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300000028

第28章 赤热巴巾时期的吐蕃(2)

四、维州事件及会盟后吐蕃对外关系

公元824年(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正月唐敬宗即位,阴历2月唐以右拾遗吴思为殿中侍御史,为入蕃告哀使,吐蕃相应派出吊祭使和祝贺使。阴历9月吐蕃遣使求五台山图,佛教正兴盛于吐蕃,五台山以文殊菩萨道场闻名海内外,故吐蕃有此要求。阴历10月吐蕃遣使入唐,送去吐蕃铸造的金银器,包括银犀牛、羊、鹿各一,阴历12月又遣使者。公元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彝泰十一年),正月唐敬宗大赦天下,要求放还流配各地的吐蕃俘虏,禁止接纳投降者,而且不允许再擒捉新的俘虏。阴历3月吐蕃使者尚绮立热入唐。阴历4月吐蕃刘师奴降唐,唐廷下诏送还本国,也许这位刘师奴是吐蕃统治区的汉人。阴历9月唐遣光禄卿李锐出使吐蕃。公元826年(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唐灵武节度使收得吐蕃石金山等四人,唐廷仍命节度使派人送还吐蕃。公元827年(唐大和元年,吐蕃彝泰十三年),正月吐蕃论壮大热使唐进国信,及金银器、玉腰带、马匹等,以祝贺文宗登基。公元828年(唐大和二年,吐蕃彝泰十四年),阴历12月,唐遣莒玉傅、兼御史大夫唐弘实入蕃,以答谢吐蕃贺正使。公元830年(唐大和四年,吐蕃彝泰十五年),阴历12月吐蕃使节入唐,唐派宗正少卿李从易入吐蕃答贺正使。因而会盟后,双方使节往来频繁,唐蕃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亲密。

公元831年(唐大和四年,吐蕃彝泰十五年),唐李德裕时任西川节度使,其积极经营边疆地区,以防吐蕃和南诏。不久发生维州事件,阴历9月吐蕃维州副使悉怛谋主动提出要献城降唐,这对于李德裕来讲是天大的喜事。维州城是著名的军事要塞,吐蕃号无忧城,唐朝名将韦皋采用多种计策,然始终未能攻下,无忧城牢牢地被吐蕃的士兵所守护,对此韦皋引为生平憾事。不料这位吐蕃将领,不知什么缘故,却将无忧城拱手奉送,这是热巴巾和他的大臣们始料不及的,也是唐朝的将官们所梦寐以求而又意想不到的。李德裕怕有诈,派人送去锦袍带,进一步联络。悉怛谋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率领他的部下奔入成都,李德裕遂派唐兵镇守维州城,不费吹灰之力,维州城回到唐朝手中。吐蕃失去重要的军事要塞,守城将士又皆降唐朝,无疑吐蕃人要承认这件事实是非常痛苦的,损失的不仅仅是一座城池。李德裕得陇望蜀,认为从维州城“东北繇索丛岭而下二百里,地无险,走长川,不三千里,直吐蕃之牙”。所以向朝廷提出,要派羌兵三千人,烧毁吐蕃的十三桥,直捣吐蕃腹心,给吐蕃以致命的一击。唐朝的许多大臣都很赞成李德裕的大胆设想,连皇帝也怦然心动。然李德裕的政敌牛僧孺不以为然,他指出吐蕃之境四面各万里,失取一座维州城,并不能影响吐蕃的势力,而唐蕃刚立盟约,如此则首先失信;现今吐蕃牧马蔚茹川,若吐蕃向东发兵,不三日就可抵达咸阳桥,到了这时,得到百千维州又有何用?

这一番话使皇帝悚然动容,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从而也改变了悉怛谋等人的命运。皇帝下诏,要李德裕送还吐蕃的将士和维州城,李德裕无奈只好照办。悉怛谋等人本来高高兴兴东奔成都,却不料命运如此作弄人,他们怀着绝望、恐惶、悲哀的心情踏上了归途。吐蕃严酷的法律使他们失去一线生机,吐蕃将领们十分痛恨悉怛谋等人的行为,把悉怛谋等人全部诛杀于唐蕃边境上,扬长而去,维州城又失而复得。关于牛、李二人之是非,司马光有一段议论:是时唐新与吐蕃修好而纳其维州,以利言之,则维州小而信大;以害言之,则维州缓而关中急。然则为唐计者,宜何先乎?悉怛谋在唐则为向化,在吐蕃不免为叛臣,其受诛也又何矜焉!且德裕所言者利也,僧孺所言者义也,匹夫徇利而忘义犹耻之,况天子乎!

之后从公元832年至公元841年间,吐蕃与唐朝间往来的使者络绎不绝,双方皆失去昔日雄心,无力再东征西讨,因而都遵循着长庆会盟所定的协约,边境上狼烟不起,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宁静。

赤热巴巾朝与周边其他民族间的关系也较融洽,生活在今宁夏等地的党项部与吐蕃相处较密切,吐蕃在这一地区的无数次军事行动大都有党项的参与。公元822年,唐朝曾俘虏吐蕃给党项送信的一百五十人,证明吐蕃与党项间关系非同一般。

吐蕃与回鹘曾为争霸西域而交战不休,赤热巴巾时双方间时有战争。公元822年,刘元鼎使蕃返回途中路过河州,吐蕃都元帅、尚书令尚绮心儿对刘元鼎轻蔑地说:“回纥,小国也。我以丙申年(指公元816年)逾碛讨逐,去其城郭二日程,计到即破灭矣,会我闻本国有丧(指赤德松赞去世)而还。回纥之弱如此,而唐国待之厚于我,何哉?”

可知尚绮心儿在816年北征回鹘,兵临城下。据《新唐书·吐蕃传》载尚绮心儿曾率兵击回鹘、党项部。

公元840年,回鹘被黠嘎斯部击败,回鹘衰亡,部落逃奔各地,一支西奔葛逻禄,一支投奔吐蕃,一支投奔安西。因而赤热巴巾时期一部分回鹘归顺吐蕃,接受了吐蕃的统治。

南诏为抗拒吐蕃而依附唐朝,后来吐蕃无力再侵南诏,同样唐朝势力衰落,南诏再也不需要依赖唐或吐蕃来保护自己,逐步实现独立地位。南诏与唐朝间的关系亦开始恶化,南诏大掠四川等地,公元830年(文宗大和四年),李德裕的奏章中提到“南诏以所掠蜀人二千及金帛赂遗吐蕃”,证明吐蕃与南诏在赤热巴巾时代又开始互通往来。

《唐蕃会盟碑》对赤热巴巾时期吐蕃与周边关系,有如下一段话:

此威德无比雍仲之王威严煊赫,是故,南若门巴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拔悉蜜等虽均可争胜于疆场,然对圣神赞普之强盛威势及公正法令,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欢忭而听命差遣也。

《汉藏史集》亦载:“吐蕃治下的疆域,东方与汉人交界处的边哨抵达贺兰山,该山犹如被白绸覆盖,西方与大食交界处的边哨抵达大夏海螺之门,北方与霍尔(似指回鹘)交界处的边哨抵达如象大鱼脊背的沙梁,南方抵达如同水晶块的门达拉瓦底。”

又载:“热巴巾王在位期间,从突厥地方运来了十八头骡子驮载的玉石,奉献给国王,在吐蕃,没有比这一批真正的突厥玉石更好的玉石。”

因而赤热巴巾时代仍统治着他的先祖们所开拓的辽阔疆域,而且吐蕃在其西北中亚、西南一带仍保持着霸主的地位。

五、弘扬佛教

热巴巾的祖父赤松德赞、父亲赤德松赞皆是佛教的庇护者,自幼受佛教熏陶的热巴巾,比起他的祖父更接近或更像一位真正的佛教徒,更对佛教充满了敬仰。藏文佛教史书中称他是金刚手的化身,并说热巴巾把两条长丝带系在辫子上,然后铺于地上,让僧人在上面就坐,以示尊敬。因而历代赞普中,对佛教的顶礼膜拜,在热巴巾时期尤为突出。他依靠佛法来护持国政,希望以此来实现长治久安。

热巴巾时代广建佛寺,他于公元831年建伍香多无比吉祥增善寺,从于阗、泥婆罗等地招来能工巧匠,建高耸入云的九层神殿,这是吐蕃建筑史上的杰作之一。该殿下三层用石头建造,中三层用砖块建造,上三层用木料建造。在吐蕃占领的河西等地也大建寺院,敦煌千佛洞现存的四百九十二个洞窟中,可确认为吐蕃占领敦煌时期所兴建的就有四十多个,而其中的多数建于热巴巾时期。在朗域建让布寺,在苏毗建勒乌赤吉者寺,其下部建噶扎三宝源流寺,吐蕃本土建强钦寺,娘若孜乃萨地方建甲片状大门的寺庙,王后属庐妃贝叶昂粗建赞塘玉拉康,年氏妃却格拉姆建莫绰达蔡寺,达磨建止拉康,其妃赞蒙彭建雅隆如意树寺和普波切寺,有些大德修建了扎拉贡布、叶尔巴杨温寺,娘·定埃增建谐拉康寺,阑卡贝云(即钵阐布云丹)建齐蔡寺和梅域麦隆塘寺,噶哇·贝孜建噶哇域那寺,蔡邦·达桑热朵建堆隆勒玛寺,蔡邦·拉桑龙贝建博东甲郭雄寺等。

吐蕃的大相尚绮心儿也是位佛教徒,他在沙州建圣光寺。吐蕃统治敦煌时期佛教寺院和僧尼人数均有增加。因赞普喜好信佛建寺,故此权贵们亦纷纷仿效,建寺成风。有的史书夸张地说热巴巾时期建了一千零八寺。

赤热巴巾运用法律的手段,提高僧人的社会地位。他曾规定,凡辱骂僧人者割其舌,以恶意指僧者断其指,怒视僧人者剜其眼。

如果这种残暴的手段真的加以实行,则吐蕃人见了出家僧人,也只唯唯诺诺和毕恭毕敬了,但这很难让人产生好感,反而会使人心怀不满。热巴巾还制定了“七户养僧制”,规定七户属民必须供养一位僧人,使僧人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比赤松德赞时期更有提高。但是赤热巴巾对佛教的这种优待政策也给吐蕃王国带来负面影响,僧人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待遇,对很多人有吸引力,致使僧人队伍不断扩充和壮大,而王国的兵源和劳动力却日益减少。大量的开支用在建佛寺和其他宗教活动上,这又加重了平民的负担。赞普、钵阐布、大相等权贵们,对佛寺、僧人大兴布施供养,以求神佛护佑。敦煌汉藏文文献中,有大量专为赞普和权贵们祈求福运的“祈愿文”,也有贵族们布施寺院的记录,如P.2583号《申年沙州诸人施舍疏》中有大相尚绮心儿给僧人布施黄金十伍两、金银器、锦缎等物的记述。并且在敦煌等地大规模组织人员进行抄经活动,以此积福德资粮。

钵阐布为首的僧人决策和干预吐蕃的政治,他们站列于吐蕃赞普之下,自然削弱了世俗贵族们的特权和地位。贵族大臣们,尤其对传统恋恋不舍的顽固派,他们憎恨披着袈裟的新贵,他们等待着时机,以便彻底消灭新兴的僧侣集团。吐蕃的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两个明争暗斗的集团,为吐蕃王国从内部分裂埋下了种子。

六、贵族的阴谋政变

热巴巾时代,对内大兴佛教,对外搞会盟实施和平外交,可是并未缓和吐蕃社会的矛盾,尤其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越发激烈。对佛教僧人大权在握的现象,一部分贵族十分不满,他们也不愿意一直保持沉默,以韦·甲多热(又作,,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大相世系表》中作)、属庐·列扎等为首的贵族们开始精心策划一场阴谋政变。韦·甲多热在赤德松赞时颁发的诏敕盟书中,他排在总管、将军和外臣系统的官员中,《唐蕃会盟碑》上亦不见他的名字,说明长庆会盟时他还没有成为宰臣或未取得显赫的地位。根据《大相世系表》,韦·甲多热继尚绮心儿之后担任了吐蕃的大相。韦·甲多热等人的动机现在难以说清,但显然他对赤热巴巾推行的政策不满,他的矛头直接对准了赞普。而赤热巴巾竟然将这样一个人任命为大相(吐蕃的大相掌握兵权),实在是不明智,亦足证赤热巴巾之昏庸。

贵族大臣的忠诚是至高无上的王权的可靠支柱,让贵族们忠心于王事,又不让他们起非分之想,只有聪明的君主才会做到。一旦赞普是庸庸之辈,王权就会旁落,甚至某些怀有野心的贵族还会觊觎赞普的宝座。韦·甲多热善于玩弄权术,他首先要设法除掉赞普周围的亲信,即极力支持赞普弘扬佛教的人物。他们从外围向核心发动攻势,他们进言或造谣说出家的王子藏玛不守清规戒律,或诽谤藏玛不利于吐蕃的王政,或说有损于赞普的阳寿。热巴巾听了这些流言后,似乎并没有调查对证就把藏玛流放到边地,流放途中藏玛被贵族所杀。

这位遁入空门的王子虽身披袈裟,仍无法摆脱政治纷争给他带来的厄运。藏玛的死对佛教僧侣是个不幸的事件,他们从而失去了一位强有力的靠山,也足见热巴巾不明是非。也许他年轻气盛,又缺乏经验,容易冲动。接着韦·甲多热等人在朝内外大肆造谣,说吐蕃的权臣钵阐布云丹与王妃属庐氏贝吉昂粗有暧昧关系。《娘氏教法源流》载热巴巾最初并不相信,但大臣屡屡进言,并制造出了某种假象,热巴巾才信以为真,盛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便命人前去杀钵阐布。钵阐布知后逃亡在外,但最后还是不免一死,王妃亦含冤自杀。死亡之神已一步步走近热巴巾,可他仍无所发觉,还蒙在鼓里。即使藏玛真的不守戒律,钵阐布和王妃真的有染,也不能说明韦·甲多热等人的忠诚,因为他们根本上就是要除掉赞普。当政变者清除热巴巾周围的左右亲信后,就直接攻击真正的孤家寡人———热巴巾。史载有一次热巴巾正在花园中一边晒太阳,一边喝酒,当他喝得酩酊大醉之际,韦·甲多热和属庐·列扎二人杀死了热巴巾,这年是公元838年(或说是841年),热巴巾享年三十六岁。

据《资治通鉴》载:“彝泰多病,委政大臣,由是仅能自守,久不为边患矣。”

看来热巴巾体弱多病,难以过问政事,这也给贵族们以可乘之机。《唐蕃会盟碑》背面藏文载:“圣神赞普可黎可足陛下所知者聪明睿哲,如天神化现;所为者,悉合诸天,恩施内外,威震四方,基业巩固,号令遍行。”

从热巴巾的一生来看,很难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

同类推荐
  •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从距今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元谋人”,到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结束了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一一秦,到威名远播的大汉,三分天下的三国,风度翩翩的魏晋,名扬天下的唐宋,软弱无能的清末,再到新中国的建立。 纵观中华五千年,那些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那些影响历史演进方向的英雄人物,共同勾勒出了历史长河波折而又蜿蜒向前的轨迹。
  • 三国之刘琦

    三国之刘琦

    一次意外,21世纪小伙子王亮意外重生到将星云集的三国时代,身份是刘表的长子—刘琦。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刘琦振臂高呼:我会成王。韬光养晦数年,赤壁之战,一鸣惊人,独霸一方,足以笑傲群雄。为了宏图霸业,他带领着自己的谋臣猛将,东征西讨,最终问鼎天下。他不做“豚犬”,而要做实实在在的“真爷们”。来吧,信“琦哥”,得永生!(PS,努力奋斗中,送上你们的推荐和收藏吧!)
  • 我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

    我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

    亲历唐山大地震,深感大自然的残酷,只有认识大自然才能造福人类。
  • 二十四史故事

    二十四史故事

    内容丰富 编者精选中国史学巨著——《二十四史》中的经典篇章,并将其编译为优美流畅的白话文,力图用较小的篇幅全面展示历代王朝兴衰轨迹,深入开掘中华文明丰富内涵。
  • 续秦

    续秦

    这不是一个“秦二世而亡”的世界。秦始皇一统天下,得神秘人相助,获《治秦策》,于是大秦国运便增长了二十倍。然而国运再长,终究有结束的那一天。刘德来到这个时代,本想安安稳稳的享受着自己的小日子,却被时代的潮流卷入旋涡之中,大厦将倾,谁能扶之?天若有情天亦老,我为大秦续一秒。
热门推荐
  • 别让食物害了你

    别让食物害了你

    本书结合人们日常饮食的实际,通过揭露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隐患与卫生问题,围绕着日常饮食的搭配,介绍了非常有用的食物禁忌知识,并把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重新进行科学的分析,帮助您了解基本的营养和保健知识,培养良性健康的饮食习惯,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同时针对一些需要重点关爱人群的饮食管理、特殊情况下的饮食方案,均给予细致贴心的指导。本书内容全面,实用性强,易于操作,是现代家庭生活中必备的一本健康饮食安全和禁忌管理全书,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在吃出美味的同时,吃出一生好健康!
  • 阳光如烟

    阳光如烟

    这本集子,共收入了我七部中篇小说。其中:《阳光如烟》发表于《收获》2002年第一期。《十月丁香》发表于1998年的《上海文学》,后被收入《中国当代情伦理书系》。《宁阳遗调》2001年底《特区文学》发表后,即被《中篇小说选刊》转载,并被收入中国作协所编《2001年中国中篇小说精选》。
  • 《何事秋风悲画扇》

    《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是我的故事。甜蜜,悲伤,背叛过后只求一人心,这是青春的故事。幸好还来得及,我找到了那个人,也幸好我没有错过。我始终相信着,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也许在这之前受过伤害,但是,请一定要相信那个人一定在来的路上。
  • 跟踪外星人(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跟踪外星人(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
  • 为人妻不简单

    为人妻不简单

    本书采用个案叙述与专家解析的创作方式,分析大量中国家庭婚姻问题,说明婚姻相处技巧在家庭和谐中的作用,提醒女性踏入婚姻前做好各种准备。
  • 断碑

    断碑

    外面下着大雨,车窗外白茫茫一片。乡村巴士横七竖八地躺在湖岸路边,像被大雨淋趴的旱鸭子。偶尔有撑着雨伞的行人零零星星地躲进车里,倒不像赶路,而像避雨,因为许久都见不到有车出发。林向西猜想,那些被大雨堵在车里的行人一定跟他一样焦虑。终于有一辆巴士满员,吭哧着挪窝了,林向西的目光追随那辆车消失在雨中,不禁自问:我还要等多久呢?他没有答案。县长在电话里说他也不能自主安排时间。县长不能自主安排时间,乡长就得提前来候着,这是游戏规则。可是县长怎么会不能自主安排时间呢?
  • 万世伤

    万世伤

    万世的伤痕,千年的劫数,望浮生情难却。转世,轮回,却摆脱不掉这隔世的爱情。一次又一次,究竟是否真的无缘?
  • X俱乐部

    X俱乐部

    在人类的体内隐藏着着许多的秘密,潜藏着许多未知的能力,我们将这些可以将这些未知的东西称之为X。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锻炼,解开X后,我们将获得无限的力量。这些力量能干什么?有多少种?一切的一切都是另一个X。欢迎来到X俱乐部!
  • 穷丝股神启示录之江山美人

    穷丝股神启示录之江山美人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是股市有规律,把握住规律,股市便是你的提款机...主角是从山沟里出来的,穷苦,丑陋,猥琐,但是却很勤奋努力,在社会兼职中无意中进入股市,通过学习,主角慢慢发现了股市的规律,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主角在股市中一举成为众人羡慕的股神、百万富豪,从此江山美人应有尽有....(本文郑重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不可作为投资依据,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铁血新中华

    铁血新中华

    很无奈的封笔了,对不起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