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000000001

第1章 导言 人将要往何处去

“人是什么?人从何处来?人要往何处去?”这是一个千古不灭的哲学话题。在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受到社会伦理道德困惑的今天,“人是什么”成了科学与伦理发生冲突的焦点。“人是什么”是人的伦理观念问题,这一观念必须与时俱进、与科学技术发展同步更新,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从而服务于人类。反之,则会阻碍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本书通过对“人从哪里来”的回顾和分析,概括和总结出当今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人是什么”的问题,指出了“人是躯体和灵魂的有机复合体,是自需和共生的对立统一体”。为解放人们陈旧的伦理观念提供理论援助。从而进一步为“人要往何处去”指明方向和树立信念。

人将要往何处去?本书通过对人的定义进行系统的与时俱进的阐述,向世人展现出人类发展的未来趋势:人类个体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人人迈向自我实现,人人达到长生不老;人类群体发展的未来趋势是向世界一体化和全球共产化的方向无限接近。不过,这些仅是作者的一孔之见,但愿本书的出版发行能引起众多哲学家、理论家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共鸣。

本书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试着把人类至今还不明白信息是什么的信息世界分为两大类,即物质信息和精神信息,并描述了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类本质。指出物质信息是物质的自然属性,是物质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特征和联系。物质信息瞬间即逝,流动性和变化性是物质信息最显著的特征。精神信息是通过人脑事先约定的符号或编码所表达出来的信息,是人脑直接或间接地对物质信息的反映。可储存性、可处理性和可传输性是精神信息最显著的特征。精神信息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又是塑造新人的精神原料。正是人和信息的双向互动才使得世界表现出今天这样的丰富多彩。这一章的论述旨在为下一章阐明人的灵魂由信息整合而成提供论据。

第二章着重论述了人是躯体和灵魂的有机复合体。人的躯体是纯生物性的,是受大脑中灵魂支配的。人的灵魂是后天形成的。人出生后从和社会人直接接触的那一时刻起,大脑就开始了和社会的信息交流,这是灵魂记忆信息形成的开端。灵魂就是人在一生中,感觉器官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信息载体的相互作用中,大脑所获得、加工处理并储存的信息整合体,是个体大脑中所储存的精神信息的总和,其核心部分是自我或称自我意识。人的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储存器,灵魂形成的物质标志是大脑中所留下的记忆痕迹,也就是信息储存的数据痕迹。躯体和灵魂的关系是:躯体的活性决定着灵魂的灵性,决定着灵魂的发展;躯体一旦失活,灵魂立即失灵,表现为一组死数据。本章的论述一是为了说明人是什么;二是为后文论述通过移植记忆实现人长生不老奠定基础;还为教育的“心灵白板说”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章概述了自需是人的基本属性。自需就是人的自觉的自我需要。人都是具有需要的,需要表现为欲望,是人生一切活动的目的和归宿。人的需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由生理需要向心理需要的升华。人生的发展过程就是对需要的追求过程,需要是人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的内在心理动力,也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的主观能动因素。因而人的自需属性是生产资料私有形式产生的心理根源。由于人类社会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人的心理欲望是无限发展的,所以,自需必然带来个体间的竞争和排斥,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但是,如果人的正当的需要和欲望遭遇否定甚至打击,人就会失去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就会不思进取而消磨一生。如果能充分激发社会各成员的正当的需要和欲望,这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就会出现生机和活力。

第四章阐明了共生是人的另一基本属性,共生是指人类的每一个体必须与其他个体或群体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互惠互利、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生长发育、生存发展的关系。每个具体的人都不能脱离共生关系。人如果没有共生属性,也就是脱离了社会共生体,就不能和社会人发生任何信息交流,个体就不能形成语言,也不能形成思维能力,也就不可能反思到自我的存在,也就是没有自我意识,当然也就不能形成人的灵魂。这样的人不但不具有人性,而且也不能作为人生存下去。人的共生属性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做人资格,它构成了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或社会之间的依存关系。共生就是个体间的平等互助、消除对抗,就是对人际间由自需带来的竞争、对立、排斥的制衡。共生在客观上要求社会共产,才能确保共生关系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所以,人的共生属性是人类物质生活资料公有化的客观理论基础。

第五章论述了自需和共生的矛盾是人性的基本矛盾,人就是自需和共生的对立统一体。自需必然导致人际问的竞争、对立和排斥,共生要求个体问合作、互助和相互依存。没有自需,人就不能生存下去;没有共生,人只能是没有灵魂的生物活躯体,不能成为人,同时也会在自需的排斥中走向没落。所以,自需和共生构成了人类每一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矛盾。人性的基本矛盾在个体身上表现得越尖锐,该个体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处境越艰难,反之,表现得越缓和,个体人生境况就越居于优势地位,也越能体验到人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人性的基本矛盾孕育着人类一切矛盾的胚芽,决定着或规定着人生的和社会的一切矛盾的运动和发展。人性的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或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还间接地表现为上司与下属、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国家主义与人类之爱两两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尖锐化必然引发社会的动荡不安,甚至是冲突和战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产品的丰富,人性的基本矛盾会逐渐趋向缓和,人的共生属性和共生关系的发展会客观地要求世界一体化和全球共产化。因此,正确理解人性的基本矛盾是明确个人在集体、社会中所处地位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正确做人的最深层的理念。

第六章探讨了怎样创建快乐和幸福的人生。指出了在人性的基本矛盾的框架下,人应该怎样去珍惜生命,怎样去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阐明了人生过程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劳动是人获得快乐和幸福的唯一正确的手段。因而,人的本质就是在共生中为谋求幸福所进行的能动性实践。人是面向未来的动物,是为理想而奋斗的万物之灵。人不仅要展望自己的美好未来,更要在创造未来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享受幸福,是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统一,所以,人生的幸福就是一种自我构建、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第七章叙述和讨论了人类个体实现长生不老的科学机制,使长生不老由妄想和神话成为科学。在“人类脑计划”的开展和研究下,《神经信息学》会不断取得深入发展,人类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揭示出人脑对信息的摄取、处理和储存的秘密。一定会在人类个体的生物性躯体死亡之前,提取出包括自我意识等各种记忆在内的灵魂信息,并将该灵魂移植入该个体事先已经克隆好的替身躯体中,实现自我意识在前后躯体中的延续性和统一性。这个替身躯体是在实验室中加速培养出的无人之共生属性、无人类信息交流、无意识、无灵魂的纯生物性的活性躯体。根据“人是什么”的定义,这样的躯体不具有社会人的身份和权利.属于治疗性克隆在伦理上的一种延伸。通过这样非生殖性的“借尸还魂”,必将使人类的千古美梦成为现实。

在本书中,作者力求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观点:一是指出了信息具有不同的类本质,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信息提供参考;二是从信息科学的角度界定出人的灵魂,并就此发展了人类的身心理论;三是阐明了心理需要是由人的心理缺失所致,这种需要是个体人生发展的内在心理倾向;四是首次提出了共生是人的基本属性,从而揭示出人性的基本矛盾,再一次确认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五是探讨了人类个体实现长生不老的科学机制。

作者深信本书不仅能使读者树立唯物主义无神论的世界观、劳动创造幸福的人生观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观,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能为人本管理和教育哲学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

作者企盼着能行使一个普通学人应当享有的发言权,用说理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实现自己的心愿。

同类推荐
  •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本书深入探究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提炼出10大事典。即:一生成就都在“砺志”再取得;终生在自省与自律中度过;勤奋自立者才能闯出一片天;善把用人之道与取人之术合为一体;像猎手一样紧追每一个人生机会;越是逆境越应抗得住等人生哲学。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 孔子智慧讲堂

    孔子智慧讲堂

    本书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了解,亲近和掌握传统文化,更能理解和感受孔子思想的魅力,对如何调整好自己的人生会有所帮助。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热门推荐
  • 播音主持高考攻略

    播音主持高考攻略

    这是一本凝聚了众人智慧的播音主持专业考前参考书。围绕专业考试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七个攻略,攻略一播音主持专业分析,攻略二播音主持考场探秘,攻略三走近播音主持考官,攻略四走近播音主持学长,攻略五播音主持院校辑录,攻略六艺术高考政策解读,攻略七播音主持真题选登,满足考生对相关各方面信息的需要。其中攻略二详细介绍了自我介绍、指定稿件、作品朗诵、模拟主持、主题讨论、即兴评述、才艺展示、化妆造型等各个考试环节的训练和应试技巧。
  • 倾世魔仙

    倾世魔仙

    她,21世纪魔法世界的女王能力无人能及却因护法的背叛而死,在坠入悬崖的那一霎出现了一道七色长虹而她也听到了一句话:你该回来了她,秋家庶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一个魔法天才【外面是白莲花,但在家欺负女主的时候就是是一个扭曲的丑八怪】几乎以欺负弱者为乐趣【尤其是欺负女主】她,秋家嫡系小姐秋家的棋子却因不能修炼魔法所以成为了弃子他,魔宫宫主,对她独有情,为她狂,为她痴,为她死……他,一届帝皇,却因她废弃六宫,但他不管为她做什么,换来的只是一句冷冰冰的谢谢与我不需要无数完美的男人为她付出却无法捉住她的心只有他……【我就不介绍他了你们可以自己看哦^_^】
  • 梦想在青春起舞

    梦想在青春起舞

    彩虹般的梦沉淀在每个人的心中。追梦,是我们所实行的。青春纪行。你我相约。不见不散。于是梦想起舞在青春
  • 冷血三公主的复仇爱恋

    冷血三公主的复仇爱恋

    冷雪如她,邪魅如她,可爱如她。冰冷如他,花心如他,温柔如他。他们和她们将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 乾坤谣

    乾坤谣

    没有什么存在过,因为虚幻中的真实还是虚幻。没有什么是虚幻,因为虚幻才是真实的本体。情感与机缘,往往造就一段故事。而故事所赋予的意义,完全来自读者脑海里面的真实。去寻找那个真实的自己吧。神奇的传承,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讲故事目的,为了传递一种古老的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只是讲一个故事。因为主题是永恒的,说是玄幻其实是历史中的幻境,而故事本身却让你了解到真实的本源。“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作者是专业的周易研究者,用小说的形式来探讨,周易与风水道学的玄妙。小说只是血肉,但是精髓确是中国文化的本源,易经玄学。
  • 剑侠传

    剑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炼魂神界

    炼魂神界

    罗恩做梦也没想到,在遭遇了一次极其诡异的鬼撞墙后,他会成为大陆最强大而又稀有的职业——魔魂师。吸魂铸灵,噬魄强身,带着这大陆至邪的修炼法门“炼魂诀”,罗恩踏上了一条通往巅峰的至尊之路。拥有大陆最猥琐多情的强大魔魂,助他成为最强魔魂师;炼强者残魄,铸不死傀儡,助他逆天改命;得帝都千金青睐,获贵族小姐芳心,最终成为大陆的最强者!他是大陆上唯一一名死灵军团的统领,他是战场上所有敌人的梦魇!“我要这大陆,在千百年后依然铭记我的名字。”——罗恩·巴斯特
  • 赌爱成婚:总裁老公请接招

    赌爱成婚:总裁老公请接招

    男出轨富家千金,还把我送给了脑满肠肥的客户当礼物。哪知道我一不小心废了那只猪,还一不小扑倒了全荣成最多金,最帅气,却又是最邪魅的男人。事后,我丢给他五百块当作辛苦费,哪知他一夕欢好,食髓知味……“你别过来,我有洁癖,别的女人碰过的男人我不碰。”“老婆,没关系,你有病我有药,我来帮你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辰夕之恋

    辰夕之恋

    她们本是姊妹情深,可是因为他的出现,让姐妹两人反目成仇,母亲去世,更让妹妹憎恨姐姐,充当富家女,报复姐姐,当谜底一层层地揭开时,他会留在谁的身边,博红颜一笑……
  • 哈佛市场营销学

    哈佛市场营销学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也是美国和世界最负盛誉的名牌大学之一。三百年来,哈佛大学人才辈出,有从政的美国总统,也有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但更多的则是大财团中的决策者。《哈佛市场营销学》主要介绍了深受人们欢迎的哈佛营销学课程的内容,以及哈佛学子在市场营销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地分析了哈佛弟子们在企业管理策略、商场营销秘诀、为人处世艺术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它不但是初涉商界者的经典,也是经理们营销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