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2600000022

第22章 全球史和史学的前景(6)

其实,郭先生一生中,还有不少出乎意料的举动。而这些举动,又常常能折射出当时中国变幻不定的政治风云。大凡认识郭先生的人,或许都会注意到他的口讷,因此很难想像他年轻时候的口若悬河,更难想像他曾是一个激进的左翼学生。譬如1936年他在中央大学,曾发表纪念鲁迅的演说,被收入《鲁迅先生纪念集》(署名郭光)。他还翻译了美国共产党员约翰.里德 (John Reed)描述苏联十月革命的纪实作品—《震撼世界的十天》,其文笔之流畅,译文之精准,让人无法相信郭先生那时大学尚未毕业。到了美国以后,虽然他为外交部工作,但却仍然保持了左翼的立场,因此他在回忆那段经历的时候,常以 “身在曹营心在汉 ”来形容。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记得他有一次对我说, 194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去美国治疗高血压,路经新奥尔良,曾与郭先生交谈,并希望延揽他到史语所工作。傅斯年在一年以后,随国民党撤退到了台湾,而郭先生则积极与中共地下党接头,准备回国,报效祖国。经过多方奔走,他在1950年实现了这一愿望,携师母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搭船回国了。他们是 1949年之后回国留学生的第二批,也是最后一批。以后《人民画报》刊载了这批留学生的照片,郭先生一家坐在了第一排,神采奕奕,意气风发。

郭先生由于在学生时代,便从事左翼学生运动,因此与不少地下党员,都有来往和接触。他们一家的回国 ,便得到了李春晖 (曾主持当时留学生事务 )的协助。其他与郭先生熟识的中共领导 ,还有许立群、周克等。他回国的时候,带有地下党的两封介绍信 ,一封给廖承志 ,并由其安排 ,到那时还由周恩来主持的外交部工作。但郭先生到了华北革大受训之后 ,决定从事教育工作 ,因此这两封介绍信便沉入箱底 ,连师母都不知道 ,直到文革中抄家才得见天日。有关自己早年的 “革命 ”经历 ,他从来没有与我们学生谈起过 ,更不要说夸耀了。以后政府曾与他谈过 ,认为凭他学生时代的左翼活动 ,他可以在退休后享受离休干部的待遇 ,但对于这个让许多人垂涎的名誉 ,郭先生则轻易地将它放弃了。

郭先生的狷介和耿直 ,使他淡于名利。他当时决意回国效力 ,如果就经济而言 ,损失颇大 ,因为当年如果他不回国 ,便有机会到联合国从事翻译工作 ,退休以后 ,待遇将会十分优渥。而他和师母以后到美国安度晚年 ,则只能屈身在一所一房一厅的老人公寓里 ,与他当年没有回国的朋友的豪华住处相比 ,几有天壤之别 ,但他并不因此而后悔当时的决定 ,而是仍然十分关心祖国的繁荣发展 ,并对共产主义的历史命运 ,作出了认真的思考反省 ,并以八十多岁的高龄,仍然笔耕不辍 ,让吾辈钦佩不已。但他对于自己的过去 ,却无意夸耀。纽约圣约翰大学的李又宁教授研究郭先生这一代的留学生 ,希望他能写一回忆录。但虽经我多次催促郭先生 ,但他仍然不愿动笔 ,而总是谦虚地说 ,自己一生平凡 ,不值得留下纪录。我收到他的最后一封信 ,写于 2006年2月4日,也即他逝世前的两个月。他在其中写道 :“我已年逾九十 ,在学术上也很难有什么贡献了。我所关心的 ,是人类的未来和祖国的前途。我期待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寥寥数语 ,却比许多长篇大论都要精彩得多 !在他逝世以后才知道 ,他在得病以后 ,在儿、媳的敦促和帮助下 ,才写下《九十自叙》的短文 ,简单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仍无意将此发表 ,只是想对幼时母亲的慈爱、表亲对他早年求学的援助和 “文革 ”当中华东师大年轻同事和学生对自己的保护 ,表达一种怀念和感激之情。

郭先生的学问 ,跨越了世界史的许多领域 ,为国内世界史研究的一流学者。他在回国以后 ,出版了多种著作 ,除了上面提到的《西方史学史概要》以外,尚有《世界古代史简编》,《世界中世纪史讲稿》,《文艺复兴》,《世界文明史纲要》、《地理大发现》,《美国独立战争》等。他的译著,除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以外,还有《俄国历史地图解说》和《美国独立宣言》等。得益于他中英文的造诣,他的翻译之优美,有口皆碑,信、达、雅皆备。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虽然尊敬鲁迅的人格,但他对鲁迅提倡的 “直译”,却不苟同,而是信奉著名翻译家傅雷的信条,那就是 “如果巴尔扎克是中国人,他就会用这样的语言”(傅雷主要因翻译巴尔扎克小说而闻名遐迩)。换言之,翻译必须找出最佳的中文对应词和对应句式,表达外文的内在含义。郭先生曾对我举例说,尼赫鲁著有一部印度史的著作,其书名被译成《印度的发现》,流传甚广,因为尼赫鲁的英文原名是 The Discovery of India。但 “印度的发现 ”,则不像是中文。如果以中文的动宾句式,那么应该是 “发现印度”。但郭先生认为更好的译法,则该是《印度的真相》,因为尼赫鲁就是想用自己的著作,来反驳、纠正西方人对印度历史的不实描写。

郭先生举的另外一个例子,是傅东华翻译的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切尔 (Margaret Mitchell)的著名小说《飘》。该书原来的英文标题是 Gone with the Wind,如果直译,可以是 “随风而逝”,傅东华将之译为 “飘”,取其动感,为公众所接受。但郭先生强调说,该小说描述的是美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史事,为了更好地表达其历史感,则中文里熟知的成语 “往事如烟”,则似乎更好。而且四字一句的表达,更能体现中文的典雅。的确,“烟”就有随风而去的特征,而将往事比作 “烟”,带有一种淡淡的伤感。而这一伤感,正是作家密切尔在该小说中想表达的。读过该作品的读者,想来也会有同感。但仅以一个 “飘”字来概括该书,则过于活泼,欠缺那种历史的凝重。

郭先生在翻译上,特别照顾中文的习惯的见解,对我的印象特别深。因为这一见解,反映出了他的中、英文高深造诣。近年由于常常会接触翻译的问题,更感到郭先生说法的合理,并在许多场合加以宣传。我的看法是,翻译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将原来陌生的东西,加以 “熟悉化”,以帮助国人加以理解,因此必须在掌握原文的意思之后,用国人最能理解的方式表达。中国的电影界在译制外国电影的时候,便有不少成功的地方,颇可借鉴。但可惜直至目前,学术界的翻译 ,大都过分拘泥于原文 ,甚至还照搬原文的标点符号 ,因此读起来诘屈聱牙 ,半通不通。这不但是一种偷懒 ,而且还显示其实译者对于外文的意思 ,没有达到深入透彻的理解 ,而其中文的表达 ,也欠缺功夫。

郭先生的学问之道 ,的确有许多高人之处 ,值得我们学习。但他最让人怀念的地方 ,还是他的为人之道。这是因为 ,在他的同代人中 ,像他那样学兼中西的学者 ,自然还有人在。但像他那样堂堂正正做人 ,忠实自己学术观点 ,不愿曲学阿世的人 ,则并不多见。他们这些在 1950年代回国的学者 ,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 ,而在文革中 ,更是历经磨难。有些人为了保护自己 ,或获得某种名利和地位 ,便做出了对不起朋友和同事的举动。还有的人为了媚世 ,则不断改变自己的学术立场和观点 ,以学术为政治服务 ,因而晚节不全。我们指出这些问题 ,并不是为了苛求他们。也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 ,为什么这些学富五车、知书达礼的人会做出这样的不耻举动 ,因而反省他们所处的时代的黑白颠倒和荒谬绝伦。但在这同时 ,我们也应该对那些同样处于荒谬的年代 ,面对同样的考验 ,但却仍然正直无畏的人 ,表达我们应有的敬意。

郭先生在这方面 ,显然是一个榜样。他早年思想左倾 ,积极投身抗日救国的学生运动 (如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但却不居功自傲。留学回国以后 ,他身无半职 ,用师母的话来形容 ,“连一个三人小组长都没有担任过 ”,可他不以为忤,一笑置之。但对于看不惯的事情 ,他还是敢大胆批评。如在大跃进的时候,学校停课炼钢铁 ,他就批评道 :“炼钢炼不出历史 ”。更可贵的是 ,在文革当中 ,他曾为当时上海市委写作班所拉拢 ,参加过几次他们的会议。但他并不以此为机会 ,卖身投靠 ,以求一己之荣。相反 ,他不畏权势 ,当面与写作班的头目就学术问题争论 ,指出他们的不学无术和论点荒谬 ,因此自然遭到了排挤。古人有言 ,“人到无求品自高 ”,郭先生面对权势的无畏无惧 ,缘自他的 “无求 ”。正如本文的标题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郭先生的耿直、正义 ,出于他做人的坦荡。而他学问的博大 ,则是因为他的谦虚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同类推荐
  • 宫廷政治(下)

    宫廷政治(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大国荣耀

    大国荣耀

    大明风华十年,这个被前辈穿越者重新振兴了的大明王朝已经来到了和原先历史不同的道路。不过,已经成为了世界领袖的第一大国,开始面临不少后起之秀的挑战。大国的荣耀岌岌可危,英吉利、高卢、花旗国、露西亚这几个新兴国家纷纷对于老牌帝国大明非常不满,想要重新划分世界。当铁英来到了这个世界,他面对这个纷乱局势,他立下了一生的誓言。“作为一名军人,要用我们的生命和鲜血,维护我们华夏大国荣耀。大国的荣耀,要用我们军人的生命和热血来维护,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本文战争模式为信息化战争)
  • 红察尔河畔

    红察尔河畔

    重逢这年当朝发生了许多大事,最大的一件就是换了皇帝。这事和寻常百姓其实没多大关系,但饭馆里没用的话总也少不了。有人说这是篡位,比如街头卖麻花的王麻子,还有征“地头税”的地头蛇;也有人说这是物归原主,正本清源,比如学堂置办饭菜的厨子和门口下棋的大爷。但无论如何,这个皇上是刚坐上宝座,大家都还新鲜。朝廷里也觉得新鲜,都不知道这个新来的皇上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这天五更天,坤正殿,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准时守序,面朝正北,新登基的皇上端坐台上,身后排列数根根两人抱的巨柱,头顶匾书“承天抚民”四个大字,一旁坐着的是当朝太后。殿内金砖铺地,龙凤皆栖,鹤甪相随……
  • 庶逆

    庶逆

    他是一个庶人,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庶人,混战不休、人如草芥的南北朝,因着他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热闹了。。。读死书?还是死读书?尊佛?还是灭佛?道士?炼丹驱鬼只是小道!士族?姓名是浮云……豪门?别让他揪着小辫子!QQ群:149559421,新人新书,考虑多有不周,欢迎各位书友多提宝贵意见,果冻先行感谢!
  • 醉吴

    醉吴

    千年之梦埋藏在少年的心中,华夏的魂魄又在何处?当东吴的老板不叫孙权的时候,当孙尚香不会嫁给刘备的时候,当曹孟德也要为之赞叹的时候,随孙郎周郎笑傲天下,且看东吴版司马懿的发迹史!
热门推荐
  • 主宰之魂

    主宰之魂

    少年叶一凡被神雷劈中,意外觉醒体内神种,修补天神诀,自此,踏上了一段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征程……
  • 一个人的集体记忆

    一个人的集体记忆

    作者以个体记忆的方式,从人文的角度,对过去的四十年城市生活的变迁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记叙。不仅是记忆,更有对记忆的反思。以个人血肉丰满的“细节历史”见证了一代人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的的得与失。
  • 独武苍穹

    独武苍穹

    这是个命兽为尊的世界,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只要是你能想到的,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命兽!易家少年易非,因命兽只是一条鱼,从小受尽冷眼。当命兽一朝觉醒,他必将武破天穹,踏战寰宇!
  • 星河·雪原

    星河·雪原

    诗集收录作者自1979年以来发表和未发表的诗歌68篇,作者自称“有关手法、技巧之类,谈不上。但至少,全是‘真馒头’,感情是真挚的。”
  • 遇见你的我

    遇见你的我

    幻景殿凡;孝恩你想不想复仇恩;当然想了你这不是废话吗凡;好,就等你这句话了,我给你一个任务,只要你这个把这个任务完成好了,我可以帮你完成复仇
  • 早知道,早健康

    早知道,早健康

    本书按照人体的生理结构把人体划分为头部、躯干、四肢、皮肤,针对各个部位出现异常时可能是哪种疾病在“作怪”做了全面的解说,并且提示人们不可忽视精神疾病。另外,针对性别不同,本书对妇科疾病和男科疾病的预防也做了详细的解说;对抵抗力比较差的老人和儿童常见的症状也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远古寻踪的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远古寻踪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包括《太空环游的故事》、《星球纵览的故事》、《海底探险的故事》、《岛上猎奇的故事》、《科学传奇的故事》、《奇异幻想的故事》、《神秘人类的故事》、《远古寻踪的故事》、《机器大战的故事》和《古堡秘影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 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作品近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 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 村里有朵霸王花

    村里有朵霸王花

    某漂亮金贵的小王爷滚下山之前某村长:相公,咱们宽衣就寝吧。某王爷:给老子滚一边去混账!老子宁愿去猪圈抱着母猪睡觉,也不要被你玷污老子珍贵的身体!某村长:相公,夜已经深了,再不睡天、要、亮、了。某王爷:给老子滚出去你聋了吗?!某村长:该给老娘滚出去的是你这个不识好歹的东西!!于是……某王爷流着鼻涕淌着热泪在门外呆了一夜某漂亮金贵的小王爷滚下山之后……某王爷:娘子,等等我!某村长:老娘很忙,一边呆着吃糖去。某王爷:不要嘛,娘子比糖好吃!某村长:后来某王爷和某村长的房里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青鸟飞鱼

    TFBOYS之青鸟飞鱼

    距你一片海,就像青鸟和飞鱼,在偶然遇见后匆匆飞离。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以成命定

    以成命定

    他以为这一世就荒芜度过,谁知一个懵懂的女孩儿打破他的宁静,掀起他心湖,阵阵涟漪,他用尽全力对这个女孩好,甚至愿意放弃所谓的名利权势,可是这个女孩儿找的人,不是他。而他,只好重回曾经错过的那个人,站在月华下思念,回来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