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400000039

第39章 关于罪恶(2)

有人不禁要问:什么是善?道德本性是什么意思?我的回答是:当一个人开始以更开阔的眼光去看他的真正自我时,当他明白他其实远比目前的样子更高大时,他就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道德本性了。那时,他就开始意识到他要成为什么样子,他尚未经历过的也变得比自己的直接感受更加真实。那么他的生活观点也就必然发生变化,他的意志就必然取代他的愿望,因为意志是更大生命的最高愿望。那种生命的大部分目前还达不到,它的目标大部分现在也看不到。这里就出现了“大人”与“小人”间的冲突,愿望与意志的冲突,对我们的感官有诱惑的东西与我们心中目标间的冲突。这时我们就开始区分什么是眼前的欲望,什么是善。因为善是大我所追求的。这样,善的意识就由于我们对生命有了更真实的认识而产生了,即对整个生命领域的全面认识,既考虑到了眼前可见的,也考虑到了超出眼前的,而且可能是凡人永远也看不到的。有这种远见的人,能够感觉到尚不存在的生活,能够感觉到比他现有的生命多得多的东西,因此他就乐于牺牲眼前的追求,去为那未实现的未来奋斗。在这样做时,他就伟大了,因为他彻悟了真理。即使对一个非常自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真理,也不得不控制自己眼前的冲动。换句话说,他不得不讲一点道德。因为我们是通过道德的力量,知道生命不是由支离破碎、没有目的、毫不连贯的东西组成的。人的这种道德感,不仅使他能够看到自我在时间上有连贯性,还使他看到,如果他被局限在狭小的自我之内,那么他就不真实,实质上的他要远大于现实中的他。他在本质上属于不在他个性中的那些个体,甚至属于那些他可能永远也不会认识的个体。正如他对目前处于意识之外的未来自我有了感觉一样,他对此自身大得多的大自我也有了感觉。每一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有过这种感觉,没有哪一个人不曾为他人牺牲过自己的私利,没有哪一个人不曾为使他人快乐而甘愿自己遭受损失和烦恼。人不是孤立的,他有整体的方面,这是一个真理,当他认识到这一点时,他就变得伟大。就连最恶劣自私的人,在他寻求做恶的力量时,也不能不承认这一点,因为他无视真理就不可能强大有力。所以,为了得到真理的帮助,自私也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不自私。一伙强盗必须有自己的道德,否则,他们就不能成为一伙,他们可能抢遍全世界,但他们不能互相对抢。为了实现不道德的目的,所用的某些手段却必须是道德的。其实,往往正是道德的力量使我们能够最有效地作恶,去为了自我的利益剥削他人,去剥夺他人的正当权利。动物的生活是不道德的,因为它们只知道眼前;一个人的生活也可能是不道德的,但这只能意味着它有一个道德基础。不道德其实就是不完美的道德,正如假是较小程度上的真一样,否则它就连假都算不上。看不见是瞎,但是看错了只是不完美的看见。人的自私就是看出一些连贯性的表现,说明他看出一点生命的目的了,根据生命的目的行动是要有一定的自制和行为调节的。一个为自我而生活的人甘愿吃苦受穷,一声不吭,因为他知道,在短暂时间内看上去是苦的事,从大的视角来看则正相反。因此,对“小人”来说是损失的,对“大人”来说是收获,反之也是一样。

对一个为某种理想,为国家,为人类的利益而生活的人来说,生命具有广大的意义,与这个更广大的范围相比,痛苦对他来说就显得次要了。过善的生活即是过整体的生活,享乐是个人自我的事,而善则关系到全人类时时刻刻的幸福。从善的角度来说,享乐和痛苦都有不同的意义,以致到了避开享乐而去追求痛苦的地步,连死亡都由于能够给生命以更高的价值而受欢迎。站在人生更高立脚点上,即站在善的高度,苦和乐都失去了各自绝对的价值。历史上的牺牲者们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也在日常生活中小的牺牲中证明着它,我们若把一桶水从海里提出来,那么水是有分量的,但如果我们一头扎进大海里去,上千桶的水在我们的头上流过,我们也不觉得有重量。自我这桶水我们是要用力来提的,因此在为了自我这个层次上,苦和乐都有其自身充足的分量;而在道德这个层次上,它们却变得很轻,以至于达到了这个层次的人,似乎他们所受的重担能够把一般人压垮,面对残酷的折磨时,他们有超人的忍耐力和顽强的意志。在完美的善中生活,就是实现人无限的存在。这是通过我们的道德力量,对存在整体所能达到的最全面的看法。佛陀的教义就是教人培养这种达到最高层次的能力的,使我们知道,人类的活动领域并不仅限于狭隘的自我这一层次。这也就是耶稣天国的景象。当我们达到宇宙生活的层次之后,也就是达到道德生活,我们就从自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了,自我所腾出来的地方被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快乐所取代,这种快乐是从无限的爱中生出来的。在这种状态下,灵魂的激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只不过,它的动力不再是欲望,而是自己的快乐。这就是《薄伽梵歌》中所讲的业瑜伽,即通过修炼不求报答的善,达到与那无限的活动合二为一。

当佛陀打坐冥思把人类从苦的魔掌中解脱出来的办法时,他悟到了这样一个真理:当人通过把自我个体与宇宙合二为一的办法,达到了最高目标时,他就从苦的奴役下解脱出来了。一次,我的一个学生对我讲述了在一场暴风雨中的危险经历,他抱怨说,他在整个危险过程中一直感到大自然似乎把他当成了分文不值的一抷尘土,尽管他有着坚强的意志,也同样无济于事。我说:“如果大自然出于对个人的考虑就改变自己的行动,那么真正受大苦的还是那些个人。”但他坚持他的怀疑,说不应该忽视人人都有“我是存在的”这种感觉。我们的“我”,一直在寻求一种属于它自己的关系。我说,这种“我”的关系,就是与“非我”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有一个两者都共有的中介,而且我们必须绝对保证,对“我”与“非我”要一视同仁。我们的个性被它自身的本性所驱使,不断地在寻求普遍的宇宙。我们的身体如果企图吃自己,它就会死;我们的眼睛如果只能看到自己,那它也就失去了作用。正如我们已经看到了,想像力越强,幻想的成分越少,与真理吻合程度越大,看到个性越活跃,那么,我们的个性就越不断扩大而与那无限的宇宙越接近。

一个人的人格伟大与否,不是通过它自身来判断的,而是看它的内容如何,而它的内容是普遍的,这就好比一个湖的深度不是由它的面积有多少,而是由它的水有多深来判断的。所以,如果我们的本性是渴望真实,那么我们的人格就不会满足于它自己所创造的一个想像的小天地。如果这一点是真理,那么显然,我们的意志在与事物打交道时,最好是遵循它们的规律,而不能自行其事。客观现实坚定不移,毫不让步,有时与我们的意志相左,而且常常使我们走向灾难,就好像学走路时的孩子摔倒在坚硬的水泥地上时,受伤的总是孩子一样。每走一步,我们都要考虑别人,因为只有死时我们才是单独一个人。一个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变成所有人乐趣的诗人,才是真正的诗人,而如果他没有一种与听众共有的一种媒介,那他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种共同的语言有它自己的规律,诗人必须去发现,去遵守,只有这样他才是真正的诗人,才能得到不朽的诗意。

人的个体特性并不是最高的真理,他的深处还有普遍的东西。如果他被迫生活在惟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他的自我这样一个世界里,那这个地方对他来说,就是所能想像的最可怕的监狱,因为人类最深层的快乐在于不断地成长,越来越伟大,与一切更多地合一。只有通过发现规律、遵循规律,我们才能伟大,才能领悟普遍,而在我们的个体愿望与普遍规律相冲突时,我们就受苦,就一无所成。我们曾经祈祷特殊的恩惠,我们曾经祈求为了自己的方便,让大自然的规律做些让步,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规律是不能置之不顾的,由于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变得强大了。因为这个规律并不是与我们分离的,它是我们自己的。通过规律表现出来的宇宙力量与我们的力量是一体的。我们表现得狭隘渺小时,逆流而动时,它就挫败我们;但当我们伟大时,与万物融合时,它就帮助我们。因此,通过科学,随着我们对自然规律了解得更多,我们的力量就在增长,我们就有得到大宇宙之体的倾向。我们的视觉器官、运动器官、体力都伸向了全世界,蒸汽和电成了我们的神经和肌肉。因此我们发现,正像在我们整个身躯机制中,有一个关系原则,我们通过这一原则可以判断整个身体是我们自己的,并且可以拿它当作自己的来用一样,在整个宇宙中,也有一个打不破的关系原则,通过这个原则可以把整个世界都称为我们身体的延伸,并把它当作自己的来用。

在这个科学的时代,我们的努力就是要充分地确立对世界大自我的关系。我们认识到,一切贫困和痛苦都是由于我们未能建立这种合法的权利要求。我们的能力是无限的。因为我们并不在宇宙力量之外,而宇宙力量即是通过宇宙普遍规律体现的。我们正在朝着克服疾病和死亡,征服痛苦和贫穷的路上行走,因为通过科学知识,我们一直前进在认识宇宙的物质那一面的道路上。随着我们的进步,我们认识的痛苦、疾病和力量的贫弱并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由于我们未能把个体的自我与宇宙大自我协调好,所以才会出问题。我们的精神生活也是如此。当个体的人与宇宙人的规则发生冲突时,我们在道德上就变得渺小了,因此就必然要受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成功其实是最大的失败,欲望的满足其实使我们更加贫穷了。我们为自己追求利益,想享受别人不能分享的优待。但是,任何一个绝对特殊的事物,都必然始终与一般性的东西处于冲突之中。在这种内战中,人总是生活在防御工事之后。在任何一个自私的文明之中,家都不能说是家,它只是限制我们的人为障碍。但是我们却抱怨不幸福,好像事物有一种使我们痛苦的内在特性。宇宙精神本来正等着给我们加上幸福的桂冠,我们个体的精神却不想接受它。正是小自我的生活在到处引起冲突和麻烦,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各种痛苦,致使我们不得不制定一些人为的硬性规定,组织起各种形式的独裁,不得不容忍地狱般的机构,时刻使人类受到侮辱。

我们已经看到,为了得到力量,必须服从宇宙力量的规律,而且要在实践中认识到这些规律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同时,为了幸福,我们必须让自己的意志服从于宇宙的普遍意志,而且要真心地感到这其实是我们自己的意志。当我们在有限与无限间协调到完美的程度时,那时痛苦本身也就成了一种可贵的财富,它便成了衡量我们幸福程度的一把尺子。人在生活中应该得到的教训不是世上有苦,而是如何将苦变成善,并且把苦转化善是完全可能的。这个教训我们没有忘记,没有人甘愿放弃自己受苦的权利,因为这是他做人的权利。一次,一个苦力的妻子伤心地向我诉苦,说她的大儿子就要被送到一个阔亲戚家去一段时间。亲戚没有明说,但他是好意,要帮她家渡过难关,然而正是这种好意却使她震惊,因为一个母亲的苦处是与她的母爱不可分的,她不愿受权宜之计所迫而放弃它。

人的自由不在于使自己不受苦,而在于把自己的苦变成乐,使苦成为乐的一种成分。当我们认识到个体的自我并非存在的最高意义,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个不朽的世界人,他既不怕死,也不怕苦,他只是把苦看成乐的另一个方面,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这一切时,苦与乐的转化才成为可能。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人知道,苦才是我们这些不完美的人的真正财富,是苦使我们伟大,使我们有资格登上完美的位子。他知道我们不是乞丐;生活中每一个有价值的东西都要付出代价,包括我们的力量,智慧,爱,都要付出这枚叫做“痛苦”的硬币。苦中蕴涵着达到完美的无限可能性,蕴涵着永恒快乐的展现,但一个为了得到苦而放弃一切乐的人,也一步步地陷入最贫穷最堕落的深渊。当我们为了自我满足而故意寻找苦时,她就会变为恶,就要把我们扔进痛苦之中,以报复我们对她的侮辱。因为她是奉献给那不朽完美的贞洁处女,当她在无限的祭坛上就座时,她会掀去自己黑暗的面纱,以最大快乐的形式,向观众展现自己。

同类推荐
  • 聆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的人生智慧

    聆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的人生智慧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 间被潮流和流行风尚所吞没,成为没有思想的躯壳,然后在信息的丛林中变 得无所适从,从而感到生命的彷徨和杂乱无章,在喧嚣中把我们本应体验的 美好人生悄然错过。这时候,我们极需要一种让一切归于平静的温婉与淡定 来放置真我,我们这才发现,一切原来那么简单——成功是那么简单,快乐 是那么简单,幸福也是那么简单。 南怀瑾大师把老子、庄子、孔子等先哲的智慧,以通俗的方式娓娓道来 ,趣味横生。他谈儒学,说道家,讲禅宗,评世间百态,论人生种种。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葽”、“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孔子是个好老师

    孔子是个好老师

    本书共十三章,全面呈现了一个多面的孔子,以及孔门生动有趣的学习状况。同时,作者让2000多年前的学习和今天的学习型组织之间实现了“穿越”,更让人们看到了孔门的关注问题、注重研讨、激发潜能和发展个性的教育。
热门推荐
  • 云烟诀

    云烟诀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绵延数里的军队在黄土砌成的谷中穿行,士兵有力的步伐扬起漫天黄沙,烈日当空照下,直射得将士们的铁甲泛起寒光湛湛,从远处看,军队犹如一条闪着银光的巨龙,嘶吼着前进。正当将士们缓步而行时,中军中传来一阵吟诗之声,若说是吟诗却不如说是喊诗,这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由此人喊出,当真是豪气干云,听得中军的兵士们无不慷慨激昂,有几人闻此声如钟如磬,心下敬佩,但一时间又不知是哪位将军所发,便回头向后瞥去。
  • 军嫂重生记

    军嫂重生记

    身为二十一世纪优秀女子特战队员的韩子禾,重生到了一个类似于地球八、九十年代的平行世界。在军医院中醒来的她,恍然得知,自己竟然已经是婚后少妇一枚啦!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她这个少妇,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咧——那就是,“军嫂”!
  • 盖世战皇

    盖世战皇

    【巅峰玄幻——强力推荐】斩天灭世第一体、掌握星辰日月天。彪悍少年易云逆天崛起,得天地第一奇书《混元金册》、享永恒第一至宝。修武道、踏乾坤,傲视寰宇、名震九霄,掌日月乾坤。
  • 无间道之热血校园

    无间道之热血校园

    青春喷薄如火,热烈如血,激荡的青春,澎湃的热血是与脉搏一同律动的存在。兄弟是战场的掩护,生命不分彼此;兄弟是危的险挡箭牌,可以彼此鼻青脸肿;你权倾朝野,我为你骄傲;你走头无路,我为你开道;这一生,生死与共,不离不弃----致兄弟
  • 成就精英

    成就精英

    聪明的人会像信仰上帝一样信仰自己的职业,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自己的工作。既然只有工作才能带给我们一切,为什么不尽力呢?当然,光靠忠诚、主动、踏实等敬业精神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执行力,需要完成任务的学问,最终目的自然离不开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利润!利润,是任何一家在市场中生存发展的公司的根本目的,是公司老总和所有员工的共同目标。作为员工,一定要为公司创造财富,而且要把为公司创造财富当作神圣的天职,当成自己不可推卸的光荣使命!只有这样的人,对自己的职业和工作赋予了神圣感和使命感,那才是真正上升到敬业的高度。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公司精英”。
  • 一枕浮华

    一枕浮华

    关呈素,一个夹带着西洋清新风气的留洋女子,冲进了陈腐糜烂的封建大家庭,冲破重重礼教的约束,冲刷一个男人心里的污秽,如初春的凌霄花,乍然绽放在冷冽里,但是,她能否如愿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谷唯羽,封建大家庭的家长,世故冷硬阴暗无情酷烈自大。固守着男人所谓的骄傲家长的尊严,张扬着商人的狡猾,但在一个女人的执着坚韧和美丽面前,他终于,内心不再如一……人生若是一袭华丽的充满虱子的长袍,我却只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所有最不可能的恋情,都在这最无法生长爱情的时代,悄然而生……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生存者1

    生存者1

    暗黑三界达旦小破首次面对黑暗邪羽罗的苏醒,拯救世界的重任突然压在这个无忧无虑的少年身上。小破和他的同伴猪哥、辟尘、狄南美与白弃。该如何面对他的成长历程?小破又将如何唤醒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完成终极蜕变?世界需要被拯救,《生存者》将带着您走入小破的成长之路。
  • 吸血鬼伯爵

    吸血鬼伯爵

    《吸血鬼伯爵:德古拉之吻》一书由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于1897年创作。小说讲述了德拉库拉伯爵——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吸血鬼的故事。本书是书信体,由书信、日记、轮船日志等组成。
  • 镇天佑世

    镇天佑世

    漆黑、寂静、一望无垠的宇宙深处,一道空间裂痕悄然出现,在其附近产生了剧烈的震荡,继而黑色的空间骤然破碎,一股股阴森邪恶的气息从其中流出……灾难降临,邪气重现,谁能主宰苍生?天地异变,大战将起,谁能征战天下?是命运的安排亦或是有幕后黑手在暗中操纵?暗流涌动,危机四伏,鸿蒙宇宙空间中杀机四伏……在茫茫修炼之路上,来自地球的少年乘风破浪,驾驭麒麟圣兽,破地狱,闯天庭,笑傲苍穹。本书已与17K小说网签约,故此不再在此更新,希望喜欢的读者移步17K小说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