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6300000005

第5章 天水自然地理环境及古树资源分布(2)

综上所述,天水古树文物资源,有许多特点和优势,但亦有明显的缺憾,尽管有2000余年的古柏、银杏,1000多年的玉兰树、国槐,600年以上的毛白杨,但总体上看,树龄延续呈现出断层,表现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空白,数量虽不少,分布地也很集中,但是载入书册或铭文题记的名木却很有限,如“南山古柏”者仅属凤毛麟角。这是天水古树自身历史变迁的结果。天水古树文物的生长演变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迁史,是天水生态和社会历史文化互动过程的缩影。树木作为自然界的主要成员,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当然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础。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树木便成为自然给予人类的赠品。人类对于树木的开发利用,加速了文明时代的到来,而人类无意识的过度开采,也造成了古树林木资源的匮乏。天水古树文物就是在原有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天水的先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文明创造的进程中,在开发与利用树木的历史演变中,遗留下来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

1.天水古树是天水古森林资源的宝贵遗存

原始社会,天水地区是原始天然林区。渭河、西汉水上游的干、支流上森林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古略阳水)南岸的大地湾遗址中,发现了犀牛、鹿、羚羊等亚热带动物和林缘动物的骨骸,说明“在历史形成的初期,大地湾一带既有茂密的森林,又有丰富的草地,河流湖沼交错,植被条件优越,气温与降水均高于现代”。而且,大地湾先民的原始木结构建筑房屋,用木数量大,巨木利用情况明显,是天水地区古代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开发久远的明证。在天水北缘六盘山区,近几十年来陆续发现了多处埋于地下的古木,经鉴定均为距今8000年左右被埋入地下的巨木,其树种有云杉落叶林属和圆柏等针叶原始林,还有类似现代银杏的高大、长寿且材质优良的连香树。据分析,这种云杉、落叶松和圆柏占优势的原始林植被环境一直延续到距今2000年上下。

天水传说为伏羲氏、女娲氏、轩辕氏的诞生地。随着天水史前考古工作的深入,“神话祖先”的真实性已愈来愈明朗化、清晰化。伏羲与大地湾,黄帝与师赵村都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轩辕氏制造舟车,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都有直接的反映。大地湾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种植业的兴起,要求扩大耕地面积;原始部族人口的递增,也加大了对树木等生产、生活资料的用量。就是说,在距今8000年上下的时期,天水地区农业文明与林业文明就已出现了第一次交锋。

远古时代,天水地区森林茂密,水草肥美。据考证,在天水市东部一带的古墓中出土的“周人行天下”等字样的象牙刻辞骨牌,有人猜测是行令牌或是墓主人生前的文学作品,作为文学作品,流露出了爱护树木,保护树木的意识。字迹“足称历史先河”。

渭水以北尤为典型。《山海经·西次二经》载:“数历之山(今建社会农业的发展,却给森林带来了厄运。《韩非子》:“焚林而田。”《左传·定公元年》:“田于大陆焚焉。”西汉时,桑弘羊《盐铁论》又主张“伐木而种谷”。西汉时,人口迅速增长,大地主庄园经济兴起,封建政府组织大批的无地农民由关中西迁陇上,毁林开荒。《直隶秦州志》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冬,“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

汉季三国至宋、金时期,天水地当战略要冲,战事频仍,天水森林、树木遭受破坏尤甚。《后汉书》载,隗嚣“使王元据陇伐森塞道”。三国诸葛亮北伐,两出祁山以“木牛”、“流马”运送粮草。试想蜀都重山险阻,造木牛、流马之木,亦应采于陇上无疑,而且,驻兵屯守、毁林屯田是古代战争的一大特点。《秦州直隶州新志》载,北梁秦二州刺史裴邃“复开创屯田千顷”。

至北宋,天水森林资源藏量丰富,皇室用木,大量采白天水。《宋史》称:“秦州有丝弁林木之饶”;又《宋史·温仲舒传》载,“渭河之南大落门,小落门砦多产良木”;又说“二砦后为内地,岁获巨木之利”。《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元月记事:“秦州夕阳镇(今天水麦积区新阳镇),古伏羌县之地也,西北接大薮,材植所出……及左丞高防知秦州,因建议设采造务,辟地数百里,建堡据要害,岁获大木万本,以给京师。”朝廷设置伐木专署,委派官吏为皇室采运材木,在天水地区既无前例,更无来者。又《秦州直隶州新志》载:“秦州设置三砦,以采取材木,供给京师”;“张平为右班殿直兼市木秦陇……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以集于京师,期岁之积,良材山积”,“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知秦州张佶置大落门新砦,先是估于近渭置采木场”。当时除了官办采伐天水森林外,许多权贵缙绅还大肆从秦陇贩运木材,牟取暴利。《秦州直隶州新志》载“宋初权要多昌禁市巨木秦陇间,以营私宅”,“宋丞相吕端……时秦州杨平木场坊,木筏沿程免税而至京,吕之亲旧,竞托选买”,“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赵普贵亲吏,谐秦陇市屋材,联巨筏至京师”。从志书记载统计,宋时,私贩天水木材,以权谋私,偷税、贪污巨款的京都大吏竟达几十人。宋金对峙,吴磷、吴挺父子在天水与金兵相持达数十年之久。战争所需大量辎重,多取用木材。战争区域,林木焚毁可想而知。统治集团的穷奢极欲导致了天水古森林资源的耗竭,天水的远古林业文化自此走向了衰落。

宋元以后,随着全国政治中心的迁移,天水木材的供运量减少。《秦州直隶州新志》载宋仁宗时,一代直臣包拯同情身受苦役的劳动人民,为民请命,向仁宗大胆地提出了“土木之工不急者悉罢之,科率之出无名者并除之”的主张。“宋时秦陇材木率取课于民,仁宗时,包拯为三司副吏,奏罢之”,“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于民,又七册,出赋河竹索数十万,包拯为陕西转运使,皆奏罢之”,“宋仁宗天圣五年……罢奏陇木材课”。包拯奏免秦陇木材徭役,减轻了人民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天水的古森林。今天水古树中千年以上的数十株,多为唐宋所植,正好与此相吻合。

另外,民间烧林种药,取材烧炭,毁林造田,修建庙宇,当地豪绅营造宅院都要破坏大片森林,砍伐大量的林木。据《中国森林》(周映昌、顾谦吉著,1941年出版)记载:“最可惜者,莫如焚林培参之举,因该地土壤气候,适于药材,农民以为副业,老林无主,徽、凤、两当各县农民以秋入山,择地焚林,次年四月栽培党参,林地肥沃,获量甚丰,而森林日趋毁减。”

天水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汉唐以来,商贸繁盛,又是京畿要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政策因素,使得这里成为“千秋聚散地”。城市文明的发达,流动人口和土著居民的增加,使得木材的需求量大增。天水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冬季漫长而寒冷,烧木炭取暖历史悠久,区内远古遗址中的炭窑,木炭层,历代墓葬中的木炭灰坑以及民间的铜火盆等文物遗存,都表明了这一史实。清乾隆《伏羌县志》载“山为求薪形渐瘦”,《两当县志》载“老树无有尽作薪”。足见烧炭取柴是破坏古森林资源的重要因素。

与之相类,天水作为宗教文化的圣地之一,佛刹古寺、道观庙廊林立。修建庙宇需要大量木材,《太平广记》载,建麦积山石窟时,“自平地积薪,至于岩巅,从上镌凿其龛室佛像,功毕,旋折薪而下,然而梯空架险而上”。至今民言还称,“砍完南山材,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材,后有麦积崖”。耗木之巨,可见一斑。南廓寺、玉泉观、伏羲庙、文庙、隍庙等古建筑,虽不及麦积石窟用木之多,但为数也肯定不少。清末,天水古森林资源枯竭殆尽。光绪年间姚协赞《重修羲庙记》“斩材岷麓,浮渭车来”,而“凡用木材以丈计者逾千”,天水城郊已无良木余材,所留下的也就只有屈指可数的“天水古树”,延续和印证着天水悠久的林业文明。今天水秦安县郭集乡青林沟村的83亩辽东栎林,有古辽东栎140株,据考察,均为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生长的树木,距今已200余年。是天水市渭河以北干旱山区惟一保存的一片古老森林,也是渭河以北历史上有森林分布的证据,其科学价值、旅游经济价值、生态价值都很高。

2.天水古树是历史上人工植树造林的珍贵文化遗产

同类推荐
  • 细说万事之谜

    细说万事之谜

    《细说万事之谜》一书囊括了宇宙、地理、自然、历史、人体、科技和动植物等领域,采用图文并茂的新颖体例,精编世界上最著名、最奇妙的未解之谜,配以生动活泼的图片,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未知世界的情景,并对谜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给人们一窥真相的阅读快感,揭开了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谜题的谜底。在这种严肃而充满趣味的探索中,书中不但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再现了奥秘的丰富与变幻,同时也让读者从中获得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 中国生肖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生肖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中国的修养

    中国的修养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与学术方法的总结。本书主要向广大读者讲授国学的修身精神,对国学中关于“人的修养”的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教读者学会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锤炼,提高个人修养和德行。
  •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中国画历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其中花鸟画的文化体系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既写形又写意。古代文人志士挥毫泼墨,在画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并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本书以起源、发展、成熟与新变化时期为主线,翻开一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热门推荐
  • 中老年医疗保健10000个为什么(下册)

    中老年医疗保健10000个为什么(下册)

    本书用你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回归健康的道理!作者对深奥的医学科学,深入浅出,提出一万余个防病治病的问题,并一一作了科学的回答,指导读者通晓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能够做到平时远离疾病、保持健康,疾病来了正确对待、及时治疗。这本书一定能成为你,特别是中老年朋友祛病、健身、保健的良师益友。
  • 驱魔师

    驱魔师

    年轻的见习驱魔师高小乐,从小跟着师傅长大,当一件又一件离奇事件发生在他的身边时,高小乐从此踏上了一条驱魔之路,他游走天下,降妖鬼,驱邪魔,断生死,道天机,下阴曹,除阴煞,救人度命,消灾免祸......当传说中的妖魔鬼怪,真实的出现在世间,当人性出现纠葛,当善与恶难以分清......高小乐仗剑高歌:我不是什么救星,我只是这世间的一块补丁!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补天之传

    补天之传

    黑暗之地,起源之山。黑暗与光明并生。浩劫至,天地崩,大道灭,规则尽,黑暗起,时光倒流,轮回逆转,万物凋零,诸神谢幕,动天乱地。所谓九死必有一生,无数修士纷纷踏天而行,只为争那一线生机……少年辰空,秉天地之意而生,身怀黑暗,手持混沌,自始界出,战神伐仙,登天平乱,逆乱阴阳,化黑暗为炉,以光明为火,熔炼天地,重铸规则,缔造一个补天的传说……
  • 医嫁老公太抢手

    医嫁老公太抢手

    高秀甜从昏迷中甦醒过来,她迷迷糊糊间看到霍羽哲一眼,数秒间,她又再昏迷了。晚上,高秀甜的病历终于传送来了。她在十一岁时得了脑癌,经过化疗及药物治疗,已令情况好转了。由于他是医院内有名的脑科医生,现在他就接手了高秀甜的病情。
  • 无极少年

    无极少年

    一个都市的平凡少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之下,学会修真之人视为上古宝录的无极真法,从而他的命运将随之改变……
  • 处刑者传

    处刑者传

    1、所接受的任务要彻底完成2、必须相信自己的小队伙伴3、不能伤及无辜或将无关者卷入4、行动旨在一击必胜,拖沓乃大忌之一5、绝对不能放弃,即使面临绝境——《“处刑者”五大执行条约》
  •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为《黑奴吁天录》、《汤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小说着力刻画了信仰基督教、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黑奴汤姆,在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下遭受的悲惨命运,借此揭示了奴隶制度的罪恶本质。《汤姆叔叔的小屋》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人民的反奴隶制情绪,从而成为导致美国内战爆发的因素之一。
  • 重生之逆天毒妃

    重生之逆天毒妃

    上辈子,她为了所谓的爱情,结果却落得一个满门抄斩,夫弃子亡的下场。这辈子,云溪发誓,一定要那个男人和她所谓的好闺蜜付出应有的代价。只是这位大昭国的摄政王又是怎么一回事?她都还没有要他负责,他干嘛这么主动贴上来啊?云溪抽抽嘴角:我才不要当王妃!某人冷哼一声:有了我的娃还想跑不成。
  • 引郎入室:娇妻来宠

    引郎入室:娇妻来宠

    她是叶家的小女儿,叶家最好用的交涉工具,父亲为了这一届市委书记的选举各种拉拢,甚至不惜将她送给一个糟老头,为什么是他的女儿,却要成为他事业上的垫脚石?有人说如果一天之内遇见一个人三次,那就是命中注定的有缘人,碰到他之后,她的脚步渐渐地慢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