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1700000003

第3章 先秦至唐:古代唱技理论的产生(1)

在先秦到唐代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对声乐演唱的认识只是一种蒙眬的意识,还没有将声乐演唱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个体加以对待,而是将其视为政治伦理的附属物或一种笼统的表演技艺。因此,对于演唱的技术问题,时人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理论表述,在理论形态上更多地表现为对演唱活动的著录和对演唱效果的描绘。其中,最富理性色彩的是人们对于声乐演唱功能的认识和评判。故从先秦至唐代均可视为唱技理论的产生时期,这一时期又大致可以分为先秦两汉和魏晋南北朝隋唐两个阶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先秦至唐代唱技理论表现出的少而简单、杂而不纯的特点,因而对于该时期的演唱理论观念,我们更多只能采用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通过这种方式来揭示早期唱技理论的产生状况。

$第一节“重声效”理论观念的萌生和确立

中国古代唱技理论的产生,大致可从先秦以来有关声乐演唱的实录和评判中加以认识。先秦时期,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将礼与乐紧密结合起来,此时的声乐艺术在礼乐制度的制约下,缺乏一种独立的意义,常常是作为为礼所用的工具而存在,故人们十分注重声乐演唱在教化人心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当时的声乐演唱多与人心、道德、政治相联系,教化作用明显,而人们对声乐演唱的认识和评判则不可避免地含有了较多的道德和伦理成分。如《春秋左传》载:“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显然,季札对歌唱的评价除了“美哉”的审美评判之外,更多地介入了道德的评判。正是在这种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影响下,声乐艺术的自身逻辑常常被忽视。就演唱而言,无论是审美评价还是技术分析都多是一种在道德观念制约下的总体性规范,缺乏对演唱自身规律的重视和阐发。这种对声乐演唱的认识到汉代依然存在。司马迁曰:“凡作乐者,所以节乐。……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班固云:“歌者在堂上,舞在堂下何?歌者象德,舞者象功,君子上德而下功。”可见,司马迁等人的理论观念与先秦时期一脉相承,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声乐演唱的社会功用,声乐理论仍然包裹在浓重的礼乐氛围之中。

然而,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声乐技艺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声乐艺术认识的加深最终为古代唱技理论的萌生提供了条件。其一,先秦两汉时期涌现出了大批具有高超演唱技艺的歌唱家,如秦青的歌声“响遏行云”、韩娥的歌声“绕梁三日”等等。这表明,当时的声乐演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声乐技术已成为一项专门的技艺。其二,当时的声乐演唱已有专业演唱与群众演唱之分,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载:“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专业乐工演唱三曲。……乡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苹》——群众合唱民歌六曲。”同时,声乐演唱已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汉代的专业音乐机构乐府里有专门演唱各地民歌的专职歌唱家,如蔡讴员、齐讴员等。他们都要进行专业的歌唱训练,使其演唱在保留各地地方特色的同时逐渐规范化。其三,《列子·汤问》中记载的秦青教唱的故事表明:先秦时期,高超的演唱技艺备受推崇,并已有了职业化的声乐教学活动。其四,更为重要的是,汉代采诗入乐和编创新曲这两种以音乐为主体的创作方式使得人们对声乐艺术的自身特性有了较多的了解;而与“雅乐”相对立的“俗乐”的产物——相和歌的出现则反映了声乐艺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礼”的制约的突破。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唱技理论开始显现。

中国古代唱技理论的开端是先秦时期人们对演唱曲目选择和行腔要求的描绘。《乐记·师乙篇》中,子贡曾就不同歌者适宜演唱何种曲目请教乐师乙,子贡见师乙而问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师乙曰:“……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尽管师乙的观点依然含有浓烈的道德意味,但其目的在于使歌者能够根据自身的气质特点选择相应的曲目演唱。因此,师乙所追求的是如何使演唱更符合其自然本性,而不仅仅是为礼所用。

正是基于这种观念,师乙注意到了影响演唱的最根本因素是歌者对声音的控制,因此其进一步提出了演唱的行腔要求。《乐记·师乙篇》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抗,举;队,通“坠”,落下;折,回转;倨,直而折曲;矩,画方形或直角时用的曲尺;句,“勾”的本字,弯曲;钩,圆规;累,重叠。全句大意为:因此唱歌的人(要注意),(声音)上行如高举,下行似落下,弯曲要有韧性,停止好比枯木。(整体而言),(演唱)直而折曲的曲调时,(声音)要刚直而有角度;(演唱)高低起伏的曲调时,(声音)要柔韧而圆滑。(整个行腔)要一声接一声地像(一串)明珠一样连贯,(有光泽)。这是一段在中国古代演唱理论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字,它最早明确地表述了演唱时的行腔要求:整个歌唱的行腔应圆润、流畅,如串珠般明亮连贯。这种表述不仅具有形态论的价值,更具有本体论的价值。因为它不仅指出了演唱中不同音高曲调的发声感觉与要求,更通过对“声”的审美的具体规定(声音要刚柔并济、连贯圆滑,具有颗粒感)突出了“声”在声乐艺术中的核心地位,指明了“声”在演唱中的本体特性,反映了时人的技术追求,奠定了中国古代唱技理论的发展趋向。

其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中通过阐述选拔声乐学生的方法强调了“声”在演唱中的必要性:“夫教歌者,使先呼而诎之。其声及清徵者,乃教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呼,大声喊叫;诎,弯曲;揆,度量、掌管。这段文字中提出了两种招收声乐学生的标准:一是当学生能够大声将曲折的音调唱至高音徵时,可以收而教之;二是在学生能大声、快速地唱达宫音和慢速唱至徵音时,也就具备了学习声乐的条件。如果快速演唱不能达到宫音、慢速演唱不能到达徴音时则不能学习声乐。可见,当时选拔学生十分注重学生的声音条件,即人声音域的宽窄高低。一般而言,音域是由人体声带的长短厚薄决定的,声带的松紧、张力的大小影响声音的高低;声带的长短与伸缩的幅度决定音域的宽窄。因此,对于歌唱来说,音域条件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声音的塑造。这种重视人声音域的选拔方法正是为了纯化“声”作为声乐本体的必要性,因为对于歌唱来说,人声才是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

汉代刘安在《淮南子·缪称训》中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歌唱声音的训练,他说:“歌之修其音也,音之不足于其美者也。金石丝竹,助而奏之,犹未足以至于极也。”该段话指出,唱歌最重要的是发声训练,要通过训练使声音变得优美。各种乐器主要是为歌声伴奏的,如果声音不美,伴奏得再好也不能使歌唱达到极致。

同类推荐
  • 黄花梨把玩艺术

    黄花梨把玩艺术

    《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是一部关于黄花梨的专著。在《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中,读者将会跟着我们对黄花梨进行一番回溯式的探究,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渊源、惑人魅力和高昂价值的内在原因。不仅如此,阅读《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读者还将对当前黄花梨市场的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从而为您的把玩、保养、收藏乃至投资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包括琵琶缘、琵琶情、琵琶魂3部分,分别记录了吴玉霞在成长与记忆、观察与思考、艺术与人文方面的所思所想,表达了她对琵琶艺术的难分难解之情。该书的雏形始于2003年非典时期她在家休息时创作的6万多字的随笔,在博客网友的鼓励与支持下,加之为此次独奏音乐会做准备期间的思考,近日终于成书面世。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电影是民俗的一面镜子。影片中,婚殇嫁娶、灯笼火把、秧歌戏曲、皮影小调、朱门石狮、市井乡里,处处都是民俗生活的呈现。一方面,电影成为民俗的影像记载,而且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影像记载;另一方面,民俗则为电影提供社会生活的斑驳质感,而且是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居特色的文化质感。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收藏的江湖

    收藏的江湖

    本书采用大量现场实景图片及犀利精准的文字纪实方法,对收藏领域里的现状、群体等进行毫不留情的曝光,并以专业的角度给予分析和阐述。再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桩桩黑幕重重的文物拍卖、一个个假专家的道貌岸然、一幕幕骇人听闻的古玩诈骗、一座座山寨博物馆的惊天骗局、一场场真假难辨的“国宝”之争。
热门推荐
  • 风华无双:独宠妖界女帝

    风华无双:独宠妖界女帝

    新文《倾宠契约:妖孽王爷,轻点爱》妖界沦陷,父皇被杀,她身负血海深仇,却法力尽失,流落凡界。他,神秘强大,明眸月韵,绝代风华。禁地温泉再遇,不经意间的对视,一眼万年,从此输身输心。“莘儿,偷看了本王,还想逃?”一手抱住雪狐原形,他将其按入温泉水中,邪魅地微笑着。水中传音,“我,我不是,你认错了。”一语不发,他拽起湿漉漉的雪狐,狠狠地吻了上去。瞬间,雪狐幻化成人形,可怜滴滴地望着他,“你——”“小雪狐,这么多年了,该和本王签订契约了。”
  • 青春如此

    青春如此

    青春太短,你好难忘。我在青春年少的时节爱上了陆涛,此后他成为了我一生中最大的笑话。
  • 恋之殇

    恋之殇

    一个女子的心路历程,满身伤疤,如何找到真爱之旅,男人眼中的高冷,女人眼中的狐狸精,她要如何自处,又何时能带着无心的身躯找到另一半?
  •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成长,一靠团队,二靠制度。制度建立的过程,是企业文化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过程。就制度本身而言,只有最适用,没有最优秀。管理企业,不仅要靠智慧、靠手段、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靠制度。用制度管人,是所有成功企业发展的秘诀。但制度不是一切,合理建立和使用制度才是关键。本书聚焦管理中各个关键环节,用朴素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制度对企业管理的重要引导作用,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的问题具体化、清晰化,并提供与之相关的小例子和应对方法,娓娓道来,让你在阅读中得到启发,思路明朗,从而在实际管理中实现用制度管人的目的,让你的团队更有战斗力,让你的企业更有竞争力。
  • 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Inyourlife,therewillatleastonetimethatyouforgetyourselfforsomeone,askingfornoresult,nocompany,noownershipnorlove.Justskformeetingyouinmymostbeautifulyears.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从最美好的青春中经历爱的滋润,在眼泪中历练,在阻碍中成长。满是荆棘的爱恋随着他们的成熟,也逐渐长满飞翔的羽翼,从校园迈入社会,不仅是他们的过程,也是我们的过程,我们都希望有一次彻底疯狂过的青春,那就是爱情,它的美好告诉我,不管分离多久,命中注定的人都会在某一时刻,某一处,不期而遇。而我们最希望的还是在最美的年华,遇到最对的人。看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如何排除万难,不弃不离,让我们也感受一回,青春里,每个人都思念的疯狂和浪漫。友情、爱情、亲情;年轻的时候都有另一番不一样的解释。故事里的他们,不管输赢,不管是否在一起,不管泪水有多苦涩,不管分离有多痛苦,不管经历多少坎坷,都是幸福的。
  • 闺喜

    闺喜

    前世她遭婆婆冷眼,夫君冷落,小姑子算计,还被自家二爷欺负好在她一头撞墙重获新生这世夫君依然是个渣,阿萝决定摆脱前世命运,做个幸福小女人四叔腹黑多金飘逸正直阿萝春心荡漾按捺不住JQ一起,闺中有喜PS:其实是一个温馨的宅斗故事,大叔绝壁是有爱滴!文慢热,求支持这是一个重生小萝莉使劲浑身解数勾搭大叔的JQ故事。
  • 两性共存

    两性共存

    女主身怀两种性格,一直隐藏这个秘密,但是直到回国后一切都变了。不仅第二种性格时常出来,自己为男主改变不少。
  • 百家武圣

    百家武圣

    秦时明月,百家争鸣.仗剑江湖,诸子论道.主人公穿越时空,来到武之大陆,携《道德经》,汇百家智慧,融阴阳,纵横,儒,墨,道...入武道,创百家武道.圣人之道,以百姓为刍狗,武之道,以圣人为刍狗.
  • 光荣进化

    光荣进化

    宅男穿越平行宇宙,跟随他的日记,看他如何在一颗荒芜的星球上独自创造一个文明。。。
  • 扫黑

    扫黑

    川江的黑恶势力十分强大,官、商、黑,几股势力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已经引起了警方的关注。一具布满谜团的无头男尸的出现,更是引发了公安和政界的一片哗然。以公安局长刘铁军和刑警总队重案支队长秦忠卿为首的正义一方,审时度势,明察秋毫,迅速实施了旨在扫除川江黑恶势力的“风云一号”行动。以长刀帮帮主常钰为首的黑恶势力,勾结公安局副局长江鸿均和市政府副秘书长林凡,企图扰乱川江扫黑行动。制造了一起起破坏事件。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才刚刚开始……