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3900000013

第13章 悲痛与抑郁(2)

抑郁症使我们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使我们为难。这种方式过了一段时间就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大的变化痕迹,这是与悲伤共有的特点。在悲伤时,为了逐一执行受现实检验所发出的命令,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一工作完成之后,自我就能成功地使性欲本能从失去的对象那儿解放出来。我们可以设想在抑郁的过程中,自我也有类似的任务,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我们都无法洞察发展的实际过程。抑郁的失眠特点显然表明这种情况缺乏灵活性,无法使发泄全面撤回以满足睡眠的需要。抑郁情结的行为就像未愈合的伤口,它从各方面吸收发泄的能量(在移情神经症中我们把它称为“反精神发泄”),从而消耗自我的能量,直到它筋疲力尽。这证明很容易使自我撤回入睡的愿望。在接近晚上时,这种条件一般都有明显的改进,很可能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而无法用心理学解释。这些问题还进一步关系到,与对象脱离是否构成自我的损失(自我的纯自恋创伤),这点足以提供抑郁的临床描述。自我的性欲本能是否匮乏的直接原因是对某些病不起作用的因素。

抑郁症最显著也是最需要解释的特点,是它有一种转化为与症状完全相反的躁狂症的倾向。就我所知并非每一种抑郁症都会有这种结局,有许多病例的发展过程中有间歇期,在这些间隔里,没有躁狂症的迹象,或者极为轻微。其他人证明,抑郁症与躁狂症的正常交替,可以归为循环神经错乱。如果精神分析的方法无法成功地解释和用治疗改善这类疾病中的一些病例,那么就会有人企图否认这些病例具有心理发生的根源。实际上这不仅是可以做的,而且我们有义务把关于抑郁症的解释推扩到躁狂症上去。

我无法保证这种努力能完全令人满意,它初看起来似乎如此,实际上很难做到。我们可以从两点出发,第一是精神分析的观点。第二点也许可以说成心理经济学中的一般观察问题。精神分析的观点是一些分析研究者早已详细描述过的,那就是躁狂症的内容与抑郁症没有区别,两者都是与同一“情结”纠缠在一起的障碍,只是在抑郁症里,自我屈从于情结,而在躁狂症中自我控制了情结或者把它排除在外。另一种观点是根据观察与躁狂症对应的所有正常状态,例如玩笑、胜利、狂喜都有同样的条件。首先,总是存在长期消耗大量心理能量的状态,或者靠长期的习惯力量建立起来的状态,在这基础上,伴随着某些影响,会使能量消费成为多余,于是大量能量就可以有多方面的应用,并且有许多种释放方式。例如,有的穷光蛋,赢得一大笔钱,就突然摆脱了每天对面包的不断焦虑;又如长期艰苦的战斗终于获得成功;再如一个人发现自己一下子摆脱了某种沉重的负担,摆脱了他长期承受的那种虚伪状态等等。所有这些情况的特点都是高度兴奋,具有流露喜悦激情的迹象,愿意采取任何行动,它完全像躁狂症,与抑郁症的沮丧和压抑相反。人们可以冒险断言,躁狂症不过是这样一种胜利,自我曾经屈服而现在却胜利了,逃避了它。酒精中毒属于同样的情况,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释,它也是由得意洋洋的状态构成的,这也许是由于毒素的作用而将压抑中消耗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通俗的观点很容易证实,一个人处于躁狂状态也会乐于运动和行动,因为他如此“精力充沛”,实际上是上面所说的条件得到了满足。这就是为什么躁狂症如此高度兴奋,对行动不加抑制。

如果我们把两种途径得到的看法结合在一起,就会得出以下结果。有躁狂症伴随发生时,自我必定曾经屈从于损失的对象(或者是为损失而悲痛,或者就是屈从对象本身),从而抑郁症痛苦承受的所有的“反精神发泄”都来自自我,“束缚”也就成为可能。此外,躁狂症病人明白地向我们表示,他摆脱了使他痛苦的对象,因为他像一个饿鬼追逐面包一样,追逐着新的发泄对象。

这种解释看来很有道理,但是,第一它是如此不确定,第二它又引起了新的问题和疑虑,这是我们无法回答的。我们不回避这种讨论,即使我们并不奢望它会使我们有更清楚的理解。

那么,首先在正常的悲伤中也有对象的损失,它无疑是被克服了,而这个过程只要存在就会吸收自我的所有能量。那么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之后,不会形成胜利阶段的条件呢?我发现要立即回答这种异议是不可能的,它再度提醒了我们,我们甚至还不知道用什么来作为悲痛功能的测度。但是,也许有一种假设可以在这儿帮助我们。如果对象不再存在,现实便根据单独的记忆和希望进行裁决,而性欲本能正是通过这些记忆和希望依附于失主的对象的;同时自我面临是否要有与对象同样命运的决定,接着,它为自己全部的自恋满足所说服,切断对不存在对象的依恋而继续活下去。我们可以想像,由于这种切断的过程是缓慢的、逐渐的,因此为达到目的需要消耗的能量很多。

我们想根据对悲痛功能的猜想,来试着描述在抑郁中完成的功能。我们在这里一开始就遇到了不确定性。迄今为止,我们很少考虑在抑郁中的心理位置,也没有探讨在心理中什么系统或哪些系统之间完成抑郁的功能。疾病有多少心理过程仍然被已经放弃的无意识的对象发泄所占据,又有多少心理过程在自我中为认同所代替?

现在论述“性欲本能抛弃的对象的无意识代表”是很容易的。然而,实际上这种代表是由无数个单独印象(它们的无意识痕迹)组成的,因而这种撤回性欲本能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逐渐的过程,像悲伤那样并不能一下子完成。很难判定它们是否在几个点上同时开始,或者按照某种确定的序列。分析往往表明,记忆的活化是逐个开始的,悲哀却总是一样的,单调而乏味,每次发生时有一些不同的无意识根源。如果对象对于自我没有重要的意义,只是因为上千种联系而强化,那么失去它并不会引起悲痛或者抑郁。性欲本能逐渐撤回的特点对于悲痛与抑郁是同样的,两者大概是为了同样的目的,通过同样经济的安排维持的。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抑郁的内容要比正常的悲伤多,在抑郁中与对象的关系不是单一的,矛盾情绪的冲突使这种关系复杂化了。后者或者是构造性的,也就是说它是由这种特殊自我所形成的每一种恋爱关系的元素,或是来自那些失去对象的坏兆头的经验。因此激发抑郁的原因要比悲痛广泛得多。悲痛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真正失去了对象,由于对象的死亡而造成的。在抑郁中,爱和恨交织在无数个单独的冲突中,它们为对象而斗争;有的要使性欲本能脱离对象,有的则要保持性欲本能的地位而防御攻击。这些单独的冲突不可能在其他系统里存在,只能存在于无意识系统、事物记忆痕迹的区域(成为语言发泄的对照)。悲痛时,该系统里也有性欲本能的脱离,但没有什么东西妨碍这些过程以正常的方式通过前意识进入意识;而抑郁的这种管道大概由于某些原因或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被堵死了。构造性的矛盾情绪就其本质讲是受压抑的,与对象有关的创伤经验可以激活某些被压抑的东西。因此与这些矛盾情绪的冲突有关的任何东西都在意识之外,直到出现那些抑郁的特点。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它存在于受到威胁并最终抛弃对象的性欲本能发泄,但只是恢复了它在发源处自我中的地位,于是爱逃避到自我中,避免了毁灭。该过程在性欲本能退化之后可以成为有意识的,它在意识中表现为自我的一部分与它的自我批判能力的冲突。

同类推荐
  • 人生必修的情商课

    人生必修的情商课

    "哈佛大学以其辉煌的教育成就高居当今世界大学之巅。她培养了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等8位美国总统;乔治·明诺特、爱德华·珀西尔等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尔?盖茨、路易斯·郭士纳等几十位商界精英。难怪ABC著名电视评论员乔?莫里斯在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说道:“她的影响足可以支配这个国家。” 然而。人们往往只关注这些伟人、科学家、商业奇才的骄人业绩。却很少注意到这些大人物在哈佛大学学习时,都非常注重情商的自我修炼。情商是人生愉快和生存完美的学问,是管理者领导力的影响力的真谛,也是所有奋斗者通往成功人生的阶梯。
  • 偎雪听心

    偎雪听心

    本书是一册有关人生哲学的通俗故事读本,汇集40余个精短的小故事,由《读者》重点签约作家鲍尔吉·原野专门撰写。全书文字隽永,哲理深蕴,图文互动,时尚可人。符合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趣味。
  • 卡耐基写给女人

    卡耐基写给女人

    本书用一种全新的方法诠释卡耐基经典,用一种独特的视角解读女人心理,让天下女人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身魅力,获取幸福婚姻,开创崭新的人生。它是女人魅力无限、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心灵之书。
  • 心宽路就宽全集

    心宽路就宽全集

    本书从“心宽一尺,路宽一丈”、“做自己的心理管家”、“让快乐贴身相随”等八个方面,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和一个个富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阐述怎样才能开阔自己的心胸,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情,怎样创造快乐,怎样把平凡的日子过得生机勃勃的人生哲理。
  • 转动人脉:构建超级成功人脉网的73个技巧

    转动人脉:构建超级成功人脉网的73个技巧

    人脉决定财富。本书以人脉为核心,详尽地阐述了提升人脉的方法与技巧,另外,还精心选取了大量创造人脉、维护人脉、提升人脉的经典案例。总之,本书可以算是当下最实用、最时尚的人脉宝典。衷心希望您在翻开本书的同时,就找到开启您人脉存折的密码,也找到一把开启您人生幸福与成功的金钥匙。
热门推荐
  • 好口才·赢天下

    好口才·赢天下

    在本书中,你们既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又注重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书中旁征博引,将新、奇、巧、趣的故事和精辟深隧的道理融合为一体,力争做到令人读来精神振奋而又有所得。本书紧扣现代口才艺术的脉捕,是一本引领青年快速进入口才艺术大门和迅速提升口才艺术的书籍。全书共分两篇:上篇系统生动地阐述了好口才对于人生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介绍了口才艺术的普遍原则和实用技巧。下篇着重介绍在工作、社交及生活等领域中,人们在76个具体场合中的说话技巧。它结合鲜明生动的案例,向读者介绍了许多精妙实用的口才诀窍。
  • 登临引

    登临引

    登临者,夺魂取舍,强掠他人的人生;穿越者,如坠梦幻,进入别样的世界。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两条未降世就被安排好方向的生命。然而……“谈不上逆天,只是想帮你们这群要死不死的登临者改改命而已。”……“秦家少爷,你也发现了吧。其实这个世界如你我一样的穿越者……到处都是呢。”“然而我们至今仍未知道他们穿越有什么卵用。”
  • 文学批评学

    文学批评学

    文学思潮、文学文体和文学经典三大理论问题,呈现了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内在思想结构。通过对“为何批评”和“如何批评”问题的深入追问,通过具体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范导性实践,通过“如何成为批评家”的诸多奈件的理论确证,本书变得极富思想操作性,并且具有理论解释力。从文学思潮出发,作者探讨了文学思潮与批评思潮的成败得失;从文学文体入手,作者特别强调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独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文学批评的自由思想价值;从文学经典出发,作者建立了开放性的文学经典观,为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双重经典体认进行自由立法。
  • 人世图

    人世图

    出生在平凡家庭的周仁伍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注定了不平凡,战天剑的感应,神秘的强者,一个平凡的少年郎却走上了一个世界之巅的强者之路。(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神农传承者之位面诊所

    神农传承者之位面诊所

    在位面总部,有一座不受位面法则约束的建筑,但已关门谢客数千年……这日,吴睿终于揭开了神农氏传承千年的黑珠之谜,原来是个独立于五行之外的诊所,可接受治疗宇宙大千位面患者,不仅仅是人族,还有美丽精灵、彪悍蜥蜴、强大神族等等。同时,通过治疗还可以换取各位面的丰富资源,灵药、武器、功法、宠物,一切应有尽有。但其实吴睿的理想很简单,平日里在街头为百姓看看病,偶尔找个富豪压榨一番,有空去各位面到处走走,淘宝、冒险、装逼、踩人,再时常来点奇遇,简直妙不可言。………………新书已经上传,下面有链接《我体内有本山海经》
  • 后后青白

    后后青白

    关于后80后的校园故事。什么是后80后呢,把它定义成85到89间的校园孩子。当前80后在出名,90后在张扬的时候,夹在他们当中的后80后是何去何从,还是无所适从呢。看看后80后的人生。以一对孩子的啼笑的感情经历为线索,中间穿插师生生死恋,还有朝生暮死的爱别离,意在表现不同年龄的人生及爱情观希望大家喜欢。就此
  • 青春的死胡同

    青春的死胡同

    刘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但是命运的选择,让他有了一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人生!亲情消逝,友情的背叛,爱情的抉择,青春的道路上充满无数的挫折跟陷阱,考验与惊喜!
  • 寒瑾江山

    寒瑾江山

    她是21世纪的王牌杀手苏瑾,意外穿越到古代苏丞相的长女苏瑾身上,她有一个宠妹如命的哥哥苏玉寒对苏瑾日益生情。南墨囯三皇子南墨寒因上古之血接近苏瑾,却一步一步的看着苏瑾成长,逐渐生情。南墨芜因爱生恨,为苏瑾一夜白发。苏瑾卷入了一场爱恨纠葛,苏瑾临死前曾说,我这一生,从不信命,可我宁愿魂飞魄散,消失于这天地之间,我也不要界于你们之间。拿起剑刺入心脏,滴下一滴泪,这一场纠葛又究竟是谁的错。
  • 宫落长歌

    宫落长歌

    她落魄千金流离失所被大十岁的夜冥宫宫主拾得,那年她九岁,他十九岁。他说此生只爱宫落落一人,却转眼娶了她人。宫长歌看着落落睡在自己怀里,当初救她回来只是觉得她的眼神很复杂,也许可以把她训练成一把利刃,不知为何一切都不再自己手中掌握,只想着她愿成佛他必定不会让她成魔,已经很多年他半夜醒来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活着还是死了,哪怕是清醒,他依然分不清。十九年,每天都活在水生火热,在他的记忆里更多的是他杀的那些人,他一开始还数着自己杀了多少人,可是后来就数不清了,也许是麻木了。直到落落的到来,看着她总是不停的说不停的粘着他,一旦她回到随意宫她就找自己,那时他觉得他也是重要的,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活着。
  • 蜀轺纪程

    蜀轺纪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