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400000047

第47章 超越生命

《奥义书》说:“一个人要是能在这一生中认识到上帝,那他就是真实的;若不能,那是他最大的不幸。”认识上帝的本质是什么呢?显然,无限并不像其他东西一样,要进行明确的分类,当作我们自己的东西保管起来,把它当成一个同盟军,使它在政治、军事、商业和社会竞争中总是对我们特殊优待。我们不能像许多人想做的那样,把上帝与自己的别墅、银行的信用卡一样列在一张单子上。

当一个人的灵魂渴望得到上帝时,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他这种需求的性质。他是不是想拿它当成自己增加的又一笔财产呢?不管这财产是多么的宝贵,这都是错误的。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财富是一项没有止境的、令人厌倦的任务;而在灵魂寻找上帝时,她要找的正是从这无休止的搜罗和积累中最终解脱出来。她不是要找又一件东西,是要在不永恒的东西中找永恒,要找到那一切快乐中最为持久的快乐。当你认识到世界上的一切之中都有他,而且你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礼物时,你就在有限之中认识到了无限,也在礼物中认识到了送礼物的人。那时你也就会认识到,现实中的一切其实都是一个真理的显现,而你的一切都是因为与这无限有关系而对你有意义,并非它们本身有什么意义。所以,不能说我们可以像找到其他东西一样找到上帝,在这种东西中而不在那种东西中去找他,在这里而不在那里找他,这倒是没有错。我们要想找清晨的阳光,并不需要跑到杂货店去,只要睁开眼睛,晨光就已经在那儿了。同样,我们也只需要放弃自己,就会发现梵无处不在。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教导我们要摆脱自我生活的局限。要是自我之外没有其他更完美的、更令人满意的东西,那他这种教导就没有任何意义。要是舍出去的是一切而得到的却什么也没有,那谁也不会认真地考虑这种建议,或对它有任何热情。所以,我们每天的祈祷其实并不是为了慢慢地得到他,而是一种每天自我舍弃的过程,是克服与他合一中的障碍的过程,是在献身和牺牲中,在善和爱中拓展意识的过程。

《奥义书》说:“彻底地融入梵中吧,像一只没中靶的箭一样。”因此,要想认识到一切都绝对在梵的包围之中,就不仅要禅定,而且要把它当成我们整个生活的一个目标,在一切思想和行为中,我们都要意识到无限的存在。“若那弥漫于一切中的快乐的能量不充满天空,那么什么东西都不能生存和活动。”让我们对这一真理的认识一天比一天更容易吧。让我们在一切行动中都体会到那无限的力量,而且为之高兴吧。无限不是我们所能得到的,就像虚空一样。如果“得到”的意思是占有,那么我们必须承认无限是得不到的。我们必须明白,人的最大快乐不在于占有,而是得到,同时又不是得到。当我们进食以解饥饿时,那是一种纯粹的占有行为。在没有吃饱之前,吃总是一种快乐的事。因为那时我们吃的快乐时刻与无限相接触。但吃饱以后,换句话说,当我们吃的欲望走到了实现的尽头之后,它也就走到了快乐的尽头。我们理智的快乐中,未实现的空白就大多了,界限也就远多了。在深层的爱中,我们的得与不得总是平行的。在一首湿婆派的抒情诗中,一个人对他的情人说:“好像我的眼睛从出生以来就一直盯着你那漂亮的脸,但我还是看不够,好像我已经把你贴在我的心上几百万年了,但我还是不满足。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所追求的快乐是无限的。我们对财富的追求没有止境的,而不是要得到某一笔钱,那些转瞬即逝的快乐只不过都是永久快乐的短暂触点。人类生活的悲剧就在于我们想把不能拓展的东西变成无限的——想通过在有限的梯子上增加阶梯的荒唐办法达到无限。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我们都可以看到,灵魂最深的本质就是舍弃。玛特列依在离家的那天晚上,把财产全部留给丈夫。她问他:“这些物质性的东西能帮助人得到最高的东西吗?”丈夫回答说:“它们可以使你在世间财产上富有。”她马上回答说:“那我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只有当一个人真正认识到财富的本质时,他才不会再对它们抱任何幻想,这时他才知道他的灵魂是远远超出这些东西的,他这时也就摆脱了它们的束缚。因此,人通过超越物质财富的办法才能真正认识他的灵魂,人在通向永恒生活道路上的进步也就是要经过一系列的舍弃。我们不能绝对地占有那个无限,这一点并不是一个理智上的推测。它需要我们切身去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很幸福的。当鸟在天空中飞时,它的翅膀每扇动一下,它都感到天空是无限的,它觉得自己的翅膀永远也不可能把自己带到天外去。它的快乐也就在于此。而在笼子中,它的天就是有限的,这笼子的空间也许足够它生活中的一切活动了,但也只能勉强够用而已。它必须有一种供给总是大于他的需求、只要自己想要就可以无穷无尽的感觉,才真正快乐。同样,我们的灵魂必须在无限中翱翔,她的最大快乐和最终的自由就在于,她要时刻感觉到成就是无限的、永远也不会穷尽。

人的永久幸福不在于得到任何东西,而在于把自己奉献给比自己更伟大的东西,奉献给比自己的个人生活更伟大的观念,献给祖国、人类和上帝的观念。这些观念可以使他更容易舍弃自己的一切,连生命都不例外。在他找到一种能够占据他的整个身心,而又能够使他摆脱自己对财富依恋的观念之前,他的生活是痛苦而又卑微的。人还不完全,他还待完善。在目前这种状态下,他还是渺小的,要是我们设想他就永远停留在这里,那就会出现人类所能想像的最可怕的地狱。而他未实现的那一部分却是无限,他的天堂在那里,他的解脱也在那里。目前的他,是时刻一门心思想着能得到什么和已经做了什么;而未来的他则更关心一种超越能够得到的东西,一种他永远也不会失去的东西,因为他从来也没有占有过它。在有限这个层次上,我们存在的极点就在于一切都是为了需求。人在这个层次上,就要寻食以果腹、觅衣以保暖。在这个自然的领域,他的作用就是去索取和占有。自然人只关心扩大自己的占有物。但是,这种索取是不完全的,它仅限于人类的需求。我们与食物的关系只在于吃,与房子的关系只在于住。当一种东西只能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时,我们把它称为一种利益。因此,去取得总是不全面的,它也只能是这个样子。所以这种对取得的渴望属于有限的自我。

我们存在的另一个方面,即朝着无限的那一面,却并不追求财富,它要的是自由和快乐。在那里,需求的支配结束了,我们的作用是要成为什么而不是要得到什么。成为什么呢?成为与梵合一,因为无限的领域即是合一的领域。所以,《奥义书》说:“如果人认识到了上帝,那他就成为真实的了。”这里讲的是成为而不是取得更多的东西。如果你懂得词的意思,那它们就不是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却由于它们与要表达的意思一致而有了自己真正的意义。尽管西方已经有人勇敢地宣称自己与圣父一体,并且把自己的追随者们也都抬高到跟上帝一样完美,而西方已经把这些人接受为老师了,它却从来也没有接受我们这种与无限合而为一的思想。它斥责想成为上帝的想法,认为那是亵渎。这种绝对超越的思想与耶稣的教义当然是不一样的,也许与基督教的神秘主义也不一样,但基督教的东西似乎普遍有这种看法。但是东方的最高智慧却认为,我们灵魂的功能并不是要得到上帝,去为自己的某种物质利益服务,我们所要追求的就是要越来越与上帝合一。在自然这个丰富多彩的领域,我们通过获得财富而增长,而在精神这个讲究合一的世界里,我们却通过舍弃自己,通过合一而增长。

我们一定要成为梵。如果我们不能指望实现这一最高的完美,那我们的存在就是没有意义的,而这种完美其实就摆在那里。要是我们有目标,但却不能实现它,那也就等于没有目标。梵与我们的灵魂区别是明显的。不管你把它称做幻象也好,无明也好,或眷其他什么名字也好,它都是存在的。梵就是梵,他是完美的无限理想。但是我们自己却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要变成自己本来的真实面目,要成为梵。在目前的样子和将要成为的样子间有无限的爱在起作用,维系着万事万物前进的真理和美都源于这个深深的神秘之中。在溪流奔腾流淌的音乐中,有它欢快的自信:“我要成为大海。”这并不是空想,而是真正的谦卑之辞,因为这是真话,河流没有其他的出路。在河流的两岸都有无数的田地,村庄和城镇,它可以以各种方式为它们服务,为它们清洁,为它们提供食物,为它们运输各地的特产。但是,河流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不完全的,不管它在它们中间流连多久,它与它们总是分开的,它永远也成不了城镇或森林。但是,它确实成了大海。小的、流动着的水体与那不动的大海之间有一种契合。它流过沿途千千万万的东西,它的流动在大海中才能找到归宿。河流可以成为大海,但是它却不可能把大海变为自己的一部分,如果偶然的机会,她能够把一大片水域包围起来,因而就认为大海成了她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马上就知道这并不是真的,她的水流仍然在那大海中找落脚之处,而不能给大海限制范围。同样,我们的灵魂也可以成为梵,就像河流能够成为大海一样。其他的一切她都只是在某一点上,一擦而过,而她却不能离开梵或超出梵的范围。一旦我们的灵魂在梵中找到了归宿,实现了她最终的目标,她的一切活动就都有了目的。正是这个无限安详的大海给一切活动赋予了意义。也正是这种高层存在的完美赋予了正在朝着它这方向进化的不完美以美的特性,’这种美就表现在一切诗歌、戏剧和艺术中。

一首诗的背后必然有一种完整的思想使它活起来,这首诗的每一诗行都要触及这个思想。当读者认识到了这种贯穿着的思想时,随着他的阅读,这时,诗的每一部分都会在整体之光照耀下充满意义。但是,如果一首诗不表达这样一个总体思想,无限拉长,只是留下一些支离破碎的形象,那么无论它有多美,都将是极端令人生厌的,也没有丝毫的益处。我们灵魂的进步就像一首完美的诗,它有“无限”这个总的思想,一旦‘实现了,其他一切活动都将充满意义和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把各种活动与这个最终的思想割裂开,那么我们的存在就会像一种罪恶的魔鬼,疯狂地、毫无目标地奔跑。我记得小时候有一位老师,他让我们把一整部梵语语法书都背下来,那书是用符号写的,他也不加以解释。我们一天一天地拼命用功,但到底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呢?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当时的情况就好像那些悲观者一样,只看到世界上那些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活动,却看不到完美的无限安详,看不到这些活动其实时刻都在获得绝对的稳定和和谐。

我们看到的不是真相。我们只看到了舞蹈者的动作,并且把这些动作都想像成在一连串偶然的支配下做出来的,其实每个舞蹈动作都是在音乐支配下做出来的自发的、优美的动作,而我们却没有听到这永恒的音乐。这些动作不断地走向那完美的音乐中,与它融合为一体,把它每一步所创造的各种形式都献给那旋律。这也正是我们灵魂的真实情况,逐步地成长,最终与梵融合也正是它的乐趣,它的一切动作也都要在这一总的思想支配之下,她的一切创造都要献给那最高的完美精神。

通过知识的过程是不能够了解那无限的。如果它完全为我们所不可企及,那它对我们来说就什么也不是。实际情况是,我们不了解他,但我们也了解他。理智上的知识是不完全的,因为我们的头脑是一种工具,它只是我们的一部分,它能够给我们提供的知识,都只是关于那些可拆开、可分析的事物的,是关于那些其特性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分类的东西的,而梵却是完整的,部分的、片面的知识不可能是关于他的知识。但是他却是可以通过快乐和爱去认识,因为快乐即是完整的知识,它是用我们的全身心去了解。理智把我们与认识的对象分开,而爱却把我们与认识的对象合而为一。这种认识是直接的,是不容置疑的。这种知识与了解我们自己的自我是一样的,比这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如《奥义书》说的,头脑是永远也不可能认识梵的,语言也永远不能描述梵,梵只能被我们的灵魂所认识,通过灵魂对梵的喜欢和灵魂的爱。换句话说,我们只有通过与梵合而为一,整个身心的融合,才能认识梵。我们必须与这位父亲完全合一,必须像他一样完美。但是怎么才能这样呢?无限的完美是没有等级的,我们不能越来越融入梵中,他是绝对的,没有多少之分。认识到那最高的灵魂其实就在我们的个体灵魂之中,这种认识是一种绝对完善的状态。我们不能把它想像成不存在,或者要靠我们有限的力量去逐步实现。如果我们与那神灵间的关系完全是臆造出来的,那么我们如何能把它当成真的来指望呢?又如何能靠它支持我们呢?我们知道,在我们自身内部就有时间和空间不再统治的地方,进化的环节也都融合为一的地方。在这个个体灵魂的永恒处所里,灵魂就是那最高灵魂的显现,它自身就是完美的。因此《奥义书》说:“真正认识了梵的人在享受一切满足欲望的东西时,都是与全知的梵合在一起享受的。梵是真实的,意识是包容一切的,是藏在灵魂,深处的无限,是最高的天。”

同类推荐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菜根谭(第六卷)

    菜根谭(第六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每篇文章都有:原文、译文、相关链接。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热门推荐
  • 仙武微商

    仙武微商

    陈小旗打开新手机的微Q,公众号,笑傲江湖,这是什么鬼?购物商城中:初级猛兽奴役卷轴,辟邪剑谱,点石成金棒,青铜圣甲虫,暴雨梨花针等等物品赫然在列。朋友圈内:要是能把任婷婷泡到手,我宁愿少活十年!——僵尸先生之秋生“苍天大地啊,谁能告诉我,这微信是咋回事?”ps:已有近百万字完本上架作品,请大家放心收藏,本书不狗血,不小白,毒点少,亲们请放心品尝。
  • 康平县乡土志

    康平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尊剑修

    至尊剑修

    神剑大陆,一个以剑修为尊的世界,萧风,一个被命运选中的男人,在冲破重重障碍后走上了最强的剑神之路!面对万千魔障,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切胆敢试图操纵我的命运的人,都将在我手中利剑之下灰飞烟灭!这是一个热血的时代,这是一个高手横行,鬼才辈出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侠义,激情的世界!点击,推荐,收藏都是白手黑刀努力向前的法宝,黑刀如拉车毛驴,点击推荐收藏就如吊在前方的大白菜,各位,给点动力哈!
  • 邪王宠妃:双生姐妹花

    邪王宠妃:双生姐妹花

    她和她、双生姐妹、性格却完全不同、妹妹调皮爱闹、姐姐安静。十年前还在娘肚子里的她们,被自己的父亲赶出家门,十年后父亲有求于人、找上门来、母亲仙逝,两人早已是圣灵教教主!看她们如何治姨娘、玩转后宫!他与她相遇、又将撞出怎样的火花、一个调皮捣蛋、一个腹黑冷酷、且看他们如何走到一起!
  • 巫医皇后

    巫医皇后

    纳兰菁菁从出生便被冠上了天煞孤星的命运随之被生父抛弃至广华寺内,五岁时被其师父纳兰穆德带回医馆并交其医术。一次上山采药中认识了自己的师叔并被师叔要求拜做师父以便于交自己通灵之术。谁知回医馆途中掉到了山谷而后灵魂穿越到了另一时空,识得当今太子在另一时空做上了皇后......
  • 超级渔乐圈

    超级渔乐圈

    宁远回家度假,意外地捕获一条小金鱼,于是乎如童话故事里般,金鱼与渔夫的故事倾情上演了。宁远捕鱼,捕捉各种水产,然后是全面地养殖,建渔场,开设钓鱼休闲中心,从国内到全球,缔造出一个响铛铛的渔的品牌,一个超级渔乐圈!当然还有各种趣事,各色萌宠。都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酒后乱那个啥啥啥也,其实渔者之意亦不在鱼,而在乎其间的无穷乐趣。
  • 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笈

    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笈

    着重介绍女性防范伤害的知识,引导女性加强自身防范意识,避免外界的侵害,并举例分析了诈骗、抢劫等案例和解决办法,指导女性学会自我保护,《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笈》是女性朋友的枕边书。
  • 追夫计划,高冷首席难伺候

    追夫计划,高冷首席难伺候

    逃离四年,她抱着3岁的女娃回来,声音平静:“这是你的女儿,我们再生一个吧。”怀拥未婚妻的男人优雅扬唇,话意却含了冰冷的刺,“四年前我出差,你在家给我戴绿帽,还怀了别人的野种。贱人,现在居然敢回来让我喜当爹!”她笑得无辜,“女儿病了,需要弟弟妹妹的脐带血来救。”她胡作非为,曾把撒谎当成家常便饭。她离开的那些年,一度是整个苏城不能提的隐晦。所有人都等着看她,如何被叶公子报复折磨。……面对她玲珑的身体,他眯眸俯视:“生二胎…你凭什么以为我会帮你?”“因为……”她轻抚他的冷硬俊容,笑得清纯:“你一定会重新爱上我。”
  • 仰望天空的鸟

    仰望天空的鸟

    在无数次的轮回后,当再次寻回前世记忆……那场至死不渝的爱恋是否还会保持最初,还是另有隐情?小清新的校园名字,内容却是……重生?玄幻?人跟妖会相爱,鬼跟神会结婚!……作者的脑袋里装的果然是西瓜!!没错,作者脑子里就是西瓜这就是一个表层装着脑浆里面全是西瓜的非小清新耽美文-。-~
  • 先婚厚爱,豪门影后

    先婚厚爱,豪门影后

    童星出道,二十三岁,十八线开外,不知其名。二十岁,秘密嫁给豪门公子。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会当着三流不知所谓的明星,做着隐形的豪门太太。却没想到,所有的一切都因为一块玉佩脱离了轨迹。丈夫的曝光,初恋的回归,事业的欣荣……影后不好当,豪门影后更加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