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4600000031

第31章 优孟谏葬马

【原文】

优孟(1),故楚之乐人也(2)。长八尺,多辩(3),常以谈笑讽谏(4)。楚庄王之时(5),有所爱马,衣以文绣(6),置之华屋之下(7),席以露床(8),啖以枣脯(9)。马病肥死(10),使群臣丧之(11),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12)。左右争之(13),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14)。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15),何求不得(16),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17)?”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18),文梓为椁(19),楩枫豫章为题凑(20),发甲卒为穿圹(21),老弱负土(22),齐赵陪位于前(23),韩魏翼卫其后(24),庙食太牢(25),奉以万户之邑(26)。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27)。”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28)!为之奈何(29)?”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30)。以垄灶为椁(31),铜历为棺(32),赍以姜枣(33),荐以木兰(34),祭以粳稻(35),衣以火光(36),葬之于人腹肠。”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37),无令天下久闻也(38)。

【注释】

(1)优:倡优,古代以歌舞演戏为职的人;孟:春秋时楚国著名的倡优。

(2)故:旧的,过去的。乐人:歌舞艺人。

(3)多辩:善辩,口才好。

(4)讽谏:劝谏。

(5)楚庄王:春秋时楚国国君。

(6)衣:穿,这里指“披”;文绣:文彩华丽的锦绣。

(7)华屋:华美的帐幔。

(8)席:席子,这里用作动词,指铺垫;露床:没有帷帐的床。

(9)啖(音但):吃,给吃;枣脯:枣干。

(10)病:患病。

(11)丧:为……办丧事,为动用法。

(12)椁: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13)争:同“诤”,劝谏。

(14)故,缘故。

(15)以:凭。堂堂:大。

(16)何求:即“求何”,找什么。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求”的宾语而前置。

(17)何如:怎么样。

(18)雕玉:雕刻玉石。

(19)文梓:梓树。

(20)楩(音骈):南方的大树名。豫章:樟树。题凑:下葬时积累在棺木上的木材。古代用于天子之葬,也赐用于大臣。

(21)圹(音况):墓穴。“穿”同“圹”同义。

(22)负:背。

(23)陪位:列于从祭的位置。

(24)翼:保护。

(25)庙食:死后在宗庙中享受祭祀;太牢:牛、羊、豕(猪)三牲俱全的祭祀。

(26)奉:封赏;邑:指区域。

(27)贱、贵:都是意动用法。以……为贱;以……为贵。

(28)一:竟然。

(29)奈何:怎么办。

(30)六畜:马、牛、羊、鸡、犬、豕。这里是名词作状语,指:“按照对……的态度”。

(31)垄灶:土灶。

(32)历:通“鬲”,三足锅。

(33)赍:通“剂”,调和。

(34)荐:垫上;木兰:乔木名,皮可做香料。

(35)粳:稻的一种。

(36)衣:指照耀。

(37)属:交付;太官:掌管君王膳食的官。

(38)闻:听见。

【译文】

优孟,是过去楚国的歌舞艺人。身高八尺,善辩论,常常用谈笑的方式对君王进行劝谏。楚庄王的时候,他有一匹心爱的马,拿锦绣给它披上,把它放在华美的帐篷之下,用没有帷帐的床垫着,拿枣脯给它吃。后来这匹马患肥胖病死了,庄王让群臣为它办丧事,想要用棺椁盛敛,用葬大夫的丧礼葬它。左右的人谏阻这样做,认为不可以。庄王下令说:“有敢因为马进谏的,判死罪。”

优孟听说了这件事,进入殿门后,就仰天大哭。庄王大吃一惊,问他大哭的原因。优孟说:“这匹马是大王的喜爱之物,凭着堂堂的大楚国,寻求什么不能得到,却用大夫的丧礼葬它,太薄待它了,请用国君的丧礼葬它吧。”庄王问:“怎么个葬法?”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美玉做棺材,用梓木做外棺,用楩木、枫木、樟木做题凑,派遣披甲的士卒挖穴,老弱的人背土,齐王赵王在前面陪祭,韩王魏王在后面护卫,在太庙祭祀用牛羊猪三牲,给予万户之邑。诸侯听到这种做法,都知道大王以人为低贱,以马为尊贵。”

庄王说:“寡人的过错竟然到了这个地步了吗?那对它怎么办?”优孟说:“请允许我替大王按照对待六畜的办法来葬它。用土灶做外棺,用铜锅做棺材,用姜枣来调味,加进木兰,用于粳稻祭祀,用火光照耀着,把它葬在人的胃肠中。”

于是庄王就派人把马交给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地传播这件事。

【智解】

忠言未必逆耳

楚庄王平时以贵族的生活方式对待马,马死后又要用大夫的丧礼葬它。左右的人谏阻这样做,庄王却下令说:“有敢因为马进谏的,判死罪。”这时优孟去见庄王,他先是“仰天大哭”,然后建议用国君的丧礼葬马,正话反说,达到归谬的目的,使庄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把死马煮了吃掉。庄王知错能改,对于一个国君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但优孟劝谏楚庄王葬马的方式无疑更值得深思。

我国史籍中,有许多记述谏臣的篇章。历代的帝王或诸侯都握有生杀大权,谋臣进谏很容易受到打击和惩罚,贬黜、放逐甚至杀头。所以谏者既要有胆魄,又要有智慧。历史上以敢于直谏著称的人有很多,唐朝初年的政治家和历史家魏徵即是其中的一个。他辅佐过唐高宗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对“贞观之治”起过重要作用。不过,对于魏徵的直谏,李世民有时也感到受辱、难堪,发怒说:“魏徵每庭辱我”、“会须杀此田翁”。但魏徵无私无畏,仍犯颜直谏。他写于贞观十一年(637)的奏章《谏太宗十思疏》,虽是为封建统治者而作的治国之道,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其“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和“载舟覆舟”的话,至今仍有可借鉴的意义。所以在他死后,李世民把他比做一面镜子,对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殁,朕亡一镜矣!”

进谏与被谏是矛盾的双方,由于李世民的豁达大度、肯于纳谏,互相排斥的双方获得统一。如换一个不虚心的人,结果就不一样。比干因为屡次进谏而被剖心;伍子胥因为多次尽一个老臣的诤言之忠而被吴王夫差赐以“属镂之剑以死”(吴太伯世家语)。这样的例子,掀开中国的历史是不胜枚举的。

常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的话只能用来劝告豁达宽容愿意接受意见的人,却不能作为进谏者的态度。苦口之药,不论是否利于病,接受时总会感到不舒服,所以药再好也可能无法治病,这正是要用糖衣包苦药的原因之一。同样道理,进谏中言辞顺耳与逆耳效果大不一样,因此谏言要尽可能委婉,要讲究进谏的智慧。楚庄王下令说:“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去进谏了,他不但没有死,还让楚庄王把死马交给了“太官”。是什么打动了楚庄王的心,让他改变了初衷,是优孟敢于犯颜直谏的精神吗?当然不是!庄王的朝中并不乏犯颜直谏之人,但他们没有一个成功地劝谏了庄王,不但如此,还引起了楚庄王的反感,让楚庄王发出了“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的命令。由是观之,是优孟的诙谐,优孟正话反说的归谬智慧,让楚庄王既感到舒服,又感到所做之事的荒谬,于是一笑之中解决了所有的剑拔弩张!

逆耳形成心理的对抗,历史上的李世民只有一个,再伟大的人在心理上都讨厌对抗性的激烈的言语,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的君王都是伟大者。片面强调忠言直谏,而不注意方法技巧者,有时不但达不到劝谏君王的目的,而且会给劝谏者本人带来杀身之祸!

《论佛骨表》是韩愈写给唐宪宗李纯的一篇谏表。韩愈除了倡导古文运动,开创了有唐散文写作新局面外,在政治上他主张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提倡儒教,反对佛老;重视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等等。由于有了这样的信念,发而为文,也就直言无忌,形成汪洋态势、沛然而不可御的气势。贞元十九年任监察御史时,因关中旱饥,上《论天下旱人饥状》,请宽徭免租而被贬为阳山令。后虽遇赦回京,不久又因上书被贬。元和十四年,韩愈上《论佛骨表》触怒宪宗,经裴度、崔群等营救才得免遭杀戮而被贬潮州。韩愈是文章大家,但多次惹祸都肇自文书。他的奏章尽管是出色的文章,却不能称为出色的上书,因为其结果与为文初衷相反,不但未达目的,反倒险遭杀身之祸。虽然这有封建君主专制的因素,但韩愈片面强调忠言直谏,而不注意方法技巧,也是谏言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韩愈在讲本朝事佛之风时,举了唐高祖及宪宗本人。唐高祖李渊灭隋后,太史令傅奕曾上书请除僧尼,另为婚配。此事当时因有人反对而无定论。韩愈举此事,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以高祖不信佛指证宪宗事佛违反祖意。宪宗二年曾下诏书,有“天下百姓,或冒为僧道士,苟避徭役,有司宜备为科制,修例闻奏”云云,原意只是不许百姓冒充僧道,并非反对佛法。韩愈却借题发挥,意在批评宪宗自食其言。不但如此,韩愈又说“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这几手儿无异于指斥宪宗逆祖忤宗。对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封建君主来说,这样上引祖训,下援诏书,确是逼得无可置对了。

在《论佛骨表》内,韩愈直斥迎佛骨之事时,既说是宪宗令群僧往迎佛骨,又说宪宗并非惑于佛骨,而是为了迎合士民好奇心理,理由是“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以天子之尊,设诡异以取悦流俗,则“圣明”云云正是绝妙讽刺。而韩愈还归结迎佛骨之举“伤风败俗,传笑四方”更是笔锋如剑,剥尽宪宗体面。

韩愈在最后进一步指斥迎佛骨之非时,说佛“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在当时是纲常名教上的大问题,也是一般士大夫持以反对佛法的最集中的理由。纲常名教是封建王朝赖以维护统治秩序的利器,宪宗迎佛骨而乱纲常,岂不等于自寻灭亡!词严义正,痛快淋漓,却使宪宗毫无圆转余地。虽然韩愈豪气如斗,声色如见,词气激昂,却更加招致了宪宗的恼怒。

在对待谏臣的态度上,我国向有重动机、轻效果的传统,许多人乐于奉守“忠臣必死谏”的准则,长期以来,那些敢于死谏的人一直被作为忠臣受到褒扬,以至于人们不再追究他所谏的效果如何,不再理论进谏的方式、方法有何不当。孔子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凡是成功的谏书,都无不讲究技巧与章法。

从《论佛骨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劝谏教训:

一是不能不顾分寸。韩愈分析百姓老少奔波、弃其生业,甚至有断臂衡身者的现象时,说这是效仿宪宗的结果,这就可能使宪宗感到是把他当做了乱国害民的魁首。说者言辞固然痛快,然而听者却很难接受,所以谏言的分寸是不能不注意的。

二是不能不顾君主尊严。封建君主自认“朕即国家”,被尊为“天纵英明”,连“君前失仪”的臣子都会有杀身之祸,这样的君主何能容忍“批逆鳞”之痛!

三是不能不分对象一律对待。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进谏也要有对象意识。看君主所处时期不同,谏法也各异,创业与守成、柔弱与刚愎、精明与昏庸、勤勉与懈怠,对象不一,时期不同,采取的谏法就应有所不同。宪宗李纯迎佛骨时,大唐已建国200年,他即位也已14年,次年即崩,所以他的最大追求就是延年益寿,韩愈讲别的道理,他怎么能听得进去呢!

李斯《谏逐客书》、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孙嘉淦《三习一弊疏》等等,都是优秀谏书的典范。但是《论佛骨表》只能供人们汲取教训,不能成为典范。因为前几位的谏书都达到了劝谏的目的,而韩愈的《论佛骨表》非但未达到目的,还险些伤及性命。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有时忠言未必逆耳。优孟谏楚庄王葬马是一例,《晏子谏杀烛邹》更是一个有力的证据。烛邹是齐景公看鸟的人,他不小心让鸟飞走了,景公知道后要将烛邹砍头。晏子想救烛邹,却不急于说出目的,而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向景公列举烛邹该杀的“三罪”,从而使齐景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饶恕了烛邹。现在看来,如果晏子当时直接说景公不对,那么景公一定会火冒三丈,这不仅救不了烛邹,还有可能使自己受到牵连。你们说,忠言“顺耳”是否比“逆耳”更利于行,更能达到效果呢?

国外也有这样类似的故事。约翰经理的女秘书长得十分漂亮,但是她在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些小的差错。一天早晨,约翰对女秘书说:“你今天穿的这身衣服正适合你这样年轻而又漂亮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可是约翰紧接着又说:“当然,我相信你处理公文也能和你的人一样漂亮。”从那以后,女秘书就很少出现差错了。有人问约翰是如何想出这个办法的,他说:“这很简单,就像理发师给人刮胡子时先要涂肥皂水一样,这是为了让人刮起来不疼呀!”

同类推荐
  • 折戟沉沙

    折戟沉沙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更何况是穿越?别人穿越都是虎躯一震,王霸之气一测漏,美女江山尽入囊中,再不济也有漫天神仙指点,最差也送神器什么的。主角王焕,穿越之后没有虎躯,也没有王霸之气,而是穿越到汉末,变成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婴儿,重走人生路。作为一个艺术生,穿越重生在汉末,白手起家造豪车,招兵买马征战天下。
  •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曹操雄霸、孙权贤能、刘备仁德、刘峰……一个小人物铸造的历史新篇。
  • 历史挖的坑

    历史挖的坑

    历史是复杂的,不管碎屑多么细小,也仍旧复杂。本书站在史册边上,发一通卑之无甚高论之论,以期于人有益。因此,本书最大特点在于用思想性统率可读性,严肃认真,不人云亦云,也不故作惊人之语。对专制皇权的剖析平心静气;对臣民适应专制的状态求实求真;对专制社会微调机制的失灵,分析持之有故。 该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主要分析皇权运作时最高统治者的各种手段与权术;中编则分析臣民对专制社会的认同,对皇权的忠诚,对社会正常运转所作的努力;下编为士的历史,铸造了士的两个品格:家国情怀和御用心态。
  • 大唐刀圣

    大唐刀圣

    小小穿越者身怀一百零八套经传世经典刀法,心怀我不入桃花阵谁入桃花阵的雄心壮志,玩转大唐盛世,笑看贞观风云!
  • 尽显繁荣(1990-1999)

    尽显繁荣(1990-1999)

    本书主要介绍了1990年到1999年这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涉及我国的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党的政策,经济发展,港澳回归等等。
热门推荐
  • 追妻密令,老公太粘人

    追妻密令,老公太粘人

    和别人长的像就活该被吃?这是哪来的霸王条款?她怒了,誓要翻身农奴骑上身,却始终逃不脱被压的命运。“那个谁,我们打个商量好不好?”她双眼含泪,可怜兮兮的哀求。如此凶猛?吃不消啊!哼,某人冷哼一声,欺身而上:“不叫老公,该罚!”
  • 新婚挚爱,总裁的专有甜妻

    新婚挚爱,总裁的专有甜妻

    商政联姻,让她成了霍家的儿媳,凤阳山千亩地产便是她的身价。娶她过门,可以替他挡掉那些趋之若鹜的的追随者,何乐而不为?他的如意算盘里从没有规划过属于她的幸福,在他眼里,这个沉默隐忍的小妻子只是一个可以为他带来利益的摆设而已……染指嫩模,包养明星,他的伤害犹如一把没有刀刃的剑,痛也叫不出声。从此,他的名字成了她生命中的梦魇,他与她联手将她推入万劫不复之地。他自信于他的魅力与手腕,自信他的小妻子没胆子离开他,可是他没想到,当她说出那句不爱了,他的心犹如刀割。他的世界是彼时的夜雨蓬莱,歌云载月。而她不过是一抹草色天涯,离痕欢唾。何以是擎天,何以是天擎……【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魁拔之战神无敌

    魁拔之战神无敌

    魁拔,是天地的错误,宇宙的漏洞!这个有史以来最厉害的异常生物,即将按333年的周期,再次复活!地界各族妖怪,乃至天界的天神,无不为之胆寒!平静安祥的元泱境界,每隔333年,总会有一个神秘而恐怖的异常生物重生,它就是魁拔!
  • 中学文学读本(二)

    中学文学读本(二)

    文学阅读是综合素质与能力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径。继《新语文读本》畅销十多年之后,著名人文学者陈思和教授、著名中学语文教育专家黄玉峰先生带领以大学教授和中学专家组成的强大团队,从语文能力的快速提高与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途径上,探究中学文学教育的新思路,历经数年精心打造成一套最具魅力的“中学文学读本”,献给广大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中学文学读本2》内容包括了丰富多彩的宋词,含义精深的宋元诗,盛极一时的宋元古文,异军突起的元曲,流派各异的明清诗文,日趋成熟的明清戏曲,集大成的明清小说七章。
  • 时光之外:修罗战场

    时光之外:修罗战场

    未来世界,星辰历五十九年。陷害,阴谋,异星,复仇,战争。友情,青春,热血,秘密,舰队。历史的遗祸,必然的冲突,向星辰舰队复仇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 成大事者处世101箴言

    成大事者处世101箴言

    人生的价值何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追求生命的成功,追求生命的意义,这种成功和意义就是生命的价值。要想取得这种价值,就必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无限潜力,对自己很是忠诚。同时要培养自己的能力,要有大眼光,要懂得学习,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况,都可以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生命价值。没有谁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往往就是对自由的向往。一个人要想追求自由就不能有太多的得失心,就要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财富并非金钱一种,包括自己的人品、才华等等都是难得的财富,比金钱更宝贵。懂得生命的价值还在于自己要懂得保全自己,不要将最宝贵的一次生命轻率地交托出去。
  • 高血压食疗谱

    高血压食疗谱

    本书主要针对生活中患有高血压病群体的食疗菜谱:一是高血压食疗素菜谱;二是高血压食疗荤菜谱;三是高血压食疗粥菜谱;四是高血压食疗汤菜谱;五是高血压食疗主食谱;六是高血压食疗素药茶;七是高血压食疗素药酒
  • 再战传奇

    再战传奇

    再战传奇:当灵气耗尽,魔法失传,人类经历了数万年空白的年代,再度崛起!不是帝王命,不操帝王心,我从平凡中来,命运推着我走向世人巅峰。热血,激情,励志!
  •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创造,也是代代人沉积的一份文化遗产。它是构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很爱好、也很熟悉戏曲。他在倥偬之馀,和人民大众一同欣赏各种戏曲,聆听各家曲调,凡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也喜爱,如京剧、晋剧、豫剧、秦腔、越剧和昆曲。别人看戏听曲看热闹,评雅俗,而他却还常能从戏里找出富有哲理的学问,古为今用,并在现实生活,寻得有关政治斗争、策略战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借鉴,作出与众不同角度的、颇见独特的点评……
  • 快穿之桃花朵朵开

    快穿之桃花朵朵开

    一次英勇救人之后,桃朵朵死了,却意外绑定了一个神奇系统,只要赚够积分,便能重生。于是,桃朵朵穿梭于各个空间,不断攻略各个花样美男:闷骚竹马、温柔校草、木讷侍卫、霸道总裁、冷酷杀手……桃花朵朵,哪一朵才是你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