时,盘古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可世人殊不知古书上的记载还少一条。那便是时间诞临,劫尘入境!这一切都围绕着世间劫尘展开。一位神秘出生在王府的少年,机缘巧合之下习得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九字真言将如何展开一段扑朔迷离的太古奇事!少年又将如何摆脱浩浩劫尘?!时间空镜之下又隐藏了何种阴谋!?
  • 风水相师

    风水相师

    一个刚被炒了鱿鱼的上班族,却因为偶然的一个事件踏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漩涡,从此,鬼灵精怪伴随左右,周易玄经再不离手。是什么让一切都变得如此不同,是灾难降临,还是黑手复制看张帆丰玮溪如何凭借自己去化解这一场场的灾劫,去探索那事情背后隐藏的真相。
  • 轻情一梦

    轻情一梦

    韩雨薇唯一的亲人是她的舅舅,但她的舅舅嗜赌成性,因为输得钱太多,将韩雨薇输给了别人当做女佣,不过她服侍的大少爷却不算坏,对她很好,只是大少爷脾气坏了点,没事就喜欢折磨她……
  •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学的本质是应时变通、趋时更新的,既有一以贯之的常道,也有因时而异、因时制宜的变道。因此,在今天这个时代,儒家思想是具有今天的时代精神的儒学。在人们都拼命追求物质幸福的时代,凭添了许多的惆怅、无奈与困惑,希望儒家的学问和智慧能引导人们站在今天,赢得未来!在做人中做事,在做事中做人。
  • 生意兴隆的48条法则

    生意兴隆的48条法则

    本书是日本知名的餐饮业咨询专家氏家秀太,结合其亲自调研指导的250家餐饮店的经营案例,提出如何实现将亏损店做成盈利店的48个方案。
  • 产后美容瘦身保健全书

    产后美容瘦身保健全书

    生育对女性的身体影响很大,产后的女性在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由于产后女性身体内激素分泌的变化以及精神压力、产后调养不当等原因,新妈妈会遇到一系列的烦恼,诸如黄褐斑的出现、皱纹的增多、肤色的晦暗、头发的脱落、指甲的断裂及生育性肥胖等等。 为了帮助爱美的新妈妈重新获得昔日的风采,我们从美容瘦身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帮助新妈妈锻炼身体相关部位的肌肉,减掉多余的脂肪使新妈妈尽早恢复苗条的体型。愿本书能给您带来幸福和快乐,让您轻轻松松地告别产后的烦恼,漂漂亮亮、风风光光地做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