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3900000028

第28章 文字的改革(13)

至匈奴之统一,则由变采捕农牧之混合经济而为单纯之游牧。往时社会学家每以渔猎游牧农耕,为人类社会演进所必由之三阶段。不知农业有精粗不同,低级之粗耕农业,实与采捕畜牧等业并营。观《汉书·匈奴传》、《三国志·乌丸鲜卑传》注及《北史》高丽诸传所载匈奴、鲜卑、奚、契丹等族,于游牧之外,仍有麦之获。如今之青海、西康游牧之外复种青稞,原非单纯之游牧社会。今日蒙古、新疆及中亚吉尔吉思草原一带单纯游牧经济,乃由人类骑上马背以后之特殊环境孕育而成,原非人类社会普遍现象。夫游牧经济以牛、羊、马为主要畜产。中国史籍上记东亚滨海之岛屿,如日本、台湾、海南岛多无牛、羊、马。如《后汉书·东夷传》称倭无牛、马、虎、豹、羊、鹊,《隋书·流求传(即今台湾)》称其多猪、鸡,无牛、羊、驴、马,《汉书·地理志》称珠崖、儋耳郡(即今海南岛)无虎与马。夫日本、台湾、海南岛,皆近亚洲大陆之海岛,有史以前实与大陆相连。当其未与大陆断绝以前,大陆之牛、羊、马,如已为家畜则此诸岛上不应皆无。今此诸岛之无牛、羊、马,即为此诸岛离开大陆前,大陆尚未驯畜牛、羊、马之明证(据地质学及古生物学家之研究,日本在上新统末期尚与大陆相连,其时已有牛、羊、马,故日本有马化石等,惟与今日之种或稍不同。见德日进Early Man in China,p17)。且中国史籍所载不仅中国滨海之大岛无牛、羊、马,即东北海滨黑龙江流域,如《晋书·肃慎传》、《魏书·室韦传》等亦无牛、羊,或无羊少马。此即东亚大陆,尤其东部亚洲古代不畜牛、羊、马之证。由此言之,游牧社会原非亚洲东部所有,亦已明矣。至于东亚大陆骑马之历史,据今所知,或即由西元前六、七世纪自黑海滨斯克泰民族输人。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卷二十七上《西域古地考·康居奄蔡条》下云:“希腊、罗马古史,谓里海以西黑海以北,先有辛卑尔居之(原注距今二千六百余年,案即西元前六、七世纪顷),盖东方种类,城郭而兼游牧者(案城郭游牧实营采捕农牧之混合经济,非单纯游牧,中国史上所称东北部族皆如此。原注“黑海北境有辛卑尔古城,黑海峡口初名辛卑尔峡,今俄人名乌拉岭一带曰西悉毕尔,殆由于此,中国汉后鲜卑部名,尚系后见”。案西悉毕尔,今译作西伯利亚)。厥后有粟特(案原文作Scyche,或译塞,今或译为斯克泰)。族越里海北滨,自东而西,夺辛卑尔地。辛卑尔人四散,大半窜于今之德、法、丹、日等地,有众入罗马,为罗马击杀无遗。东汉时有郭特(案原文作Goths,或译作峨特)族人,亦自东来,其王曰亥耳曼。粟特族人,败溃不复振。”此斯克泰族据黑海之北约自西元前六、七世纪顷至西元一世纪顷。希腊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记此族生活习惯栩栩若绘。其所记与中国史中之匈奴、罗马史中之匈人丝毫无殊。十九世纪初俄人复于其地发掘其大酋之冢墓,得玺印、银币及鞍辔饰具等物,其雕镌之饰往往作胡服骑马之状。骑马之记载,西元前十四世纪巴比伦即已有之。西元前六世纪亚述军队中且有骑兵(见Lowie,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p47)。但东方史上记胡服骑射之事,则始于西元前三世纪初,当由巴比伦经黑海滨越阿尔泰山循阴山山脉缓缓输入。其时距冒领单于兴起,不及百年,盖自骑马技术输入东方之后,昔之营采捕农牧之混合经济者,今则因奔驰较速之故,仅射猎与游牧,已足资给而有余,遂不屑再为采耕等烦缛之劳作矣。夫游牧民族骑上马背驱牧其牛羊群以从事于长期与大规模之战争,较之高度精耕农业社会,尤富于机动性。故冒顿单于继秦皇之后,不转瞬间遂完成其空前之漠北帝国,其后继匈奴而起之柔然、突厥、蒙古,无不以游牧为其凭借之资,其高车、回纥不能采取完全游牧经济者,即不能完成统一之帝国。据此而论,游牧经济实为构成北方军事帝国之要素也。

当游牧社会在中国北境出现之后,即匈奴帝国完成以前,中国北境乃感受绝大威胁。此时燕、赵、秦之北垂,凡与此部族相接触者,皆各筑长城以为守御。《史记·匈奴传》综论此时之形势云:“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中国史上有名之秦长城,即肇端于此。

自长城兴建之后,中国与北族间,遂有截然之鸿沟。此新来之游牧部族,自中国观之,实为一种极陌生之人物,故司马迁作《史记·匈奴传》乃详载其俗云:“匈奴……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驼、驴、、、。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先秦典籍所载殊方异俗亦多矣,然不闻有此。此必非前此与中国杂居通婚之群狄所宜有。秦汉之世,中国骤睹此类陌生之殊俗,故史公因得而详记之。

往日学者每以秦汉时之匈奴,即为出自前此之北狄,如高诱《吕氏春秋·审为篇》注:“狄人猃狁,今之匈奴。”又《晋书·匈奴传》云:“匈奴之类,总谓之北狄。……夏曰薰鬻,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此仅就其先后所在之地相同而言,实为一种错觉。就匈奴之习俗言,如其谓之为狄,不如称之为羌,尚为有据。《史记·匈奴传》称匈奴为夏后氏之苗裔,夏后实出于羌。如西汉人多谓禹出西羌,此非数言可尽,姑从略。至猃狁之族亦当为羌。《左传》称姜戎氏为允姓之奸,又谓其出于瓜州。姜戎即羌,瓜州即羌之所在。羌为西戎牧羊人(《史记索隐》引《说文》如此),而华化之姜姓民族,乃以农业著称,如《世本》称神农为姜姓,周后稷之母为姜。盖此族羌或姜,其初必农牧兼营。其居近西北草原之羌,以善于牧羊之故,则转而营单纯之游牧;其居渭水、汉水流域之姜,则进而为单纯之精耕。同原而异趋,并为可能之事。至匈奴父死妻后母,兄死妻嫂之收继婚,则尤与两汉时西羌之俗同。此俗在隋唐时之哒及今日之西藏,皆兄弟共妻,尚有其近似之婚俗。哒与西藏皆羌之后裔也。

游牧部族在中国北境出现以后,中国即称之为胡。史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称其服为胡服。《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燕人庐生奏录图书曰,“亡秦必胡也”,于是始皇乃使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而筑长城。《考工记》言“胡无弓车”,郑司农言“胡为匈奴”。《史记·匈奴传》屡称匈奴为胡。据此而言,胡实为西元前三世纪时此族之特称,所以别于前此之北狄也。

胡既为游牧部族之特称,西汉之世又适为此族统一漠北极盛之时,于是胡遂为中国其北境一切之外族之通称。其在东北之乌丸、鲜卑等,则称之曰东胡。其在西域如龟兹、乌孙、康居等,则称之曰西胡。此犹如唐时吐蕃兴盛以后,名一切外族为蕃,今日西洋各国兴盛以后,名一切外族为洋,其例正同。

匈奴称胡,其意义如何?《说文》:“胡,牛垂也。”《汉书·郊祀志》:“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注云:“胡,颈下垂肉也。”《诗·豳风·狼跋》以胡与尾对言,尾为尻下垂,则胡即颈或下垂也。《考工记》称戈戟有胡,即以戈首援之下垂为胡。意者此族颈或下垂肉,如今蒙古人种,其颔多阔大下垂,倘即其征欤?至以高鼻深目而多须者为胡,则又突厥兴起以后,以西胡之貌为胡之代表风范也。今俄人称西伯利亚迤东之亚洲民族为通古斯(Tungus 或 Tunguz),则实为东胡之音译,盖又出突厥兴起以后对高鼻深目多须者而言矣。

胡既由颈或下垂肉得名,则此本应为中国固有之称,而非由音译。盖其初本以称居邻中国北方,而与中国文化风习相异之林胡。及匈奴兴起之后,因其居地同,遂转移以为匈奴之称。

林胡在春秋时代或作令狐,《左传》秦、晋有令狐之役(见文公七年及八年),又有令狐之会(见成十四年)。其地在今山西猗氏县,其初当为林胡曾经居处之地,因而即以名其地。令与林同为狄之次一辅音来母之音译。如《左传》襄公十八年季武子作林钟之林,在西周铜器中则作或,并从音。林、古同属侵部来母,故此得并从其音。但此在东周铜器中则作铃钟(见楚王领钟),此为林、令同译狄音之证。又狐与胡古同属鱼部,故得相通。晋文公母犬戎子狐姬(见《左传》庄二十八年)《晋语》称“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之子”,韦注“狐氏重耳外家,与晋俱唐叔之后,别在犬戎者。”案狐氏为姬姓之支属,姬姓支属有在白狄者,如鲜虞、如骊戎皆是。姬从,《说文》“、也,象形”;此即颐之本字。《汉书·东方朔传》注“颐,颌下也。”《易·颐》郑注“颐者口车辅之名也”,金文姬之偏旁作,如横视之,正像颔下,或口车辅之形。象颔下,实与胡为颈或下垂肉之意相应。又案狐之本义,与狄从犬同,本会中国视北族为犬种之意,中国或迳称之为犬戎。韦昭以为狐氏为姬姓别在犬戎者(犬戎亦为中国之称,非译其音),即谓此也。又应劭《风俗通》云:“胡者,山戎之别种”、“胡者互也,言其被发左衽,言语贽币,事殊互也。”(见《御览》七九九卷引,今本已佚)此又以胡为山戎者,盖林胡居林中,自必依据山谷也。狐本为北族之称,自《诗》、《易》以狐为狐狸之名,于是公元前三世纪后遂别以胡为北族之称矣。

四、狄之分布地域及其命名之本义

自匈奴帝国崛起以后,前此居其地而与中国杂居通婚之群狄,如非同化而服属于匈奴,则必奔逃窜伏于大漠之东北西三方,而效顺称藩。此其事与汉族南下以后,原住江淮迤南及西南之蛮族,如今日之苗、徭、僮、傣、摩些、之属,或同化或迁徙之情景,正复相似。盖当匈奴鼎盛之时,史称其控弦之士三十万众,此中杂有狄之成分,当为不争之事实。因此辈每经一次战争之后,其败亡者,则妇女夷为妻孥,少壮更为武士,虽仍统以本族,实已臣伏于胜者。如京相所称赤涉胡,即古之赤狄,《晋书·匈奴传》称匈奴居中国者十九种,而赤涉为其一,即其明征也。至秦汉以来窜伏匈奴境外之群狄,其见于记载者,如《三国志·魏志》注所引《魏书》云:“乌丸者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丸山,因以为号焉。”“鲜卑亦东胡之余也,别保鲜卑山,……鲜卑自为冒顿单于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不与余国争衡,未有名通于汉,而犹自与乌丸相接。”案乌丸、鲜卑族类相似,史并称之为东胡,盖即前此之群狄,以别于匈奴,故称东胡。元魏为鲜卑族,《魏书·乌洛侯传》称其国西北有魏先帝旧墟,又其国西北二十日行,有于已尼大水,所谓北海也。北海今为贝加尔湖,鲜卑原住地,当即在其附近。《汉书·苏武传》云:“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此必匈奴北海无人处与丁令接壤。是鲜卑所居,即汉人所谓丁令也。《史记·匈奴传》云:“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此传下文又称其“后北服浑庚、屈射、丁灵、鬲昆、薪之国”,是匈奴所服之北夷,即为此诸部族。此诸部族惟丁灵一名屡见,丁灵《汉书》或作丁令、丁零,其种落甚繁,无大君长,汉人即总称之曰丁令,隋唐之世又为铁勒、特勒,当匈奴势盛时即服属匈奴,当突厥势盛时,即分属东西突厥。而汉代西域三十余国中,其中行国如康居、乌孙等,皆当为其族类。《汉书·匈奴传》载汉昭帝时匈奴衰耗,于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又《三国志·魏志·鲜卑传》注引《魏书》云:“鲜卑亦东胡之余也,……檀石槐既立,乃为庭于高柳北三百余里弹汗山啜仇水上,东西部大人皆归焉。兵马甚盛,南钞汉边,北拒丁令,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此乌桓、鲜卑、夫余原皆居匈奴之东。匈奴衰弱之后,鲜卑檀石槐据其地。其西北之丁令、乌孙仍与匈奴时同。此皆古代群狄遗种,自与中国隔绝后,环居匈奴之三方。历汉魏之世四百余年,犹依然可考见也。

东晋之世,北匈奴远遁欧洲,南匈奴在中国所建之汉、赵诸国,相继灭亡。虽鲜卑、蠕蠕、突厥相继代兴,然其规模已远非匈奴可比。于是往昔居中国北境之群狄遗落,又复蠢然思动。其分布之广,据《隋书·铁勒传》云:“铁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种类最多。自西海之东,依据山谷,往往不绝。独洛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古、覆罗,并号俟斤,蒙陈、吐如、纥斯、结浑、斛薛等诸姓,胜兵可二万。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则有契弊、薄洛职、乙、苏婆、那曷、乌、纥骨、也、于尼等,胜兵可二万。金山西南有薛延陀,勒儿、十、达契等,一万余兵。康国北傍阿得水,则有诃、曷拨忽、比干、具海、曷比悉、何嵯苏、拔也未、渴达等,有三万许兵。得嶷海东西,有苏路羯、三索咽、蔑促、隆忽等诸姓,八千余兵。拂东则有恩屈、阿兰、北褥、九离、伏昏等,近二万人。北海南则都波等。虽姓氏各别,总谓为铁勒。并无君长,分属东西两突厥。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人性凶忍,善于骑射,贪婪尤甚,以寇抄为生。近西边者,颇为艺植。多牛羊而少马。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此传所载铁勒种落甚悉,今不暇为之详说。其居地之可考见者:独洛河可以此定今外蒙古库伦之土拉河,伊吾为今新疆哈密,焉耆为喀喇沙尔,白山即天山,金山即阿尔泰山,康国在今俄境锡尔河北,阿得水依白鸟库吉说为今俄境伏尔加河(见王克鲁译《塞外史地论丛》315页)。得嶷海洪钧以为即今里海(见《元史译文证补》二十七下“咸海、里海、黑海”条),拂林则为东罗马帝国。凡此诸地,其位置在今地图上,适当蒙古、新疆及中亚吉尔吉思等大草原迤北之山岳森林地带。此传所谓依据山谷往往不绝者,则非草原可知矣。此诸族自西徂东,绵延至于万里以上而总名为铁勒,非必其种类齐用,盖同居森林之中,生活同,风俗习惯亦大致无殊也。

狄之本义应为林木。丁令、铁勒皆狄之异译。《北史·高车传》云:“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令。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时有小异。……其迁徙随水草,衣皮食肉,牛羊畜产尽与蠕蠕同,惟车轮高大,辐数至多。”案元魏一代,自太祖拓跋迄东魏高欢之时(自公元386—547),一百六十余年间,征伐高车之事,不绝于书。其种落之被掳及归降者,皆徙置漠南之地,“乘高车逐水草,畜牧蕃息”。盖此族频与元魏接触,而又能别为部落。故此传所载名号风习,亦远较他书为详。此族以乘高轮车得名。高车为诸夏所命,而狄、狄历、敕勒、丁令则为其本名。其译述不同者,乃古今方俗之殊。此传谓诸夏以为丁令者,乃指当时南朝及中原相传之旧说。此传谓北方以为敕勒者,乃元魏治下北朝之方音。

同类推荐
  • 银河相会:七夕节

    银河相会:七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世界未解之谜和神秘现象大全集

    世界未解之谜和神秘现象大全集

    变幻莫测的茫茫宇宙和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中,总有一些现象让人觉得神秘莫测,总有一些事件留下太多谜团。这些林林总总的怪异现象及自然界的诸多难解之题,总是能引起我们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个领域具有研究价值、探索意义、为人们所关注的几百个世界未解之谜和神秘现象。全书分为文明遗迹、艺术文化、历史悬案、名人迷踪、文物宝藏、宇宙空间、自然奥秘、奇域之谜、海洋世界等十三个部分,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极具想象力、极具神秘感、极具挑战性的情景和画面。
  •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在我动笔写作本书时,对开头部分要写哪些内容,已经心中有数了,而先前的几本书却不是这样。矗立在大地之上的电视塔,其象征意义显而易见:以经济和技术力量征服现实,展现城市风对乡村宁静平和生活的影响,以及里普利笔下那奇异的图景。在一次为期两周的旅行中,一个周末我因故来到北达科他州,博比·肯尼迪(Bobby Kennedy)的葬礼正好在那个周末举行。在若干个农业州,一些当地电视台在转播葬礼车队漫长的行进过程中,正在插播当地商业广告。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
热门推荐
  • 佑天

    佑天

    一个质朴善良的孩子!一个奇遇不断的孩子!一个心智如金的孩子!他有时腹黑,有时刚强,他大声笑,他无声泪。他用慈悲感化这个世界,他用魔欲征服这个宇宙,他用自己的努力坚持证明了自己,续写了一个千古无出其右的传奇,他就是天佑!少时天佑我,壮时我佑天!
  • 墟法

    墟法

    当李贺用枪里的子弹狙杀了一名天道四重天的修者时,心里才真正确信他原本世界的杀戮法则对这个世界依旧有效。
  • 偷窥无罪(上)

    偷窥无罪(上)

    一个退伍的战士为了替自己姐姐报仇,不惜以整容的代价混进了国强乳业,他凭借职业之利在公司各个部门中暗自调查,随即牵引出一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切拷问道德现实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尽在偷窥无罪!
  • 杀手顾家星

    杀手顾家星

    孤儿顾家星历尽艰辛,竟在偶然间获得了异能,为了继续求得生存和铲除邪恶,以异能干起以杀人为生的职业——狙杀全球黑帮人物!全世界黑帮震动,尤以受创最大的日本黑帮黑龙堂集团还击最强烈。顾家星一直以大学学生掩饰身份,和生死之交小叶共同创建全球杀手网络,其后竟让黑龙堂一一释破,顾家星作为全球第一杀手,和黑龙堂集团最尖端的杀手展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战……
  • 梦栀瑶轩至尊逆天

    梦栀瑶轩至尊逆天

    冷漠,绝美,只对身边可信之人难免露出微笑,实力强大,但总有人为了她宇宙至尊的位置而找麻烦,只是,令她头痛的是,背叛她的竟是情同姐妹的莫伊斯……(简介无能,还是看文吧!)
  • 永恒神迹

    永恒神迹

    他,执着力量,为变强,他不怕生死。他,执念报仇,为变强,他历经劫难。无论这条路如何崎岖,他的信念一直未曾动摇。他敢孤身闯峰云顶,一人独挑深渊毒蝎……为爱情他坚守本分,为友情他两肋插刀,为亲情他陷入水深火热……这里属于结界的世界,拥有结界之灵,便能成就一番丰功伟绩。[您的一点支持是菩提最大的动力,谢谢。]
  • 大世天道

    大世天道

    “此子是白痴”“此子经脉不通”“此子不详”“那又怎样,我连天谴都不怕!”李健扣着鼻子。
  • 仙古道君

    仙古道君

    冥心归太虚,天地与同寿,一人,一蜗牛,一葫芦,踏上修仙途。
  • 学生劳动生存的教育

    学生劳动生存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人皮画尸

    人皮画尸

    我叫陈平安,我是一个入殓师,俗称画尸人,简单来说,就是给死人化妆,整理仪容的。有一天,我接到了一具诡异的女尸,阴森恐怖的事件开始发生在我身上,人头纸偶,血河蜘蛛,黄纸地狱,猫脸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