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900000012

第12章 李金发:不会写作,才会写诗

李金发已经在历史上有一席之地。对这样的人物,说好说坏都已经无奈他何。任何中国现代文学史家不能不提到这位“中国象征派第一人”。在恰当的时候,做了恰当的事,这本身就是天才的表现,凭这一点就不能说此人是浪得虚名。

其实历史人物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幸运儿。这并不是说,已经不必讨论这些人物“历史功绩”究竟如何得到的,不然文学史只有史而无文学。

我们可以读到关于李金发的无数讨论,1925年起,李金发的诗陆续发表于国内重要文学刊物,立即引起激烈讨论,加入争论的文学批评名家有钟敬文、赵景深、穆木天、朱自清等,在近年台湾,则有苏雪林、覃子豪、向明等加入争论。有讥评,也有赞许,毁誉参半。越到近年,历史的放大效果越佳,文学史家对开拓之功更为重视,因开拓而开脱,赞大于贬的比例就越来越大。

如果我说读不懂李金发的诗,就得先说清我自己“的确”懂诗。

如果我说李金发不会写诗,我就得说清“什么是诗”。

显然,我无法说清,因为谁也没有说清过。

不过,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看李金发的留洋经过,他在什么样的教育准备背景上写这些诗,或许会有答案。

李金发于1901年出生于广东著名客家侨乡梅县一商人家庭,世代在毛里求斯做生意,兄弟中有两人去毛里求斯继承父业。侨乡教育作风守旧:李金发6岁起在家乡私塾,15岁后在家乡中学,听细讲古文,《幼学琼林》之类读了不少,在私塾里学会作对子。至于李金发沉醉过的课外读物,据他说,是古剧《牡丹亭》,文言小说《玉梨魂》。台湾诗人向明先生不久前著文,说李金发的受教育史,证明“传言李氏中文造诣欠成熟,并不公允”,“应是误传”(《文讯》2000年11期)。我觉得要看说的是什么“中文”。

18岁李到香港攻读英语,终因乡塾教育程度太低,难以有成,灰心返乡,看来命定以乡绅侨商终其一生。此时正是五四新文学风起云涌之关键时刻,身居南地的李金发,对此毫无所闻。

但是家中希望兄弟辈出一个读书人,以光大门楣。1919年初他接上海复旦中学朋友来信,谓李石曾、吴稚晖、蔡元培正号召“工读互助”,组织到法国“勤工俭学”,程度不论,只要能付100大洋船费,均可留法。该年参加此计划赴法青年达2000人。

李金发闻之跃然,即向家中要了几百元,到上海买了钳锉工具,真准备到法国干苦活。1919年夏从上海启程去马赛。这个乡下小商之子,香港尚不适应,落到巴黎的摩登世界中,其苦其乐,难以尽道。李金发被分到枫丹白露中学读法文,全班程度不齐,教师无法应付,只能让大家自行揣摩。但李金发天性敏悟,终于靠半自修学通法文。两年后到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学雕塑,与林风眠等同学。

当时在巴黎的中国新文化健将有多人。18岁的李金发被人介绍见刘半农、徐悲鸿等,他觉得这些人“摆长辈架子”,他虽然年少,也不愿曲意攀迎。这个文化人聚居的拉丁区之黄肤新客,偏偏又是喜好文学之人,“受新思潮影响,过分重视文艺,自己总想在历史上留名”。从他的经历来看,这“新思潮”,是法国的诗坛之风。

向往文艺,却几乎完全没有接触中国新文学,拒绝同新文学同好来往,在20年代中国文学青年中,李金发恐怕是独一无二的例子。连这个词“新文学”,也是听留法同学,后来成为共产党总书记的李立三说的,但是他认为李立三好高谈阔论,并不尊重,所以听说了也没有印象。

到巴黎学会法文后,19岁的李金发开始读法国象征派诗,“喜欢颓废派作品,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与魏尔伦的诗集,看得手不释卷。”但是法文不会自动转换成中文。体验到法诗意境,就有个如何转换到现代汉语的问题。此时他订购了一些新文学刊物,终于读到了胡适与康白情,觉得“只是歌谣而已”,不足为法;冰心与宗白华也只是“有哲理的短句诗”。

因此,他这一年开始写诗,直接取法波德莱尔与魏尔伦,而承接入汉语的工具,却是半文半白的《玉梨魂》句式。李金发的诗风,实际上是用半文言,用自由诗形式,改写法国象征派颓废派诗。

如此漠视现代汉语诗的潮流,有好处,就是自成一体,“无缰之马”,完全是自说自话的风格。或许这就是造就诗人的条件: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就能写出一种新语言。是好是坏暂且勿论,诗人的任务,无非就是创造新的语言方式。

到1922年,李金发才21岁,他的作品就多到可以结集,第一本题名《微雨》。同年马克大跌,中国学生拥入德国充阔佬大把花钱,这就是他的第二本诗集,1923年的《食客与凶年》名字的由来。应当是开玩笑,这个题目却有“恶”的狠相。李金发虽是“毫无计划地到德国玩玩”,在柏林竟与一个德国姑娘相恋,同时诗越积越多。1924年回巴黎后集稿成《为幸福而歌》。李金发的几乎全部诗作,都是在巴黎学习雕塑时的副产品,只有在德国的半年,几乎每天一首。

头两本手稿,他寄给周作人,作为一名文学青年,请求“品题”。周作人敏感地看到这些诗有可取之处,回信多方鼓励,并且同意收入北大《新潮》丛书。但是他并没有抓紧出版,也没有布之于刊物。一直要到李金发1925年回国后,他的诗才出现在《语丝》等重要杂志,第一次被人读到,并且引起轩然大波。

于是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如此让人瞠目结舌的诗行: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

这是《微雨》的第一首“弃妇”的头三行,诗中还有“无牙之颚”,“无色之颧”,骷髅满地,死神夜飞,刻意恐怖。李金发家境不错,在巴黎的学业也说不上艰苦,对社会不公,人生疾苦,似乎也没有痛心的关切。这些惨苦意象,只不过是因为有意从恶中写出花来而已。

音乐之震动

将重披靡其筋力,与紫红之血管么?

这首题作《希望与怜悯》,很哲学的标题,很不通的中文,很凶戾的形象。其他谈不上。

李金发明白,既然写中文诗,至少中西必须结合。但是他心里的中,是私塾中学到的中国古诗词。

实际上李金发当时连如何用“白话”写散文,也不清楚。《食客与凶年》的“自跋”中说:“余每怪异何以数年来关于中国古代诗人之作品,既无人过问,一意向外采辑,一倡百和,一味文学革命后他们是荒唐极了的。”因此他想“试为沟通”。此“跋”的文字与他的诗一样不通。不通而沟通,就有以下诗句:

欲按琴微歌,又被鸟声惊住:

“梦儿使人消瘦,冷风专向单衫开处。”

这是乡下私塾学生写的课业。而诗句如“送君皆此崖而返君自此远矣”,则是非中非西亦非诗了。

1925年他回国后,第三本诗集由郑振铎推荐给商务印书馆出版。郑振铎并且介绍他加入“文学研究会”。李金发参加一些活动,觉得沈雁冰、叶绍钧、赵景深、傅东华等当时文坛巨子,不过是“亭子间里的寒士”,非常看不起,当然也不屑于在中国做这样的文学家。李金发一生与中国文坛,几乎没有任何往来。与后起的“象征派诗人”戴望舒、穆木天、王独清等人毫无过从,虽然文学史上把他们归为一派。

当文坛多人指出他的诗“看不懂”时,李金发说:“我满不在乎,只认为他们浅薄而已。每一个时代凡创始之事业,必有人反对或讥讽,到头来必得大于天下。”实际上他已经不写诗,在乎不在乎,都不相干。任何批评或建议,对“金发体”已经不起作用。

开始发表诗歌时,李金发取了现在这广为人知的笔名。不少人认为这恐怕是乡下佬的俗气名字“金发”之改头换面。在1942年抗战时期出的散文集《异国情调》一书中(此书由商务印书馆以粗纸刊印,现已很难找到),李金发自己说了这笔名的来源,“完全是一个梦的结果”:

记得是1922年的夏天,在巴黎……因手中无丰富余钱,不能避暑于海边,只有逛画院,看博物馆,看小说……日看小说,夜看小说,直至神经衰弱还不知。满天星斗,几乎晕倒下去……那天大热大泻,昏昏迷迷,老是梦见一个白衣金发的女神,领着我遨游空中。自己好像身轻如羽,两脚一拨,即在空中前进数丈。

此为他笔名的由来。李金发承认,“这有点像编撰的故事了,但信不信由你。”我本人信,这位金发保护神当然即是西洋诗神缪斯,李金发自那以后写诗即一发不可收拾,其诗作的确满是法国味,当然是拜此位洋缪斯之赐。此段中文,倒也字通句顺,不过已是在他作诗人20年之后。

李金发隔着大洋,在中国诗坛“烧了三把火”之后,回国却转头弄自己的一技之长雕塑,先与刘海粟在上海艺专合作,后觉得刘海粟是“白相人”,不欢而散。当时给名人立铜像成风,李金发自办雕塑作坊,受孙科委托作伍廷芳铜像,受广东省政府委托作粤军将领邓铿像。都是商业行为,艺术上平平,金钱上却很成功。

李金发在手痒时还是会写作:他写了不少短篇小说,题材主要是在法国的留学生活,可以说是开了“留学生文学”之先河。但是文风平实,故事浅白:中文会写了,却没有旧日敢于吓人一跳的气派,因而也就从未有人提起。抗战时,他甚至写过宣传鼓动诗,文通字顺,过目就忘,无人重印。的确,选家评家史家,都有点受虐狂。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如果真有所谓“无能晦涩”(Inept Ambiguity),我认为李金发的诗就是一个好例,就是《文心雕龙》中所说的“晦涩为深,虽奥非隐”。我始终坚持一个标准:一个懂外语的写作者,如果他连翻译都做不好,就谈不上借鉴二字。现代汉语作为文学语言,并非能说话就能写出,更并非学过古文就能写。所谓“白话诗”,还是需要有意训练,或潜移默化。

在法国的四年,李金发环境隔绝,没有学现代汉语的机会。所以他的这些诗,是一个私塾底子的“童贞”青年硬搬法国诗的产物。一旦脱离了在国外的封闭环境,学会写通顺的中文后,再也写不出旧日风格,就是明证。

但是至少李金发写出的奇诗,绝不是“不诚实晦涩”(Insincere Obscurity),而是不经意中得之,少年自以为是时急就之,留西洋无人“批评指点”正好坚持孤标自赏,独成一家,不依不傍。留学竟成隔绝,使他能不随流不媚俗,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段趣事。30年代初,朱自清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诗歌卷,列李金发为最重要的新诗人之一,选诗19首,仅次于闻一多、徐志摩、郭沫若。从此,李金发就成了超出毁誉之上的历史人物。

1928年李金发的德国妻子回国探亲,一去不归。后与梁智因女士结婚,有子两人。1943年李金发放弃艺术生涯,任外交官,长期任职中东伊朗和伊拉克。1950年弃职去美国新泽西州办鸡场。失败后,在纽约“大隐隐于西”。1976年辞世。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永久的错觉

    永久的错觉

    高维生宛如一架扛起白山黑水的虎骨,把那些消匿于历史风尘的往事,用一个翻身绽放出来;杨献平多年置身大漠,他的叙述绵密而奇异,犹如流沙泻地,他还具有一种踏沙无痕的功夫;赵宏兴老到而沉稳,他的散文恰是他生活的底牌;诗人马永波不习惯所谓“大散文”语境,他没有绕开事物直上高台红光满面地发表指示的习惯,他也没有让自己的情感像黄河那样越流越高,让那些“疑似泪水”的物质悬空泛滥,他不像那些高深的学者那样术语遍地、撒豆成兵,他的散文让日益隔膜的事物得以归位,让乍乍呼呼的玄论回到了常识,让散文回到了散文;盛文强是一条在齐鲁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地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
  •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二本随笔集。本书记录的随感均来自作者平时念头闪现时而随手写在便笺上的文字。恰如幸运之手接住风中的纸屑,自然随意。作者用浅白的文字道出自己对人生与命运、幸福与困难、爱与孤独、信仰和宗教、带人和处世等各个方面的点滴感悟。这些一闪念的随感记录更忠实地反映了作者未加修饰、最原生态的哲学思想,给人以深刻启迪!
热门推荐
  • 北京,无法告别的城。

    北京,无法告别的城。

    文艺青年夏安,在循规蹈矩和追求梦想的选择之间不断纠葛的唐文心,事业成功家庭失败的女强人苏珊。三个女人,在北京这座城市,留下的无法遗忘的故事。
  • 卿舞:风落寂寂【全本】

    卿舞:风落寂寂【全本】

    他是他的四皇子殿下,自幼深受皇家礼仪熏陶,自然是一副皇子王孙的气度,而她是她的明澈郡主,在靖国侯府这一亩三分地里备受宠爱,倒也乐得自在无拘束.谁说,皇子与郡主,一定要扯上什么关系?宿命的洪流把不谙世事的她卷入了波澜诡谲的朝政之中,满门被灭的灾难覆顶而至,压得她避无可避几乎窒息.原本给予无上宠眷的皇室,居然成了反手之间灭了她满门的仇人,而那个面容俊美素来淡漠的四皇子,成了惊才绝艳的皇太子殿下,成了她的夫.他握住她的肩,"但凡有我活着一日,就绝不会,再让你一个人孤寂."她咬着牙看回去,目光孤冷,字字清晰,"此生此世,我这颗心,绝不会与你互通灵犀!"爱与恨,情与仇,背叛与守护,眷恋与归依.最终的最终,是一场灰飞烟灭的尘埃落定,还是一场逃脱不了宿命的爱恨交织?须知晓,有些恨,挫骨扬灰不后悔.有些爱,逃不过天网恢恢.最新穿越古文:《BH公主:断袖驸马太多情》http://novel.hongxiu.com/a/345547/《BH皇妃:妖孽暴君求负责!》http://novel.hongxiu.com/a/410662/【【同步更新然澈两本最新签约出版文:】】《就算世界无童话》:http://novel.hongxiu.com/a/300698/《最美好的都在等着你》:http://novel.hongxiu.com/a/300701/俏皮风古文《刁蛮娘子养成记》:http://novel.hongxiu.com/a/287158/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澈的新文:】】青春温暖风,《陪你到世界的终结》http://novel.hongxiu.com/a/203599尝试古代轻松风,《此女刁,斩之!》http://novel.hongxiu.com/a/206221/
  • 不合格的大魔王

    不合格的大魔王

    原最:我要做一个萌萌哒魔王!!!原蕊:哥哥只要爱我一个就够啦!!!其实这是一本很严(欢)谨(乐)的宅系文233
  • 牧令要诀

    牧令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祖龙之藏

    祖龙之藏

    2015年六月八号,一个神秘的宇宙生物落入地球,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打开。即将毕业的张若云面临着重重的危险,八重禁制,神秘组织,身世之谜,所有的一切把他推向了另外一个世界,修炼者的世界。强者与强者的碰撞,远古龙族留下的隐秘,祖龙之书带领着他寻找着真正的龙族之藏。是血腥中湮灭,还是战斗中永生,当一切迷雾消散,他又能剩下什么?龙族之门,就此打开。
  • 天弃之才

    天弃之才

    身世悲惨的少年被收养于青山,从小跟随师父学文,跟随大师兄习武,这本来是很惬意的生活,只是稍懂事后,他知道了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死,可是他不想死,于是他开始为自己挣命……下山后的他开始了为自己挣命的征程……同时,也开启了一段逆天强者崛起的征程……
  • 开心生活有妙招

    开心生活有妙招

    本书分类聚合了医疗、养生、家电、交通、装修、理财,以及法律维权等各方面的前卫理念和最新途径与方法,同时,体例上的分列式使本书便捷和使用特点尤为突出,即时即查、即查即用、即用即效。
  • TFBOYS之琉璃沁雪

    TFBOYS之琉璃沁雪

    或许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原谅我沁雪。或许再见会不认识,沁雪再见。——by王俊凯凯哥哥你为什么要离开我,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吗。——by沁雪沁雪原来你早就喜欢王俊凯,是我自做多情。——by王源我腹黑只是为了你,沁雪。——by易烊千玺
  • 主管实用全书

    主管实用全书

    本书分为自我定位篇、关系处理篇、管理强化篇等八篇二十六章。对于主管工作在宏观上给予理论阐述,在微观上给出具体可行的指导。主管工作无巨细,主管的素质层次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高度。
  • tfboys之巧克力味的爱恋

    tfboys之巧克力味的爱恋

    一个路痴学霸的校花和一个花心可爱的少年;一个八卦少女和一个高冷王子;一个才女加淑女和一个霸气侧漏的帅哥。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爱情呢?“答应我,到了大学,我追你”。“那可要看看你能不能追的上了”。;“呀!你啊!多一句话会死啊”。“你很烦啊”。;“你会弹吉他”。“不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