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2300000021

第21章 不断膨胀的金融泡沫(1)

3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995年以来,斯坦福玩弄着与麦道夫相同的手法,号称每年的投资回报固定在10.3%至15.1%。他手下“斯坦福银行”一年期的存款单,年收益率可高达摩根大通银行的3倍。

艾教授通过校友会的介绍,将税后的50万美元交到了艾伦斯坦福的手上,说好每年至少10.3%的利息,最快五年后便可加倍奉还。没想到金融海啸来了,艾伦斯坦福东窗事发,艾教授那50万人间蒸发。

刚到美国时,我在中部的一所州立大学攻读大众传播硕士学位。听说美国人数学不怎么样,于是第一个学期选修了统计学(上)。原以为在国内修过统计学,可以轻松混三个学分,腾出时间去打工挣学费。却不料授课的艾教授也是中国人,想混学分不容易。

艾教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来到美国的留学生,在斯坦福大学攻下天文物理博士后,应聘到我所就读的州立大学任助理教授(相当于国内的副教授)。如此的经历,在当时的中国人中算是凤毛麟角的了。结果第一学期结束我只得了B+(相当于86到89分),这对于从小到大数学成绩一向优异的我来说,是不能容忍的。第二个学期我接着又修了统计学(下),还是艾教授授课,终于得了个A。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受益匪浅。

三个学期后,我离开中部搬去纽约。不过,一直与艾教授保持着联络。特别是进入华尔街后,我时常向艾教授讨教模型问题。后来,艾教授的许多学生收入比他当教授高,特别是那些进入华尔街的,平均收入比他高个两三倍。可是,艾教授醉心于科研,不原意离开学校。

皇天不负有心人,前年,艾教授几十年的研究成果获得了邵逸夫奖,奖金一百万美元,他一人独享(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一百万美元常常是两、三个人分)。得知这一消息,我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去祝贺!艾教授说,辛苦大半辈子了,这笔钱扣去50%的税,也可以买个度假屋,享受退休生活了。我劝艾教授,说美国房价大泡沫,即将大跌,最好再等两三年再进场。

前些日子,我在网上和他视频聊天,告知他美国房价已跌去30%以上了,现在是购买度假别墅的时机了。只见他浓眉扯了一下,耸了耸肩膀说:那笔钱都蒸发了,一半給了IRS(美国税务局),另一半交给了“斯坦福”。交给税务局是没有办法,“斯坦福”不是他的母校吗?是他捐给母校了吗?细问下来,原来是另一个麦道夫——艾伦斯坦福。艾伦斯坦福是继麦道夫之后,在金融海啸中所出现的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庞氏骗局制造者之一。其中,麦道夫与斯坦福是涉案金额最大的两起。

提到“斯坦福”这个姓氏,很多人会想起美国著名高校斯坦福大学,这也是后来斯坦福往自己脸上贴金的重要砝码。原本和他斯坦福大学毫无关系,为了建立与斯坦福大学的联系,他一方面,向外界宣称他与斯坦福大学的创始人——利兰斯坦福是远房亲戚;另一方面,又利用金钱来“攀亲”,资助利兰斯坦福大厦的重建工程。在斯坦福大学的网站上,人们可以看到他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拥抱,以及前总统克林顿当面称赞他的画面。1995年以来,斯坦福玩弄着与麦道夫相同的手法,号称每年的投资回报固定在10.3%至15.1%。他手下“斯坦福银行”一年期的存款单,年收益率可高达摩根大通银行的3倍。

艾教授通过校友会的介绍,将税后的50万美元交到了艾伦斯坦福的手上,说好每年至少10.3%的利息,最快五年后便可加倍奉还。没想到金融海啸来了,艾伦斯坦福东窗事发,艾教授那50万人间蒸发。

也怪我多说一句,如果艾教授一拿到钱就买度假屋的话,虽然缩水30%,但房子还在。现在可好,奖金一分不剩。

但谁能料到像艾教授这么高智商的人,都会上了斯坦福的套,相信那听上去就不可能的好事。然而,受麦道夫和斯坦福骗的哪个不是“精英”,不知是狐狸太狡猾了,还是“精英”往往反倒缺乏常识呢?

40.泡沫的故事

人类的金融史几乎就是一部泡沫史

人类的金融史几乎就是一部泡沫史。先前三五十年一个小泡沫,百八十年一个大泡沫。后来二三十年一个小泡沫,五十年一个大泡沫。大家耳熟能详的有: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疯狂、1720年的英国南海泡沫(牛顿在这个大泡沫中亏了两万英镑,若按每年2%的通胀率来计,值今天的七八百万英镑)、1837年的美国银行恐慌等。历史上最恐怖的1929年大萧条,泡沫就始于“1907年大恐慌”。近三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泡沫积聚的速度也越来越迅猛,单单这十年我们就经历了无数的大小泡沫。巨大的泡沫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点COM”,另一次就是房市。每一次的起因都类似,结局也颇相同。但人们似乎很健忘,总是跟随泡沫一次次地追高杀低,深受其害。

吹大泡沫总要有个说法,最典型的有几种。

一.当经济快速发展时,人们的想象力被激发,那些与新技术相关的标的物会伴随媒体的大肆渲染,泡沫被吹大起来。如百多年前的铁路股、上个世纪末的“点COM”及相关的高科技股、甚至与未来“绿色概念”相关的股票,都曾经飙升、或未来会飙升,人们总以为这些股票会无视地心引力一直往上窜。

二.泡沫的形成与人们的必需品相关。譬如人们坚信对房子的刚性需求永远都存在,所以房价可以只涨不跌。前二年的油价也是如此,从30美元一路上涨到147美元一桶,华尔街大鳄和部分经济学家还预测:石油将会涨到200、甚至400美元一桶。

对这两项引发泡沫的诱因,使得人们蜂拥而上,推动商品的价格不断地走高。因为人性雷同而且千年不变,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不管是100年前的人还是当下的人,都会拼了命去追赶有利可图的快车,绝不想被车上的人挤在门外。那些传统的预测泡沫的理论,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人们往往从最初的疑惑,转变为好奇,然后升级为狂热。每次泡沫都会无情的破灭,留下一地鸡毛。过去的事就不再提了,90年代末的高科技股大跌,令股价至今都回复不到最高点的25%。如今,美国各地的房价跌去了30%到60%,而且还在继续下跌;2008年,油价接近150美元一桶,却硬生生一路下跌至30美元左右,目前依然徘徊在70美元上下,连最高位的一半都不到。

三.稀少的古董古玩、名家名画类。

最近,美国一位著名画家的三幅现代画,拍出了超过一百万美元的高价,后来他透露其中的两幅画是他女儿四五岁时的涂鸦之作。还有一幅更离谱,是他家一条小狗的大作!前些日子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一位收藏家披露说,10多年前他曾收藏过一个,只花了2 000美元,就在一个跳蚤市场买到了。

四.对所谓名牌和限量发行的迷恋。

这几年,名牌手包的价格,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迅猛攀升,留意到这一泡沫的人恐怕不多。我太太的一个女友就是品牌包的狂热追风者,每隔几个月就会买一两种新款式。设计师就是抓住了跟风者的心理,给手包取的名字就像名车的那样,什么“Uptown”、“Downtown”、“Mulberry”,价格动辄上千乃至数千美元,还美其名曰限量供应能保值。一次Party,这位大小姐提着一个透明的包,包里的物件依稀可见。我定神瞧了瞧,发现包的质料跟我家浴室的浴帘相似,便故意开玩笑对太太说,你怎么拿家里的浴帘给她做皮包了呢?那位大小姐一听不高兴了:“胡说!我这是Chanel的最新款式,800多美元,比你家浴帘不知贵了多少倍!”我心想,这位大小姐缺乏幽默感倒也算了,都上当了还不自知就太可怜了。

对于古董名画、名牌奢侈品,如果有闲钱买来玩赏一下倒也无妨,不过这些商品本身无法带来收益,真可谓“Priceless”,可以说它“无价”,也可以说它一文不值。它们的“价值”在于下一个买家愿出多少钱,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击鼓传花那样,得祈祷下一个傻瓜出现了。富人的钱已多得发霉,就让他们去把玩好了,而普通百姓如果指望那些东西能保值增值,就绝对不靠谱了。

泡沫就是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近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黄金保值的呼声甚嚣尘上,真是“满城尽带黄金甲”,使黄金突破1 400元美元一盎司,创下历史新高。

听过一个寓言,有两个探宝者甲和乙,经常结伴去探宝。在一次探宝途中,突然下起大雨,他们躲进一个山洞,不料走进山洞深处,竟然意外地发现了一堆金元。他们欣喜若狂,于是两人将金元一分为二,各自放进了自己的背包。金元太重了,而想要带走金元就必须穿过沙漠,两人不得不扔下随身物件,只带了珍贵的水与食物。他们出发了,他们走过三分之一的沙漠时,太阳高照,躲也无处躲,每走一步都变得非常艰难,但谁都不想抛掉金元。甲取出水壶抿了一口水,一不小心,水壶掉地上了,眼睁睁让水流走了。他口渴难忍,不得已将金砖跟乙换水喝。为了得到更多的金砖,乙把珍贵的水换取了金砖。不幸,在走出沙漠之前,乙背着沉重的金砖倒在地上,走进了天国。甲却两手空空地走出了沙漠。

听到这儿,或许读者会说,故事很老套,没啥新意。慢着,故事还没有结束。一百年之后,另外三个探宝者在沙漠中发现了乙的骷髅和一堆金砖。那三人见到金砖一点都不兴奋,因为百年后的黄金就象普通的金属一般,毫无珍贵可言。他们根本不明白,乙怎么会死在一堆金砖的边上。

关于黄金,股神沃伦巴菲特有句名言:“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黄金,被人类从非洲或其他地方挖掘出来,然后将它们溶化,铸成金砖。然后,再挖个洞(指各国央行的地下金库),将它们埋进去,花大钱雇人看守着。任何火星人看到这事都会挠头不解的。”这正好是上面那个寓言故事最佳的诠释。

从近代货币发展史来看,黄金遭此命运毫不令人生奇。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期,采用的货币是银本位,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提高,对货币的需求猛然增长,逐而更换了金本位制。所谓的“金本位”制,就是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

因为金属货币毕竟有限,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时,社会流通的货币少了,这就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以上个世纪大萧条为例,因为生产出来的商品无法兑现,形成所谓的产能过剩,生产力大大超过了黄金的总量。说那是金本位惹的祸,大概也不为过,就因为金本位制,当年无法大量发行货币来缓解压力,致使无数银行倒闭,最终受害的还是普通百姓。[秋13]据大萧条前后两次人口普查推算,大萧条期间,美国饿死的人占当时其总人口的7%!虽然这个数字没得到官方的确认,可能有点夸张。不过,从官方正式披露的对大萧条描述的文件来看,也足可见金本位之恐怖。

近期,黄金保值的流行观点,促使人们狂热的投资金条、纸黄金(“纸黄金”是一种个人凭证式黄金,投资者按银行报价在账面上买卖"虚拟"黄金,个人通过把握国际金价走势低吸高抛,赚取黄金价格的波动差价。——编者注),黄金又飞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出现“金本位”复活的迹象,不禁令人产生了时空错觉。

黄金真的能保值?人们或许太健忘。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金价就维持在800美元一盎司上下了。1980年1月,金价甚至突破过850美元一盎司。即使按最保守的每年3%的通胀率,那时候的850美元的价值比现在的2400美元还要高。黄巢的名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有趣的是黄金这次上涨恰恰落在秋天,如果真能成势,对美元的霸主地位的确是一次冲击。不过,即便美元崩溃了,也不可能回归金本位制,就像当年黄巢起义转瞬即逝一样,黄金担当不了美元所负担的重任。

当今世界,世风日下,有人居心叵测地忽悠大家入市,有人懵懵懂懂地推波助澜。只有在泡沫破灭,烟雾褪去之后,人们才会看清幕后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为避免上当受骗,普通百姓唯一能做的是多看历史,因为历史往往会一次次地重演,而且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很显然,黄金将被再一次被炒作成大泡沫。既然是泡沫,那就早晚会破。善良的人们千万要谨慎,不要做击鼓传花游戏中那个最后的傻瓜。

41.GDP,空心的财富蛋糕

可是,近十五年来,每隔几年发生一次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人们越来越质疑GDP的可靠性。特别是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在其爆发前,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就已经不如10年前,但GDP却显示美国经济在蓬勃增长,说明GDP数据被不真实的资产泡沫。特别是房地产泡沫扭曲了,就像那两位教授各吃一口狗屎GDP便产生200万,事实上房地产的不断转手根本未产生任何财富,却占了GDP中很大一个比例。

2009年的11月,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成为全球最热的话题之一。而作为经济回暖数据标尺的GDP,其可信度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先讲个小故事,在巴黎,一个研究GDP的年会上,经济学家聚首一堂。休会时,美国的甲教授和英国的乙教授在大街上散步,瞧见地上有一堆狗屎。甲教授说:“仁兄要是吃一口狗屎的话,我就给你100万。”乙教授反问:“真的吗?”

“那当然!不过,我要看着你吃下去,”甲教授说。

没想到,乙教授真的趴到地下吃了一口,眉头一皱,咽了下去。甲教授大惊失色骇然不已。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只能开张一百万美元的支票给乙教授。可乙教授拿到支票并不高兴,他心想,这要是传开去我吃过狗屎,那岂非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他见甲教授一脸的后悔,就说道:“这样吧,你如果也吃一口,我也给你100万。”甲教授听罢也毫不犹豫地吃了一口。乙教授也当即给他一张支票。然后,两人发誓谁都不准说出去。

他们俩在回宾馆的路上还谈论着这件事,并得出了一个结论:“就在前10分钟里,我们创造了200万美元的GDP。”

地球人都知道,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是二十世纪30年代,由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应美国商务部的要求,负责编制的一种反映经济全景的指标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到了90年代,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策划了一套政策,和美联储一起与华盛顿达成共识,包括放松银行管制和市场自由化、私有化和缩小政府规模,强调GDP,使GDP增长率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最权威的指标。

同类推荐
  • 做生意就这么简单

    做生意就这么简单

    本书介绍了成功经营者最有效的发展策略,即做生意善动偏脑筋、做生意弱势时多方借力、竞争有道方能脱颖而出、找到财富的另一个落点、只赚一部分人的钱、摸透心理便没有做不成的生意等等。
  •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本书选择了航空工业的典型事例,强调时代背景,突出发展变化,从体制创新、民用飞机、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体制改革,适时调整战略,努力开拓市场,推进资本运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集团公司的重新整合,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中国航空工业必将在新一轮市场经济大潮中蓬勃发展。本书既可给航空工业从业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工业相关产业及对航空工业感兴趣的社会读者提供参考。
  • 怪诞博弈论

    怪诞博弈论

    “怪诞博弈论”就是用博弈论剖析生活中超出常理、出其不意、不按常规出牌而出奇制胜的各种现象。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在工作中和老板、同事打交道的书;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书。博弈论不可怕,怪诞博弈论减少疑惑。
  • 保险推销员必读手册

    保险推销员必读手册

    《保险推销员必读手册》是保险推销员的成长枕边书。美国的克里曼特·斯通16岁开始推销保险,36岁就成为了百万富翁,此外还有贝格、日本的原一平、齐藤竹之助……世界保险市场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世界级保险巨子和数不胜数的大富翁,他们是万人瞩目的英雄。相信自己:只要跨进了推销保险这扇门,你就不再是一个“俗人”。
  •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微观的贸易理论与宏观的国际收支理论这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微观部分主要介绍各种各样的贸易理论,包括作为古典贸易理论起源的重商主义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各种新贸易理论,作为自由贸易理论之反论的贸易保护理论,以及有政府干预的战略性贸易理论等,对各种新贸易理论的评介是本教程的重点所在。宏观部分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流量核算体系为其分析的理论起点,然后依次从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以及货币因素的影响等角度介绍了多种有关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
热门推荐
  • 我为王

    我为王

    误把发给女神的口令红包,发给了班主任赵茜……没想到她竟然这样......
  • 岁月情劫

    岁月情劫

    爱不一定在身边还有你原来陪我的那几年..
  • The Red Seal

    The Red Se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黎明的温柔

    TFBOYS黎明的温柔

    故意两面派的李沁茜,她的内心总是不按常理变化的,她想变好就变好,她想坏就坏的透底,而他让她心安了!开朗稳重的叶汐铭,什么事情在她的眼里都是虚有的,只要是她想得到的,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而他却让她变心了!优雅成熟的陌恩祈,谁在她的眼里都是一样的只有虚伪的不同,人的内心怎么样人就怎么样,而他让她猜测不透!素不相识的三个女孩,都有属于自己的见解,而她们却因为同一件事情使自己的内心发生了该变,遇上他们,生活就开始了,每一天都在改变,只是那黎明的温柔波折不断。
  • 冰火王座

    冰火王座

    地里冲出魔兽人,人民被屠杀,国家崩坏,每个人都在末日求生,一个魔法学徒在这个时代挣扎逃亡,可依旧没有逃出这个人间地狱,可在濒死那一刻,他回到了灾难刚发生的时候......
  • 修妻

    修妻

    传说,当今太子太傅爱慕皇后娘娘,以至终身未娶。太子太傅表示:那只是传说……
  • 爱如荆棘

    爱如荆棘

    佛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那一年的相遇,那一年的回首,那一年的爱与恨,注定了我们一生的纠缠。我尝到了苦果,亲手种下,却不忍毁去。如果,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不曾相爱,是不是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是不是就不会心痛?是不是可以平淡地过完一生?但是,生活没有如果。非常感谢我看素材网为我做的免费小说封面,百度一下“我看素材网”就可以找到我们...
  • 穿越之仙子的完美爱情

    穿越之仙子的完美爱情

    魔幻界的仙女法师紫墨与助手也就是闺蜜“歆语”做法,不料,黑暗系统的“千羽”为了不让紫墨的法力封住结界,特意捣乱,紫墨陷入黑漩涡,歆语去救紫墨,但还是卷进漩涡,歆语与紫墨一起穿越到了古代的驯龙世界,后来紫墨意外成了君主,歆语做了紫墨的女婢,最后紫墨向皇上求情,让歆语做君主,身份平等,友谊没有分离。。。。。。。。
  • 魔女之蓝娅后人

    魔女之蓝娅后人

    你是怎样来理解魔女的呢?是指那邪恶的女人还是女巫?我想诉说一段关于我所认为的魔女的故事,魔女也有属于自己的信仰,也会想追求自己心中的美好。她们只是群长不大的姑娘而已。
  • 失忆者异界行

    失忆者异界行

    一个失去了记忆的少年,身上满是谜团,掌控元素的力量。在这个混乱的异界,又该何去何从,寻找记忆的道路从今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