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3900000001

第1章 称谓的定义、分类及研究历史(1)

一、关于称谓的定义

(一)什么是称谓

关于“称谓”,《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这样解释:“人们由于亲属或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厂长等。”

据袁庭栋考证,该词最早见于《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所载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书启:“虽幽显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号,详案旧典。”

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数千年礼仪文化熏陶的国家,且自古以来社会等级观念十分严格,非常强调三纲五常、宗法伦理,因此衍生出众多丰富多彩又纷繁复杂的人际称谓。这些称谓与其所处的社会结构、政治背景及传统观念等均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反映出古代社会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秩序,反映出不同社会阶层的特征,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社会时代人的社会属性、价值观念以及民情风俗。

所以,对古人称谓的研究,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弄清古人称谓在不同时代的具体含义与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古今称谓的嬗变及其规律,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古代文献典籍,更好地了解当时社会的种种特征等。同时,通过对“称谓”的研究,也便于我们从中汲取传统道德之精华,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不过,要进一步明确“称谓”的概念,还有必要弄清它与近义词“称呼”的区别与联系。

从古代文献看,“称谓”与“称呼”的区别主要在于:指某一具体称呼时,多用“称呼”;泛指多种称呼时,多用“称谓”。近代以来,随着称谓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称谓”与“称呼”的概念界定,学术界又提出许多新的看法,并产生了一些争论:

1. 称谓即称呼。称谓是人们用来表示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职业等的名称,如《辞源》及《汉语大词典》中,均以“称呼”释“称谓”,而“称呼”则指“表示被招呼对象的身份、地位、职业等等的名称”。此外,杨应芹、诸伟奇在所著《古今称谓辞典》的“自序”中也认为:“称谓,就是人们可以用来相互称呼的有关名称。”孙维张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称谓就是称呼,就是人们在交际中怎样称呼别人和自己。”

这种意见在普通大众中非常流行。要说区别,也只是语体风格上,前者有些书卷气,后者比较口语化。

2. 称谓包含称呼。称谓是人们用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身份、职业等的名称;而称呼是称谓中那部分可以用来当面招呼的名称,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关于“称呼”的解释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同志、哥哥”,与“称谓”一词的释义相近,但多了一个限定范围“当面招呼用的”。

这种意见在学术界比较流行,几乎已成为一种共识。在诸多讨论“称谓”的书籍和文章中,均以此作为立论基础。

3. 称谓与称呼具有密切联系,但又存在明显差异。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称谓着眼的是人们相互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是人们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所拥有的身份、职业、地位等在词汇中的具体表现;而称呼着眼的是人们当面招呼的言语手段,如果它反映了人们彼此间的各种关系及所拥有的社会评价等,这时的称呼同时也就是称谓,否则,称呼就只是称呼,而非称谓。依据这一理论,曹炜在《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一文中提出:称谓语与称呼语存在着一种交叉关系,即“部分重合、部分相离”。因为从实践分析看,称呼中那部分不反映人们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称呼,如“老曹、小黄、钱理、吴汉江”等与姓名相关的称呼,就不属于称谓。

这一意见比较新颖,目前尚在推敲之中。

(二)本文所采纳的称谓定义

从上文中“称谓”与“称呼”的关系阐述来看,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显然抹杀了二者的细微差别,并不足取;第三种意见虽然新颖,但其观点系立足于对现代汉语的研究,依据其理论,现代汉语中虽然名、字合而为一,姓名已经不能反映出人们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但在古、近代汉语中,姓名仍在相当程度上表达出人们之间不同的社会关系及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因此仍属于称谓范畴。

鉴于以上分析,为避免古今一些具体称谓因意义嬗变而产生歧义,在对《歧路灯》称谓研究中,笔者仍旧采纳了学术界相对主流的第二种观点,即称谓是人们用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身份、地位、职业等的名称;而称呼是称谓中那部分可以用来当面招呼的名称。换言之,称呼也可看做是对当面称谓的一种别称。

二、关于称谓的分类

(一)当前学术界对“称谓”的几种分类方法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人际关系、身处不同的社会角色,往往会有各种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繁多庞杂、花样百出,为便于研究,当代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称谓进行了相应的归类与划分。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将称谓分为面称与背称。崔希亮在《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一文中认为:“面称就是称呼性称谓,背称就是指称性称谓。如亲属称谓的‘爸爸、妈妈’是面称,‘父亲、母亲’是背称。有些称谓的面称和背称同形,如‘舅舅、老板’等。”

2. 将称谓分为对称、叙称和自称。李树新在《汉语传统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内蒙古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一文中将称谓词分为对称、叙称和自称。他认为:“对称是当面称呼听话人的称谓,对称时被称呼人一定在场;叙称是叙述到某人的称谓。叙称时被称呼人可以在场也可以不在场;自称是自己称呼自己。”

3. 将称谓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性称谓。属于亲缘关系的称谓叫作亲属称谓;表示人们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主要涉及身份、地位、职业等的称谓叫作社会称谓。其中,亲属称谓进一步细分为直系亲属称谓和旁系亲属称谓。不过,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对于社会称谓的内涵与分类,又存在较大分歧:

丁安仪在《当代中国社会关系称谓》中,将社会称谓分为泛称社会称谓、借称社会称谓(即借用亲属关系称谓称呼社会关系中的对象)、昵称、俗称。

刘金玲在《现代汉语称谓及其社会动因》中,将社会称谓分为职业称谓、通用称谓和姓名称谓。

曹炜在《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中,将社会称谓分为职业称谓、职称称谓、职务称谓、身份及友邻关系称谓、泛称称谓。其中,泛称称谓又分为三类:1. 表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泛称称谓,如在下、诸位等。2. 反映社交关系的泛称称谓,如先生、女士等。3. 由亲属称谓转化来的泛称称谓,如叔叔、阿姨等。

4. 将称谓分为称谓代词和称谓名词。郑尔宁在《近二十年来现代汉语称谓研究综述》中认为,称谓按词类可大致分为称谓代词与称谓名词。称谓代词也就是人称代词,因其并不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一般在称谓中不做讨论,而将它们归为代词类;称谓名词则根据它们的使用范围划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性称谓,其中,亲属称谓又分为亲属称谓(只用在亲属之间)和拟亲属称谓(即用亲属称谓称呼其他社会成员);社会性称谓则按照它们的交际功能,分为六个层次,即社交称谓、关系称谓、职衔称谓、谦敬称谓、亲昵称谓、戏谑称谓。

(二)本书对《歧路灯》称谓的分类及其依据

上述几种分类方法虽然各有学者采用,但目前学术界关于称谓的分类,仍未有一个普遍认同的看法。一方面,很多学者认为,将称谓简单地划分为“面称”与“背称”,或者“对称”“叙称”与“自称”,在一定程度上失于笼统。另一方面,将称谓划分为“亲属称谓”与“社会性称谓”,也有待商榷——其一,学术界关于“社会性称谓”的内涵与分类,仍存在较大分歧;其二,“社会性称谓”本身也存在界限模糊之处,如“姓名称谓”究竟是与亲属称谓平行的概念,还是应划归社会性称谓之下,学者们的看法仍大相径庭。

而且,笔者认为,这些分类方法主要基于对现代汉语的研究,故不能简单套用于古、近代汉语。原因在于:

1. 较之今人,古人称谓则更加繁杂得多。从文献材料看,古人的称谓因不同人物经历的繁简、社会关系的广狭、文化程度的高低等种种差异而有所不同,往往一个人有几个,甚至几十个称谓。宋人黄彻在其《巩溪诗话》中就曾因《左传》中人名变化之繁杂而感慨道:“千变万状,有一人称目至数次异者:族氏、名字、爵邑、号谥,皆密布其中。”

简单而言,古人称谓繁杂的主要原因在于:古人自称方面有诸多讲究,小时有名、成年有字,且读书人一般还有别号、室名等,且字、号、室名不止一个;古人十分注重礼法,一般要对别人用尊称、对自己用谦称,且除了通用的尊称、谦称之外,还因双方社会关系或社会角色的不同,更有不同场合下专用的尊称、谦称;古代社会等级森严,不同的人往往有若干特有的表示其身份等级的称呼、有若干本可直截了当却偏要拐弯抹角的代称。

这些古人称谓,今人已多半弃之不用,仅从现代汉语角度出发,很难将其明确归于“亲属称谓”及“社会性称谓”,又或其下某一子类。

2. 古人称谓还因时代不同而产生含义变迁。对此,早在宋代就有人曾明确指出,如《宋史·兵志九》载熙宁八年宋神宗诏令,称唐代“官号物名,与今称谓不同,武人将佐多不能通其意”。以“老子”一词为例,今含有“父亲”之意,且多用在不礼貌、不严肃的指称中,如“老子天下第一”“老子的队伍才开张”;而在汉晋宋时期,“老子”则作为自称,如后之“老夫”,或作为他称,如后之“老丈”,其用法与今天可谓大相径庭。

对这些含义发生嬗变的古人称谓,仅从现代汉语角度出发,也无法将其准确归类。

与此同时,关于古人称谓的划分与归类,迄今尚未见有全面、系统的文献资料或古代学者的专门著述。据有关学者查证,古人关于称谓比较系统的著作目前已知的仅有两部:一是北周卢辩的《称谓》5卷,早佚,只存目于《隋书·经籍志三》;二是清代中叶梁章钜的《称谓录》32卷,此书重点在“录”,录的重点又仅限于亲属称谓和官职名号。

而且,现代学者对古人称谓也尚无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如吉常宏主编的《汉语称谓大辞典》,收词3万余条,堪称迄今规模最大的一部相关词典,但该书只简单按音序编排,并未对称谓进行归类与划分。关于这方面的尝试,较为典型的是袁庭栋的《古人称谓漫谈》(中华书局,1994年6月版)一书,该书将古人称谓大致划分为“姓、氏、名、字”称谓、亲属称谓、尊称、谦称、官称与地望称、讳称等等。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笔者在对《歧路灯》称谓进行归纳整理时,结合本书中称谓特点,并参照现代学者关于称谓的分类方法,进行了如下尝试:

将《歧路灯》中称谓具体划分为八类: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谦敬称谓、排行称谓、身份称谓、职业称谓、俚俗称谓。

“你、我、他”等人称代词因不能表示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或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与身份、职业等特征,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称谓的范畴,故文中不予讨论。

三、称谓研究概述

相对于汉语研究的其他方面,历史上,对于称谓的研究则略显薄弱,鲜有学者对各时代称谓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与阐释。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历代学术界对称谓研究的忽视、称谓自身的繁浩庞杂等。尽管如此,古往今来,仍有部分学者对称谓研究进行了涉猎,并取得诸多成就。特别是近几十年,学术界正在掀起一个称谓研究的高潮。以下,笔者就对我国称谓研究历史做一粗略的梳理:

(一)清末以前关于称谓的研究

根据现代一些学者的研究整理,清末以前,对称谓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西汉初年至北周之前。这一时期,古代学者对称谓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著录及阐述只是零散出现在其专著的某篇或某几篇文章中,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期间,有关称谓的记载主要有:

同类推荐
  • 阳光的轨迹

    阳光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44篇文章,记录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点点滴滴,包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长》、《汗水洒绿了校园》、《六位中学校长搭建起来的数学系》、《赛仓教授与合作民族师专》等。
  •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本书是对宁波市20位教育管理名家进行采访,挖掘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故事、治学理念,记录宁波教育的发展,推广一批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思想。此前“行走的新闻”已连续出版多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在宁波教育界引发关注。此次的走近宁波教育管理名家是服务型教育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通过采访挖掘宁波教育特色。也是宁波首次对优秀教育工作者办学、治学故事进行集中梳理,对宁波教育的科学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 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佳航同志的专著《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研究》即将付梓面市。作者经过悉心淬炼,对其毕业时获得好评的同名博士论文加以梳理、充实和提高,以更具科学性、系统性的论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她的博士生导师和书稿第一读者,我深为自己所带的第一个学生的刻苦精进和可喜收获而感到欣慰。记得初次与佳航见面时,她刚从媒体调入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踌躇满志地要从记者、编辑转型做新闻学学者。三个春秋过去,她虔敬地捧出这本十几万字的著述,如愿以偿地实现了人生角色的转换,其间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收录了关于语言学理论、文字、音韵、语法、训诂、方言调查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
热门推荐
  • 考生保健药膳集锦

    考生保健药膳集锦

    本书作者是长期从事药膳研究应用的专家。他针对考生学习、考试中出现的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心神不安、失眠等情况,设计了增强考生记忆药膳、抗失眠药膳、补心益气药膳、增强消化吸收营养药膳、补脑药膳、抗病强身药膳,以及女生保健药膳等,共计500余种药膳配方。每种药膳有配方、功效、制作、食法、宜忌等内容,内容翔实,简单易行。适合各类考生及脑力工作者家庭制作食用,也可供餐厅厨师及药膳爱好者阅读。
  • THE PICKWICK PAPERS

    THE PICKWICK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熊宝贝

    萌熊宝贝

    四只小熊,两对同桌。没错!他们就是嘟梦暗天!可爱的草莓嘟嘟,柔情似水的雪梦梦,加上憨厚的吉祥天天和搞笑的黑暗暗,就让这四个小家伙伴在你们学习、工作劳累时,让你们好好休息一下,放下任务,来跟嘟梦暗天一起开启快乐的旅程吧!
  • Ten Years Later

    Ten Years La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光阴似贱

    光阴似贱

    小武秀气瘦弱,身世凄凉,她家贫,幼年失母。于是在山清水秀墟里上炊烟的乡下,两个孤单的小孩子遇见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剑灵

    剑灵

    天域之中,百族争霸,灵族,魔族,魂族等顶尖种族称霸其中,而万年前,人族天帝陨落,人族从此式微……万年之后,天剑大陆上,一颗来历神秘的剑型晶体,一个看似出身小家族,却被人为堵塞经脉的少年,两者奇妙相遇,少年从此展现过人天赋。先修剑意,再悟剑道,成就剑魂,直至修成无上剑灵。从此,人族天域再称雄!
  • 斩天武神

    斩天武神

    斩天武神,横扫八荒!武龙位面,万族林立,天恩赐下,天才涌现,在奇异的年代,热血激荡,奋勇争先,人人气运加持,移山倒海,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穿越者王一鸣,被位面排斥,气运不加身。自困境而出,仅凭手中三尺锋芒,披荆斩棘,闯入广袤无际,又精彩绝伦的武者世界,演绎着自己的传奇!
  • 龟背大陆

    龟背大陆

    天崩地裂,地球不复存在。无限演化,上古重现人间。不一样的文明,一样的人情世故。不一样的魔幻世界。一样的热血豪杰。
  • 公司因你而不同

    公司因你而不同

    “公司因你而不同”,是微软和IBM等公司成功的秘诀,也是我们在工作中十分值得提倡的一种职业理念。《公司因你而不同》通过这个理念,帮你激发工作潜能,提升工作价值,实现人企双赢。
  • 大夏金龙

    大夏金龙

    类地球一个大山里捡来的孩子,十八岁考学无望,在家打游戏的时候,被任命为一族族长。莫名消失回来后,竟然成为了绝世高手,不仅美女成群而且还被加封为少将。他带领族人走上了富裕兴旺的道路,被全族人尊称为恩人。但他却说:“我想要的不是这个,在我的心中只有她……。”然后默默的离开了……从此,他每到一处必将掀起惊涛骇浪,他每到一处必将引起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女爱慕他、人们敬畏他、朋友为他而骄傲、敌人为他而颤抖……,大地每一处都响彻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