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6800000029

第29章 “六出祁山”真假辨

历史上的诸葛亮的北伐并不成功,甚至可以说得不偿失,与小说描写的那种辉煌战绩大相径庭。而诸葛亮之所以赢得后世的尊敬,主要也在于他的北伐。这倒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从蜀汉建兴六年(228)到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对曹魏的北伐,可以说是诸葛亮一生中亲自指挥的最重要的军事行动。其间,诸葛亮向曹魏发动了五次进攻,曹魏向蜀汉发动了一次进攻,一共有六次大的军事行动。小说《演义》根据这些史实,经过加工渲染,敷衍成为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

从历史上看,诸葛亮北伐的效果并不理想。连年的征战,只取得了几次小胜,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战果,反而对蜀汉的人力、物力消耗极大,诸葛亮自己也承认,战争搞得蜀汉民穷兵疲。

不过,到了《演义》中,诸葛亮的北伐却是另一番光景,蜀汉军队取得了一连串的辉煌胜利,诸葛亮的指挥艺术在北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出神入化鬼神莫测的境界。人们对诸葛亮用兵如神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六出祁山”的故事。

小说中的诸葛亮首次北伐,攻势凌厉,旗开得胜。老将赵云在阵前杀了西凉大将韩德和他的四个儿子,蜀汉军队生擒了曹操的女婿夏侯懋。诸葛亮智取天水、冀城、上邽,用计降服了姜维,并且阵前一席话,骂得曹魏老臣王朗羞愧交加,撞死马下,曹魏的大将军曹真又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被杀得大败而逃。接着诸葛亮又设计大破八万西羌兵,杀了西羌越吉元帅。一个接一个的胜利,诸葛亮的北伐大有一举成功之势。只是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节度,误失街亭,才使诸葛亮势如破竹的攻势受到遏制。即使如此,诸葛亮仍在差不多面临绝境之际,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

事实上,见于历史记载的诸葛亮首次北伐,过程非常简单。尽管小说用了长达五回的篇幅来写首次北伐,但《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这次北伐的记载不过数百字而已,根本没有小说中那些令人眩目的辉煌战绩。只有马谡失街亭一事,小说与历史基本相符。赵云和邓芝率领的一支部队也在箕谷遭到失败。至于小说中被赵云所杀的西凉大将韩德及其四个儿子,以及西羌铁骑、越吉元帅等等,都是子虚乌有,凭空杜撰的。曹魏老臣王朗倒真是死了,只不过是自己生病死的,而不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并且王朗死时,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已经失败,蜀汉军已经退回汉中。最脍炙人口的“空城计”,虽然见于《三国志》注引的郭冲“三事”,但却被古今的史家公认是不可信的。

建兴六年(228)冬,诸葛亮再次率军出散关,包围陈仓,但很快就因为粮食接济不上,被迫撤退。魏将王双率骑兵追击,被蜀汉军队击毙。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如此而已。

《演义》对第二次北伐的描写,除了保留斩王双的情节,还加上了诸葛亮让姜维诈降,把魏将费耀和他率领的五万军队诱入斜谷,将其全部歼灭,凭空送给诸葛亮一个大捷。并且围陈仓之役也被写成诸葛亮用计夺取了陈仓,曹真的部将孔礼、张虎等中了诸葛亮的埋伏,损兵折将,大败而回。这样一来,第二次北伐的小胜变成了大胜。事实上魏将费耀直到公元231年仍在陇东一带作战,所谓费耀在斜谷陨命纯属小说家随意编排。

只有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小说与史书的记载基本相符。这一次.蜀汉军队转向西北方向进军,攻占了武都和阴平二郡,使之成为蜀汉的疆土。不过在历史上攻占武都的是陈式,而在小说中则改成了姜维和王平。

所谓“四出祁山”,是指建兴八年(230)秋曹魏对蜀汉的一次军事行动。魏国以曹真为大司马、司马懿为大将军,率军准备分两路进攻蜀汉,由于连降大雨三十余日,冲毁栈道,魏军只好半途而回。这一次,双方虽然剑拔弩张,但魏蜀两国的军队并未接触。

在《演义》中,本来没有任何战斗的这次军事行动,变成了诸葛亮再次大败魏军。先是诸葛亮夜观天象,预知月内必有大雨淋漓,于是将大军屯于汉中,以逸待劳,只派张嶷、王平引一千军把守隘口。曹真、司马懿退军时,分别设埋伏于斜谷口和箕谷口,陈式、魏延不听诸葛亮的告诫,率军追击,在箕谷口中了司马懿的埋伏,而诸葛亮则利用曹真的大意,派兵从三路奇袭曹真大营,大败曹真,夺了祁山。诸葛亮又写信羞辱曹真,使曹真怒气填胸,当晚就死于军中。随后,诸葛亮又在渭水之滨布下“八卦阵”,大败司马懿。司马懿敌不过诸葛亮,只好派人到成都散布流言,让后主刘禅召回诸葛亮,才算遏制了诸葛亮的攻势。

本来没有任何战斗的一次军事行动,经过《演义》作者笔下生花,竟然变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在历史上,魏国大司马曹真从来没有败在诸葛亮的手下,曹真直到公元231年,即“四出祁山”的第二年才病死于洛阳,他的死与诸葛亮可以说毫不相关。至于后主刘禅召诸葛亮班师回朝,历史上也并无其事。

建兴九年(231),诸葛亮再次兴兵北伐,以一部分兵力进攻祁山,自己率一支军队在上邽附近打败魏将郭淮、费耀,乘机收割田中的小麦以充军粮。同年六月,诸葛亮在取得一些小胜之后因粮尽退军。在撤退途中杀了前来追击的魏军大将张郃,算是最大的战绩。这次战役在小说中就是“五出祁山”的故事。虽然小说的基本情节与史实大体符合,但小说却增加了一些神秘的色彩。诸葛亮在上邽与司马懿作战时,不仅装神弄鬼,使魏军胆战心惊,而且还真的具有法术。诸葛亮施展“缩地之法”,坐在小车上缓缓行进,后面的魏军骑兵无论如何快马加鞭,也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小说渲染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已经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诚如鲁迅所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进行了最后一次北伐。这一次诸葛亮改变了进攻方向,出兵斜谷,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于渭水以南。诸葛亮吸取了以往因军粮不继而被迫退军的教训,在渭水之滨分兵屯田,以农养战,准备与曹魏打一场持久战。但屯田才一百多天,诸葛亮就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这次北伐又是劳而无功。《演义》的作者可能认为,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如果像这样就算了,未免太煞风景,于是特地为诸葛亮精心设计了几场大的胜仗:

诸葛亮用计引诱魏军前来劫营,然后施展“遁甲之法”,一时之间阴云密布,天昏地暗,魏军乘夜长驱大进,结果魏将秦朗中埋伏而死。

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运粮,司马懿仿造木牛流马,结果魏军的一千多匹木牛流马连同运载的粮食一齐被蜀汉军队夺走。

司马懿父子被诸葛亮用计诱入上方谷,前后出路均被塞断,突然山上一齐丢下火把,将山谷内埋设的地雷干柴引发,顿时烈焰冲天,司马懿心胆俱裂,下马抱住两个儿子大哭,以为必死无疑,只是由于突然天降大雨,将火浇灭,司马懿父子乘机杀出上方谷,才逃得一命。

《演义》的作者把本来几乎可以说是一场劳而无功的北伐,渲染成充满传奇色彩的胜利进军,这是为什么呢?应该说,除了追求文学作品的趣味性,也是为了满足作者和读者的一种共同的心理需要。

诸葛亮的北伐,一开始就具有一种浓厚的悲壮色彩。

“北定中原”,“复兴汉室,还于旧都”,这既是《隆中对》确定的战略方针,也是诸葛亮和刘备共同的政治理想。按照诸葛亮当初的设想,北伐曹魏必须是据有荆、益二州,待天下有变,从荆襄和秦川两路出兵,以荆襄之兵为正兵,秦川之兵为奇兵,两路夹击曹魏。但诸葛亮北伐时,当初设想的条件已经不存在了。蜀汉丢失了荆州,仅仅据有益州之地,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蜀汉与占据整个北方的曹魏相比,力量悬殊,从两路发动钳形攻势已不可能,秦川方面不得已成为主攻方向。诸葛亮未尝不清楚,此时的蜀汉自身已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北伐曹魏谈何容易,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为了不负刘备的临终嘱托,报答知遇之恩,为了追求毕生的政治理想,同时也是出于一种以攻为守的策略考虑,诸葛亮还是毅然兴师北伐。

诚然,诸葛亮的北伐并不成功,但诸葛亮的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斗精神,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却深深地打动了后人。中国人固然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希望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功业辉煌,却是人之常情。如果历史没有能够满足这种愿望,那么人们自然就会寄希望于文学作品。《演义》对诸葛亮北伐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渲染,其实也正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

同类推荐
  • 欺世盗明

    欺世盗明

    现代人王卓,本是一名特种兵指挥官,因一次交通意外,灵魂穿越时空,来到了明朝末年,融入到一个富二代唐琪身上,原本可以,骑马,遛狗,赛风流,但是因为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发誓要阻止那段屈辱的历史,为了逆转历史,改兵制,强兵备,战鞑虏,霸海权,取天下。
  • 汉魂天下

    汉魂天下

    七星合一,君临天下!八字谶言之内,隐藏了何等惊天秘密。是阴谋,还是神谕?大争之世,神魔乱舞,佛道争锋,群雄趁势而起,最终谁能聚得七星,夺取天下至尊!
  • 三国有个公孙恭

    三国有个公孙恭

    公孙恭穿越三国,成为辽东太守戏览天下英豪。逐乌桓,灭北平,扫袁绍,公孙恭渐成三国时代的河北霸主,但前面,还有曹刘孙三方枭雄!‘这天下!非我公孙恭莫属!’‘我要让这三国时代,成为公孙恭的时代!’总结:这是一本很爽的三国争霸文。
  • 回到唐末当皇帝

    回到唐末当皇帝

    大唐盛世,如烟花灿烂,黯然落幕却悲凉凄切,帝辱臣死,巍峨殿堂,尽数飞灰烟灭……某孤身而来,却见黎民百姓竟为草中累累白骨,苍凉之处,且看某如何平军阀、斗豪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一百个理由

    一百个理由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如一只海龟般趴在太平洋风涛里、总是令人难以琢磨的日本,需要警惕,需要谴责,也需要和平共处。《一百个理由》中,作者引用丰富例证想要说明的是:中国有一百个理由谴责日本,也有一百个理由与日本和平相处。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门槛;在很大程度上,这道门槛将考验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与此同时,日本要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在某种意义上,这道门槛成了判断日本能否重铸为一个政治诚信国家的试金石。所以,这一百个理由,给中国,也给日本。
热门推荐
  • 时空无极限

    时空无极限

    时空跳跃者,乃世间最为神秘的一种人。猪脚以逆天之运得其转生,在暗流涌动的泛古大陆,且看猪脚逆天之途。
  • 春秋右氏传

    春秋右氏传

    恩怨情仇,世事变迁。---《右传》
  • 易经的决策智慧

    易经的决策智慧

    这是一本旨在脱下《易经》深奥晦涩的“古装”,启迪做人成事、决策人生的智慧之书。本书中,作者结合一生的研究心得与丰富的授课经验,从解读《易经》的64卦原文入手,深入浅出讲述解卦的基本方法,阐发《易经》的丰富义理与智慧,揭示国家、事业、个人顺道行事的基本奥秘。全书释义源引广博,案例鲜活生动,论理精湛入微,使读者在尽享《易经》的博大精深之余,更有茅塞顿开、轻快了然之感,有助于您领略《易经》的深层要义,体察事业兴衰、人生进退之道,在发展事业、做人行事方面及早谋划最佳策略。
  • 凌道心

    凌道心

    古怪的黑莲心,脑海中奇异的画面,一个契机,一段传奇。
  • 武血乾坤

    武血乾坤

    平凡小镇,血腥之夜。少年踏血归来,看见的却是满地尸骸,血发冲顶,携带无尽血腥暴虐毅然转身,誓要走上复仇之路,化身血魔,从此在武者世界掀起无穷杀戮,血流成河亦不眨眼。吾既得血帝之传承,当与无尽血液为伍
  • 魂穿帝王朝

    魂穿帝王朝

    一幅古色古香的春秋画卷,一段摄人心魄的乱世佳缘。一曲轰轰烈烈穿越异世的情爱之歌,一场不倾城,不倾国,却倾我所有的末路繁华。
  • 朝南朝北

    朝南朝北

    朝南是下午从游戏机房走出来的,此前,他没有听说龙卷风的任何消息,只是奇怪今天的游戏机房怎么没人?游戏机房的老板在朝南离开时对他说,快回家吧,龙卷风就要来了。
  • 爱之深情之切:青鸟

    爱之深情之切:青鸟

    王母娘娘座下的神兽青鸟,因为凡心偶炽,乘着王母娘娘主持蟠桃盛宴偷下凡间,因缘巧合之下解救了深陷险境而不自知的秦王嬴政,从此两人的命运便紧紧的纠缠在一起。嬴政身具真龙紫气,遭到多方觊觎,幸而有青鸟相助,方才逢凶化吉,然而一路走来,两人的关系也在悄然变化着。此时正值秦楚大战,秦国势大,远征楚国,却遭到楚国赴死顽抗,更有一方术士玄阳子暗中相助,接连失利。嬴政大怒,决定御驾亲征,但是此行不仅凶多吉少,更牵扯出了许多爱恨纠葛……
  •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少年科普知识读本:高新科技

    中华少年科普知识读本:高新科技

    本书分为“跨入信息时代”、“采撷生物成果”、“探索材料空间”、“揭开宇航面纱”、“闯进能源特区”、“开辟交通新天地”六个部分,向青少年讲述了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