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2900000024

第24章 论自我赞同和不赞同的原则

本书的前两卷主要讨论了个体评判他人感情、行为的出发点和基础,在这一章里我们要把重点转移到个体是基于什么出发点进行自我评价的问题上来。

个体借以评价自身行为的原则与其评价他人行为的准绳大抵类同,主要依据是个体在换位思考时能否充分理解他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的情感和动机。同样,当个体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时,是否对影响行为的情感和动机有充分的理解及同情,也成为其认同与否的关键因素。个体只有进行换位思考,与自己主观的情感和动机保持一定的距离,才可能全面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做出客观的判断。个体要努力从他人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自己,采用他人眼中可能产生的看法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个体做出的所有判断几乎都与他人的判断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实际存在的,也可能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也可能只是出于个体的无边幻想。个体要以旁观者的不偏不倚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当换位思考后也能完全理解所有影响自己行为的情绪和动机,他就会认同这种公正客观的看法,理解自己的行为;而如果不能理解的话,就会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谴责、非难。

一个人如果有可能在从来没有跟别人交往过、在与世隔绝的地方长大成人,他就不可能去想自己是长得美还是丑,也不会去考虑自己的品质、情感和行为是好还是不好,更不管自己的心灵是美好还是丑陋。不是因为他从来不去注意这些令他难以理解的问题,而是他没有一个参照物——镜子,把这些反馈展示给自身。而他一旦步入社会,马上就会得到以前所缺少的这个参照物:周遭人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就是一面镜子,反映着他们是否体谅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在这面镜子里,他生平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感情是否合适,看到自己心灵的美和丑。那些给他带来或欢欣或伤害的外部事物牢牢吸引了这个一生下来就与世隔绝的人的注意力,在社会化的镜子里他看到的是所有外部事物所激起的感情——渴望或厌恶,快乐或悲伤,这些他步入社会前从来没有思考过的东西忽然在面前展露无遗,或者说,在这之前有关这些感情的想法还没有吸引他感兴趣到专心思考的地步,也许思考这些感情的起因会不时给他带来快乐和悲伤,但是对快乐的思考仅限于当时的快乐,对悲伤的思考也仅限于当时的悲伤。而进入社会后完全不同了,任何感情都会勾起新的链接。当他发现他人只是理解赞同自己的某些感情,对其他的却毫不掩饰地反感,鼓舞感和挫折感就会交替煎熬他的内心。于是所有的感情,无论渴望或厌恶、快乐或悲伤,都会引起新的感情的多米诺骨效应。这些攫取了他的注意力,他开始埋首专注于沉思中。

人对自身长相美丑的最早概念是来自他人的体态容貌,而不是自己本身,但是很快个体会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外形也会作出评论。如果自己的容貌被别人赞美,我们自然会很高兴,但如果被贬丑陋难看,则难免失落。一般人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为了尽可能揣摩别人看自己的眼光,人总是喜欢照镜子,不厌其烦地打量自己的身体,或者用其他办法,但是一定跟自己的个人观想保持一定距离,小心翼翼去猜测别人的眼光。经过这样一番审视,个体如果对自己的外貌感觉不错,就不会将别人的恶意评价放在心上,而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相反,如果本身就觉得自己外形欠佳,会非常在意他人对自身的评介,那么别人随便一句轻微的讽刺或玩笑都会伤害到他那脆弱的自尊心。潇洒俊朗的人允许你挑剔他的小毛病,但是万万不可戏谑一个相貌平平甚至丑陋的人。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庸人自扰:为自己的容貌可能给他人造成什么影响而困扰。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个体完全脱离了社会,这种困扰根本就不会存在。

同样,个体针对他人的品行做道德评价,并且想知道这些会给自己造成怎样的影响,但是很快就会发现,别人也对自己的行为指指点点。人总是热切想知道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既然他人的行为会让自己觉得愉悦或不齿,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参考借鉴呢?于是,个体开始假设自己在他人的处境条件下会是怎样的表现,借以检查、订正自己的感情和行为,费尽心思想着怎样表现才能让他人满意。站在客我的角度审视主我的行为,并努力推测这种行为会对主我产生怎样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许是个体采用近似于旁观者的眼光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得体的唯一有效途径。如果客我赞同主我的行为,主客体在某些方面得到了有效统一,那么个体会对自己比较满意,从而不屑于别人的赞扬或夸奖、讽刺或责问,即使受到了误解也会淡然看开,相信最终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反之,如果连客我都对主我的行为产生怀疑,主我就会迫切地想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赞成,以消弭这种焦虑感;一旦他人以微妙的言辞暗讽自己的行为不值得恭维,即便是很轻微的谴责,也会让个体如坐针毡、心绪烦乱、患得患失。

个体努力检查、裁判自己的行为并做出褒贬评价的时候,显然是把自己分为客我和主我两个角色:作为检查者和审判官的客我,以及接受审查和评判的主我。客我是旁观者,客我完全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主我的行为,尽力保持一定距离,以客观的情感去看待主我的行为,并且考虑当主我意识到客我的评价时,会做出怎样的调整。主我是行为人主体,会尽力跳出思维定势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客我是冷静的评判者,主我是现实的被评判者。当然,主我和客我不可能完全统一为一体,就好似原因和结果不可能相同一样。

温柔敦厚、追求功勋都属于传统美德中崇高品质的范畴,都应该得到肯定和有效的回报,而那些惹人厌恶、理应弃而远之的败行则是邪恶的习性。但是,品质无论好坏与否都与他人的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德之所以让人如沐春风、颔首肯定,不只是因为它让我们自觉地去热爱和尊崇,而是因为它在别人心中也激起了美好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人意识到美德会带来赞许和尊崇,必然会感到精神上的安宁和满足,一如无端猜疑会引起心灵受到罪恶的莫名其妙的折磨。能够受人爱戴并且清楚自己值得别人来敬爱,是一种难以妙言的幸福;而处处讨人嫌并且自己也认为是罪有应得,又是多么巨大的不幸。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逻辑是什么、为什么男人更要讲逻辑、逻辑怎么个讲法、控制自己的非理性、理清话语中的概念、怎样的论据才可靠、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严密的推论等。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列举的200多个经典定律,是人们从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所提炼总结出的精华。书中总结了管理、经济、心理、人生、教育、事业、家庭、感情等方面最经典的定律、法则和效应,全方位地扫描人生的全过程,交给我们一把又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点亮一盏又一盏指路的明灯。把握这些定律,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多重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你也可以利用这些神奇的法则、定理来驾驭你的一生,改变你的命运。
  •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2000多年来,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却同时不得不忍受着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此时,人们想到了《道德经》。希望从中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医治人类身心疾病的良方。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热门推荐
  • 天下风月

    天下风月

    身为罗刹阁的顶尖杀手,世人只道她武功卓绝、冷酷无情,却也只有三两知己才知她语笑嫣然、心软间救下多少性命。一直自诩“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她风月”,最后还是在不经意间中了招...“我说过,我只救自己想救的人。”“要我救他?以身相许还可以考虑一下…”“你这般女子,一生遇上一个就够了。”“我只救得了别人,救不了自己…”一句句,原来竟就是这样入了心,动了情?那风华绝代的身影,原来早已刻入脑海。原来原来,她早已不能置身事外…
  • 许你平安喜乐

    许你平安喜乐

    有一天,晴天接到自家哥哥的“命令”被要求相亲!如果能拒绝她绝不会接受。相亲过后,身边的所有人都对她说,“晴天,他是个值得托付的男人。”当她真的托付所有,才发现一切都不如她所想,一切都被早早的安排。只不过是时光太强大,岁月啊蹉跎了我们的相遇,模糊了我们的记忆,安排了我们彼此的使命。岁月静然流淌,生命中总会出现那么一个人,愿意用他的深爱,许你人间最美的四月天。谨此于相信爱愿意爱等待爱的人。
  • 魔王的九尾狐女王

    魔王的九尾狐女王

    她,本是狐族的女王,妖族的首领。却因沉睡十万年,失去了一切。本以为抛下一切身份就可以安然的有自己的一生,不了料在这时,他,出现了,再次让她不得走上世界的顶端。他,魔族的王,强大而又神秘。他从不在意世间任何东西,唯独对她,起了兴趣……谁是谁的救赎,谁又是谁的朋友,却不知,千万年前,他们便已相遇……(此书不弃,必完本,免费,另外欢迎与小雅一起交流剧情QQ:433509214)
  • 当女汉子撞到恶少

    当女汉子撞到恶少

    她,本是天真无邪的一个女汉子。他,本事冷血无情的一个恶少。当女汉子撞到恶少,她变得有心机,变得狠毒。当恶少撞到女汉子,他变得柔情,懂得了爱情。
  • 象形2012

    象形2012

    《象形2012》收录了李建春、刘洁岷、剑男、沉河、黄斌、吴晚燕等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后工业爱情》、《在武昌城区》、《夹竹桃》、《焚书者》、《雨水的弹奏》、《和儿子谈孤独》、《北京纪事》、《登首象山记》、《失明的小女孩》、《秋夜闻虫声》、《怀念春天》、《雨中过明清石板街》等。
  • 金氏文集

    金氏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师难训:扑倒绝色帝君

    萌师难训:扑倒绝色帝君

    【新书正在连载中哦~《盛世倾城:独宠小刁妃》】某月看到帝君第一眼时,就脑补着扑倒帝君的红粉画面。眼放金光,嘴角留着哈喇子“上仙这么可口,不如从了我。”绝色帝君嘴角一勾,目光如狼似虎,将某人咚在墙角“美人如此相邀,岂有拒绝之礼。”片段二“臭丫头,你敢不敢不拿你哥做挡箭牌?”君无上目露凶光,死死盯住躲在傅宁身后的某月。某月贼贼一笑“妖孽,你敢喜欢女人,我就敢不躲在阿宁身后”傅宁眸子轻抬,似笑非笑,君无上立刻败下阵来,弱弱道“不敢。”
  • 倾世:浮华劫

    倾世:浮华劫

    神,光明,神圣,不可侵犯。魔,黑暗,冰冷,乱舞九界。天下生灵,万物苍生,在这片充满争斗和机遇的大陆上上演着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每一个地方都有争权夺利,利欲熏心,亦有家国天下,壮丽英雄,有斩情断欲,也有深情守护。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端看如何看待。
  • 中国佛教文学

    中国佛教文学

    本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佛教的产生与基本要义、萌芽期——汉魏六朝佛教文学、发展兴盛期——唐宋佛教文学、衰变期——元明清佛教文学、余响期——佛教与近现代文学
  • 美丽女人的贴身保养秘籍

    美丽女人的贴身保养秘籍

    读过这本“秘籍”,你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20到40岁的女性都将是本书的受益者。在这里我们将一起聊一聊怎么吃得美味、吃得健康,你还会获赠好多美颜瘦身的饮食小秘方! 20到40岁的女性都将是本书的受益者,在这本“秘籍”中你会知道怎样才算吃得美味、吃得健康,会获赠全面细致而又实用的美容护肤知识,会得到女性健康、卫生、睡眠、工作、生活和穿着打扮等全方位的保养“小贴士”,还会一同学习和分享作为女人的小秘密,聊聊女人一生中的重大转折和蜕变:如何作好孕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