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900000014

第14章 老舍:伦敦逼成的作家

都知道老舍是在伦敦居住五年,接触英国文学,才成为作家的。很少有人了解是异国生活的孤独寂寞,才把这个中国年轻人逼上写作道路。

老舍的父亲是旗军,每月仅三两饷银,全家生活本已十分困窘。庚子之役,父亲死于北京护城之战,结果连这点收入都消失了,全家靠母亲缝补浆洗得些收入,免于成为饿殍。长子舒庆春好不容易读些书,成为小学教师,在民国初年,这是个受人尊敬的工作,报酬还算不错。1922年老舍受洗入教籍,并到燕京大学从师埃文斯(Robert Kenneth Evans)学英文。此人是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即今日之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校外考官,由他介绍给北京西城区礼路胡同的伦敦教会伍德小姐,聘为东方学院老师,任职五年。因此,1924年9月,25岁的老舍来到伦敦。

老舍的工资一直没有增加,直到1926年夏,老舍才给东方学院院长写信要求提薪。信中说:“对于工作,我尽了最大努力,不管是否属于合同规定的,只要是学生愿意学的课程,我都教了。现在250镑的年薪,不足以维持我在伦敦的生活和赡养我在中国的寡母。”措辞虽不亢不卑,但窘迫之情可见。

同时,老舍也尝到了异国生活孤寂的滋味。他后来说:“据我看,一个人即便承认英国人有许多好处,大概也不会因为这个而乐意与他们交朋友……至于一个平常人,尽管在伦敦或其他地方住上十年八载,也未必能交上一个朋友。”这话有道理,只有像徐志摩那样肯在结识名人上下功夫的人,才有可能在伦敦社交界撞开一条给东方人的缝。

老舍在伦敦的朋友,主要是一些中国学生,当时有“六君子”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但老舍最好的朋友是许地山。那时许地山已是成名作家,而老舍尚未敢做作家梦,连个“文学青年”都算不上。两人相知甚得,无所不谈,甚至能在街上站着谈三四个小时。可惜许地山不久去了牛津,只能偶尔来往。

少朋友,难得旅行,很少外出,对于这个聪明而刻苦的27岁的青年来说,可能不是坏事。老舍后来在《我的创作经验》一文中承认:“27岁我到英国去。设若我始终在国内,我不会成为小说家——虽然是第一百二十等的小说家。到了英国,我就拼命念小说,拿它作学习英文的课本。念了一些,我的手痒痒了。离开家乡自然想家,也自然想起过去几年的生活经验。为什么不写呢?”

在伦敦的生活,首先创造了一个把个人经验转换成文学创作所必需的“观照距离”,一个从新的角度加以审视的可能。但充裕的独处时间,也是必要的。文学是一种极为孤寂的事业,世界上最孤独的职业,据说是灯塔看守人和小说家。当“异乡的新鲜劲儿渐渐消失”,老舍就“开始感觉寂寞,也就常常想家”。而学英文的压力,也迫使他拼命地念小说。在众多作家中,他渐渐迷上了两个人——“狄更斯是我在那时候最爱读的”;而康拉德,“他的结构方法逮住了我”。

在伦敦的第二年,他用三便士一本的学生练习本写成了《老张的哲学》,取材于他在北京的小学教师和草根群众的政治社交活动。写完后,许地山正在伦敦,许读完后大笑,大约没想到这个谈吐颇为机灵的青年写作也那么幽默。老舍问他评价如何,他不置可否,代为寄到上海主编《小说月报》的郑振铎处。两三个月后小说就发表了。这几乎是五四新文学的第一个有分量的长篇小说,其中的夸张带着明显的狄更斯标记。一年后,老舍完成第二部长篇《赵子曰》。又一年后,完成了以伦敦华人生活为题材的《二马》。在这部小说中,马氏父子与英国妇人花花哨哨的爱情纠葛,明显不是“写实主义”,是老舍在孤独的想象中填补生活的缺陷吧。

1929年6月老舍结束在英国的教职,去欧洲旅游,并续写《二马》的下半部,依然是爱情小说,名之为《大概如此》。原计划改用巴黎为背景,写成四万字。此后老舍追寻康拉德小说的轨迹,到了南洋新加坡,这部小说搁置一边而永远没有完成。

老舍后来有文《五四给了我什么》,其中说他动笔写作的原因是:“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做洋奴……非把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给我的苦汁子吐出来不可!”固然那些年代本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谁敢不说违心话?但老舍的“苦汁子”可能真有其事。

老舍在伦敦还有一件“趣事”。他为数不多的洋人朋友中,有一个怪人埃杰顿(Clement Edgerton)。此人下了15年功夫,译出了《金瓶梅》,是至今英文唯一译本。初版时,尚为英国书刊检查所不容,因此“猥亵”段落全译成拉丁文,似乎专供懂拉丁文的牧师们享受,也许罗马文学中色情描写甚多。扉页上写了题献给“好友C. C. SHU”。前言中又说“如果没有好友舒庆春的慷慨帮助,恐怕不敢担此重任”。但老舍的任何回忆从不提此事。须知《金瓶梅》德文版出版时,中国留德学生示威抗议,差点把译者库恩先生揪出打一顿,罪名是污蔑中国人。这么说,老舍的小心也有道理,至少直到“文革”,红卫兵看来不知道此事。

据说老舍在跳湖自杀前,在岸边犹豫了一整天。如果加上“译淫书有辱国体”罪名,又如何?或许就下决心不死了,因为《金瓶梅》至少说明世态无常,宠辱易变,大可冷眼观之。

追记:给老舍先生算账

现代作家,经不起算家账。已经有不少人给鲁迅算账,证明他不是无产阶级。当然恩格斯是资本家,马克思靠资本家恩格斯接济。本人是否无产,依然是个重要问题:说明他们的思想,究竟缘思索而来,还是“自然形成”。

那么为什么要给老舍算账?因为关系到本文主旨:伦敦如何把老舍变成作家。

老舍成为作家,是伦敦生活逼成的——这个二十多岁的小青年,在伦敦的生活孤独,不得不自己给自己文化,细细读英文小说,这才造就了他。

但是至今大量的老舍传记,说老舍在伦敦穷愁不堪,受帝国主义剥削。生活造就老舍的爱国主义,恐怕就是我们自己读书不细了。

老舍在东方学院,1924年刚到时,老舍25岁,工资是年薪250镑,1926年他要求增薪,学校加到年薪300镑。250镑究竟多少呢?由于近一个世纪来英镑币值大变,而中国货币换过几朝,因此无从比起。

我们先从汇率说起。《二马》说伦敦一把茶壶,5镑半,合中国货币60元。那就是说,一镑大致12元,民初币值相当稳定,这就给我们一个推算的基础。

1920年,老舍21岁时,任京师郊外劝学员,年薪1800元,工资实在太高,生活就“堕落”了。此后信教忏悔,到中学任教,年薪600元,就变成了好青年。这才被Evans牧师看中,推荐到东方学院。所以,老舍在英国的年薪,合3000元至3600元。奉养老母足够,在中国绝对是高薪阶层。

那么老舍的工资,在英国如何?正好我手中有卜立德(David Pollard)教授的文章《老舍穷而后工吗?》(《香港文学》2003年9月号,45-47页)。他提出的有的证据,我已经注意到了,例如《二马》里说房东家小姐,在帽铺工作,“一个礼拜挣16个先令”,也就是年薪41镑!

可能老马小马,都有点瞧不起傲慢的房东母女。小说中给老马做事的李子荣,一个礼拜3镑工资,年薪就是156镑,抵上老舍工资的一半。

卜立德先生还引了社会统计,1929年男性白领工人平均年薪200镑。领信者年薪在250镑之上,与年薪在250镑之下的比例,是1∶9。这也就是说,老舍的薪水,在当时的欧洲,是小康以上。

如此算账,对理解老舍肯定有好处,对理解当时的留学生,也很重要。事实上,除了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其他都是富家子弟,所以在《二马》中称为“留学生老爷”。其标准,据《二马》里说,是每个月有20镑,一年花240镑。

官费生的奖学金也不会很少,刘半农喊苦,是因为一份奖学金要养活一家五口在伦敦的生活。傅斯年一个人生活,就可以常常看戏,准备改造中国戏剧。

留学史考究到这个份上,才开始弄懂一些关节。

同类推荐
  • 我只想和你说说话

    我只想和你说说话

    这本书记录了一个年轻人在北京几年的漂来漂去,讲述了几个年轻人不被听到的呐喊和絮絮叨叨的彷徨,也描绘了很多个年轻人没有勇气也无法到达的远方。城市这么大,世界这么大,可就算我们的生活再小,也要努力去捍卫。即使曾脆弱、无助、绝望、动摇,我们也不该停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总是该保留点傻气活起来才有滋味,做梦都没法撒开欢儿大笑,哪还敢在沙滩裸跑?年轻一回,总得尽点兴。
  •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本书收入了作者的“生生不息”、“梦想”、“幸福可以分为两种”、“财富离幸福仍然很远”、“每天变傻一点点”等90余篇随笔。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百姓闲聊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百姓闲聊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收录了刘万里近期的近50篇作品。让青少年享受愉悦的阅读前提下,体悟出人生的哲理,思想的悠远,智慧的光芒……刘万里的小小说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识、底层关怀、批判倾向以及道德精神。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冷观和深思,又有对虚拟生活的夸张和幽默;既有对作品深度的努力挖掘,又有对作品可读性和艺术性的不懈追求。
热门推荐
  • 霸道庄主

    霸道庄主

    莫名其妙穿越到一个陌生时空,没有万人敌的高强武力值,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绝世文采。无奈只能沦为一个农民。玉佩空间在手,农民也疯狂。
  • 凤逆天下:腹黑王爷追妻忙

    凤逆天下:腹黑王爷追妻忙

    一朝穿越她成了江家有名的废物,懦弱无为?草包废物?当她变成她,再次睁眼目光冷冽,摄人心魂,惊才滟滟,一展风华,惹得天下众美男追逐。丹药难得,怎么她一出手就是一大把。强师难寻?这是搞笑吗。空间里那个毫无形象可言的老头不就是吗。只是这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妖孽美男一把抱住她的腰说:“你必是我的妃,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某女挑眉:“哦?尽然这样,凡是可讲究个先来后到!”自此之后展开一场强者与强者追逐,最终他驯服了她,还是她征服了他?
  • 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

    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

    本书收录了《探寻中国文学的“迷楼”——宇文所安访谈录》、《面向西方的中国文学研究——艾朗诺访谈录》、《对优美作品的发现与批评——夏志清访谈录》、《文化转向与人文传统——李欧梵访谈录》等文章。
  • 上古世纪之倾城之泪

    上古世纪之倾城之泪

    他,是兽灵族百年内最为优秀的统帅,麾下勇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肩负着一统原大陆的使命!她,是新月王国的公主,在亲眼目睹父兄沙场喋血之后,就毅然决然的肩负起国家兴亡的重任!然而,这样一对不死不休的敌人,却有着一段让彼此都刻骨铭心的爱恋缠绵!刀与剑的交锋,爱与恨的缠绵!一颗倾城之泪,演绎着一场凄婉绝伦的故事……
  • 第三个人在惦记你

    第三个人在惦记你

    人们常说每件事都是因果轮回,但有些事没法解释,只能说一切都是命,无法逃避,无法面对。她走在回家的路上,四周都是喧嚣,可却没有一声入耳,此刻她的内心,静的出奇,她努力想找回自己的思绪,可是却变得越来越迷离,忽然一个声音清晰的传来:囡囡,快过来。她循着声音,却没有了方向,忽然她想到了什么,她慢慢的转过头,一道刺眼的灯光直直的朝她照射过来,随着灯光的靠近,她的脑子越来越清晰,她开始贪恋这股光,直到看清自己已倒在血泊之中,此刻身旁站着已逝的祖母着一身黑衣,她微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眼光也开始暗淡,变得空洞,她知道,她已经死了。。。。。。
  • 开店必赚金点子

    开店必赚金点子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开店前的必备事项、雅致的店面布局与设计、商品的采购与运输、巧妙提升销量、找准市场定位盈万利、开店必赚成功案例。
  •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一生魅力计划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一生魅力计划

    本书中讲述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事例,大到名人的惊世之举,小到百姓的平凡琐事,涵盖了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从独特的视角分析女性认自我、完善人格、提升魅力所需具备的诸多要素,是每一位女性可以效尤的力作,是每一位女性在事业成功、婚姻美满和家庭幸福等方面不可或宝典。
  • 痞女当道:娘子不好惹

    痞女当道:娘子不好惹

    悲催的穿越,遇上高富帅,怎么办?虽然某人就是一个小痞子,也很花痴,可是,好色也是有原则的,二手货不要,歪瓜裂枣不要,滥情之人不要。她俏皮一笑,请问王爷,您符合那条啊!
  • 风湿病治疗预防与调护

    风湿病治疗预防与调护

    我们在听取诸如医药专家,营养学家,知名健身教练以及美学等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这套“百病治疗、预防与调护”系列丛书,本书共分16册,包括肥胖症、脑血管,失眠症,风湿病,肝胆病,胃病,肾病,妇科病,皮肤病,不孕不育,耳鼻喉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眼科病,儿科病,老年病等,分别扼要地介绍了各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等基本病学常识,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着重对中医诊疗,西医诊疗,以及饮食与运动与等方面的治疗与调护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深入浅出,操作性强,广大读者大不仅可以了解病理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长效的根治,同时,又可以在预防与调护方面做积极有效的努力。
  • 仙道巡狩

    仙道巡狩

    四组签约作品,可放心收藏,现在字数少,可以养肥后再杀!…………………………何为仙?长生即为仙。修仙本是求长生,求自我超脱,到后来却变得暴力血腥,修仙者自私自利,为一己私欲烧杀抢夺,于是,便有了仙之巡狩,仙之巡狩者,巡查天地,狩猎修仙,他们更为暴力,杀伐更重,以血腥手段,只为还修仙界一片清平,人人都有那长生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